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腰腿痛浴足邪秘方”

治疗腰腿痛 浴足小“秘方”
近几年,找我看病的中老年人逐年增多,还有那些产后妇女,其中腰腿痛者不在少数。他们听说我有一个足疗的“秘方”,都想要过来用用。我说那不算“秘方”,但也是两代人的经验方,用了七十多年了。
我岳父是一位老中医,他行医近七十年,终年八十二岁。他是一位全科医生,什么内科、外科、小儿科、妇科、骨科、皮肤科、五官科等疾患,到他那里都有方法治疗,特别是针灸、按摩手法非常熟练。这个足疗方也是他用了几十年的经验方。他传授给他女儿(我的夫人),我们又将此方传授给年轻人。就这样传来传去,使不少人受益。
我岳父的经验方是:透骨草、老鹳草、怀牛膝、墓头回等量,水煎熏洗,水的温度适中,再行足浴。经过应用以及患者的反应,我对其方进行了修正,方药如下:
生黄芪30克,当归30克,透骨草30克,老鹳草30克,苏木30克。女性加木瓜30克,男性加川牛膝30克。应用时要加花椒10克、生姜10克,与药物共装一个布袋内。第一次要水煎十几分钟,然后倒入足盆内,再加入白酒50毫升,姜汁醋50毫升。待水温适中,即可进行熏洗足疗。
需要说明的是,岳父用的墓头回是一味祛风湿的良药,但由于气味难闻,许多人不愿接受,故弃之不用。加入白酒与姜汁醋,一是加强活血化瘀作用,二是可以使药力进入皮肤、肌肉、筋骨,有通达经络、搜风除湿的效力。一位60岁的女性病人,由于脚跟痛,我给他开了一张泡足方,让她煎煮后洗浴足部。每剂药可洗浴三次(即三天)。她洗浴一周后,足面上的瘀血斑也明显消退,血管显得清晰,她由此而高兴地说:“泡足方这么神奇,让我的姊妹们都用一用!”
这个泡足方我在临床上已经用了近三十年,我的学生也在传承着这个方子,希望更多的中老年人用上这个方子,走起路来蹬蹬有力。(首届全国名中医
有一句谚语叫“十人九胃”。每个人都有过胃部不适的经历,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也许今天你只是觉得肚子胀,明天却让你疼痛难忍。无论这些不适程度是轻是重,你一定得当心,因为这是我们身体发出的危险信号。
目前我国各种胃病的发病人数已有高达1.7亿,而且约半数的病人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患病。这种病还出现了低龄化趋势,统计数字显示,中学生的发病率已经高达53%。
有一些方法可以自查是否存在胃病的隐患:
![[转载]8月16日播出《吃药用腿不用嘴》2 [转载]8月16日播出《吃药用腿不用嘴》2](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煎煮药物的方法:120克的药加入3升的水,开锅后再煮30分钟就行了。泡脚时需要注意的是:水温不宜过高,一般以40左右为宜。泡脚时间不宜太长,最多半个小时,老年人更是如此。最好用有一定高度的平底木桶,使水深浸没至小腿。配合这个泡脚方,按摩一些穴位可以增强疗效。
太白穴位于足内侧缘,当足大趾(第1跖骨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太白穴是足太阴脾经原穴。“原”就是“本原”的意思。脾经本来就是气不足、血有余,而太白穴的蒸升之气可以较好地填补脾经经气的不足,成为脾经经气的供养之源。所以按揉太白穴可以补益脾气,缓解胃痛。
![[转载]8月16日播出《吃药用腿不用嘴》2 [转载]8月16日播出《吃药用腿不用嘴》2](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梁丘穴的位置也好找,屈膝,位于髌骨外上缘上2寸。梁,屋之横梁也;丘,土堆也。梁丘的名字,是指本穴的功用为约束胃经经水向下排泄。本穴物质为阴市穴下传的地部经水,到梁丘后,因本穴位于肌肉隆起处,对流来的地部经水有围堵作用,经水的传行只能是满溢越梁而过,故名梁丘。
生活中您是否会出现下面这些情况?
1.
2.
3.
做下蹲的动作是否很困难?肚子是否碍事儿?起身后呼吸是否顺畅?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有钱难买老来瘦”。老祖宗说这句话的时候不一定做过科学研究,但将它放到现在来看,还是非常有远见的。对国内长寿老人的调查可以发现一个现象,就是长寿老人多为身材瘦小,这似乎间接地说明了这个问题。瘦人比肥胖人长寿,可能与肥胖者罹患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等疾病的比率明显高于瘦人有关。肥胖者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发病率是正常体重者的3倍;动脉硬化的发病率是正常人的2~3倍,癌症发病率是正常人的2倍。所以说,健康生活从减肥开始。
中医认为,肥胖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气虚为本,一是痰湿为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