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恩树治疗脑卒中经验

(2025-01-23 04:35:27)
张恩树治疗脑卒中经验
摘自2025-1-22中国中医药报
杨晓明 张月瑶 时乐 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
脑卒中在中老年人群中最易发生,亦为老年人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然字门内科中医术”第十二代传承人、扬州市名中医、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主任医师张恩树对于本病的治疗有一定的经验。他认为,脑卒中属中医学“中风”之范畴,病理因素主要为风、火、痰、瘀,其病发作急骤,病势危重。因此,治疗必须抓紧时间,准确辨治,方可化险为夷。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
其治疗脑卒中验案2则整理如下。
脑梗死案
陈某,男,58岁,于1997年7月17日收住入院。患者出差乘坐汽车,汽车急刹车后,自感受惊,当天晚上便感头晕,胸闷不适,即至医院门诊治疗。测血压160/100mmHg,经降压、镇静等处理,未见好转,继之语言欠朗,右侧肢体不遂,不能行走。西医诊断为脑梗死。经西药治疗,其效不著,邀请张恩树会诊。
刻下:患者平素喜食肥甘厚味,形体肥胖,语言謇涩,半身不遂。舌苔白腻,脉
象弦滑。
辨证:痰湿偏盛,风阳夹痰上扰。
治则:平肝熄风,化痰通络。
仿钩麻温胆汤化裁:钩藤10g(后下),天麻10g,茯苓10g,郁金10g,石决明15g(先煎),制胆南星10g,法半夏10g,石菖蒲10g,远志10g,竹茹10g。

3剂,水煎服,分早晚温服。
7月20日二诊:药后尚合机宜,患者语言渐利,肢体较能活动。前方既效,仍
当击鼓继进。嘱守原方继服3剂。
7月23日三诊:患者言语较朗,唯右侧肢体不灵活,守上方去石决明、竹茹,
加丹参、豨莶草、路路通各10g,活血通络。
患者用上方又调治半月,言语清晰,右侧肢体活动如常,血压稳定而出院。
按 本案患者平素痰湿内盛,体丰于外,气瘠于内,加之外受惊吓,情志失调,风阳挟痰上扰,盘旋袭络。张恩树先从平肝熄风、化痰通络入手,俟恙情好转后,又增入活血通络之品。张恩树喜用丹参、豨莶草、路路通等药活血通络,终使肝
阳平静,血脉流通,病情蠲除。
脑出血案
朱某,男,42岁,于1997年3月4日收住入院。患者3月3日夜12时,突然
呕吐,不省人事,二便失禁,诊断为脑出血,邀请张恩树会诊。
刻下:患者平素血压偏高,入院时血压160/110mmHg,神昏酣睡,口角歪斜。
右侧半身不遂,小便失禁,间有呃逆。舌苔厚腻而黄,脉象弦滑。
辨证:肝阳亢盛,化火动风,气血逆乱,并走于上,痰热蒙蔽清窍,为中脏腑之
闭证。
治则:镇肝降逆,豁痰开窍。
方用羚角钩藤汤化裁:羚羊角粉3g(兑服),代赭石15g(先煎),石决明30g(先煎),钩藤10g(后下),全瓜蒌10g,浙贝母10g,远志10g,竹茹10g,石菖蒲10g。2剂,水煎服,分早晚温服。另,鲜竹沥120ml(分2次冲入汤药),
安宫牛黄丸1粒(分吞)。
3月6日二诊:患者神志转清,能进流汁,呃逆亦止,但语言謇涩,右侧肢体不遂,继守前方增损。守上方去羚羊角、鲜竹沥、安宫牛黄丸,加茯苓10g,生蛤
壳15g(先煎)。3剂,水煎服,分早晚温服。
3月9日三诊:药后患者神志已清,右侧肢体活动尚欠灵活,语言虽清但尚欠流利,舌质红,脉细弦。张恩树认为患者肝肾阴亏之象已显露,宜增入滋养肝肾之
药。守前方加生地黄、石斛、鸡血藤各10g。3剂,服法同上。
3月12日四诊:药后患者症情好转,转用滋养肝肾、养血通络之剂,以善其后。
患者出院后,坚持在门诊治疗,恙情逐步好转。
按 张恩树指出,中脏腑者病势重笃,首先要辨别是闭证还是脱症,闭证宜开,脱证宜固。闭证中又要辨是阳闭还是阴闭。前者应辛凉开窍,后者应辛温开窍。本案患者属中脏腑之阳闭,张恩树投清热镇肝,豁痰开窍之剂,俾患者风平火止,痰清窍开。三诊时,患者肝肾阴虚之象显露,旋即增入滋养肝肾之品,以冀水能
涵木,束制肝阳飞腾。这也是张恩树随证应变、处方灵活的一个特

