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也许正是因为看到了营地,大家的心理发生了变化,一个队员抽筋了,刚处理完,另一个队员大腿肌肉有拉伤的感觉。为了团队,大家放弃了冲刺拿第一的目标,而是继续多休息,多调整。我也从探路兵变成收容队,与拉伤的队友一起慢慢走,走到终点的时候,我终于舒了一口气——我们到了,4:00出发,7:00到达,历时3个小时。
作为北线第二支到达的队伍,我们其实比第一慢了很多,只是他们方向走错了,多走了30分钟的路程。他们为了拿第一,付出的代价也是很大的——路上基本没有观赏风景,就是走啊走。不过,他们组里有本次活动最长者——54岁;还有位最年长的女士,
不容易啊。到了之后,我们顾不上休息,就和其他组一起扎营。虽然野外走了不少次,但扎帐篷还是第一次,眼见太阳落山,赶快动作,在不大的营地里支起40多个帐篷,也是很壮观的。等到最后一组到达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了,大家在庆幸到达之余,唯一想做的事情就是——睡觉。
但是不行啊,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帐篷扎好了,但是还要扑防潮垫,打开睡袋,整理包裹;埋锅造饭(在沙地里挖个坑,放上燃气炉),我们组日子过得比较精细,带了方便面,就用炉子做热水,然后泡方便面。这时候,大家发现一路生龙活虎的我特别蔫,因为最后冲刺之前喝了一瓶水,结果胃闹了些意见,半天缓不过来,算是对我将老师提醒的“累了前休息,喝了前小口喝水”的经验当耳旁风的惩罚吧。
吃完饭之后,都想睡了,但这时候老师招呼:篝火晚会开始了。于是大家爬到篝火周围(腿无力了,只好加上上肢的力量)座下,开始今天的总结。
第一个节目是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做presentation,用10分钟描述本组成为“最优秀小组”的理由。于是大家就讲述了很多令人动容的事情:很多队员是周五晚上从外地飞过来,参加活动之后,周日飞回去,甚至有的队员当晚就要回包头,乘夜班飞机回去;有的队员身患多种疾病,不适合穿越,甚至有位女士参加活动之前查出半月板撕裂,但还是坚持要求参加,并且在队友的支持下(行李被分担了)走了下来。
想想我们这些同学,大都是养尊处优的老总,平均年龄40多岁了,让他们背着35L的背囊,里面的防潮垫、睡袋、衣服、当日的晚餐+次日的早餐、水,等等,足有几十公斤,在沙漠里穿行几个小时,他们能坚持下来,真是个奇迹;而全体到达,无一掉队或依靠救援,更是奇迹。穿越非常艰苦,我自恃年轻,体力充沛,但是到了营地真是累惨了,而他们呢?他们能到达绝对不是靠身体,而是靠意志。因为从这次穿越,我深刻地感觉到,他们的成功绝不只是机缘巧合,能与这些精英同学、为伍,让我觉得非常自豪。
接下来是发奖,名义上对一些组和人员进行了奖励,不过胜利的奖品——红酒自然被欢乐的人群分享。然后每个小组表演节目,最后在大家“难忘今宵”的歌声中,在沙丘后升起了焰火,夜空中满天的星斗,人们伴随着绽放的焰火兴奋地欢叫,这时才发现,所有的人都忘了疲倦,大家不但站着,而且在跳,似乎我们不是在广漠无垠的沙漠中央,而在广场;似乎今天没有走过几个小时的沙地,而只是为这个晚会而相聚一起。不得不佩服北大的组织者,一次艰苦的穿越,安全方面滴水不漏;把大家的潜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出来;让这些来自天南海北的业界精英,在一天之内融洽如同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