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课堂的路径
(2022-08-22 14:38:53)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数学文化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内容、数学思想、数学方
法和数学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成果。狭义的数学文化包 括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以及它们的形成和
发展过程,广义的数学文化还包含数学家、数学史、数学美 等数学发展中的人文成分,以及数学与社会的联系、数学与
各种文化的关系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 数学文化资源,创设数学文化感知情境,将数学文化有效渗
透到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 养。 一、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课堂的内涵
新时代的小学数学学习强调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积极 态度,引导学生站在欣赏的角度去看待数学知识,发展学
生的数学知识技能,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在教学中,首先,教师需要创造更加自主、灵活的数学
课堂,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理解数学、欣赏数学,更好地处 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与数学相关的问题。其次,教师需要
根据实际教学内容,挖掘数学文化资源,创设数学文化体 验和探究情境,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深刻的感知,继而
进入积极的数学学习心理状态。最后,教师需要从理性的 视角去审视数学文化的价值,巧妙地将数学文化融入数学
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文化观念,提升数学知识 应用能力。 二、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课堂的路径
将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课堂中,是提升数学课堂容 量、开阔学生视野、优化数学教师教学格局、建构数学学习
环境的重要措施。要想切实发挥数学文化在数学课堂中 的效能,教师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 式,将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课堂。
(一)借助资料阅读活动,创设文化体验情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积极开展与数学文化相关的阅读
活动,既可以开阔学生的数学知识视野,启迪学生的数学 智慧,又可以使学生积累数学文化知识,实现数学文化素
养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发展。因此,在将数学文化 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关注学生阅
读能力的发展,引入与数学文化相关的阅读资料或素材, 创设文化体验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获得独特的数学 文化体验。
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与圆周率π相关的知识点时,笔 者就根据教材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资料阅读活动,使学生通
过阅读了解圆周率π的发展历程,然后以阅读讲解的方式 来进行知识点的解析。首先,笔者让学生阅读《九章算术》
和《周髀算经》中的相关内容,了解通过衡量圆周长度、摆放 谷粒求取面积、切割匀重木板称重等粗糙的方法对圆周率
进行估算的过程。其次,笔者给学生提供了古希腊数学家 阿基米德应用几何方法,利用圆的内接、外切正多边形,应
用夹逼的方法对圆周率进行估算的资料。最后,笔者给学 生提供了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是如何运用几何方法,将
圆周率π计算到了小数点后七位数的历程的素材。 依靠循序渐进的资料阅读活动,学生可以了解圆周率 教海泛舟 (小学教 学 )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可以引导学生进入形象生动的数学学习情
境,使学生理解数学学科的价值,进而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心态去学习数学知 识。本文结合小学数学教学案例,探究了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
路径,以期引导小学数学教学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关键词:数学文化 小学数学 路径 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课堂的路径 何晓军 69
2022年8月 教海泛舟 (小学教 学 ) π的探索历史和研究方法,在还原历代数学家探究历程的
过程中,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都可以得到锻 炼。更为重要的是,这些阅读素材还融入了数学中的转化
和极限思想,有助于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为学生学 习难度更大、逻辑更复杂的知识奠定了基础。同时,这些
阅读素材还呈现了数学先辈们为了探究圆周率π而不断 探索与追求的过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
生锲而不舍的探究精神。在有效的阅读情境中,学生能更 加深刻地理解数学概念、数学精神和数学思想,进入深度 学习的状态,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二)借助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驱力。从本质上说,数学文
化属于抽象层面的知识,而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抽象思维 发展的初期阶段,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的游戏活
动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 将数学文化以游戏的方式融入小学数学课堂,使学生在课
堂中保持浓厚的兴趣,进而引导数学课堂朝着高质量的方 向发展。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
中的例题“田忌赛马”时,考虑到例题本身就是故事的改 编,因此,笔者将田忌赛马的故事引入课堂,带领学生从数
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角度去理解问题。在学生了解了故 事的大致内容之后,笔者鼓励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来演
绎故事,使课堂教学更具趣味性。在角色扮演的游戏活动 中,学生不仅能体会到“策略”的重要性,还能形成整体性
思维,养成从整体观察问题的思维习惯。 数学教师要善于挖掘与使用数学文化资源,设计相应 的交互性游戏或趣味性活动,使小学数学课堂更具趣味
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参与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学 生可以更好地感知数学文化,了解数学文化与数学知识之
间的关系,由此对数学学习保持更加浓厚的兴趣。同时, 在开展游戏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对游戏活动节奏的控
制,并结合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使课堂游戏 教学保持正确的方向,进而更好地发挥效能。 (三)师生角色互换,以学生为主体