补阳还五汤析【草根一生】

 张恩树治疗脑卒中经验 (2015-03-18 15:31:05)[编辑][删除]
标签: 

健康

                                                   http://www.kongming.cn/kmdocs/2198/20111219212518/1.png                                                     补阳还五汤,在200多年为后世医家所沿用,是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经典名方,《医林改错》记载,"此方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大便干燥,小便频数,遗尿不禁"。直到今天,补阳还五汤仍为治疗中风瘫痪不可多得的有效良方。

  中风后遗症的病因,是由于气虚导致血滞出现的,那么气虚就是它的主症,是这个病的根本原因,而血滞是气虚导致的,所以是次要症状,那么根据君臣佐使的原则:

  君药----黄芪,补气固表

  臣药----归尾,长于活血,化瘀生新不伤正气。

  体现了三个特点:治疗兼证--瘀血内阻;用药剂量小于臣药;本病毕竟为中风后期,所以化瘀不能伤正,用当归尾很温和。

  佐药----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活血化瘀

  使药----地龙----通经活络。

  补阳还五汤严格遵循了中医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尤其是大量的使用了黄芪这味君药,成为了这个方子的点睛之笔。这个方子有两个特点,在中风初期,补阳还五汤可以很快的见效,很多病人都可以通过治疗恢复健康;如果是长期中风的病人,通过服用补阳还五汤,能防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中风后遗症,补阳还五汤只能用于气虚血滞的情况。特别推崇食疗的方法,根据补阳还五汤体现的行气活血的理念,为大家推荐了一个粥方:黄芪15克,党参15克,鸡血藤15克,核桃仁2个,桃仁10克+薏苡仁米或者粳米,同煮粥,熬稀烂,挑出药物服用。

  主治:中风后遗症期,血压稳定,半身不遂,患侧肢体温度明显低于健侧,且畏寒肢冷,少欲懒言,大便干燥。

  功效:益气养血,祛瘀通络。

  加减:无便秘者,去桃仁,加山药30克。

  禁忌:阴虚火旺者禁用。

中风救急【草根一生】

  补阳还五汤析【草根一生】 (2015-02-18 13:18:20)[编辑][删除]
标签: 

健康

                                                 中风救急【草根一生】


     重度中风,在等待救护车到来之前,我常用家传十宣穴放血急救      高血压引起之脑干血栓病变,脑中风发作的20分钟内,在十宣穴放血,降低血压、开窍醒脑、除瘀散郁。十宣穴是经外。                                            第一时间在十指指甲下五分处及耳垂处扎针放血,能有效的阻止病情发展。

脑溢血后遗症 具体的作法:用两手的大拇指甲,按压患者的患侧手甲根。要求是必须压到指甲根上,不许压指甲肉上。位置找好了,轻轻的一使劲,患者的手指当时自己就伸开了,时间不要超过30秒,如果加上意念更好。施术者和患者都念“经络畅通,脑血管畅通”。按压的顺序是:先压中指和拇指甲根(一使劲手指就伸开了),再压食指和无名指甲根,最后重复压中指甲根配合小指甲根,前后压共三次即可。

  中医妙联集锦(3)                                     中风救急【草根一生】


       楹联长短自如,意蕴丰富,雅俗共赏。在多彩的中药宝库里,药名本身就含意深远,并有幽深的寓意,以药名入联,赋草木以生机,寓意深刻,脍炙人口。

    唐宣宗出中药名“白头翁”为上联求对,温庭筠当即以“苍耳子”应对。对仗工整得体,饶有风趣,体现了中医药的文化意蕴。有一中药店贴联:“慈姑穿山采红花,走遍生地熟地,苏子过江寻紫草,翻越常山淮山。”巧用10味中药名,极言采药之辛苦,自然浑成,风雅别臻。

     贺婚联:“愿狼(郎)独享千年健,视女贞(真)能四季青。”其中“狼独”“千年健”“女贞”“四季青”皆药名,借谐音赋新意,匠心独运,颇有风趣。

    很多药店以药联祈盼发达:“海龙海马通四海,红花红藤映山红。”“琥珀青黛将军府,玉竹重楼国老家。”“降香木香香附满店,黄药白药山药齐全。”上述药联兼有广告内容,也有展现传统者,如:“厚朴继承神农药,从容(苁蓉)配制仲景方。”还有用药联弘扬医德医风者,如:“携老,青葙子背(贝)母过连桥(翘);扶幼,白头翁扶(附)子到常山。”也有以联语解说药性医理者,如:“甘草合诸药,绿豆解百毒。”“解表散寒麻桂当先,软坚散结藻布在前。”

