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钮晓红中西医结合治颈淋巴结结核

(2024-11-16 03:37:30)
钮晓红中西医结合治颈淋巴结结核
摘自2024-11-15中国中医药报
嵇辉 江苏省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颈淋巴结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侵及颈项部淋巴结所致的慢性化脓性疾病,中医学称之为“瘰疬”。颈部淋巴结结核各年龄均可发生,但以青中年最多见,女性多于男性。目前治疗主要是全身抗结核化疗,但效果不甚理想。

江苏省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主任医师钮晓红系江苏省名中医,第六批、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其临床治疗本病颇有经验。笔者有幸随师侍诊,现将其治疗颈淋巴结结核验案一则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阎某,女,43岁,2019年10月24 日初诊。患者2016年因颈前偏右侧脓肿在当地住院行切开排脓手术,术后诊断为淋巴结结核。2019年7月中旬,患者右侧颈前原瘢痕周围再发肿块约梅李大小,逐渐增大至核桃大小,皮色逐渐转暗红、化脓,伴轻度疼痛。7月22日当地医院行切开排脓,术后病理示慢性肉芽肿性炎伴干酪样坏死,结核杆菌核酸检测阳性,符合结核诊断。经介绍前来就诊。查体:颈前偏右侧见切除后的手术瘢痕,愈合尚可;右侧锁骨上窝见隆起肿块,大小约4.5cm×3cm,边界不清,中央皮色暗红、皮软、按之应指,周围质地中等偏硬,活动度差,基底部粘连。右侧颈部触及数枚肿大淋巴结,较大者直径约2cm,质地中等,边界尚清,活动度尚可,触痛不显。刻下:夜间低热,晨自行退热,有盗汗,舌质红,苔薄根部黄腻,脉象细弦。

西医诊断:右侧颈淋巴结结核。

中医诊断:瘰疬(肝肾阴虚)。

治则:中西医结合,西医抗结核、保肝;中医方药内服、外用结合,滋阴降火,化痰散结。

1.西医治疗:抗结核:异烟肼片口服,每次0.3g,每日1次;乙胺丁醇片口服,每次0.75g,每日1次;利福喷丁胶囊口服,每次0.45g,每日1次。保肝:双环醇片口服,每次25mg,每日3次。

2.中医治疗:外治。院内制剂滋阴降火糊20g外敷,每日1次;中药超声药物透入,每日1次;中药滋阴降火方(熟地20g,乌梅20g,丹皮10g,地骨皮15g,公丁香12g,黄柏20g,知母20g,乳香6g,没药6g)水煎,外熏。内服。方药用消瘰丸合夏枯草汤加减。玄参12g,煅牡蛎10g(先煎),浙贝母9g,夏枯草10g,黄芩10g,猫爪草10g,连翘6g,葛根15g,羊乳12g,当归12g,炒白芍12g,地榆15g,桔梗10g,地骨皮10g,大枣10g,甘草3g。7剂,水煎服,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

11月1日二诊:服中药7剂后,患者夜间低热、盗汗消失。继服上方12剂,右侧锁骨上窝脓肿皮色暗红范围缩小,边界较前清晰,活动度尚可,无触痛,全身一般情况可。查体:右侧颈根部见隆起肿块,中央皮色暗红,皮软,大小约3cm×2cm,质地硬,边界尚清,活动度差;右侧颈部触及数枚肿大淋巴结,较大者直径约1.5cm,质地中等,边界尚清,活动度尚可,触痛不显。舌质红,少苔,脉象细弦。颈部核磁(平扫+增强):两侧腋窝、锁骨上窝、双侧胸锁乳突肌旁及双侧颌下见多发结节影,右侧锁骨上窝者较大,短径约19.7mm,聚集呈簇,T1WI呈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DWI序列高信号改变,其内信号不均,增强后,病灶呈环形强化,部分内部不强化。彩超:右侧颈部杂乱回声包块伴周围淋巴结肿大,考虑结核性可能。

