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散加减治疗双心疾病
(2025-02-22 13:09:59)
开心散加减治疗双心疾病
摘自2025-2-21中国中医药报
迟 名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双心疾病是指心血管疾病患者伴随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或焦虑症、抑郁症患者出现胸闷、胸痛等类似心血管疾病的症状。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双心疾病越来越受到心血管病医生的重视。随着社会压力增大,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开心散作为传统经典方剂,在双心疾病治疗中展现出独特优势。本文结合临床实践,分享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金娟运用古代名方开心散加减治疗双心疾病的心得。
方药解析
开心散出自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由人参、茯苓、菖蒲、远志组成,具有养心安神、益智开窍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心气不足、意志不定、精神恍惚、健忘等病症。方中远志能安神益智、交通心肾、祛痰开窍,为君药。《本草蒙筌》称远志“去邪梦,定心气,安心神,增益智慧不忘”。人参可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助远志养心安神,为臣药。《神农本草经》称人参“开心益智”。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能增强远志的宁心安神作用,同时助人参健脾,为佐药。张景岳在《本草正》称茯苓“能利窍去湿,利窍则开心益智,导浊生津;去湿则逐水燥脾,补中健胃;袪惊痫,厚肠脏,治痰之本,助药之降”。菖蒲开窍豁痰、醒神益智、化湿开胃,助远志开窍醒神,为使药。《神农本草经》称菖蒲“主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四药合用,共奏益气养心、安神定志、化痰开窍之功。从中医理论看,心主神明,心主血脉,双心疾病多因心气不足、痰浊内阻、情志失调致心神不宁与血脉不畅。开心散恰能针对这些病机进行调理。
典型医案
临床中,许多冠心病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情绪。这类患者除胸闷、胸痛等心血管症状外,还表现出情绪低落、心烦易怒、失眠等。金娟常用开心散及其加减方治疗双心疾病等属于心气不足、心神失养者。现举验案一则如下。
尹某,男,64岁。冠心病病史5年余,伴有室性早搏1603个/天、房性早搏47个/天,伴2型糖尿病病史6年余,近1年来因病情反复出现焦虑抑郁状态,入睡困难,心烦易怒,脾气急躁。刻下:胸闷、胸痛时有发作,气短、发力,自汗出,饮食尚可,大便偏干,眠差。舌淡,舌尖红,少苔,脉沉弦。
诊断:西医诊断为冠心病合并焦虑状态;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心气不足兼痰瘀互结)。
治则:益气养心,活血化瘀,安神益智。
方用开心散加味:党参15g,茯苓20g,石菖蒲20g,蜜远志15g,丹参20g,川芎15g,首乌藤30g,瓜蒌20g,半夏15g,煅龙骨30g(先煎),煅牡蛎30g(先煎),柴胡10g,郁金15g,桂枝15g,芍药15g。日1剂,水煎服,空腹温服。
治疗2周后,患者症状缓解明显,早搏次数减少,睡眠质量提高,焦虑情绪减轻。
按 现代研究也表明,开心散可能通过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改善心肌电生理稳定性,从而协同抗心律失常药物发挥作用。
摘自2025-2-21中国中医药报
