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印发明确中医药治疗肥胖症方法

《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印发
明确中医药治疗肥胖症方法
本报讯 (记者方碧陶)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中医药作为治疗手段纳入其中,并明确治疗具体方法。
根据《指南》,肥胖症的中医药治疗遵循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肥胖症的中医辨证分型可包括四种证型:脾虚湿阻证、胃肠湿热证、肝郁气滞证和脾肾阳虚证;推荐方药分别为:参苓白术散、佩连麻黄汤、逍遥散、真武汤加减。同时,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可依患者体质、中医辨证、季节时令、地理环境等因素进行辨证施膳;可采用24式太极拳功法、八段锦功法、易筋经功法等中医导引法辅助进行体重管理;也可运用“正念干预”作为中医心理调适方案进行行为心理干预。
《指南》提醒,对于针灸相关疗法,如毫针/电针疗法、温针疗法、耳穴贴压疗法、穴位埋针法、穴位埋线法,建议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采用,以充分发挥中医病证结合的治疗理念与治疗效果。
针对儿童青少年肥胖症的治疗,《指南》明确,可在中医辨证论治基础上,采用中医药治疗, 如辨证为脾虚湿盛证,可予苓桂术甘汤或二陈汤加味;胃热湿阻证,可予泻黄散加减治疗;肝郁脾虚证,可予逍遥散治疗;脾肾阳虚证,可予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治疗等。亦可结合毫针针刺疗法、耳穴贴压疗法、穴位埋针法、穴位埋线法、中医导引、推拿、捏脊等外治疗法,以期取得减重效果。
明确中医药治疗肥胖症方法
本报讯 (记者方碧陶)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中医药作为治疗手段纳入其中,并明确治疗具体方法。
根据《指南》,肥胖症的中医药治疗遵循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肥胖症的中医辨证分型可包括四种证型:脾虚湿阻证、胃肠湿热证、肝郁气滞证和脾肾阳虚证;推荐方药分别为:参苓白术散、佩连麻黄汤、逍遥散、真武汤加减。同时,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可依患者体质、中医辨证、季节时令、地理环境等因素进行辨证施膳;可采用24式太极拳功法、八段锦功法、易筋经功法等中医导引法辅助进行体重管理;也可运用“正念干预”作为中医心理调适方案进行行为心理干预。
《指南》提醒,对于针灸相关疗法,如毫针/电针疗法、温针疗法、耳穴贴压疗法、穴位埋针法、穴位埋线法,建议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采用,以充分发挥中医病证结合的治疗理念与治疗效果。
针对儿童青少年肥胖症的治疗,《指南》明确,可在中医辨证论治基础上,采用中医药治疗, 如辨证为脾虚湿盛证,可予苓桂术甘汤或二陈汤加味;胃热湿阻证,可予泻黄散加减治疗;肝郁脾虚证,可予逍遥散治疗;脾肾阳虚证,可予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治疗等。亦可结合毫针针刺疗法、耳穴贴压疗法、穴位埋针法、穴位埋线法、中医导引、推拿、捏脊等外治疗法,以期取得减重效果。
改善“富贵包”
中医有妙招
摘自2025-2-10中国中医药报
郝滕飞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济宁医院
“富贵包”与颈椎病有何区别
