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黄疸案
(2025-08-17 20:22:18)
小儿黄疸案
摘自2025-8-14中国中医药报
王迪 云南省芒市人民医院
季某,2025年4月15日出生,6月1日初诊。新生儿黄疸1月余。患儿出生3天后发现黄疸,即到某三甲医院新生儿科就诊,住院1周后黄疸消退,出院后再次发作,在家予蓝光治疗,治疗时黄疸稍有消退,停止治疗再度反复,又予中药十余剂外用泡澡治疗(茵陈30g,栀子10g,大黄2g,薏苡仁30g,茯苓30g),至2025年5月31日未见好转,故求治于笔者。刻下:患儿皮肤黄色鲜明,余无特殊。
处方:蜜紫菀15g,地骨皮15g,炙桑白皮15g,党参10g,黄芪10g,杏仁10g(打),炒赤白芍各10g,大枣10g(擘),炒甘草10g,生姜10g,栀子10g,茵陈30g,大黄6g(后下)。3剂,日1剂,外用泡澡。
6月5日二诊:黄疸已明显消退,血清胆红素亦从12mg/dl降至7mg/dl。效不更方,嘱继续以上方3剂泡澡外用,后痊愈。
按 紫菀汤治肺虚感热,咳嗽喘满,自汗衄血,肩背瞀重,血便注下,或脑户连囟顶痛,发热口疮,心痛。其主要病机为“岁金不及,炎火乃行,寒水来复”。缪问《三因司天方》解此方曰:“盖肩背为云门中腑之会,肺脉所循,鼻为肺窍,肺伤则鼽嚏。肺与大肠为表里,气不下摄,则为便血、注下。脏病而腑亦病,此时唯有清火止泻一法,急补肺金,斯为得耳。紫菀苦温,下气和血,寒热咸治。桑皮甘寒,补血益气,吐血所需。而尤赖参、芪固无形之气,即以摄走泄之阴也。气交之火必潜伏金中,地骨皮甘平微苦,能泻肺中伏火,止其血之沸腾。又肺苦气上逆,泄之以杏仁之苦。肺欲收,敛之以白芍之酸。合之甘草补土生金,姜、枣调和营卫,缓诸药于至高之分,而参、芪得收指臂之功。为水所复,不用别药,盖补土可以生金,而实土即以御水也。”患儿表现为黄疸虽无他症,因肺主皮毛,又因患儿本命运气与流年运气皆为金运不及,且患儿黄疸经久不愈故仍从补肺金入手而建功。茵陈蒿汤作为黄疸主方乃世人之共识,此患儿为何单用无效?盖因此汤为降太阴阳明之剂,若遇金运不及之天、金运不及之人则恐力有不逮。当然,此案若是单用紫菀汤能否奏效亦是值得思考与实践。
摘自2025-8-14中国中医药报
王迪 云南省芒市人民医院
季某,2025年4月15日出生,6月1日初诊。新生儿黄疸1月余。患儿出生3天后发现黄疸,即到某三甲医院新生儿科就诊,住院1周后黄疸消退,出院后再次发作,在家予蓝光治疗,治疗时黄疸稍有消退,停止治疗再度反复,又予中药十余剂外用泡澡治疗(茵陈30g,栀子10g,大黄2g,薏苡仁30g,茯苓30g),至2025年5月31日未见好转,故求治于笔者。刻下:患儿皮肤黄色鲜明,余无特殊。
处方:蜜紫菀15g,地骨皮15g,炙桑白皮15g,党参10g,黄芪10g,杏仁10g(打),炒赤白芍各10g,大枣10g(擘),炒甘草10g,生姜10g,栀子10g,茵陈30g,大黄6g(后下)。3剂,日1剂,外用泡澡。
6月5日二诊:黄疸已明显消退,血清胆红素亦从12mg/dl降至7mg/dl。效不更方,嘱继续以上方3剂泡澡外用,后痊愈。
按 紫菀汤治肺虚感热,咳嗽喘满,自汗衄血,肩背瞀重,血便注下,或脑户连囟顶痛,发热口疮,心痛。其主要病机为“岁金不及,炎火乃行,寒水来复”。缪问《三因司天方》解此方曰:“盖肩背为云门中腑之会,肺脉所循,鼻为肺窍,肺伤则鼽嚏。肺与大肠为表里,气不下摄,则为便血、注下。脏病而腑亦病,此时唯有清火止泻一法,急补肺金,斯为得耳。紫菀苦温,下气和血,寒热咸治。桑皮甘寒,补血益气,吐血所需。而尤赖参、芪固无形之气,即以摄走泄之阴也。气交之火必潜伏金中,地骨皮甘平微苦,能泻肺中伏火,止其血之沸腾。又肺苦气上逆,泄之以杏仁之苦。肺欲收,敛之以白芍之酸。合之甘草补土生金,姜、枣调和营卫,缓诸药于至高之分,而参、芪得收指臂之功。为水所复,不用别药,盖补土可以生金,而实土即以御水也。”患儿表现为黄疸虽无他症,因肺主皮毛,又因患儿本命运气与流年运气皆为金运不及,且患儿黄疸经久不愈故仍从补肺金入手而建功。茵陈蒿汤作为黄疸主方乃世人之共识,此患儿为何单用无效?盖因此汤为降太阴阳明之剂,若遇金运不及之天、金运不及之人则恐力有不逮。当然,此案若是单用紫菀汤能否奏效亦是值得思考与实践。
小儿双手脱皮案
符月敏 海南省海口市中医医院
谭某,男,10岁,2015年10月7日出生,2025年6月26日初诊。患儿1周前出现双手指脱皮、痒痛,口干口渴,平素喜油炸食品,尿黄,大便干。舌红干苔少,脉细数。
处方:紫菀10g,桑白皮10g,党参10g, 黄芪15g,杏仁10g,地骨皮10g,白芍10g,甘草5g,大枣10g,生姜3g,当归10g,桑叶10g。3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7月4日回访,家长诉服药后患儿手指脱皮症状痊愈。
按 患儿乙未年出生,乙巳年发病,结合舌脉象,阴虚之证明显,符合岁金不及、炎火乃行的发病机理,故选紫菀汤,3剂而愈。
符月敏 海南省海口市中医医院
谭某,男,10岁,2015年10月7日出生,2025年6月26日初诊。患儿1周前出现双手指脱皮、痒痛,口干口渴,平素喜油炸食品,尿黄,大便干。舌红干苔少,脉细数。
处方:紫菀10g,桑白皮10g,党参10g, 黄芪15g,杏仁10g,地骨皮10g,白芍10g,甘草5g,大枣10g,生姜3g,当归10g,桑叶10g。3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7月4日回访,家长诉服药后患儿手指脱皮症状痊愈。
按 患儿乙未年出生,乙巳年发病,结合舌脉象,阴虚之证明显,符合岁金不及、炎火乃行的发病机理,故选紫菀汤,3剂而愈。
前一篇:平肝息风止痉全天麻胶囊
后一篇:顽固性咳嗽并鼻腔火热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