教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学习的过程,因 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
主人,发挥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 例如,笔者开设了一堂“毕达哥拉斯的故事”的数学课
堂,引导学生了解毕达哥拉斯的数学思想与理论。在课堂 开始之前,笔者要求学生利用各种渠道去收集毕达哥拉斯
的相关信息。在课堂上,笔者让学生根据收集的资料与自 己的理解,对毕达哥拉斯的生平进行介绍,这样学生就能
及时进入课堂学习状态,集中注意力。在学生发言完之 后,笔者让学生进行讨论与总结,并进行适当的指导与点
拨。在课堂发言与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能深入理解毕达哥 拉斯的黄金分割理论、勾股定理和“万物皆数”的思想,发
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深度学习。 (四)教学手段多样化,吸引学生注意力 在小学阶段,大部分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在二十分
钟左右,并且注意力极其容易分散,这是学生的身心发展 规律决定的,是不可逆的自然规律。此外,由于数学知识
大部分是抽象的,距离生活实际较远,学习的过程较为枯 燥,多重因素的叠加,导致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容易分
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引向深度学习,是教师的 教学任务之一。在课堂上,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采用多
样化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强化学生的深度学 习能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正确认识数学文化的价值,
将其嵌入到数学课堂中,依靠数学文化去呈现数学真理, 将数学知识形象化地展现给学生,引导学生以更好的状态
学习数学文化知识。以“角的度量”为例,在传统的课堂教 学中,大部分教师会直接讲述直角、锐角和钝角的测量方
法,还会提供各种测量工具,让学生在使用测量工具的过 程中掌握测量的技巧。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只能掌
握知识的原理与技巧,但是不能深入体会数学知识的意义 与价值,不能体会数学知识的“美”。因此,在测量的过程
中,教师可以采用微课的形式,动态化呈现各种角的形成 过程、测量方式,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这样能让学生感
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并且思考数学知识在审美方面的效 用,让学生感知数学之美,进而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心态学 习数学知识。 70
2022年8月 教海泛舟 (小学教 学 ) (五)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认识方法论 依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数学课程不仅要反馈社会发
展和数学知识的关联,还要引导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形成的 规律,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审视世界,掌握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思想与方法是数学学科的方法论,是数学教学的重要 内容。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数
学知识与运算能力的培养,还要透过数学知识的学习,将 学生的视角引向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探究和理解,让学生掌
握数学学科的方法论,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指明方向。例 如,在教学乘法运算或植树问题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
学习数学建模的思想,将数学公式、数学运算定律、数学字 母和数量关系的运用融入实际的生活情境中,进而建构生
活化的数学知识,发挥方法论的实用价值。 三、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课堂的保障性措施 将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是实现数学知识与数
学文化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 重视数学文化的价值,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点,控制数
学文化的难度,关注学生的兴趣点,保证数学文化在小学 数学课堂中的有效落实。 (一)以正确的视角审视数学文化的价值
数学文化的价值是其在教学中发挥作用的关键。在 教学之前,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内容,以正确的视角审视
数学文化的价值,深入了解数学知识,并开展相应的课题 研究工作。其次,教师要确保课题研究的实用价值,让数
学文化的应用取得最大化的教学效益。最后,教师要对数 学文化的教学过程进行研究,并不断进行反思与完善,确 保数学文化的有效运用。
(二)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础,控制数学文化难度 在将数学文化融入数学课堂的时候,教师要以学生的
认知水平与理解水平为基础,控制数学文化知识的难度, 结合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与经验来进行知识的建构,这样
才能确保小学数学教学与数学文化资源的深度融合。 (三)关注师生互动 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在将数学文化融入数
学课堂的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关注“师生互动”与“生生互 动”的质量和效率,使数学课堂高效化。高效的师生互动
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有效 解决问题。同时,在良好的师生互动的课堂中,学生也会
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发表自己的意见,增强互动的效果,驱 动数学课堂质量的不断提升。 (四)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
学生是教师教学的对象,在融入数学文化时,教师需 要切实考量学生的诉求,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筛选学生
喜欢的文化资源,采取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形 成更加理想的数学学习氛围,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思考。
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态度 和数学学习行为,提升数学学习质量,发展数学学科核心 素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文化对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是宝贵的 教学资源,是学生掌握数学思想与方法,认识数学方法论
的重要途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文 化资源,营造良好的数学文化体验环境,激发学生的数学
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数学感知。同时,教师要以正确的 视角审视数学文化的价值,将其与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的发展关联起来,营造理想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的质量不断提升。
后一篇:小学数学课堂上数学文化的有效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