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sohu也十岁了

(2008-02-19 11:36:00)
标签:

杂谈

    sohu也快10岁了,作为风口浪尖上的互联网公司,能存活下来实属不宜。自己对互联网业务研究不深,不敢妄加评判,但是作为sohu的用户和合作伙伴,还是有些话要寄语这家新兴的老企业。

    中国移动推出的“移动梦网”,当年着着实实地拯救了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发展,后来的功过不予评说,但如果没有移动梦网,在当年惨淡经营的中国互联网企业确实很难从广告收益之外找到别的金子。客观来说,sohu并不是第一个抓住这个机遇的互联网企业,但是规模、人才以及当年花真金白银投入砸出来的眼球效应,在梦网整合阶段变成了sohu的优势,既抓住了机会,增加了收入,又让自己在竞争中有了新的发展。并不是所有的互联网企业都把握住了“移动梦”的机会,抓住这次机会的互联网企业也并非最终受益(有的企业过于依赖这方面业务,盲目扩张,结果等冬天到来的时候余粮不足,死了),sohu是幸运儿,但偶然中是有必然的。

    互联网的机遇多的是,移动梦网之后还有机会,博客就是其中之一了。也许博客本身不能带来什么收益,但是博客引发的连锁效应却使sohu又获益不少。将家安在sohu自然有自己的道理:

    其一:技术。以前的家安在space,属于MSN的副产品,也是MSN把我引进了博客的空间。但是,海底光缆一断,就考虑到了容灾的问题,把家安在海外还是不安全的,所以想在国内找个地方。sohu是我知道的第一个为草根提供搬家服务的博客(虽然搬得慢了些),所以就定居于此了。还有ctrl+v的恢复机制,以及博客更新后的提醒功能等等,都给博主们带来了便利。

    其二,创新。我是一个不太愿意尝试新鲜技术和新生事物的,但是仍然感到了互联网上创新力量,也切实感受到了一些变化。当然,创新和稳定有时候是相互矛盾的,创新不一定花哨,但是一定要实用、稳定、可个性化。中国移动提倡的创新目的不是评奖和专利,而是推广后给企业带来的效益和价值,依此类推,sohu博客的创新在于给博主们带来便利性、易用性,以及展现博主个性的机会,这样的创新就会更受欢迎。萝卜青菜,各有人爱,不一定所有的创新都能用好,但是只要有用户,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正收益(有的收益是有形的,有的是无形的),那就是好的创新。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圈子,开始我并不认为圈子有很大的必要性,最多就是好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从旁观者逐渐变成了参与者,再到变成积极的参与者。圈子里最大的好处就是大家都是同道中人,很多评论和观点更加专业,让我不再孤独,也能从更多的角度了解别人,达到了沟通的目的。反正我是收益者,我就觉得好。

    其三,以客户为中心。对于sohu来说,我可能是个比较刁钻的客户,有不少对博客管理员的投诉和意见,这些意见都得到了及时的反馈,有些确实解决不了的问题也给予及时的回复,能做到这点很不容易,而这种态度也是吸引我留下来的原因。

    还有很多,不一一总结。之所以突出这些点,只是希望sohu能够坚持下去,坚持技术发展,坚持创新,坚持以客户为中心。还有一点,不知道sohu能不能坚持,就是小企业的心态。没有去过sohu,但是上次视频直播的时候去过CNET,惊诧于现在的互联网企业规模如此之大,管理如此之细,原来印象中认为互联网公司采用作坊式、家族式管理,没想到现在已经如此现代化。相信sohu也是如此。不过,大有大的优势,但是小也有小的特点,大企业病会不会发生在互联网公司,互联网公司会不会发展到一定规模就会失去活力?有时候我在想,象在移动、sohu这类企业工作的员工,可能只看到现在的辉煌,却不知当年的艰辛和幸运,如果能有机会让老员工多给新员工讲讲当年的故事,以及企业如何在夹缝中找到了生存的空间和发展的机会,回头看时感慨于自己选择的正确(也许当年并未意识到自己恰好选择了一个最佳的方向),可能老员工的热情、对企业的感情、那种家的感觉,沿袭传染到新的一代员工身上,让企业一直“又好又快”地走下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