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了多少天与业务无关的杂七杂八的事情,今天终于有时间写些业务方面的事情了,起因还是老毕写的“移动八大将”。他在联通,好在我也不在业务部门,半斤八两,可以从旁观的角度瞎说一些自己的观点,绝对不代表移动业务部门的想法。
所谓“杀手级业务”的问题,我的观点还是师从“长尾”,3G时代恐怕很难找到杀手级的应用和业务,应该是众多个性化的业务和产品,根据客户的特性及需求进行组合和包装,对于运营商来说提供的是信息服务的基本要素,但到客户那里是一个SLA,要想争先争霸,我认为运营商必须做好以下工作:第一,是真正做到以客户的需求为中心,真正了解和支持客户需要的信息服务,而不是强买强卖式的让客户适应运营商。第二,支持多种基本信息服务要素,比如老毕列的八大将,只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小撮,希望他带来收入,但不指望其带来滚滚财源。第三,能够快速、灵活地支持多业务捆绑运营,能迅速根据客户的要求将多个产品运营融合在一起,交付给客户,这年月谁快谁才能活下来。第四,梳理共赢的思想,建立良性的价值链体系,促进又好又快的商业发展模式,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如果再进一步,做得更好,就要跳开传统的电信运营商思维模式,师从互联网,建立后向收费模式和产销者特区(维基经济学创造的新概念),转型成为信息服务提供商。
这一切多么美好啊,可惜现实是残酷的,不要说我展望的那一片蓝海,就是老毕提到的八大将,恐怕现在业务开展过程中也困难重重。不做不知道,一做吓一跳,真正做起业务运营来,恐怕不容易,钱要是那么好挣,还能轮到你么?别的不说,我说说移动支付业务吧。
由于不是业务部门,所以没有和银行啦,商家啦,客户啦,等等,这些实质参与业务的对象接触过,所以也可以说说自己的体会,但凡我参与业务讨论或者交流,恐怕说话就不能这么随意了。我只是从IT建设的角度看待这项业务。
在研究NGBOSS的时候,就一直有人问我:中国移动已经走完了省级业务支持系统集中化改造的道路,而且事实证明这是明智而正确的,那么现在什么时候进行全国集中化,象银行那样建立全国集中的业务支撑系统呢?当时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因为自己从直觉上认为不可行,但是又讲不出太多道理来。是啊,人家国外的IT系统都是集中建的,你看TMF的文档,全部都是一个独立的运营商IT支撑模型;欧美的运营商,在进行独立运营的时候,无论多大,都是一套全国集中的IT系统;国内IT业的老大——银行,从来就是全国集中;再加上中国移动其他的IT支撑系统和平台,都在坚定不移地走由省集中向全国集中的道路,为何业务支撑系统那么特殊,就是不能集中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仔细研读了有关的文档,也和银行IT部门的领导反复交流,终于找到了答案:银行的IT系统大集中与中国移动的业务支撑系统相对分散都是正确的,这是由于IT系统作为工具的性质决定的,也就是说,这是银行和电信业务特性决定的:银行业务的特点是单笔业务风险可能巨大,因此银行的IT系统建设时要将安全性放在首位;电信业务单笔业务风险小,但是规模效益和网络效应明显,因此将灵活性放在第一位。在办理业务和进行业务运营时,当安全性和灵活性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银行会选择安全性,电信则选择灵活性,因为这种小的风险电信企业承担得起,不冒风险意味着丧失发展的机会。假设一个例子:比如浙江温州商业银行推出一项政策或业务,在市场上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中农工建这四大全国性的银行是否跟进或针对性地采取策略呢?那么这个例子的主角如果换作移动和联通呢?恐怕两边的答案是截然相反的。
之前我一再说过,移动把业务支撑系统当作差异化竞争手段,而移动的网管系统和信息化系统作为内部信息化的手段,没有必要具备那么强的灵活性,相反,这两类系统也应该以控制为主要目的,进行全国性的集中化改造就顺理成章了。那么是不是灵活性是业务支撑系统唯一的要求呢?当然不是,我们要的是可控的灵活性,也就是说,在微观上灵活,不影响企业的运转效率;在宏观整体上还是要能控制,能对下面的系统进行把控。如果总部的系统对下面的系统无条件放权,或者全然不知,那恐怕也会出大问题的。所以说灵活性第一,但是并不能没有控制和安全。海外的很多电信运营商,一方面由于用户规模比较小,系统的灵活性基本能满足个性化竞争的需求,因此也没有必要分散建;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分散之后难以集中管理和控制,因此选择了集中的系统建设方案。
中国电信行业的运营管理模式以前几乎是全球唯一的,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面临了和中国电信运营商类似的问题,比如vodafone,他在全球收购了N多运营商,但是这些运营商是分别建立自己的IT系统的,如何处理?开始vodafone希望建立统一一致的IT系统,但遭到各国运营商的反对,认为这样IT系统难以满足本国特色和运营的需求;IT分散,总部又无法得知各个子公司的经营详情,实在头疼。曾经vodafone的高管到中国移动来取经,看看我们是如何在支持省公司独立运营和集团整体控制之间形成平衡的,回去后拿出了一个天价的投资估算,还要花好几年的时间,才可能达到移动目前的IT能力水平,据说这个方案未获批准。
话题有些扯远了,还回头来说银行IT与电信IT的差异,应该说目前银行IT系统的生产流程是非常完备而成熟的,电信运营商模仿其业务进行运营不是不可,但除了政策风险之外,技术风险也是不可忽视的。长期以来以灵活性、快速响应为特点的业务设计者,当面对传统银行的业务时,往往对于风险的评估不充分,而基于灵活性原则设计和开发的IT系统也难免有安全漏洞,我们引以自豪的电信级网络7*24小时不间断是强调稳定性,或者说系统的安全性,与业务的安全性是两个不完全相同的概念。我没有看过银行IT系统完整的文档,但是曾经交流过一些业务流程,感觉人家业务设计是对安全问题考虑得真是尽善尽美,相比之下我们的业务设计考虑因素太少,只要能跑通就ok,IT是根据需求建设的,业务设计的需求和流程不完善就会使系统存在漏洞,这样去做银行的业务,试试水还行,做多做大了,非赔死不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