11月13日,患者行颈右侧淋巴结结核病灶切除术。11月20日,患者切口愈合情况好。术后病理示:颈右侧淋巴结上皮样肉芽肿伴凝固性坏死,考虑为淋巴结结核(干酪型)。免疫组化标记:TB-4(+),LAG-3(灶+),CKpan(-),S-100(灶+),CD68(3+),Ki-67低表达。处方:夏枯草10g,玄参12g,猫爪草10g,连翘6g,浙贝母9g,酒黄精10g,枸杞子12g,羊乳12g,当归9g,炒白芍12g,地榆10g,葛根10g,生晒参9g,茯苓10g,炒白术10g,炒枳实6g,甘草3g,大枣20g。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出院后继续中西医结合抗结核、护肝治疗,嘱患者每月复诊。

2020年6月23日六诊:患者胃脘胀满,大便微溏,舌质淡红,舌苔薄腻,脉象弦。处方:夏枯草10g,枸杞子12g,羊乳12g,徐长卿20g,猫爪草10g,连翘9g,陈皮6g,焦六神曲10g,当归9g,炒白芍12g,炒麦芽10g,葛根15g,茯苓10g,炒白术10g,麸炒枳壳6g,甘草3g。水煎服,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

9月15日八诊:患者全身一般情况好,血常规、肝肾功能、血沉均正常。颈部核磁(平扫+增强):颈部未见异常淋巴结影像。痊愈停药。

按 《灵枢·寒热》曰:“寒热瘰疬,在于颈腋者……此皆鼠瘘寒热之毒气也……鼠瘘之本,皆在于脏,其末上出于颈腋之间……而外为脓血者……请从其本引其末,可使衰去而绝其寒热。”患者3年前即有瘰疬宿疾,致肝肾阴虚;加之残毒余孽阻塞经络,津液输布不利,瘀滞化火,灼津为痰,痰火凝结,以致阴虚火旺。病之本在于肝肾,治疗当滋肝肾之阴以清虚热。消瘰丸来源于《医学心悟》,主治肝肾阴亏所致的瘰疬。《古今医彻》云:“东方者,木也,足厥阴肝足少阳胆属之。阴不足,则阳有余。肝胆主节,筋无血养……而厥阴之血从何养乎,则补北方是也。北方者,水也。水乃生木,乙癸同源。肝气不宜助而肝血宜滋,况肾水既旺……补北方者,救瘰疬之终。”该书中记载的夏枯草汤即是以夏枯草为君药,专治瘰疬寒热,有补养厥阴血脉之功。

患者初诊右侧颈部脓肿已成,低热、盗汗、舌质红乃阴虚内热之象。究其根源,责之肝肾,治当滋肾养肝。后阶段脓肿已除,低热、盗汗已消失,患者同时也在服用三联抗结核西药,胃肠道反应是抗结核药常见的副作用,长期服药后出现胃脘胀满、大便微溏、舌苔薄腻、脉弦滑的脾虚湿滞之证,脾虚则无以升清降浊,湿滞胃脘则纳谷不得相传,故应健脾益气,运化除满。

雷火灸治肠系膜淋巴结炎

 (2023-09-26 03:37:43)[编辑][删除]

摘自2023-9-25中国中医药报
王胜国 河北省清河县中医院
王某,男,7岁,2023年9月15日初诊。患儿自幼体弱多病,经常因反复咳嗽而导致腹痛加重,近半年来反复腹痛,经超声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经多次西医治疗,腹痛不减,目前恶心欲吐,纳呆,大便偏干,小便正常,夜眠尚可。查体:精神萎靡不振,面色萎黄,腹不胀,脐周压痛明显,双手冰冷,体温36.5。舌红苔少,咽红,脉沉细而紧。
诊断:腹痛(阳虚寒凝证)。
治疗:雷火灸温灸腹部,温阳发表、理气止痛。根据个体差异,治疗3~6次。
经治疗,做完一次后患儿腹痛立即缓解,三次后未再诉反复疼痛。持续治疗五次后患儿腹部无压痛,饮食睡眠可,精神状态佳。
按 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小儿反复腹痛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其症状表现为腹痛反复发作,腹痛多以脐周痛为主,其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常不固定。患儿可因天气变化、饮食失调、疾病等因素诱发。有些患儿可伴有厌食、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消化道症状。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归属于中医“腹痛”的范畴,因为孩子脾胃薄弱,易外感时邪(主要是受凉),饮食不节(主要是过食肥甘或寒凉)导致中焦气机不畅或寒凝气滞,气血不养,引起腹痛,常以调理气机、行气止痛为原则。
雷火灸是由多种中药制成,按不同的中药配伍,具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追风除湿、温经散寒、散瘿散瘤、扶正祛邪等功效,有药峻、火力猛、渗透性强、灸疗范围广的特点。