“富贵包”通常指后背上部颈胸交界处凸出的硬包块。这一部位的突出通常与脂肪和软组织的增厚有关,患者常常伴随有头晕、头痛、失眠、上肢麻木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影响生活质量。
尽管“富贵包”与颈椎病有一定的联系,但两者并不完全相同。颈椎病主要由颈椎间盘突出或骨质增生等引发,可能压迫神经、血管或脊髓,导致一系列症状。而“富贵包”更多是由于脂肪积聚造成的物理性改变,通常不会直接压迫神经,但如果包块持续增大,可能会增加肩颈肌肉张力,使上背部、肩颈部出现广泛酸胀痛、麻木等,严重者通常合并颈椎病,并可能有头晕、失眠等症状。
长期不良姿势是“富贵包”形成的主要原因。比如长期低头工作、伸脖子或是圆肩等习惯,都会导致颈部局部血液循环不畅,最终形成“富贵包”。
如何改善“富贵包”
中医方法能有效地改善“富贵包”,减轻症状,防止进一步发展为颈椎病。
刮痧疗法
刮痧是常用的中医疗法之一,具有活血化瘀、舒经通络的效果。通过刮拭“富贵包”及其周围的穴位,可以有效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帮助缩小肿块、缓解疼痛。
推拿与按摩
适度的推拿和按摩有助于放松紧张的颈部肌肉,促进气血流通,减轻由于“富贵包”引起的局部不适。
中药调理
葛根汤等方剂可以帮助疏通经络,从根本上解决“富贵包”的症状。
养生功法
八段锦是一种能够舒展经络、调节气血的传统健身操,有助于缓解颈椎部位的紧张,还能促进全身的气血流通,增强免疫力。
日常预防
日常生活中的预防措施尤为重要。首先,避免长时间低头工作或使用手机,每半小时应起身活动。还应保持良好的站姿、坐姿和睡姿。避免用过高或过低的枕头,睡硬板床有助于维持颈部的自然曲度。
加强体育锻炼也是预防“富贵包”的有效手段。游泳、羽毛球等运动可以有效缓解颈部压力,增强肩颈的灵活性。
虽然“富贵包”通常不伴有剧烈的疼痛,但其潜在的健康隐患不容忽视。因此,及时采取调理措施,改善生活习惯和姿势,对于缓解症状、预防加重以及预防颈椎病的发生,都是非常必要的。
摘自2025-2-10中国中医药报
郝滕飞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济宁医院
“富贵包”与颈椎病有何区别
“富贵包”通常指后背上部颈胸交界处凸出的硬包块。这一部位的突出通常与脂肪和软组织的增厚有关,患者常常伴随有头晕、头痛、失眠、上肢麻木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影响生活质量。
尽管“富贵包”与颈椎病有一定的联系,但两者并不完全相同。颈椎病主要由颈椎间盘突出或骨质增生等引发,可能压迫神经、血管或脊髓,导致一系列症状。而“富贵包”更多是由于脂肪积聚造成的物理性改变,通常不会直接压迫神经,但如果包块持续增大,可能会增加肩颈肌肉张力,使上背部、肩颈部出现广泛酸胀痛、麻木等,严重者通常合并颈椎病,并可能有头晕、失眠等症状。
长期不良姿势是“富贵包”形成的主要原因。比如长期低头工作、伸脖子或是圆肩等习惯,都会导致颈部局部血液循环不畅,最终形成“富贵包”。
如何改善“富贵包”
中医方法能有效地改善“富贵包”,减轻症状,防止进一步发展为颈椎病。
刮痧疗法
刮痧是常用的中医疗法之一,具有活血化瘀、舒经通络的效果。通过刮拭“富贵包”及其周围的穴位,可以有效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帮助缩小肿块、缓解疼痛。
推拿与按摩
适度的推拿和按摩有助于放松紧张的颈部肌肉,促进气血流通,减轻由于“富贵包”引起的局部不适。
中药调理
葛根汤等方剂可以帮助疏通经络,从根本上解决“富贵包”的症状。
养生功法
八段锦是一种能够舒展经络、调节气血的传统健身操,有助于缓解颈椎部位的紧张,还能促进全身的气血流通,增强免疫力。
日常预防
日常生活中的预防措施尤为重要。首先,避免长时间低头工作或使用手机,每半小时应起身活动。还应保持良好的站姿、坐姿和睡姿。避免用过高或过低的枕头,睡硬板床有助于维持颈部的自然曲度。
加强体育锻炼也是预防“富贵包”的有效手段。游泳、羽毛球等运动可以有效缓解颈部压力,增强肩颈的灵活性。
