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西医融合呵护生殖健康

(2024-12-08 03:33:36)
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生殖健康医学部使用“药、针、术”三位一体方法攻坚生殖难题——
中西医融合呵护生殖健康
摘自2024-12-6中国中医药报
通讯员 金波 王婕
面对复杂多样的生殖疑难杂症,(以下简称“北中医深圳医院”)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提出了中药、针灸与功率因数校正(PFC)技术相结合的“三位一体”整体闭环治疗方案。这一创新诊疗模式融合了中医的辨证施治与现代医学的精准技术,为众多不孕不育患者带来了治愈的希望。
“三位一体”闭环治疗解难题

在生殖疑难杂症的治疗上创新性提出“药、针、术”三位一体的中西医融合诊疗体系,即中药、针灸和PFC技术治疗相结合整体闭环治疗方案。该方案注重健脾补肾、疏肝活血、标本同治,形成一套解决“卵巢早衰、薄型内膜、反复移植失败”生殖难题的独特治疗体系。
首先,在该疗法中,中药在“三位一体”治疗方案中发挥重要作用。中药通过健脾补肾、疏肝活血等治法,从整体上调理人体机能,改善生殖系统的内环境;针对卵巢早衰患者,中药可以补肾填精、养肝健脾,提高卵巢功能,增加窦卵泡的数量和质量;针对薄型内膜患者,中药可以补肾填精、养血活血、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子宫内膜的生长。
其次,针灸通过刺激经络穴位,可沟通表里上下,起到补益肝肾、调理冲任、安神宁志、活血化瘀的作用。在治疗卵巢早衰中,可以增加卵巢血供,改善卵巢功能,同时还可以缓解患者因卵巢早衰引起的心理压力和不良情绪;在治疗薄型内膜中,可以刺激穴位,促进血液循环。
最后,增添PFC治疗形成闭环治疗。临床研究证明,内源性的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能够帮助组织再生,包括激活卵巢休眠的原始卵泡、促进血管生成和增大卵巢体积等;改善子宫内膜的容受性、促进子宫内膜的再生,进而促进内源性的各种细胞因子分泌。
发挥中西医融合优势守护生育力
“三位一体”整体闭环治疗方案注重健脾补肾、疏肝活血,标本同治,既从整体上调理人体机能,又针对具体病灶进行精准治疗。通过此治疗方案,对于薄型内膜和反复移植失败的患者能够改善子宫内膜的容受性、促进子宫内膜的再生;对于卵巢早衰的患者能够显著改善卵巢功能,提高生育能力,还能有效缓解因卵巢早衰引起的各种临床症状。该方案能极大地提高有生育要求患者的临床妊娠率,为患者带来生育的希望。
中西医融合诊疗在攻克生殖疑难病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充分发挥了中医药独特优势和丰富临床经验,为不孕不育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随着中西医融合诊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在生殖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引进“三名工程”建学科高地

学科带头人王慧颖是河南省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庄王氏中医第六代传人,她独创的“王氏养卵助巢针灸法”在治疗不孕不育、月经不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西医协同,聚焦生殖疑难杂症,精心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发扬中医生殖辨证施治、求因治本的特色,结合现代诊疗技术的优势,形成涵盖各种类型妇科手术以及实验室高科技创新技术在内的一站式闭环治疗系统。
未来,北中医深圳医院生殖健康医学部将继续以“中医生殖健康”为核心,“中西医融合诊疗体系”为特色,以建立和打造面向全国的“中医药及王氏养卵助巢针灸助孕中心”和“生育力保存及卵巢早衰诊治中心”为目标,致力于构建高水平中西医融合生殖医学创新平台,开展高质量临床科学研究,为育龄夫妇提供更好的健康服务。

垂体前叶机能减退症效方【草根一生】

 中西医融合呵护生殖健康 (2015-04-06 04:58:24)[编辑][删除]
标签: 

健康

垂体前叶机能减退症效方【草根一生】  
  [功能主治] 功能健脾填精,益血逐流。主治垂体前叶机能减退症。
[处方组成] 山药30克、云苓15克、熟地15克、黄芪50克、巴戟12克、仙灵脾12克、山茱萸15克、菟丝子12克、山楂20克、鹿角胶12克(烊)、鸡内金6克(另冲)、益母草20克、当归12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月经来潮可用人工周期方(1)促卵泡生成方:当归9克、山药20克、菟丝子12克、肉苁蓉12克、首乌12克、熟地12克,水煎服。连服6剂。(2)排卵方:归尾9克、丹参9克、赤芍9克、泽兰9克、茺蔚子9克、桃仁9克、红花9克、杞子15克、鸡血藤12克、海螵蛸12克、茜草6克,水煎服。连服8剂。(3)促黄体方:菟丝子12克、首乌12克、当归9克、熟地12克、阿胶10克(烊)、续断12克、仙灵脾10克,水煎服。连服8剂。经来停用,净后5天按(1)(2)(3)序再服。

