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医院急诊科:疗效为本挽急症之狂澜
以疗效为本,以人才为翼,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急诊科拯救了数以万计的生命——
北京中医医院急诊科:疗效为本挽急症之狂澜
摘自2024-9-4中国中医药报
本报记者 焦桐
1956年创院时,时任副院长的张菊人以治温热病著称,中医皮外学科奠基人赵炳南对急性皮肤感染有独到见解,全国名中医李乾构擅治急性胃痛,现任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更是当今中医急症的领军人物。
疗效为本,凸显中医思维优势
一位30多岁的年轻人患红皮病性大疱性类天疱疮,感染耐药金色葡萄球菌,全身溃烂伴脓毒性休克,抗生素治疗几乎无效,这样的难治性患者如何辨证?
刘清泉阐述了他的诊疗思维过程。患者病位在血分,肺胃热盛、血分瘀热,两者叠加导致患者病情危重。由于肺与大肠相表里,故以肺肠同治,凉血解毒。予犀角地黄汤(以水牛角替代犀角)和宣白承气汤,辅以人参和黄芪。一周后,患者溃烂的皮肤好转,呼吸循环趋于稳定。
以中医理论为指引,以中医思维为根基,急诊科在急性心脑血管疾病、脓毒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外感发热等优势病种中“大显身手”,开展“胃肠复元法调控炎症反应对脓毒症患者胃肠功能衰竭的适应性保护作用”等临床研究。同时,急诊科也重视中医特色适宜技术发展。郭伟介绍,曾有一位103岁患者做阑尾炎切除手术,术后利用芒硝敷肚脐、中药灌肠,配以针灸等治疗,仅4天肠道功能恢复,术后10天转到普通病房。
人才为翼,三科联动创新培养模式
北京中医医院急诊科:疗效为本挽急症之狂澜
摘自2024-9-4中国中医药报
本报记者 焦桐
1956年创院时,时任副院长的张菊人以治温热病著称,中医皮外学科奠基人赵炳南对急性皮肤感染有独到见解,全国名中医李乾构擅治急性胃痛,现任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更是当今中医急症的领军人物。
疗效为本,凸显中医思维优势
一位30多岁的年轻人患红皮病性大疱性类天疱疮,感染耐药金色葡萄球菌,全身溃烂伴脓毒性休克,抗生素治疗几乎无效,这样的难治性患者如何辨证?
刘清泉阐述了他的诊疗思维过程。患者病位在血分,肺胃热盛、血分瘀热,两者叠加导致患者病情危重。由于肺与大肠相表里,故以肺肠同治,凉血解毒。予犀角地黄汤(以水牛角替代犀角)和宣白承气汤,辅以人参和黄芪。一周后,患者溃烂的皮肤好转,呼吸循环趋于稳定。
以中医理论为指引,以中医思维为根基,急诊科在急性心脑血管疾病、脓毒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外感发热等优势病种中“大显身手”,开展“胃肠复元法调控炎症反应对脓毒症患者胃肠功能衰竭的适应性保护作用”等临床研究。同时,急诊科也重视中医特色适宜技术发展。郭伟介绍,曾有一位103岁患者做阑尾炎切除手术,术后利用芒硝敷肚脐、中药灌肠,配以针灸等治疗,仅4天肠道功能恢复,术后10天转到普通病房。
人才为翼,三科联动创新培养模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