迟 名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双心疾病是指心血管疾病患者伴随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或焦虑症、抑郁症患者出现胸闷、胸痛等类似心血管疾病的症状。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双心疾病越来越受到心血管病医生的重视。随着社会压力增大,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开心散作为传统经典方剂,在双心疾病治疗中展现出独特优势。本文结合临床实践,分享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金娟运用古代名方开心散加减治疗双心疾病的心得。
方药解析
开心散出自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由人参、茯苓、菖蒲、远志组成,具有养心安神、益智开窍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心气不足、意志不定、精神恍惚、健忘等病症。方中远志能安神益智、交通心肾、祛痰开窍,为君药。《本草蒙筌》称远志“去邪梦,定心气,安心神,增益智慧不忘”。人参可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助远志养心安神,为臣药。《神农本草经》称人参“开心益智”。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能增强远志的宁心安神作用,同时助人参健脾,为佐药。张景岳在《本草正》称茯苓“能利窍去湿,利窍则开心益智,导浊生津;去湿则逐水燥脾,补中健胃;袪惊痫,厚肠脏,治痰之本,助药之降”。菖蒲开窍豁痰、醒神益智、化湿开胃,助远志开窍醒神,为使药。《神农本草经》称菖蒲“主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四药合用,共奏益气养心、安神定志、化痰开窍之功。从中医理论看,心主神明,心主血脉,双心疾病多因心气不足、痰浊内阻、情志失调致心神不宁与血脉不畅。开心散恰能针对这些病机进行调理。
典型医案
临床中,许多冠心病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情绪。这类患者除胸闷、胸痛等心血管症状外,还表现出情绪低落、心烦易怒、失眠等。金娟常用开心散及其加减方治疗双心疾病等属于心气不足、心神失养者。现举验案一则如下。
尹某,男,64岁。冠心病病史5年余,伴有室性早搏1603个/天、房性早搏47个/天,伴2型糖尿病病史6年余,近1年来因病情反复出现焦虑抑郁状态,入睡困难,心烦易怒,脾气急躁。刻下:胸闷、胸痛时有发作,气短、发力,自汗出,饮食尚可,大便偏干,眠差。舌淡,舌尖红,少苔,脉沉弦。
诊断:西医诊断为冠心病合并焦虑状态;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心气不足兼痰瘀互结)。
治则:益气养心,活血化瘀,安神益智。
方用开心散加味:党参15g,茯苓20g,石菖蒲20g,蜜远志15g,丹参20g,川芎15g,首乌藤30g,瓜蒌20g,半夏15g,煅龙骨30g(先煎),煅牡蛎30g(先煎),柴胡10g,郁金15g,桂枝15g,芍药15g。日1剂,水煎服,空腹温服。
治疗2周后,患者症状缓解明显,早搏次数减少,睡眠质量提高,焦虑情绪减轻。
按 现代研究也表明,开心散可能通过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改善心肌电生理稳定性,从而协同抗心律失常药物发挥作用。
调肝脾宁心神治梦游
摘自2025-9-17中国中医药报
刘立红 安徽省宿松县经开区骊山茗居卫生室
梦游一般指睡眠行走,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一般表现为睡眠中自行下床行动,而后再回床继续睡眠。梦游者多为儿童和青少年,且其下床行动期间仍在沉睡状态,睡醒后对自己的夜间行动一无所知。中医文献中虽无“梦游”病名,但对其症状、病因病机及治疗有深刻认识,常归于“梦寐不宁”“神不守舍”“夜啼”“离魂症”等范畴。如《灵枢•淫邪发梦》提出“魂魄飞扬”的概念,认为邪气扰神可致梦中行为异常,如“使人卧不得安而喜梦”,为梦游的“神不守舍”病机奠定基础。本病病位主要在心、肝、肾,常见心肾不交、肝血亏虚、痰火扰神、惊恐伤神等证型。辨证施治可获良效。笔者曾采用中药治愈一梦游少年,特整理总结如下。
