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调畅气机治痞满

(2025-01-25 05:08:23)
调畅气机治痞满
摘自2025-1-24中国中医药报
徐军奇 江苏省太仓市浮桥镇金浪卫生院
痞满是指胸腹部胀闷不适而外无硬结之形的一组症状。多因脾胃虚弱,饮食不调,气郁痰凝导致中焦气机升降失司所致。太仓市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葛友庆用调畅气机法治痞满验案,以飨同道。
蔡某,女,74岁,2020年3月13日初诊。主诉:心下胀满不适半年。患者自诉半年以来一直感到心口下方胀满不适,嗳气之后,有所缓解,纳食尚可,二便正常,寐佳,口服西药及中成药效果不佳,遂来诊。按诊:上腹部剑突下按之无不适,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存在。舌苔薄少,脉细濡。
诊断:痞证。
辨证:脾失健运,气机不畅。
治则:调畅气机,理气除痞。
方用旋覆代赭汤加味:旋覆花(包煎)10g,代赭石(先煎)20g,炒白术10g,炒枳实10g,党参10g,陈皮10g,姜竹茹6g,茯苓15g,紫苏梗10g,佩兰10g,焦神曲10g,佛手6g,炙甘草5g。7剂,水煎服,早晚饭后半小时温服,忌生冷辛辣食物。
3月27日二诊:自诉较上次下腹胀满稍有好转,但是心下胀满仍旧如前。守上方加炒谷芽15g、炒麦芽15g。14剂,煎服法同上。
4月7日三诊:自诉下腹部胀满症状消失,心下胀满较前好转。守二诊方去谷芽﹑麦芽。14剂,煎服法同上。
6个月后随访,服后渐愈,后未复发。
按 痞满病名首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太阳之复,厥气上行……心胃生寒,胸膈不利,心痛痞满。”饮食不节、起居失常皆为常见病因。葛友庆认为,痞有虚实,辨之甚难,医者不可不察。痞者,多因饮食不化,气郁痰凝,脾胃虚弱,而致健运无力升降失常而成。然多为虚实相杂,因实致虚,因虚夹实,虚虚实实,莫能辨矣。故治之宜调畅气机,消补兼施。理明则法现,实者消,虚者补。然临证之时,须审明病机,注重气机的调节。
选方旋覆代赭汤出自《伤寒论》:“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方中旋覆花降气止呕为君药,代赭石重镇降逆助旋覆花降气为臣药,另有枳实合白术为枳术丸,健脾消食,行气化滞。方中党参﹑茯苓﹑陈皮﹑甘草合白术为异功散汤,补脾健运治本虚,又加神曲消食开胃以助健运;陈皮合姜竹茹又为橘皮竹茹汤,降逆和胃,紫苏梗﹑佩兰﹑佛手既可理气,又能芳香化湿,于诸降之药中稍反佐升轻之意,利于气机调畅。
此案患者为老者,因痞满半年,虚实相杂,故先治虚,补其脾气,以健脾运化,予旋覆代赭汤可降气,诚然张景岳有言:“气之为用,无所不至,一有不调,则无所不病。”治疗上讲究调畅气机、消补兼施治法,特别对于老年患者,更须注意攻气不得伤正,以免造成脾胃运化功能进一步下降,而致痞证反复发作。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肝病、感染性疾病科主任,茹清静,“中医不是味精 关键时候能救命”“有胃气则生 无胃气则死”。运用中医药“养肝固本”思想治疗肝硬化腹水,可通过改善肝脏内环境,提升肝脏自身蛋白合成能力,清除内毒素,恢复肝脏功能,较快消除患者症状。认知“铁律”:“慢乙肝三部曲其实是从实症到虚症的过程。很多肝硬化腹水患者,病机是元气大虚,必须大补元气。”在此基础上,茹清静凝练出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核心理念——“养肝固本”,基于此创立的《肝硬化腹水诊疗方案》后来入选国家卫生健康技术推广应用信息服务平台技术备选库。归纳出“截断病势、通腑泻下、温补中阳”等顾护胃气具体临床立法,为中医药治疗肝衰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妙手挥开千里雪,仁心托起万家情。”他愿一直做一名重症肝病战线上的中医急先锋。

名医名方运脾化浊汤

 (2025-04-27 11:08:53)[编辑][删除]

名医名方

运脾化浊汤

时间:2025-04-16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5版  作者:肖华

路波,男,1967年出生,陕西省中医医院主任医师,陕西省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所长,陕西省名中医,“长安米氏内科”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负责人,“长安米氏内科”流派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主持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6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获得陕西省科技成果奖1项,主编著作3部。