舒肝理气软坚散结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红金消结片

  (2024-12-05 08:46:20)[编辑][删除]
舒肝理气 软坚散结 活血化瘀 消肿止痛
红金消结片
摘自2024-12-2中国中医药报
杨玲玲 河南省中医院
乳腺增生、卵巢囊肿等是临床常见和多发的妇科病,困扰了很多女性。最近快来月经的王女士就遇到了这样的痛苦,一直乳房不适、胀痛难忍,不得已来到门诊,医生推荐了红金消结胶囊,服药后乳房胀痛明显减轻,效如桴鼓,她连连称赞。下面我们认识一下红金消结片。

组成及功效

红金消结片是云南彝族传统方,由三七、香附、鼠妇虫、黑蚂蚁、八角莲、金荞麦、大红袍、五香血藤、鸡矢藤、柴胡等10味药物组成。《疡医大全》中言:“乳癖乃乳中结核,形如丸卵,或坠重作痛,或不痛,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消长,多由思虑伤脾,怒恼伤肝,郁结而成也。”红金消结片中,金荞麦活血祛瘀、消肿止痛,八角莲活血化瘀、散结消肿,鼠妇虫破瘀通经、软坚散结,黑蚂蚁祛风通络、消肿止痛,共行活血化瘀、软坚散结、通络止痛之功。香附行气解郁、调经止痛,柴胡疏肝解郁、调畅气血,共行疏肝理气、消散气血郁结之功。大红袍活血调经、祛瘀止痛,三七散瘀止痛、活血消肿,鸡矢藤祛风利湿、活血消肿、通络止痛,五香血藤活血祛瘀、理气止痛,共行活血调经、消肿止痛之功。全方在舒肝理气的同时,还可有效地调理冲任,共奏舒肝理气、软坚散结、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可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乳癖、石瘕、肠蕈等。

现代研究表明:组方中三七具有促凝和抗凝的双向调节作用;香附具有抑制雌激素作用,配伍活血化瘀药物后可使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等显著降低,有利于改善乳房、盆腔及宫腔血供;鼠妇虫具有明显止痛抗炎作用,有利于组织自主修复;鸡矢藤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液和血管之间的摩擦和阻力,促进血液循环,具有镇痛、镇静、降压等作用;金荞麦具有活血抗菌、抗肿瘤作用;大红袍可预防主动脉粥样硬化,防止红细胞集聚,降低血液黏稠度,降低血液凝聚状态,加快炎症消退;柴胡可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以起到抗炎作用。故此药能改善子宫内膜微循环,改善乳房血运,以促进肿块吸收并缓解疼痛,对于气滞血瘀引起的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乳腺增生等妇科疾病有良效。

