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石恩骏自拟降糖汤治疗糖尿病

(2025-05-15 04:47:06)
石恩骏自拟降糖汤治疗糖尿病
摘自2025-5-14中国中医药报
何 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
降糖汤药物组成为生黄芪30g,生地黄30g,人参10g,山药30g,天花粉30g,石斛10g,葛根15g,鬼箭羽15g,虎杖15g,肉桂3g。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本方系贵州省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石恩骏所撰,为其治疗糖尿病之常用方。
考糖尿病一疾,病因虽多,然总以禀赋不足、气阴两虚为内因,过食肥甘、情志刺激、劳欲过度、形体肥胖、六淫邪毒为外因。其基本病机虽为气阴两虚,然有二种病理需重视,一为瘀血,一为热毒。瘀血者,盖气虚者血必瘀,阴虚者血必滞;热毒者,乃六淫邪毒入侵肌腠,致局部经络阻塞,气血凝滞,郁久化热,因热生毒。石恩骏立降糖汤,即基于上述认识。
方中生黄芪补脾益气,升清阳,止下陷,固腠理;生地黄滋阴凉血,补肾益精;人参益气生津;山药益气健脾,尚可摄精微;天花粉、石斛益肺胃之阴,生津,清肺胃之热;葛根、鬼箭羽生津止渴、祛瘀生新,能降低血糖。尤其是鬼箭羽一药,味苦性寒,有破瘀行血、活络通经之功,故能改善糖尿病并发的一系列心、脑血管和肾脏、眼底及神经系统病变;虎杖微酸而略有苦味,又略有辛气,治诸般火热毒邪,又善活血化瘀,于此方非常重要;“三消”源本于肾,肾为水火之脏,阴阳之宅,阳得阴助则生化无穷,阴得阳升则源泉不竭,故本方在众多滋阴药中加入少剂辛润之肉桂,正符合《黄帝内经》“少火生气”之旨,意不在补火,而在微微生火,即生肾气也。且肉桂或兼具降血糖之功,但仅能少量,多则助火伤阴。
烦渴引饮,加知母、生石膏;阴虚火旺,加知母、黄柏;小便频数,加桑螵蛸、山茱萸;大便干燥,加麦冬、玄参;手足心热,加知母、地骨皮;腰膝酸软,加熟地黄、枸杞;肢体麻木,加三七、芍药;口干心热,加黄连、麦冬;眼底病变,加枸杞、决明子;皮肤瘙痒,加白蒺藜、地肤子等。病情稳定后可改汤为丸,继服6~12个月,以冀康复。
验案 
邱某,男,64岁。口渴、易饥、多尿2个月,伴气短乏力,身热心烦,出虚汗,双下肢有蚁行感,便秘溲黄。舌绛紫,苔薄黄,脉弦滑数。空腹血糖:23.9mmol/L,尿糖(++++)。诊断:型糖尿病。此气阴两虚,热毒内盛,瘀阻脉络之证,方用降糖汤加减:生黄芪30g,人参10g(另煎兑入),山药30g,知母10g,黄柏10g,生石膏30g(先煎),天花粉30g,石斛20g,桑螵蛸10g,葛根15g,煅龙牡各30g(先煎),炒枣仁20g,麦冬15g,虎杖15g,鬼箭羽12g,肉桂3g。连服15剂,上症明显好转。复查血糖:13.5mmol/L,尿糖(++)。遂停用汤剂,将上方加减制丸巩固之。
总是脚麻、脚凉? 警惕糖尿病足
摘自2025-5-14中国中医药报
李晓辉 北京市延庆区百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许多糖尿病患者常忽视下肢发凉、麻木、行走虚浮(如踩棉花感)、下肢酸沉疼痛甚至间歇性跛行等症状,但这些恰恰是糖尿病足的前期表现。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发展为严重的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及其典型症状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因下肢神经病变和/或血管病变导致的足部溃疡或深层组织破坏,可伴感染。中医称其为“脱疽”,认为其与消渴病(糖尿病)基础上饮食不节、房劳过度等导致的肾水枯竭、心火上炎有关。
足部疼痛
间歇性跛行:走路时足部刺痛、灼痛,休息后缓解,继续行走又复发,提示血管闭塞。
静息痛:病变加重后,休息时(尤其是夜间)仍感疼痛,严重影响睡眠,患者常被迫抱膝而坐。
足部伤口难愈合
长期高血糖导致伤口易感染、难以愈合。若足部小伤口反复感染,可能进展为溃疡或坏疽。
足部颜色变化
足部皮肤逐渐青紫,提示高血糖引发血管病变、血液黏稠,导致血液循环障碍。
足部皮肤异常
干燥、粗糙、瘙痒、脱皮等症状,可能是血糖升高引发糖尿病足的早期信号,需及时检查。
糖尿病足“防”大于“治”
糖尿病足致残率高、治疗困难且费用高昂,但早期症状易识别,预防至关重要。中医认为糖尿病足以正虚为本,以邪实为标,是本虚标实的错综复杂证候。故而推荐患者采取清淡、营养饮食的同时加用补虚扶正、化瘀通络之品进行预防,同时注重足部护理。
黄芪肉桂茶
材料:炙黄芪6克,肉桂6克,大枣9克,炙甘草6克。
做法:将上述药材洗净后一起放入锅中,加水煮沸后转小火煎10~20分钟,取汁饮用即可。
功效:温阳益气,通络止痛。
四藤一仙汤外洗方
材料:海风藤、鸡血藤、忍冬藤、钩藤各30克,当归、威灵仙、玄参各15克,炙黄芪、丹参各20克。
做法:以上诸药除钩藤外一起放入锅中水煎20分钟,再加入钩藤一起煎煮10分钟,取汁500毫升,待水温约38后,泡洗双脚,每次30分钟,注意保持水温38左右,每日2次,15天为1个疗程。