组成:黄连3g,黄芩12g,郁金12g,干姜3g,党参12g,川芎12g,甘草6g,薤白12g,丹参21g,白芍12g,山楂12g,三七3g,法半夏12g,决明子12g,薏苡仁12g。

功能:清热降气,开郁运脾,化痰活血。

主治:用于胃热脾困型中心性肥胖、2型糖尿病、血脂代谢异常、代谢综合征、脂肪肝等,证见多食易饥、食后脘胀、头身困重、身热多汗、大便黏滞,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

用法:颗粒剂,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2次。晚6点、10点服用,过午不食。

方解: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论·脾胃盛衰论》记载:“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脾的运化功能减退,影响食物的消化和精微物质的吸收以及传输布散。肥胖、2型糖尿病、血脂代谢异常、代谢综合征、脂肪肝等代谢类疾病的发生均与饮食过量,损伤肠胃有关。其病机发展呈食伤阳明、次传太阴、浊瘀厥阴的传变规律。过食肥甘厚味之品和饮食无节,损伤肠胃,进而导致脾运受损,从而形成郁热、湿热内生。热炽胃肠,津液耗伤,则见口渴、消谷善饥、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等症。湿浊内滞,则见脘腹胀闷、肢体困重、身热不扬、头身困重、倦怠乏力、大便黏滞等症。湿热困脾致痰浊阻滞,气机不畅,瘀血内生,痰浊瘀血互结,变证丛生。痰浊瘀血既是病情发展的病理产物,又是病情进展、缠绵难愈的病因。

方中黄连、黄芩、郁金苦降中焦脾胃郁热,半夏、干姜辛开郁滞化痰;党参、薏苡仁、薤白温运脾气,并佐制黄连等药之苦寒,以护运脾胃;山楂酸甘善于消肉食油腻之积,兼有行气化瘀之功,辅助辛甘诸药消食化痰;丹参、郁金、川芎、三七、白芍、决明子可活血化痰、行气敛阴,既针对病理产物之瘀,又能预防瘀血产生;甘草调和诸药。全方蕴含辛开、苦降、酸化之法,以达到清泻胃热、开郁运脾、化痰活血之功。

本药于晚6点、10点服用可明显缓解过午不食而致的晚餐时段饥饿感,可有效用于体重管理;并且能够明显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从而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

加减:大便黏滞者加葛根、茯苓;食欲亢进者加大黄连、干姜用量;身困重者加藿香、佩兰。(陕西省中医医院 肖华整理)


行气消胀宽中除满厚朴排气合剂

 (2025-05-10 04:53:55)[编辑][删除]

 

行气消胀宽中除满
厚朴排气合剂
摘自2025-5-9中国中医药报
刘英 山东省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厚朴排气合剂源自经典古方,结合现代制药工艺,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组成与功效
厚朴排气合剂为依据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中厚朴三物汤化裁而来,由姜厚朴、木香、麸炒枳实、大黄四味药组成。
方中姜厚朴为君药,性温,味苦、辛,具有下气除满,通畅胃肠气机之效;木香为臣药,性温,味微苦,具有行气止痛,健脾消食之效,可通畅胃肠、三焦之气,为行气止痛的要药;麸炒枳实、大黄为佐使,其中枳实性微寒,味苦、辛、酸,归脾、胃经,具有破气消积,化痰散痞之效,与厚朴联用可强化厚朴行气消胀的作用;大黄性寒、味苦,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等通腑导滞之效。
厚朴排气合剂具有行气消胀,宽中除满的功效,可用于腹部非胃肠吻合术后早期肠麻痹,症见腹部胀满,胀痛不适,腹部膨隆,无排气、排便,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或薄腻者。一般外科手术后,患者常因麻醉、创伤等导致胃肠蠕动抑制,引发腹胀、便秘。厚朴排气合剂通过促进胃肠蠕动、加速气体排出,帮助患者早期恢复肠道功能,减少术后肠粘连风险。现代研究厚朴排气合剂联合肠内营养疗效显著,可明显促进腹部手术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并可减轻患者炎症反应,对于患者快速康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乳果糖联合厚朴排气合剂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效果较好,可缓解患儿便秘症状,改善血液指标,减少复发;应用莫沙必利联合厚朴排气合剂治疗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效果十分显著等。
服用与禁忌
本品为棕褐色的液体,久置有少量轻摇易散的沉淀。气香,味甘、微苦、辛,一般术后6小时、10小时各服一次,每次50毫升。服用时摇匀,稍加热后温服用。
孕妇、肠梗阻、恶性肿瘤、血管供血不足引起的肠麻痹忌用。
不良反应临床试验资料显示,有个别患者服用后,出现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停药后,该反应消失,可能与术后状态相关。临床试验资料显示,有个别患者服用后,出现大便稀水样。
服药期间,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本版所载方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