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固性咳嗽并鼻腔火热案
(2025-08-17 20:27:56)
顽固性咳嗽并鼻腔火热案
摘自2025-8-14中国中医药报
胡淑占 山东省金乡县化雨镇卫生院
隋某,男,60岁,1965年10月出生,2025年2月23日初诊。患者晨起咳嗽20余年,近2年加重,伴鼻腔灼热如火,疲劳乏力,大便黏滞不畅,小便黄、有泡沫。舌淡红有紫气,苔白厚腻,脉沉细弱。
处方:黄芪30g,炙紫菀15g,人参10g,桑白皮18g,地骨皮15 g,杏仁10g,白芍15g,炙甘草10g,大枣10g,生姜10g。7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3月4日二诊:患者服上方咳嗽减轻,鼻腔火热感亦明显减轻,大便已畅,小便黄减轻,原厚腻苔转薄。上方继服7剂以巩固。
3月20日电话随访:诸症悉除,病愈。
按 《黄帝内经》曰:“必先岁气,毋伐天和。”患者出生和就诊时间均为乙巳年,先天禀赋肺金不足,恰逢岁金不及之年就诊。患者肺虚加多年久咳,肺金自馁,火乘其敝,循经上扰则鼻腔火热,乃金虚火灼之象,故投以针对肺金不及的紫菀汤,急补肺金,斯为得耳。
摘自2025-8-14中国中医药报
胡淑占 山东省金乡县化雨镇卫生院
隋某,男,60岁,1965年10月出生,2025年2月23日初诊。患者晨起咳嗽20余年,近2年加重,伴鼻腔灼热如火,疲劳乏力,大便黏滞不畅,小便黄、有泡沫。舌淡红有紫气,苔白厚腻,脉沉细弱。
处方:黄芪30g,炙紫菀15g,人参10g,桑白皮18g,地骨皮15 g,杏仁10g,白芍15g,炙甘草10g,大枣10g,生姜10g。7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3月4日二诊:患者服上方咳嗽减轻,鼻腔火热感亦明显减轻,大便已畅,小便黄减轻,原厚腻苔转薄。上方继服7剂以巩固。
3月20日电话随访:诸症悉除,病愈。
按 《黄帝内经》曰:“必先岁气,毋伐天和。”患者出生和就诊时间均为乙巳年,先天禀赋肺金不足,恰逢岁金不及之年就诊。患者肺虚加多年久咳,肺金自馁,火乘其敝,循经上扰则鼻腔火热,乃金虚火灼之象,故投以针对肺金不及的紫菀汤,急补肺金,斯为得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