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头天吃的米饭全部是半生不熟的,因此团队对西餐产生了些恐惧,在导游的建议下,昨晚吃的是海鲜大餐,生冷+烤肉,肠胃又接受了一番考验。我还可以应付这些西餐,吃着海鲜,伴着法国白酒,味道美美的。我们去的餐馆是尼斯非常著名的一个海鲜餐馆,根据法国的习惯,八点才正式营业,而饥肠辘辘的我们(中午在IBM的LAB里吃的西餐,N多同志没吃饱,只用面包充饥)不到八点就到了门口,自然可以随意选择座位。八点半左右,陆续开始上人了,来的法国人无不对我们侧目:我们这个团队年轻同志多,而且很多人都是第一次来法国,甚至第一次出国,因此在这样的豪华餐馆里用餐非常兴奋,再加上海鲜的味道全世界都差不多,比昨天的饭菜舒服多了,所以就在金壁辉煌的高档餐馆里高谈阔论,开始我还提醒了大家一两次,后来除了苦笑闷头自己吃,也不再说他们了。结果,到了9点的时候,居然又来了一波中国人,一会儿也如我们高谈阔论。说老实话,我当时真的非常惭愧:美国人是暴发户,所以成为暴发户的中国人在美国还不是特别明显;但是到了西方文化背景浓郁的英国、法国、德国,我们是不是显得太没文化了?本来我们也是泱泱大国,世界文明的摇篮,现在为什么这么丢人?唉。
昨天下午从IBM
TSL回旅店的时候,正看到海滨大道举办露天的老爷车展,几十辆正宗的老爷车摆在一起,开车的人也大都是年迈的老者,老人老车与香车美女自然不是一个味道。国内还是喜欢香车美女的时代,所以看到这些垂暮车的展示,忽然有种把汽车和“基业长青”联系在一起的想法:出于安全考虑,汽车是有使用年限的,但是国内汽车的更新换代是不是太快了些呢?是因为技术和质量无法保证长时间汽车运行,还是因为想换车所以换。车子经常换,手机频繁换,这些是不是都显现出国人的浮躁?莫非我们现在就是些曾经为我们不齿的暴发户?这些老爷车是开过来,不是推过来的,百年之后国内的汽车也有老爷车的年龄了,还能开动么?
据导游介绍,在尼斯常驻的中国人有200多人,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少的。不知道是因为TMF大会还是旅游旺季的原因,这两天我们见到的中国人就不止二百了。我所谓的中国人是听见说中国话的人,还有更多的没说话的东亚人,因为不知道是韩国人还是日本人,就没有统计,不知道法国同志们看到这么多黄皮肤、黑头发的人占据了他们的海滩、旅店、餐馆、广场是什么感觉。
不说沉重的话题了,说了趣事:在看老爷车展的时候,旁边有个黑人——真黑啊。我见过的老外也不少了,但这位绝对是最黑的,比非洲的同胞还黑,他要不穿衣服黑天出来绝对你看不见,那天然的保护色,绝了。用个有些恶心的比喻:有些一些图片或影视作品里被烧焦的人什么颜色,他就是什么颜色,不用化妆。可人家是活人啊,所以既不敢照相也不敢多看几眼,只是心里感慨:奇妙的造物主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