患儿男,13岁,初中学生,2025年2月13日首诊。家长描述,患儿学习成绩一直较好,进入初中以来学业压力大,精神紧张。半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开始出现梦游,每周发生一两次。夜晚睡梦中自己下床,在房间里转数圈后又上床继续睡觉,家长十分担忧。刻诊:患儿形体较瘦,神志正常,言语清晰,食欲较差。观其情绪、神态比较压抑,缺少青少年的阳光开朗。舌淡胖、苔白腻,左脉弦滑数,右脉细滑数。
辨证:肝郁脾虚,痰浊内扰,心神不宁。
治法:疏肝健脾,化痰开窍,益智安神。
方选枕中丹合四逆散、四君子汤化裁:北柴胡12g,麸炒枳壳9g,白芍12g,甘草5g,党参12g,白术12g,茯神15g,制远志9g,石菖蒲6g,龙骨(先煎)15g,龟板(先煎)9g,牡蛎(先煎)15g,焦神曲12g,炒麦芽12g,炙鸡内金12g。10剂,日1剂,水煎服,分2次温服。叮嘱患儿心情放松,减轻心理压力,适当参加体育运动。
3月5日二诊:家长述服药期间梦游未再发作,效不更方,再进10剂。
半年后,患儿家长因其他疾病来诊,问及孩子梦游情况,家长述服药后至今一直未复发,而且学习成绩保持优秀。
按 患儿因初中学习压力较大,肝气瘀滞,脾虚痰湿,痰扰心神,故出现梦游。枕中丹由龟板、龙骨、远志、石菖蒲四味药组成,功擅宁心益智、潜阳安神,为治疗神志不宁之要方。加北柴胡、麸炒枳壳、白芍、甘草,取四逆散之意,调和肝脾,透邪解郁。加党参、白术、茯神、甘草,取四君子汤之意,健脾益气,将茯苓换成茯神,健脾安神效果更好。又加焦神曲、炒麦芽、炙鸡内金,消食化积。加牡蛎与龙骨合用,进一步加大镇惊安神的功效。诸药合用,共奏疏肝理气、健脾化痰、益智安神之效,故一诊服药后即收良效,二诊再进10剂治愈半年梦游之症。
摘自2025-9-17中国中医药报
刘立红 安徽省宿松县经开区骊山茗居卫生室
梦游一般指睡眠行走,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一般表现为睡眠中自行下床行动,而后再回床继续睡眠。梦游者多为儿童和青少年,且其下床行动期间仍在沉睡状态,睡醒后对自己的夜间行动一无所知。中医文献中虽无“梦游”病名,但对其症状、病因病机及治疗有深刻认识,常归于“梦寐不宁”“神不守舍”“夜啼”“离魂症”等范畴。如《灵枢•淫邪发梦》提出“魂魄飞扬”的概念,认为邪气扰神可致梦中行为异常,如“使人卧不得安而喜梦”,为梦游的“神不守舍”病机奠定基础。本病病位主要在心、肝、肾,常见心肾不交、肝血亏虚、痰火扰神、惊恐伤神等证型。辨证施治可获良效。笔者曾采用中药治愈一梦游少年,特整理总结如下。
患儿男,13岁,初中学生,2025年2月13日首诊。家长描述,患儿学习成绩一直较好,进入初中以来学业压力大,精神紧张。半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开始出现梦游,每周发生一两次。夜晚睡梦中自己下床,在房间里转数圈后又上床继续睡觉,家长十分担忧。刻诊:患儿形体较瘦,神志正常,言语清晰,食欲较差。观其情绪、神态比较压抑,缺少青少年的阳光开朗。舌淡胖、苔白腻,左脉弦滑数,右脉细滑数。
辨证:肝郁脾虚,痰浊内扰,心神不宁。
治法:疏肝健脾,化痰开窍,益智安神。
方选枕中丹合四逆散、四君子汤化裁:北柴胡12g,麸炒枳壳9g,白芍12g,甘草5g,党参12g,白术12g,茯神15g,制远志9g,石菖蒲6g,龙骨(先煎)15g,龟板(先煎)9g,牡蛎(先煎)15g,焦神曲12g,炒麦芽12g,炙鸡内金12g。10剂,日1剂,水煎服,分2次温服。叮嘱患儿心情放松,减轻心理压力,适当参加体育运动。
3月5日二诊:家长述服药期间梦游未再发作,效不更方,再进10剂。
半年后,患儿家长因其他疾病来诊,问及孩子梦游情况,家长述服药后至今一直未复发,而且学习成绩保持优秀。
按 患儿因初中学习压力较大,肝气瘀滞,脾虚痰湿,痰扰心神,故出现梦游。枕中丹由龟板、龙骨、远志、石菖蒲四味药组成,功擅宁心益智、潜阳安神,为治疗神志不宁之要方。加北柴胡、麸炒枳壳、白芍、甘草,取四逆散之意,调和肝脾,透邪解郁。加党参、白术、茯神、甘草,取四君子汤之意,健脾益气,将茯苓换成茯神,健脾安神效果更好。又加焦神曲、炒麦芽、炙鸡内金,消食化积。加牡蛎与龙骨合用,进一步加大镇惊安神的功效。诸药合用,共奏疏肝理气、健脾化痰、益智安神之效,故一诊服药后即收良效,二诊再进10剂治愈半年梦游之症。
前一篇:鲍庆祥运用综合外治法治哮喘
后一篇:外病内治验案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