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同时知道这两个名词的人估计没有多少,因此要解释他们之间的关系就要从他们的定义说起。虽然在“内事不明问老婆,外事不明问google”的年代里,搞清这两个概念并不难,但是我还是想从最基础的定义说起,别让大家太麻烦。
SLA是电信行业的一个名词缩写,全名是“servivce level
agreement”,译为服务等级协议。在国外的电信运营商案例中,有许多SLA的成功案例,大都是指运营商与客户(或个人,或集团)签订一个协议,在协议中不但明确了甲乙双方的一般性责任,还强调运营商必须向客户提供一定质量保证的通信服务;若运营商的服务质量违约,则要给予客户某种优惠甚至补偿。
如果不是之前学了些金融知识,恐怕很难理解次级抵押贷款这样的金融衍生物——明明是一种风险很大的金融产品,为什么会有巨大的市场,甚至发展到了足以影响全球经济的程度。在老师介绍金融衍生物的时候,觉得越是了解他,越体会到他的可怕。金融产品的创新是可怕的,只要有人愿意,数学家、金融家等等,就可以作出一个从来未曾听说过的金融产品,而这个虚拟的事物可能产生巨大的价值,达到可以换取非常多的实体物质,就像一只巨兽,一只被人类创造出来的巨兽,当他冲出人类控制的时候,就开始给他的创造者——人带来巨大的灾难。
这里稍微解释一下金融衍生物,是指从原生资产(Underlying
Assets)派生出来的金融工具,初期创立的时候,金融衍生物可以作为规避风险的一种方式出现;但现在,金融创新使金融衍生产品得到了飞速发展,在给大家带来财富的同时,这头巨兽本身也蕴含着巨大的风险,所以至今我对此仍充满恐惧,当听说某人某人开始炒权证之类的衍生物的时候,我一方面会佩服该同志的勇气和能力,同时也会为他担心,因为在我理解,炒权证与赌博差不了多少,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资源和心理准备,恐怕凶多吉少。
话题扯远了,毕竟我不是专业玩金融的,说这方面的话题让大家见笑了。还是回到我的本行,说说电信行业的吧。
前面说了,目前有一些SLA的案例,大部分是某运营商给某客户提供专线或者通信网络,承诺中断时间、速率、恢复时间等,于是SLA就从网络部门比较多地提了出来,重点强调的是“S”和“L”,并基于网络和通信技术设计和实施SLA。出于这样的考虑,SLA自然和“QoS”产生了紧密地联系。比如移动电话的SLA,大家往往认为有实现了在同样一个蜂窝小区里,大客户的接续速度以及通信质量比普通用户具有优先权,这样才叫SLA。
但是,我们能不能借鉴金融创新的思想看待SLA呢?也就是说,把SLA的重点从S和L转移到“A”上。金融衍生产品也是一种“A”,只要买的人认为他有价值,那么他就能卖钱,即使在资产负债表上没有相应科目,没有任何实物,但他仍然可以有价值。那么如果电信行业的营销和策划人员,将不同的服务等级打包,形成各种协议和产品,只要用户能够接受,不就创新产生出新的产品和营销主体了么?
说道这里,我反而说不清楚了,因为自己对于金融、营销、策划、通信全部都是半吊子,无法严谨、准确、逻辑清晰地将我自己的思想整理、表达出来;但我相信咨询公司的顾问们可以做成这件事,我也相信会有人明白我的意思。近三十年来,美国的经济资本化和证券化发展迅速,这为美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做出了贡献,也创造了非常大的价值,截至2006
年末,美国的金融资产已达到128.5万亿美元,是美国GDP的10倍。如果中国移动在SLA上的创新能启动起来,这个价值也一定是惊人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