糖尿病浴足方

 石恩骏自拟降糖汤治疗糖尿病 (2018-01-16 07:51:42)[编辑][删除]


药用川芎30克,乳香30克,路路通60克,牛膝30克,苏木30克,薄荷(后下)6克,加水2000毫升,水煎30分钟外洗患足。


本方具有行血消肿,化浊通络的功效,适用于糖尿病足早期未见溃烂者,或溃疡已愈合者,同时适用于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先熏后洗,1日1剂,熏洗2次。

穴位:左侧极泉穴(极泉穴【定位】腋窝正中,腋动脉搏动处。)


方法:取一小片质量好的白参,贴在左极泉穴上,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晚上睡觉前贴,早晨取下。也可以用大拇指按压,每天至少20次。

       在中医看来,糖尿病就是脾气亏虚引起的,只要把脾养好,糖尿病就能够控制。方法:取一小片质量好的白参,贴在左极泉穴上,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晚上睡觉前贴,早晨取下。也可以用大拇指按压,每天至少20次。 在中医看来,糖尿病就是脾气亏虚引起的,只要把脾养好,糖尿病就能够控制。
  明人李曾在《医学入门·消渴》中明确指出:“养脾则津液自生。”因此,主张将益气健脾作为治疗糖尿病的一项基本法则。而从《易经》的角度来解释,糖尿病的产生机理是脾土不固。因此,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通过益气健脾来控制糖尿病都是可行的。     
心火为脾土之母。按照“虚则补其母”的中医理论,治疗脾虚当然要先补益心气。极泉穴手少阴心经的起点,在此穴上外贴大补元气的白参,就能促使心气尽可能多地回归心脏。心气充足了,脾自然就不虚了,这样也就达到了益气健脾的目的。 
人参按产地分,有东北参、高丽参以及西洋参几个品种。其中,东北参和高丽参按制作工艺,又能分成白参、红参、糖参等类型。直接以太阳光或热风自然晒干的,称为“白参”;蒸熟后再晾干的称为“红参”;刺成蜂窝状后用糖水浸泡再晾干的称为“糖参”   糖尿病的朋友,最好使用白参,红参也可以,只是效果没有白参好。至于西洋参,它的药效重在清火,补气的作用比白参要差得多,所以不建议大家使用。 
  还有,人参与党参的药效也是相差很大的。所以,请大家尽可能使用白参,千万不要用西洋参或党参来代替
有一种方法最方便、快捷,那就是在两耳尖放血。耳尖是人体气血比较薄弱的地方,也是气血很容易阻塞的地方,只要把耳尖给疏通开,就能减缓急速升高的血压对头部的压力。三棱针或者一次性采血针,消毒。耳尖放血后,血压会迅速降低。这时再去敲击三阴交或悬钟穴,就可以巩固急救效果。糖尿病外治

水源涵养是什么意思? 