    清末湖北明医何九香先生,母亲病故后悲思万千,遂自题一副药店门联:“独有痴儿渐远志,更无慈母望当归。”以独特的构思,嵌入远志、当归两味中药名,来寄托自己对慈母的哀思和怀念,可谓情真意切。“携老,喜箱子背母过边桥;扶幼,白头翁拾子到常山。”这是江南某古城药店的一副对联,此联共嵌六味中药:喜箱子、白头翁、常山三味是原名,贝母、连翘、时子三味各著一字谐音,整联潜指医生要有救死扶伤、普济疾苦的高尚医德。

    “熟地迎白头益母红娘一见喜,淮山送牵牛国老使君千年健。” 此联是四川内江市一中药铺门旁悬挂一副隶书木刻金色楹联。它巧妙地嵌有熟地、白头翁、益母草、红娘子、一见喜、淮山、牵牛子、国老(甘草)、使君子、千年健十味中药名,用“迎”“送”两字串联起来,对仗工整,颇为得体。 明朝对联大师解缙,有用药用植物作的对联:“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此副对联,初看极平常,并无别致惊人之语,但细一琢磨品析,方知“柳暗花明” 之妙,实属一副奇联巧对。奇在上联的蒲、桃两种药用植物名,恰好与第三种药用植物名“葡萄”同音,而蒲属草本植物,桃和葡萄属木本植物,故“草本”在前,“木本”在后,以相呼应。巧在下联中,梅和桂也是两种植物药名,恰好与第三种“玫瑰”药用植物也是同音。梅花于冬末春初开放,桂花和玫瑰花于夏秋时节开放,故照应上句“春香秋香”。真可谓对得奇巧奥妙。

脑卒中针治【草根一生】

编辑删除2015-02-18 05:22:44
中风首见于《内经.邪气脏腑病形》 称为“卒中”又称为“大厥“薄厥”“偏枯”“风痱”等。                                                                                          对于各种中风,急性期发作治疗宜早不宜迟,选穴宜少不宜多。急性期发作多以强通放血配以微通毫针治疗;恢复期多以微通毫针治疗;后遗症期多以徽通毫针配以温通火针灸法治疗。                                                                                             1.治疗急性中风 脑卒中时,因其症为气血并走于上,经脉气血瘀滞于脑所致,其病势急迫.应急予清降血气,通瘀化滞之法。以令血气下行,经气通畅,令气复返而后生。    急性期发作取穴多用四神聪、十宣、井穴、金津、玉液、合谷、太冲等穴。四神聪位于之头巅顶,令其出血, 可使逆上血气下降,暴张之阳得平,瘀滞经脉通畅。多以三棱针点刺出血,其出血量宜多。神志意识不清者取井穴点刺出血,调和阴阳之气以醒脑开窍。身热面赤者取十宣点刺出血,以泻其经脉气血之热。语言不清者应以金津、玉液复刺出血,自尽为度,以通利舌脉气血瘀滞。毫针针刺合谷、太冲施用泻法,以开四关之经气,使周身气血调达,经脉通畅,可每日治疗 l一2次,如病情危笃,患者发病急骤,其症手撤遗尿,鼻鼾口张目合,瞳仁散大此为脱症,则应急予灸法施治,多不救。    急性期过后症状稳定时,据病人病情之虚实寒热选用不同的俞穴给予微通法毫针治疗。持久治之不能操之过急。虚证多选太溪、太冲、气海、足三里等,以阴经俞穴为主。实证多用环跳、阳陵泉、曲池、合谷、绝骨、四神聪等。以阳经俞穴为主.加强通经活路之作用,同时施以补泻,给予适当的刺激量,宜守方而治。                               2.治疗中风后遗症 急性脑卒中在急性期过后半年仍然遗留症状称为中风后遗症,祖国医学认为:四肢拘紧,屈伸不利实属经筋之病,多为寒凝脉阻,气血瘀滞,经筋失荣以致拘紧不伸、肿胀不用等。   治疗中风后遗症,除掌握上述要点外,基于病情顽固,坚持认症守方而治是重要的,只要取穴正确,不能频繁更换穴法,且不可急于求成,否则欲速不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