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种肥胖分型的中医调养方法

(2025-05-15 04:42:37)
三种肥胖分型的中医调养方法

摘自2025-5-14中国中医药报
本报记者 高继明 通讯员 蒲胜坤
肥胖这种代谢失衡状态可能引发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多种病。中医认为,肥胖的发展与脾胃运化失常、痰湿内停、气血瘀滞等内在病理机制密切相关。科学减重立足于体质调理,通过重建机体内在平衡来实现持久健康。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主任中医师吴晓针对3种类型肥胖提出了中医调养方法。
脾胃失调致痰湿内盛型
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为后天之本。当脾胃功能失调时,水谷精微输布失常,本应化生气血的营养物质反成湿浊之邪,聚于皮下则为膏脂,滞于脏腑则成痰湿。这些病理产物具有黏腻特性,易阻滞三焦气机,形成痰湿互结的病理状态。痰湿既成,又会进一步阻碍气机运行,造成脂肪异常蓄积,导致“膏人”“脂人”等不同类型的肥胖。
典型表现:肥胖且伴有浮肿,头胀沉重,肢体困乏,懒言少动,腹满闷胀,口淡无味,食欲不佳,尿少,舌淡红,苔白腻,脉缓。
食疗方:山药薏仁粥(取山药30克、薏仁30克、小米50克煮粥)。
穴位按摩:中脘穴(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上)、阴陵泉穴(在小腿内侧,由胫骨内侧课下缘与胫骨内侧缘形成的凹陷中)、丰隆穴(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肌的外缘),每穴按揉5~10分钟,每日2次。
气血运行不畅型
情志失调和久坐少动,引起肝失疏泄。肝郁气滞则血行不畅,形成气滞血瘀证候。气血瘀阻既影响水液代谢,又降低脂肪分解,出现瘀浊互结的肥胖特征。
典型表现:肥胖且肌肉松软,但平素易胸闷,胁肋胀满,情绪低落或烦躁,易怒,面色晦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
食疗方:山楂陈皮茶(取山楂10克、陈皮5克、玫瑰花5克冲泡)。
穴位按摩: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按揉10分钟,每日2次。
阳气虚衰失温型
肾阳为诸阳之本,其温煦功能直接影响气化作用。命门火衰则无以温运脾土,导致水谷不化;不能蒸腾气化,则水湿停聚。这种阳虚阴盛的病理状态,表现为代谢率低下型的肥胖。
典型表现:形体肥胖,面色白,形寒,肢冷,小腹腰骶冷痛,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
食疗方:生姜羊肉汤(取生姜30克、羊肉100克炖煮)。
穴位按摩:关元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下3寸),艾灸或按揉5~10分钟,每日2次
“肥胖是百病之源”,,与脂肪肝、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死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孕产妇肥胖会给孩子和孕产妇自身带来影响,儿童青少年肥胖也会影响其生长发育。
肥胖的中医分型
属于“脂人”“膏人”“肥人”等范畴,《黄帝内经》将人之肥瘦分为“有肥、有膏、有肉”。肥胖不仅是脂肪堆积,更是身体失衡的信号。肥胖主要归结为四大因素:饮食无节、运动不足、情志失和与脏腑功能衰退。
在临床中,多分为湿热型、痰湿型、肝郁型、气虚型四种进行论治。
湿热型:多见于青年人,因长期熬夜,饮食辛辣油腻,湿热内蕴而出现“油头垢面”,表现为面油光亮,口苦口臭,痘痘多,大便黏腻,舌红苔黄腻,脉滑或数。
痰湿型:多见于中老年人,因嗜食肥甘醇酒,加之代谢缓慢,易脂肪堆积腹部,痰湿内停,出现“大肚腩”“游泳圈”,表现为腹部肥胖,肢体困倦,脘痞胸闷,舌苔厚腻,脉沉。
气虚型:多见于久坐人员,因长期静坐,缺少运动,导致气血运行迟缓,脂肪代谢缓慢,形成“虚胖”,表现为肥胖臃肿,肌肉松散,饮食如常或偏少,易于疲乏,气短懒言,舌质淡胖,边有齿印,脉弱。
肝郁型:多见于抑郁焦虑者,因长期情志不畅,饮食不规律,或暴饮暴食,出现“压力肥”,表现为情绪低落或烦躁易怒,腹胀便溏,胁肋胀痛,叹气得舒,失眠多梦,舌暗苔白,脉弦。可伴有男子性欲下降甚至阳痿,女子月经不调、子宫肌瘤,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等。
吃饭“小心机”
改变进食顺序:先吃蔬菜→后吃肉→最后吃少量主食。细嚼慢咽,饱得更快。坚持每餐七分饱,肉菜比例为37,这样有利于控制体重。
中医药膳作为一种经久不衰的养生保健方式,在满足人们追求美味食物的同时,配合合理膳食,可以有效避免节食所致的头晕、乏力、低血糖等不良反应。药膳总体以健脾益气、化痰除湿为主,一般选用茯苓、陈皮、荷叶、赤小豆、薏苡仁、苦瓜等组成饮食方。
如湿热型可多吃清热利湿食物,如黄瓜、苦瓜、芹菜、荷叶、绿豆,忌辛辣烧烤、酒精。痰湿型可多吃健脾利湿食物,如薏米、赤小豆、冬瓜、山药,忌肥甘厚味、饮料。气虚型可多吃补气食材,如黄芪、党参、莲子、红枣、龙眼肉,少食生冷,避免过度节食。肝郁型可多吃理气食物,如百合、萝卜、香葱、荆芥、薄荷,少饮咖啡、浓茶等,规律进食。
运动多样化
湿热质可选择耐力活动,如快走、爬楼、游泳等,适当增加出汗,帮助湿热排出。痰湿型和气虚型可选择温和运动,如八段锦、太极拳、慢跑等,避免大汗淋漓,耗气伤津。肝郁型可选择爆发性运动,如拳击、踢毽子、网球等,通过运动来疏导不良情绪。
中药代茶饮
须注意每日1~2杯,饭后温服,女性避开经期。
湿热型肥胖:荷叶冬瓜皮茶,由荷叶3克、冬瓜皮3克、茵陈6克、陈皮3克、莲子心3克组成,可清热祛湿。
痰湿型肥胖:山楂决明子茶,由山楂9克、决明子15克、荷叶3克、薏苡仁15克、茯苓15克组成,可降脂利湿。
气虚型肥胖:黄芽大枣茶,由黄芪5克、党参10克、炙甘草5克、茯苓15克、大枣2枚组成,可补气健脾。
肝郁型肥胖:三花女神茶,由白梅花、菊花、玫瑰花各3克、麦冬9克、山楂9克、桑葚9克组成,可疏肝滋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