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假若明天来临

(2007-08-31 21:38:00)
标签:

杂谈

    终于凑完了《中国移动人》。本来可以写得更精彩,但就象网友们分析的,我顾虑这顾虑那,结果自然无法痛快淋漓,看来自己的境界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不能脱俗,所以也删了一些看不过眼的评论,不会为所谓的“民主”而让那些乌七八糟的东西保留下来。我就是这个性格,写blog主要是给自己看,别人看不看,无所谓,我的地盘还是听我的,相信如果sohu不为了炒作总将我的内容发布在主页上,我会愿意说更多的心里话的。

    这几天人在香港,走访移动收购的万众公司。移动派驻在万众有四位员工,都和我以前打过交道,所以见面聊天甚为投机,也说了很多不足为外人道的事情。说实话,这次访问让我对运营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移动的日子现在可以说是相当好过的,所以很多人说移动是饱汉子不知饿汉饥,这我是同意的,但是真的不知道饿汉的日子多么艰难;这次在万众见到了,他们真是难。在香港,移动通信的竞争非常激烈,我不想举出具体的资费说明价格战打到什么程度,我只能说在小小的香港,随便一搜网络就有5、6家运营商可以提供移动通信业务,万众的规模小,又没有什么其他背景,自然是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只能靠降低成本维系正常的运作。我们一直说市场竞争残酷,到了香港才亲身体会到残酷的程度;我们一直说利润空间又被压缩的趋势,到了香港才知道赚钱多么困难;我们说网络质量是生命线,到了香港才知道投入资金扩大再生产对于电信企业来说,是奢侈的事情。内地的移动通信、乃至电信行业目前的利润率还是相当高的,而且,他的增长是依靠高额的投入,也就是说,在发展非常好的市场环境中,只要有投入,就会有产出,这个阶段大家关注的投资的速度,而不是效率和效益,所以大家都在不计成本地发展新的业务和产品,谁的花样越多,谁的业绩就好,缺乏成本控制意识在企业内部产生了很大的危机。当然有的部门是将成本降低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和业绩,但是往往只考虑到部分维度甚至单一维度的成本,比如只考虑采购成本而不考虑时间成本和维护成本,这样在局部看来是有利的事情,但放在全局,成本其实是上升的。

    而万众的思维和管理就大不一样了,真是一分钱掰成两半花,一个新的建议或提案大家首先要分析要花多少钱,然后再去看能带来多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经济效益则放在第一位,忽悠在这里没有市场,赔钱赚吆喝的事情能少做就少干。只有这样,万众才能在竞争激烈的香港移动通信市场活下来。所以,我真心佩服我们万众的同事们,为他们的成就喝彩!

    电信行业的竞争必定越来越激烈,这种竞争绝对不是目前有限的几家电信运营商之间的竞争,逐渐扩展到电信与广电的矛盾中。这种竞争也绝对不会只有国企加入,电信与信息服务业的融合也是比如趋势,互联网企业对传统电信行业的冲击日益凶猛。技术的进步会使得传统电信运营商的优势在短短的时间里化为乌有,运营商凭什么继续保持丰厚的利润,充足的资源和寡头的环境?这些并不遥远,明天也许很快就会来临。那么,假若明天来临,中国移动准备好了么?

    前面的blog里有的朋友说我讨厌到移动养老的人,澄清一下,我绝对不是反感那些对中国的电信行业发展做出贡献的老员工、老前辈,相反,我是发自内心地敬重他们,正是他们的艰苦创业,才为我们今天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我反感的是那些在移动干拿钱不干活的人,这些人年龄并不一定很大,但是心态比老前辈们更老,在移动就是混日子,什么活都不想干,整天发牢骚,而看这些是怎么进移动的呢?很多都是托关系,走后门,死乞白赖地要进移动,因为进了移动相当于进了保险箱,可以在这个企业里混一辈子,只惦记花钱、利益。如果企业里这样的人多了,我们能在未来日渐饱和的市场里生存么?所以未雨绸缪是企业基业长青的基础,不能因为现在日子好过就可以睡大觉,相反,要利用现有的好日子和有利条件完善自己,纠正错误,积极尝试,让自己始终保持活力,不敢说这样移动就能平稳渡过青春期,但是至少会为自己的未来做些积累。

    所以移动现在要学会过好日子(怎么花钱、怎么省钱、怎么发展、怎么做贡献、怎么夹起尾巴做人,等等,这些移动现在做得并不好),也要做好过苦日子的准备,否则如果移动的人被眼前的现象迷惑,或者被忽悠得真以为自己所向无敌,那么难过的明天可能很快就会来临,那时,移动靠什么熬过电信行业的冬天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