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蚊媒传染病来袭中医防蚊有良方

(2025-08-05 04:34:29)
蚊媒传染病来袭 中医防蚊有良方
摘自2025-8-4中国中医药报
徐尤佳 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
盛夏时节,蚊虫肆虐,广东省佛山市近期报告多例基孔肯雅热病例,该病是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中药香囊:将艾叶、薄荷、白芷、石菖蒲等具有驱蚊功效。二是摆放驱蚊植物:在居室内放置香叶天竺葵、夜来香等具有驱蚊效果的植物作为辅助。三是使用中药喷雾:用金银花、藿香、紫苏等中药煎汤,冷却后装入喷雾瓶外用。四是艾烟熏蒸:在保持通风良好的情况下,可点燃艾条进行烟熏驱蚊。
中医认为,湿热体质者常见多汗、体味较重等表现,在防蚊方法上需注重体质调理。针对此类人群,建议适当食用薏米赤小豆粥、莲子百合汤等健脾祛湿的药膳,配合饮用金银花薄荷茶等具有清热功效的饮品。通过内调,可有效改善湿热体质,增强防蚊效果。
蚊虫叮咬,用外涂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出现高热、关节疼痛等疑似基孔肯雅热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
。下文将详细介绍如何运用中药进行蚊虫防护。
中药香包
取艾叶15克、薄荷10克、丁香5克、藿香10克、白芷5克及佩兰10克,各药材比例可略作调整。用料理机将药材研磨成粗粉,装入洁净的纱布袋或棉质小布袋中,扎紧袋口即可制成驱蚊香囊。
使用时,若悬挂于床头,建议与人保持约半米距离;若置于门口,宜选择通风良好的位置;随身携带则可选用尺寸较小的布袋。每个香囊通常可使用一个月左右,不仅有助于驱避蚊虫,还能散发清新宜人的草本香气。
中药药浴
准备艾叶20克、花椒10克、薄荷15克、苍术10克、地肤子10克及当归10克,用清水快速冲去表面浮尘。随后将所有药材放入锅中,加入2升清水,大火煮沸后转为小火继续煎煮10分钟。
关火后静置约5分钟,再用滤网滤去药渣,所得药汤待温度降至38~40时使用为宜。儿童使用时,建议将药汤与洗澡水按110的比例稀释;成人可使用较高浓度,按15比例调配。药浴浸泡时间以5分钟为宜,结束后无需清水冲洗,直接擦干身体并涂抹润肤油即可。每周使用两次,既可驱避蚊虫,亦有助缓解皮肤瘙痒。
中药喷雾
准备薄荷30克、艾叶20克、金银花20克和香茅20克,将所有材料洗净并剪成碎块。放入锅中,加入500毫升清水,大火煮沸后转为小火继续煎煮15分钟,直至药液浓缩至约250毫升。关火后静置待药液冷却,再用纱布过滤出清液,装入洁净的喷瓶中。
若用于喷洒衣物,可在药液中加入10毫升医用酒精,药液与酒精的比例为101,摇匀后使用。如供儿童使用,则无需添加酒精。喷洒时保持喷头距衣物约20厘米。建议每周对床单、窗帘喷洒一次,外出前喷于衣服上以防蚊虫。
中药线香
准备浮萍10克、苍术6克、白芷6克、丁香10克、榆树皮30克,将所有材料研磨成极细粉末,加入少量清水揉成面团状,静置10分钟。随后将面团搓成直径约0.5厘米的长条,切成长度约10厘米的小段,置于阴凉通风处晾置3天,待完全干透后即可使用。
使用时将一段香条点燃,每次点燃一根,效果可持续约1小时。如烟雾过大,应及时熄灭。孕妇、婴幼儿及呼吸道敏感者应谨慎使用。
中药药酒
取一个带盖玻璃瓶,预先用开水烫洗并彻底晾干。随后依次放入艾叶20克、浮萍10克、薄荷15克、菖蒲10克、香茅15克和紫草10克,再倒入500毫升52度以上白酒,注意酒液需完全浸没药材,高出约2厘米为宜。
密封瓶盖后将容器置于阴凉避光处存放。每日摇晃一次以便药材成分充分释放,浸泡满10天即可使用,若浸泡15天则效果更佳。
使用时取少量药液于掌心,搓匀后涂抹于手腕、脚踝及颈部等皮肤暴露处,注意避开眼周和皮肤破损区域。涂抹后约1分钟,待酒精完全挥发后再接触儿童皮肤。每次取用不宜过多,一瓶大致可使用1~2个月,务必存放于儿童无法接触的位置。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不同体质(如过敏体质、孕妇、婴幼儿等)对药材的反应可能存在差异,盲目使用可能引发皮肤过敏、呼吸道不适等问题。因此,建议在自行配置前,先前往正规医院的中医科或皮肤科就诊,向专业医生说明自身健康状况(包括是否有过敏史、基础疾病等),由医生根据个体情况判断是否适合使用相关配方,并指导调整药材种类、用量及使用方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