“开阖枢”论乌梅丸治不孕症【草根一生】

  垂体前叶机能减退症效方【草根一生】 (2015-04-11 20:33:48)[编辑][删除]
标签: 

健康

天癸既行,皆从厥阴论之
从“开阖枢”论乌梅丸治不孕症
陶国水 龙砂医学流派传承工作室
http://www.cntcmvideo.com/zgzyyb/res/1/20150410/82791428631108255.jpg
图2
http://www.cntcmvideo.com/zgzyyb/res/1/20150410/89941428631108255.jpg
图1
http://www.cntcmvideo.com/zgzyyb/res/1/20150410/42491428631108271.jpg
图3

    2014年9月笔者陪同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在广州参会期间,广东省中医院杨洪艳主任拜师于顾师门下,学习并运用“辨象-辨时-握机”及“厥阴病欲解时”理论指导运用乌梅丸,取得很好临床疗效,并对两例排卵障碍患者“意外”收到良效,百思不得其解,来请教顾师。

    顾师画了一张“顾氏三阴三阳开阖图”,并引用了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妇人胎产论》“妇人童幼天癸未行之间,皆属少阴;天癸既行,皆从厥阴论之;天癸已绝,乃属太阴经也。”一段话,使吾辈茅塞顿开。

    下面简述病案:患者吴某,26岁,广东人,2013年11月13日就诊。患“多囊卵巢综合征”,月经稀发13年,自初潮起月经稀发,月经周期40~90天,经期7-15天,2013年1月3日末次月经。诊见面色暗,皮肤粗糙,散在丘疹状痤疮,头发油脂明显,平素自觉怕冷,手足不温,平素出汗不多,情绪容易急躁,睡眠欠佳,1~3点易醒,醒后不易入睡,饮食尚可,偶有自觉口干,大便偶有便溏,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重按无力。杨主任根据患者寒热错杂的体质,有丑时易醒的特点,受顾师据厥阴病欲解时用乌梅丸法启示,尝试给予乌梅丸治疗。

    处方:炒乌梅20克,淡干姜10克,北细辛3克,熟附子10克(先煎),全当归10克,炒川椒3克,川桂枝10克,人参10克,炒黄连20克,炒黄柏3克。

    患者服上方半个月后,月经正常来潮。考虑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本身有偶发排卵,会出现自主月经,为了明确中药疗效,要求患者继续原方不变,该患者坚持服用2个月,结果显示患者均出现有排卵的规律月经,基本可认为乌梅丸对该患者有促排作用。

    近日笔者在合肥跟师学习时,又遇1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服用乌梅丸后正常受孕。病案记录如下:

    患者周某,女性,24岁,合肥人,2014年10月6日首诊。月经不调,需用激素维持,结婚两年未孕,西检示多囊卵巢,平素怕冷,末次月经2014年8月5日(服黄体酮后,监测无排卵),检查未孕,近半年体重增加明显,纳可,二便调,易激惹,睡眠差,舌质红,舌尖红苔少,脉细小弦。乃厥阴司阖不利,予乌梅丸为法。

    处方:炒乌梅30克,熟附片6克(先煎),北细辛6克,川桂枝10克,炒黄连10克,炒黄柏6克,西当归10克,炒川椒4克,潞党参10克,淡干姜6克,14剂。

    二诊(2014年10月23日):上药后,月信未至,但怕冷、睡眠等症改善。脉舌同前。原方继进。14剂。

    三诊(2014年11月8日):服上方后,月事仍未至,心情焦急,自行测早孕试纸提示早孕,难以置信,复去安徽省妇幼保健院血检,仍示早孕,但孕酮偏低,舌淡苔薄,脉细小弦。予寿胎丸,补肾安胎为治。