虽然“富贵包”通常不伴有剧烈的疼痛,但其潜在的健康隐患不容忽视。因此,及时采取调理措施,改善生活习惯和姿势,对于缓解症状、预防加重以及预防颈椎病的发生,都是非常必要的。
边瘦身边养生
减重才轻松
摘自2025-3-24中国中医药报
陶丽丽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
中医认为肥胖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体内膏脂堆积过多,体重异常增加,并伴有头晕乏力、神疲懒言、少动气短等症状的一类病证。《黄帝内经》提出“膏人”“脂人”体质分型,强调“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的致肥机制。
中医对肥胖核心病机的认识
阳气不足,痰湿壅滞
《景岳全书•非风诸证治法》认为“肥人多有气虚”,因其“阴盛于阳”,故又“多湿多滞”,以气虚为本,痰湿气滞为标。
脾胃虚弱
《脾胃论•脾胃盛衰论》曰:“脾胃俱虚……或少食而肥,虽肥而四肢不举。”脾主运化功能失调,湿浊内生,形成“脾虚生痰—痰阻气机—加重脾虚”恶性循环。
肝郁气滞
肝属木,喜条达。而恶抑郁,主疏泄,调畅一身之气机。情志刺激,首先影响肝脏疏泄功能,致使肝脏疏泄失职,气机紊乱,气血运化失常,气机郁结,影响脾胃升降及胆汁排泄,加剧代谢紊乱。
肾阳虚衰
《景岳全书》强调“阳非有余”与肥胖相关。肾阳不足,火不暖土,脾阳亦不足,脾肾阳虚,水谷精微不得运化转输,亦可为膏为湿为痰,发为肥胖,形成“虚胖”。
三焦气化失常
肺脾肾三脏功能受损,气机不利,水液代谢障碍,水谷精微不能正常化生为气血津液,而为膏、为湿、为痰、为浊。《中藏经》提出“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
体重管理养生药膳
茯苓薏米山药粥
材料:茯苓15克,薏苡仁30克,鲜山药100克,粳米30克。
做法:将鲜山药洗净去皮,切成小块备用。将薏苡仁洗干净,清水浸泡2小时后,与粳米和研成细粉的白茯苓一同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熬煮。待粥煮至半熟时,加入山药块继续熬煮,直至所有食材均煮烂即可。
用法用量:作为主食食用,每周食用3~5次。
功效:补益脾胃。
赤小豆鲫鱼汤
材料:赤小豆100克,鲫鱼1条(建议选用新鲜活鱼)。
做法:将赤小豆洗净,用清水浸泡数小时至泡发涨开(通常需要6~12小时,也可提前一晚浸泡)。鲫鱼洗净后煎至两面微黄,将煎好的鲫鱼和赤小豆(连同浸泡的水一起)放入瓦煲或砂锅中,加入足够的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炖1~2小时,直至赤小豆煮烂、鲫鱼熟透、汤色浓郁。
用法:作为日常汤品饮用,适合在秋冬季节或体内湿气较重时饮用。通常每次饮用1碗(约200~300毫升)左右,每日饮用1~2次。
功效:利水消肿,健脾和中。
荷术茶
材料:荷叶30克,苍术15克。
做法:将所有药材按照用量比例准备好,并清洗干净。将药材放入砂锅或不锈钢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以浸没药材并高出药材表面2~3厘米为宜。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继续煎煮,通常煎煮时间为30分钟至1小时不等,直至药液浓缩至适量,将药液滤出,即可饮用。
用法:可作为日常饮品饮用,也可在饭后服用以增强其降脂减肥效果。通常每天饮用1~2次,每次饮用200~300毫升左右。
功效:健脾祛湿,消食导滞。
佛手玫瑰花饮
材料:佛手10克,玫瑰花5~10朵(或6克)。
做法:将佛手和玫瑰花分别拣去杂质,洗净后放入茶杯或茶壶中,注入适量沸水(水温最好在85~90摄氏度之间)。盖上茶杯或茶壶盖,焖泡5~10分钟。
用法:作为日常饮品饮用,代茶频饮,随喝随添水,直至色浅味淡。
功效:疏肝解郁,理气和胃。
摘自2025-3-24中国中医药报