打个比方,如果水景池里什么都没有,那么水很快就会蒸发掉,如果里面种了水草,那么水草就能把水涵养住大半,不需要人工再往里面灌多少水;如果水草高出水面很多,那么需要引入的水就更少了。

隔行不隔理,万事万物,触类旁通。其实消渴症就是另一种水源涵养问题。

情志不调、饮食不节或劳欲过度等原因,导致我们的肺、胃、肾等脏腑阴虚或燥热,也就是说涵养津液的功能下降,或者水谷津液输布失常,体內谷津损耗较大,也会岀现多饮、多食、多尿等症状。身体失去水分,自然会变得消瘦;而谷津输布损耗太大,自然也就会整天疲惫不堪。

消渴在中医里分上消、中消和下消,症状分别是多饮、多食和多尿。我让他伸出舌头发现他舌头很红,舌苔薄黄;再把了把脉,脉象还比较有力,但是偏洪数。结合他的各种症状,我断定这是因为肺气郁结、燥热偏胜致使耗津伤液。 

人体内的津液水谷输布,由肾、肺、脾三脏共同参与完成,三者之中任何一个出了题,都可能引起水谷津液输布失常。而肺主气,调通水道,输布津液,肺气郁结则水道不畅,体内的津液也会大量损耗。我把他曾教我的水源涵养理论反赠回他,他恍然大悟:这么说我得改善我身体里的水源涵养系统

说得没错,治疗消渴就是要改善津液输布环境,以消热润燥、则养阴生津为准。

 

[转载]治疗糖尿病,你需要这口井和四大金刚穴~qi转载

《医学心悟》中提出,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宣滋其肾,兼补其肺,已经为疏通河道,涵养水源提供了不同的方法,他的上消证自然要以清肺去热为主。

于是,我为他开了专门对付上消证的中成药玉泉丸。好在朋友发病不久,尚未形成血脉淤滞、阴损及阳的病变,也没有并发疮疡、痈疽、眼疾等,吃了一个月的玉泉丸,病情就有了很大的改善,首先没那么口渴了,也不用起夜太多了。他感慨地说:这玉泉丸真是玉泉啊!

玉泉丸能够清热润肺、生津止渴,不仅能治多饮多尿的上消证,对多食易饥、胃热炽盛的中消证也有疗效,而对肾阴亏虚的下消证就不灵光了。

除了玉泉丸,治疗中消证、下消证的中成药有不少,比如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等,最好别自己在家用,还是咨询下医生,让医生根据你的体质来辨证开方更保险一些。

你要真想自己动手涵养水源,还是用下面这治疗糖尿病的四大金刚穴”—胰俞(胃脘下俞穴)、鱼际、内庭和太溪,更为安全。

胰俞是经外奇穴,它是治疗消渴(糖尿病)的经验效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路线上,在这个穴位按揉可以有效地刺激胰岛素分泌;

鱼际是肺经的荥穴,按揉它可以滋阴降火;

太溪在五行中属水,肺为金,按揉太溪就是取金生水,金水互生之意,而且肾阴是一身阴气之本,补肾阴也就意味着补肺阴;

内庭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荥主身热,它最善祛热邪。

刺激这几个穴位最好是在晚上9点左右。每天晚上,先按揉双手鱼际穴3分钟,然后按揉两侧胰俞穴2分钟,最后按揉内庭和太溪各3分钟。一般来说,3个月后就可以看到很明显的降糖效果。

安喜宏的博客转载了piaoliu111的博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