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昨天听了发展战略部的一个报告,非常有感触,把一些要点和心得写出来。
实力不能等同于影响力。拿中国移动来说,企业的实力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企业对外的形象和影响力却与实力不成比例,在公众、政府、用户和合作伙伴等相关利益者心目中,移动的形象总是和“大国企”、“垄断”、“霸道”、“政策环境的受益者”等联系在一起,企业实力的外化往往存在传达不足或引起误解情况,导致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实力感知发生偏差。在企业和利益相关者之间沟通的界面由自然辐射和沟通策划组成,前者是直接的,后者是间接的。
要想深入分析影响力,就应该首先确定对象,就是利益相关者的角色。以中国移动为例,对象由近及远,应该至少包括:价值链合作伙伴、客户、投资者、竞争者、媒体、政府和公众,而目前这些对象认可中国移动的实力和地位,但并不认可中国移动的领导力。我们平时听到了很多对企业的负面声音,代表了这些对象对于中国移动的态度。究其原因,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企业沟通缺乏系统性和整合;对需求了解不足,缺乏沟通的针对性;忽视部分对象。而从企业内部来看,沟通往往应急、应景而生;企业公民怕出错而回避的“免责”心态以及“甲方”的姿态都是企业形象和影响力受损的重要因素。
提升影响力的第一步是要校准影响力提升目标,将外部的期望引导到正确的方向,而不是简单地进行提升。比如中国移动应该将自己定位为“最受尊重的产业领导者”,具体体现在领导、创新、关爱和负责等方面,基于这些目标,面向不同直接收益者制定策略和措施。而提升影响力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主动、持续和整合。
并不是只有企业有影响力的,一个部门、一个人,都应该考虑影响力带来的后果。影响力往往是以实力为基础的,没有实力而空谈影响力,是非常容易摔下来的,泡沫总有破的一天;但是,拥有实力之后如何提升影响力,往往容易被忽视。在前面的介绍中,我感受最深的应该是四点:沟通策划,对象分析,校准方向,主动。关于影响力的话题,希望与大家共勉。
后一篇:争取做个懒人,从今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