陶丽丽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
中医认为肥胖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体内膏脂堆积过多,体重异常增加,并伴有头晕乏力、神疲懒言、少动气短等症状的一类病证。《黄帝内经》提出“膏人”“脂人”体质分型,强调“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的致肥机制。
中医对肥胖核心病机的认识
阳气不足,痰湿壅滞
《景岳全书•非风诸证治法》认为“肥人多有气虚”,因其“阴盛于阳”,故又“多湿多滞”,以气虚为本,痰湿气滞为标。
脾胃虚弱
《脾胃论•脾胃盛衰论》曰:“脾胃俱虚……或少食而肥,虽肥而四肢不举。”脾主运化功能失调,湿浊内生,形成“脾虚生痰—痰阻气机—加重脾虚”恶性循环。
肝郁气滞
肝属木,喜条达。而恶抑郁,主疏泄,调畅一身之气机。情志刺激,首先影响肝脏疏泄功能,致使肝脏疏泄失职,气机紊乱,气血运化失常,气机郁结,影响脾胃升降及胆汁排泄,加剧代谢紊乱。
肾阳虚衰
《景岳全书》强调“阳非有余”与肥胖相关。肾阳不足,火不暖土,脾阳亦不足,脾肾阳虚,水谷精微不得运化转输,亦可为膏为湿为痰,发为肥胖,形成“虚胖”。
三焦气化失常
肺脾肾三脏功能受损,气机不利,水液代谢障碍,水谷精微不能正常化生为气血津液,而为膏、为湿、为痰、为浊。《中藏经》提出“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
体重管理养生药膳
茯苓薏米山药粥
材料:茯苓15克,薏苡仁30克,鲜山药100克,粳米30克。
做法:将鲜山药洗净去皮,切成小块备用。将薏苡仁洗干净,清水浸泡2小时后,与粳米和研成细粉的白茯苓一同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熬煮。待粥煮至半熟时,加入山药块继续熬煮,直至所有食材均煮烂即可。
用法用量:作为主食食用,每周食用3~5次。
功效:补益脾胃。
赤小豆鲫鱼汤
材料:赤小豆100克,鲫鱼1条(建议选用新鲜活鱼)。
做法:将赤小豆洗净,用清水浸泡数小时至泡发涨开(通常需要6~12小时,也可提前一晚浸泡)。鲫鱼洗净后煎至两面微黄,将煎好的鲫鱼和赤小豆(连同浸泡的水一起)放入瓦煲或砂锅中,加入足够的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炖1~2小时,直至赤小豆煮烂、鲫鱼熟透、汤色浓郁。
用法:作为日常汤品饮用,适合在秋冬季节或体内湿气较重时饮用。通常每次饮用1碗(约200~300毫升)左右,每日饮用1~2次。
功效:利水消肿,健脾和中。
荷术茶
材料:荷叶30克,苍术15克。
做法:将所有药材按照用量比例准备好,并清洗干净。将药材放入砂锅或不锈钢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以浸没药材并高出药材表面2~3厘米为宜。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继续煎煮,通常煎煮时间为30分钟至1小时不等,直至药液浓缩至适量,将药液滤出,即可饮用。
用法:可作为日常饮品饮用,也可在饭后服用以增强其降脂减肥效果。通常每天饮用1~2次,每次饮用200~300毫升左右。
功效:健脾祛湿,消食导滞。
佛手玫瑰花饮
材料:佛手10克,玫瑰花5~10朵(或6克)。
做法:将佛手和玫瑰花分别拣去杂质,洗净后放入茶杯或茶壶中,注入适量沸水(水温最好在85~90摄氏度之间)。盖上茶杯或茶壶盖,焖泡5~10分钟。
用法:作为日常饮品饮用,代茶频饮,随喝随添水,直至色浅味淡。
功效:疏肝解郁,理气和胃。
前一篇: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从肝论治
后一篇:解表祛风化痰止咳参苏感冒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