服法及禁忌

本品为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棕色或棕褐色,气微香,味微苦。饭后服用,一次4片,一日3次。市售还有胶囊剂,按说明书服用即可。服药治疗期间忌食酸、冷及刺激性食物。妊娠妇女禁用,蛋白过敏者慎用。
王三虎从肺痿论治肺结节
摘自2025-4-17中国中医药报
雷 琰 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广西壮族自治区名中医、陕西省名中医王三虎,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50年,擅长用经方治疗各种良恶性肿瘤,总结了“燥湿相混致肿瘤论”“寒热胶结致肿瘤论”“人参抗肿瘤论”“把根留住抗肿瘤论”“肺肿瘤可从肺痿论治”“风邪入里成瘤说”等新论点。笔者跟师学医后,有幸见到多例肺结节被治愈的案例。现将其治疗肺结节的经验分享如下。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肺结节的发病机理一般外因是风寒外袭,风痰凝结,寒湿夹杂,痰湿相混,湿热丛生;内因是气阴两亏,燥湿相混,阴阳失衡,肝郁气滞,瘀血混合,痰瘀互结。外因与内因相互作用,形成结节。
王三虎认为,肺结节就是肺痿的初期阶段。《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治》提到了肺痿,说明肺痿就是肿瘤,如“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热在中焦者,则为坚,热在下焦者则尿血,亦令淋漓不通。”“热在中焦者,则为坚”,坚硬的肿块,这恰巧证明了肺痿就是肿块,但外有胸骨包裹,摸不到。而到中焦上腹部了,可以摸到肿块。那么“热在下焦者”在盆腔,早期也摸不到肿块,但是可以通过尿血、淋漓不通来判断。
辨证论治
从辨病论治的角度来讲,肺结节是肺痿的早期病变,或兼夹外邪,以咳而脉浮为特征。实际上多为表寒内热,因此,“肺气不宣,津液不寻常道,而致凝聚”就是肺结节的初期表现。“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脉浮即提示早期肺结节病变,外感早期并不一定脉浮,但脉浮就提示为早期。“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此为辨病。由此可见,肺结节的产生与外邪侵入人体、平素津液匮乏有关,津液匮乏容易产生内热,外寒内热,阴虚痰浊内生,予厚朴麻黄汤主之,这就是治疗肺结节的奥秘。
故王三虎从肺痿论治肺结节,以厚朴麻黄汤为代表方剂。原方组成:厚朴五两,麻黄四两,石膏如鸡子大,杏仁半升,半夏半升,干姜二两,细辛二两,小麦一升,五味子半升,用法: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小麦熟,去滓。内诸药,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在实际临床过程中,王三虎经常应用自拟的海白冬合汤(海浮石20g,白英30g,冬凌草30g,百合12g,沙参12g,麦冬12g,玄参12g,生地黄15g,人参6g,浙贝母10g,橘红8g)。此方为王三虎治疗肺结节的常用方,海浮石为轻轻上浮的石头,用于化解上焦肺中顽痰,非它莫属。麦冬、百合暗和张仲景关于肺痿津液亏虚、肺失濡润的病机。实际运用中,厚朴麻黄汤与海白冬合汤相须为用,表里同治,疗效确凿。
验案举隅
王某,女,45岁,2022年8月7日初诊。主诉:晨起痰多,间断失眠半年。在某医院检查发现右上肺毛玻璃结节6mm,右侧甲状腺囊肿5mm。查面略黄,舌淡红,苔白略腻,脉浮。诊断为肺结节,证属风寒袭肺、痰湿内滞,予厚朴麻黄汤加减:厚朴20g,麻黄10g,杏仁12g,生石膏30g,甘草10g,干姜10g,细辛6g,五味子10g,姜半夏15g,猫爪草20g,浙贝母15g,土贝母10g,瓦楞子20g,夏枯草15g,白芍12g。28剂,水煎服,日1剂。
9月4日二诊:早晨夜间有白痰,舌暗红,舌中部燥少津,苔白,脉弦。考虑有燥湿相混,予厚朴麻黄汤合海白冬合汤加减:厚朴20g,麻黄10g,杏仁12g,生石膏30g,甘草10g,干姜10g,细辛6g,五味子10g,姜半夏15g,海浮石30,白英30g,百合30g,麦冬30g,玄参15g,浙贝母15g,土贝母10g,瓦楞子20g,夏枯草15g,猫爪草20g。28剂,水煎服,日1剂。
11月6日三诊:复查胸部CT提示毛玻璃肺结节3mm,甲状腺囊肿2mm,守原方继服28剂。
2023年3月5日四诊:诉感染新冠病毒后2个月,白痰多,胸闷,咳嗽遗尿。舌淡红,齿痕舌,苔薄白,脉沉。考虑肺脾气虚,予六君子汤加减:姜半夏15g,陈皮12g,茯苓12g,炙甘草12g,党参15g,白术15g,桔梗10g,瓜蒌30g,薤白15g。14剂,水煎服,日1剂。
4月2日五诊:复查提示肺结节已经完全消失。
按 肺结节患者大多首先外受风寒,风寒夹湿,很快致病,治疗早期多单纯宣散,至中后期多耗气伤阴,故加海白冬合汤、六君子汤,滋阴润燥、补中益气、化痰软坚散结,以达到整体气血阴阳平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