    处方:菟丝子15 克,桑寄生15克,川续断12克,陈阿胶10克(烊入),制首乌10克,奎砂仁4克(打,后下),14剂。

    随后在整理顾师以往医案时,笔者发现,许多月经不调、不孕症患者,服用乌梅丸或温经汤、柴桂干姜汤后都如愿受孕。

    乌梅丸为何具有促排卵作用

    天癸在《内经》的记载见于《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后世医家根据《内经》记载随文衍义,但对天癸究竟为何物,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认为:“天癸,精气也。”王冰认为天癸即月事者,“肾气全盛,冲任流通,经血渐盈,应时而下,天真之气降,与之从事,故云天癸也。”明·万密斋认为“天癸”即精血,其在《保命歌括》中说:“在男子即为精,在女子则为血,皆曰天癸。”张景岳对于“天癸”的理解是“天”是言其来源于先天,“癸”是言其本质属天干中的癸水,有阳中之阴的意思。张景岳说:“夫癸者,天之水,干名也……故天癸者,言天一之阴气耳。气化为水,因名天癸……其在人身,是谓元阴,亦曰元气。”以上各家论述,皆不尽人意,如杨上善认为“天癸,精气也”太笼统,难道精气要到“二七”、“二八”才有?王冰认为“天癸即月事者”也欠妥,因为男子“二八肾气盛”也有“天癸至”;万密斋认为“天癸”即精血,也失之笼统,至于张志聪言“夫癸者,天之水”只说了其来源,并没有指出“天癸”作为功能的概念。

    顾植山从运气“开阖枢”理论来分析(图1、图2),认为“天癸”即《黄帝内经》中对于人的生育能力的特定称谓,“天癸”不是某种物质,而是一种促进生殖能力的功能。女子“二七”之前,气化在少阴位置,“天癸”未至,故生殖功能未启动;“二七”后,气化进入厥阴,由阴出阳,天癸“至”,生殖功能启动,故能受孕。女子到了“七七”,气化进入太阴位置,“天癸”竭,促进生殖功能终止。

    刘完素对“开阖枢”理论理解深刻,故其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妇人胎产论》有“天癸未行之间”“天癸既行”“天癸已绝”不同时段,采取不同论治方法之精辟论述,后世医家为更加通俗描述,将少阴、厥阴、太阴代之以肾、肝、脾三脏,乃有“少年治肾,中年治肝,老年治脾”之说。

    天癸既行,皆从厥阴论之

    从顾氏天癸解图(图3)可以看出,“二七”天癸至,此时气化在厥阴时段,厥阴气化正常,“天癸”才能更好发挥生殖功能;若厥阴气化失常,会造成月经不调乃至不孕,故“天癸既行,皆从厥阴论之”。《金匮》温经汤主妇人“久不受胎”,临床治不孕症甚效,方中君药为吴茱萸,吴茱萸恰是厥阴经要药。厥阴在藏象中系属于肝,所以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提出“女子以肝为先天”的观点。

    六经关系中厥阴与少阳相表里,“实则少阳,虚则厥阴”,(从“六经欲解时”分析,厥阴与少阳在寅、卯时段也是重叠的),故有时需要从少阳论治,柴桂干姜汤也会起到很好疗效。

中医药在孕产妇保健及围产期调护方面有哪些优势?对妊娠期糖尿病等妊娠期常见并发症,有何调理方法?
摘自2025-3-20中国中医药
浙江省东阳市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 陈飞进:
中医药通过“治未病”理念,运用食疗等方法,帮助孕妇增强体质,预防孕期并发症。例如,食用红枣、桂圆、山药等滋阴养血、健脾益气的食物,可以改善孕妇体质,增强免疫力。同时,中医从整体出发,通过辨证施治缓解孕产妇常见的症状。例如,孕晚期艾灸双脚(至阴穴)纠正胎位不正,产后腹部按摩促进胃肠道蠕动、帮助消化、预防产后便秘。按揉乳房促进乳汁分泌,帮助产妇更好地进行母乳喂养等。这些方法简单有效,无副作用,也是临床医生普遍使用的方法。
妊娠期糖尿病调理方面,一是饮食上建议孕妇多食用健脾益气、滋阴润燥的食物,比如山药、莲子、百合等,有助于维持血糖稳定。二是建议适当进行轻柔的运动,如散步等,有助于调节气血运行,控制血糖水平。三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具有健脾益气、滋阴清热作用的中药,比如黄芪、麦冬、玉竹等。这些中药可以调理脾胃功能,增强机体代谢能力,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孕妇用药要相当谨慎,必须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文字由本报记者 罗乃莹整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