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面对面》视频访谈问题解答(三)

(2008-01-23 09:31:00)
标签:

杂谈

    湖北武汉和湖南网友:融合通信时代,对于业务支撑系统是考虑独立子系统的方式发展,还是建设一个相对大而全的系统融合所有业务? 如果是考虑建设一个相对大而且功能全的系统,那么是否会导致系统太大,内部耦合度太高,难于维护? 如果是独立子系统的方向,那么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数据交换等是否有规范(规则)可以参考?另外涉及到技术架构不同的系统,如何考虑?当用户规模达到一定数量级之后,业务支撑理念对业务支撑系统架构的影响非常之大,于是就出现了“网络化”和“条带化”两种完全不同的支撑思路。前者的核心是纵向拆分,后者的核心是横向拆分。新、老系统之间,不同的厂商不同的技术,如何谈及融合?合作伙伴和运营商应该各自扮演怎样的角色?

    这组问题就谈的是业务支撑网的目标架构和过渡方案的问题。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系统建设也是在大集中和专业化小系统两个极端之间螺旋式发展的。在BOSS系统进行集中化改造的时候,我们强调集中,但并不意味着集中永远是最好的最终的目标。从建设成本角度看,无论是电信行业还是其他行业,IT系统集中化能有效降低建设和维护成本,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降低成本是IT集中化建设的唯一有利之处么?当然不是。

    银行业的IT系统是推行集中化的,不但省集中,甚至全国集中,这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金融行业单笔业务风险巨大,因此在系统的灵活性、适应性与风险控制发生冲突时,安全性是更重要的因素,所以银行的IT系统是将管控放在首位的。IT系统建设如果将管控作为首要目的,那么系统就应该向集中的目标演进。在电信行业,财务系统、OA等,属于管控的手段,因此集中建设的趋势比较明显。

    制造业的IT系统、铁路信号系统以及民航的调度系统等,也是集中化的,这其中的原因在于系统的规范化标准化程度高,需求比较固化,运行维护的模式相对变化小,这样的系统要将稳定性放在首位。在电信行业,网管系统属于这种类型,因此集中建设也是应该的。

    而对于业务支撑系统来说,情况就不完全一样了,市场竞争需要业务需求的多变,灵活性提升带来的收益远远大于风险,因此系统的个性化、灵活性是首要关注点。因此远期来看,业务支撑网应该是分布式的,是由一个体系多个子系统构成的。

    那么为什么还要进行BOSS集中化改造建设呢?是因为在2001年实时BOSS集中化改造的时候,首要矛盾是解决中国移动提升内部管控能力的问题,因此在“集中化提升管控能力”和“分布式系统灵活性带来业务增长”之间,我们首先选择的是集中化。

    现在的局面和情况和当初不一样了,通过BOSS集中化改造引发的管理模式变革已经完成,省公司已经能对运营进行了全面的管控,而网友们评价大系统的问题也逐步显现了出来,另一方面,这些年来BOSS的边界不断扩大,用户规模和业务种类增长也非常快,而传统的BOSS集成商主要技术能力和人员还是围绕计费系统、数据库表驱动等为主,因此集成商对现有BOSS的支撑越来越力不从心,这些都是要我们将调整BOSS结构的重要驱动因素。

    调整BOSS结构不是件小事,需要方方面面的准备。不但在技术方面,多IT系统融合需要有准确的接口定义、合理的分工、完整的流程等等,有一系列标准化的工作,另外在实施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协商解决。因此这个“集成者”恐怕只能由运营商自己来担任——而目前运营商的能力不足,因此匆忙解耦、拆分、或者“自主”,只能把支撑系统搞得更糟。

    那么“规范”能解决这个问题么?规范是工程建设的必要文档,因此没有规范就启动不了项目,这是电信行业的传统模式,不可违背。所以说不能将希望寄托在总部或者研究机构编出个万能的规范来解决问题。我理解规范的制定有两个目的:第一是规定系统建设的底线。因为既然是规范,就需要全国都执行,包括西藏、新疆和海南,这个底线设得高了,人家怎么可能达到?所以对于发达地区来说,就应该做得比规范好才是。第二个作用是定义全网标准,尤其对于全网业务,如果接口标准和协议不统一,怎么可能联网呢?如果大家理解了业务支撑规范的这两个目的,就能“在满足规范的基础上结合本地情况建设本地的业务支撑系统了”。

    顺带解答湖南网友的另一个问题——对于“前端”需要的“打包”销售,后端各个系统是否考虑“融合”or“拆分”? 前端面向客户,强调系统的灵活性;由于是多业务融合,所以后端整合的对象是分布的,但就单一产品来说,在技术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不仅是全省集中的,更应该是全国集中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