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甲辰秋正阳汤验案集录(上)

(2024-11-12 04:10:17)
甲辰秋正阳汤验案集录(上)
摘自2024-11-11中国中医药报
编者按:近期临床上正阳汤的使用频率变高,疗效显著。正阳汤由白薇、玄参、川芎、桑白皮、当归、白芍、旋覆花、炙甘草、生姜组成,此方本是三因司天方中子午年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的气方,为什么会在2024甲辰年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的格局下获得显著疗效呢?

和今年5月本报刊登的《非“卯酉之岁”,审平汤还能用吗?》一文类似,运气思维强调“不以数推,以象之谓”,运气方的使用并非是“到某年用某方”的生搬硬套,而是“看与何年运气同,便向某年求活法”的灵活运用。今年虽是甲辰年,但目前五之气少阴君火加临阳明燥金,符合正阳汤的运气格局;与此同时,从自然界的物象来看,四之气后高温持续,呈燔灼之状,树叶见焦枯之貌,亦为少阴君火之象;入秋之后患者更是呈现群体性秋脉浮躁不收之态。凡此种种皆少阴君火之机。正阳汤源自《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五六气时行民病证治。清代龙砂医家缪问注解:少阴司天之岁,经谓热病生于上,清病生于下,寒热固结而争于中。病咳喘,血溢泄,及目赤心痛等证,寒热交争之岁也。夫热为火性,寒属金体,用药之权,当辛温以和其寒,酸苦以泄其热,不致偏寒偏热,斯为得耳。

从近期临床反馈来看,正阳汤效案涉及病症广泛,从运气角度出发,抓住少阴君火之机,执简驭繁使用正阳汤,异病同治,可收覆杯即愈、拔刺雪污之效。今辑录代表性验案数则,供读者参阅。
便血案
摘自2024-11-11中国中医药报
郭香云 兖矿新里程总医院
刘某,男,61岁,1963年农历1月19日出生,2024年9月28日初诊。患者近10余天,每天均见便中带血,便后滴血,色鲜红,服用止血药无效,专科建议手术治疗,自求中医调理。刻下:每次大便均有恐惧感,日1次,质偏干,小便可,纳眠一般。舌尖红,苔白略厚,脉细。既往有痔疮病史。

方用正阳汤加减:炒当归15g,润玄参15g,旋覆花(包煎)12g,炒赤芍15g,炙桑白皮12g,生甘草6g,炒白薇6g,大川芎9g,明天冬20g,生白术15g,木蝴蝶10g。6剂,颗粒剂。

10月5日二诊:患者惊喜地告知服用中药半剂后便血减少,服用2剂后便血止,服用4剂后胃脘轻微不适,现大便开始解时仍偏干。守上方减白薇,加生地黄15g、麦冬20g、生酸枣仁(先煎)10g,3片姜、3枚大枣水煎为引,5剂善后。

按 患者发病于2024甲辰年四之气,厥阴风木加临,易风从火化;初诊于五之气少阴君火加临阳明燥金,且患者出生于癸卯年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多因子分析此时段运气病机为金燥火烈,火气不降,肺热移于大肠,故肠府内热,热破血行,可见大便带血、便后滴鲜血等火热内盛之象;舌尖红,舌为心之窍,心属于少阴,综合考虑选取少阴君火司天的运气方正阳汤泻热降气,缪问注曰:“少阴司天之岁,经谓热病生于上,清病生于下,寒热固结而争于中。病咳喘,血溢泄,及目赤心痛等证,寒热交争之岁也。夫热为火性,寒属金体,用药之权,当辛温以和其寒,酸苦以泄其热,不致偏寒偏热,斯为得耳。君当归,味苦气温,可升可降,止诸血之妄行……”故正阳汤符合此时运气病机,用之恰当,并结合审平汤之义降阳明。

二诊,患者服用2剂后已无便血,效如桴鼓,守上方加减续用。考虑白薇偏于苦寒,需用姜汁炒制以防碍胃,但患者服用颗粒剂,无法炒制,故二诊去白薇,加生酸枣仁清热泻火,生姜和大枣水煎冲服调和脾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肋痛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