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明天就要召开北京出租车租价调整听证会,出租车的价格从每公里1.6上涨到2.0,这事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话题。最近两天打车,都和司机谈到了这事,但是态度却不完全一样。头一个司机是大骂,骂社会、骂政府、骂管理局,也骂公司;而今天的司机则比较理智和冷静,表示虽然活儿越来越不好干,但是他认为自己的工作对社会负有责任,不能因为自己而影响大家的情绪。他说情绪是相互影响的:你对别人好,帮助别人会使自己心情愉快,而得到帮助的人也会因此而心情愉悦;反之,如果你自己的情绪不佳,会使你周围的人受影响,何必呢。态度决定命运,我可以从这两个的哥的话语中判断他们的生活。
不管情绪如何,事实就是事实。大家都知道,涨价之后,坐车的人少了,所以虽然价格提高,最终的收益并不一定会增加。可是,出租司机的月租金,就是俗称的“份钱”一分不能少交,油补又没了,等于还要多交给出租公司钱。也就是说,所有因油价提升的负担完全被乘客和出租司机承担,而出租公司却没有任何损失。就象专家分析的,对于出租车公司来说最大的投入就是车辆,而现在车辆成本降了,折旧费减少了,租金理应减少。“国际油价上涨了,许多企业的利润受了影响,这很正常。为什么出租车公司的利润偏偏是老虎屁股摸不得?”
制度决定行为,制度变,自然行为发生变化,最近已经发生了几起出租司机累死的事件了,而高月租带来的就是大量的“黑车”。这些“黑车”的价格也许不比正式的出租车贵,但是由于没有月租的压力,黑车司机的日子要比正式的哥好多了,至于黑车的数量,最保守的数字也超过了正式出租车的数量。而出租车管理单位的观点是什么呢?他们准备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看今天的报道,首先是打击黑车;其次引用某出租公司高管的观点:“出租车是非常适合个体经营的,但是在北京这个特殊的情况下,出租车是不适合个体经营进入的。北京作为首都,社会的稳定是大问题,而出租车是和我们每个人密不可分的。因为出租车要承担很大的责任,比如机场、火车站的用车保障,尤其是在春运、黄金周以及雨雪天气,这些都需要出租公司进行报点,如果是个体的经营,有几个出租车愿意在一分钱不给的状况下空车去机场。而且还有一些重大会议的用车、公益性的用车这些都是免费的,只有公司才能承担起这项任务,个体的经营绝对完成不了,这些都是制约北京不能实行个体出租车运营的客观存在的问题。”
所以说,黑车、油价上涨加重出租司机的负担、满足大众打车的需求等众多因素需要同时解决,自然成为一个经济问题,而这个经济问题的答案似乎每个人都清楚,但是又似乎离我们这么遥远。为什么问题和困难总是让老百姓(当然包括出租司机)来承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