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性教学
(2022-08-22 16:48:14)
引 言 在传统数学教学中,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主要 依靠教师的讲授。教师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用最简洁
易懂的语言教授给学生知识,需要在备课、授课及课程 总结中都融入趣味化内容:备课阶段,将所讲授内容依
据本班学生的兴趣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授课阶段,发 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使学
生理解、掌握所学知识;课程总结阶段,依据课堂的反 馈情况和学生的兴趣走向来调整下节课教学内容,真正
实现“以兴趣为导向”来构建高效课堂[1]。 一、趣味性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优势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趣味性教学逐渐走进 我们的课堂,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趣味
性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突出学生个性,同 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2]。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趣味
性教学方法单一,无法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了充分 发挥趣味性教学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师应采取“换位”教
学模式,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师生交流。在实际 课堂中,教师应注重开展趣味性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同时,教师应注重与学 生进行互动,在互动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3]。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趣味性教学促使学生进步的主观因素是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在授课过程中,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
能动性,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小学数学知 识较为抽象,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很难产生学
习兴趣。因此,教师采用趣味性教学手段,可以使学生 从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探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 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4]。
(三)优化课堂结构 为了更好地将趣味性教学融入课堂中,教师不仅要 了解每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理解情况,进行课堂结构
和课堂内容优化,还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课堂体系和教 育体系的改革,根据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程度来选择适合
的教学内容进行课堂讲解。此外,教师还要提升学生的 自主学习能力,正确引导学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
环境;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情感、思维、兴趣、爱好,帮 其制订学习计划;要采取奖罚分明的措施,激励学生主
动探究未知的知识点。由此可见,趣味性教学不仅能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还能优化课 堂结构[5]。
二、趣味性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施策略 (一)课堂中设置有效兴趣追问 兴趣追问是一种有技巧、发挥引导性作用的提问
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性地激发学生对数 学的求知欲。数学课堂中的兴趣追问对教师有一定的要
求,问题的提出不仅要体现教师对整体内容的把握,还 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层次感和可探究性[6]。在课堂上,教
师要掌握好节奏,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类型的问题进行 机智的追问,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思维能 力,进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1. 由浅入深 很多时候,小学生容易受课本知识的局限,对数学 知识和一些概念的理解只停留在浅层次,没有进行更深
入的思考。此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进行更高 层次的追问,让学生慢慢去探索,一步一步发散思维[7]。 2. 及时纠正
问题提出后,学生不一定能够及时得出正确答案,也 有可能得出错误答案。这时,教师要根据这些错误,进
行有针对性的引导,使学生的思考更有价值。数学课堂 上,教师与其直接指出学生的错误,不如以“错”为营,用
这些错误进行有效追问,引导学生自主纠错,以使其达 到自省的目的[8]。自我反思永远比别人指正更有效,也
能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数学知识的精髓。通过兴趣 追问,学生能够在错误中找到正确的出口,树立纠错意识。 (二)利用有效实例展现数学魅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为小学生提供合理的教学 素材,营造有趣、多彩的教学环境,实现知识的生活化,能
使学生轻松掌握所学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应用轻松愉快 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思维能力[9]。
比如,生活中的数学模型,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还 很好地展现了数学本身的魅力。在认识数学结构时,教
师可以利用硬币、三脚架等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小物品辅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性教学 韩富辉
(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庆城小学,甘肃庆阳 745100)
摘 要: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多种教学模式涌现。趣味性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学习
效率。本文分析了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性教学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趣味性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34-0038-02
DOI:10.14161/j.cnki.qzdk.2021.34.019 -039- 2021 年第34 期(总第286 期) 课堂
教学JIAOXUE KETANG 助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三)让数学教学重心回归生活 1. 利用生活实例
教育最迷人的地方在于,它不仅仅是传承知识的过 程,更是一种鼓励和支持的方式。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
学中,教师可以运用生活中的实例,增强课堂教学的趣 味性,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教师将生活化元素融 入教学中,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 利用游戏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对于学生而言,游戏是最好的 放松方式。把游戏和数学知识相结合也是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将游戏融入课堂教学中,不 仅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还能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使
学生一边游戏,一边培养数学学习兴趣。这样,数学就 不再是枯燥无味的数字,而是一种跳跃的符号。 3. 利用课外活动
除了利用生活实例和游戏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教 师也可以将数学知识融入课外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数学知识不仅存在于课堂中,还存 在于生活中。教师将数学知识融入课外活动中,不仅让
学生理解了数学理念,还为学生的课外活动增添了色彩。 (四)运用信息技术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相较于文字,学生对图片、视频更感兴趣。因此,教 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数学教学,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形
象化、复杂的知识简单化,进而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 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10]。兴趣指引着学生开展一系列学
习活动,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会全身心投入学习中。 如此,在课堂上,学生不仅学习到了知识,还能够在短
时间内得到思维上的训练,这正是信息技术能够激发学 生学习兴趣的原因。客观来说,信息技术最大的优势就
是通过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来指引学生,将数 学知识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展现出来,从而突破重难点,让
学生能够精准、迅速地把握学习方向。 (五)用趣味化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记忆能力 从小学生的记忆特点来看,其是由短期记忆和瞬时
记忆结合而成的。因此,教师需要利用此点对教学过程 不断进行优化。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对有趣的事物印象
深刻,却很难记忆枯燥乏味的知识点。因此,教师可以 利用趣味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数学记忆能力。例如,教
师可以在课堂讲授完毕后,为其布置有趣的课后练习 题,习题内容可以是小组比赛或基于多媒体辅助的游戏
闯关等形式,以便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帮助学生巩固 数学知识。随着现代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授课的形式
也逐渐新颖起来,教师需要据此充分利用学生年龄阶层 记忆特点开展教学,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结 语
综上所述,学生的兴趣转化工作是素质教育中教学 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运用趣味化教
学消除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抵触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突
破教学难点,实现教学目标。对此,教师需要充分了解 数学学科的特点,将教育重心放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
养上,不断推新,持续改革,进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 力,为其以后更深层次地学习数学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