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笔记(二)

(2006-02-14 12:51:00)
标签:

杂谈

对于中国是世界工厂,老师说了一串:“凡是日本能生产的,美国都害怕;凡是台湾能生产的,日本都害怕;凡是中国大陆能生产的,包括台湾在内,全世界都害怕”。但是这种生产过剩产生的后果消耗了国内大量的资源,对中国长久的发展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可能还是有待时间去检验。关于这个话题,我在“产能过剩”中也论述过,当大家都认为扩大规模是降低成本的有效手段时,似乎兼并、扩大规模是企业成长的“必然”。但是根据经济学原理,当产量大于需求时,生产量越大,价格就越低。那么价格的降低逼着生产厂商进一步降低成本,就需要进一步扩大规模。这种恶性循环不但不能使企业摆脱困境,而且还会大量消耗企业和环境的资源,因此这就更加体现出我们要突破红海、开创蓝海的重要性了。
从客户的角度来看,竞争是我们都愿意看到的事情;但是从做企业的角度来看,就不一定这么喜欢竞争了,所以对竞争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在科技进步的情况下,竞争可以分成四个阶段:由于技术进步,因此企业之间存在差异化首先是存在于能力方面,谁先提供了能力谁就占据竞争的主动;在大家都具备能力之后,第二阶段的竞争就是可靠性方面的竞争了,看谁更能提供稳定、可靠的能力;不过,第三阶段是方便性的竞争,看企业提供的能力能够再给用户带来方便的同时,让用户使用产品或服务也非常方便;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竞争都能很清晰地界定前三个阶段,但是最后,当其他的竞争都已经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时候,就只剩下价格竞争了。所以,如果通过各种手段使竞争停留在前三个阶段,那么大家就不必激烈地进行价格血拼了。
IBM大型机在金融行业的存在模式为代表的是另一类规避竞争的方式,就是树立品牌优势。在这个案例中,客户和提供方存在非常强的信息不对称,因此客户在理性思考之后,对于不擅长的技术选择并依赖高技术的品牌,并愿意为品牌多付款;另一方面IBM也不轻松,因为在收取了存在附加价值的费用的同时,品牌也会成为客户的“人质”,为了这个品牌,IBM也必须全力以赴,兑现自己的承诺。所以说,信息的不对称+理性的思考,承诺+信任,创造了品牌之下的这种商业模式,甲方愿意为承诺多付款,而乙方也同时将品牌抵押给了客户,这种高科技光环笼罩之下的品牌,价值自然更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