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挑治结合拔罐可速愈痔疮

(2024-08-05 14:02:14)
挑治结合拔罐可速愈痔疮
摘自2024-7-31中国中医药报
程吉德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程吉德中医诊所
痔疮,或称痔,是临床上一种最常见的肛门疾病。患痔疮者,肛门坠疼,坐卧不宁,痛苦不堪。临床治疗痔疮手段多种多样,有内治、外治、手术等。笔者在临床上通过穴位挑治结合拔罐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经验分享如下。
材料准备:一次性手术刀片(23号)1片,刮痧板1块,凡士林及一次性棉签若干,消毒碘伏1瓶,消毒酒精1瓶,医用胶布1卷,抽气罐3个,消毒敷料若干。
操作部位:龈交穴、督脉骶尾椎段。
操作方法:1.患者取仰坐位,提起上唇系带,在上唇系带上寻找白色或灰白色米粒大小结节,用酒精消毒局部,用一次性手术刀片刺破或割去结节,然后用干棉球按压局部。2.患者取俯卧位,嘱其尽量放松,松开腰带,暴露骶尾部。先用刮痧板在操作部位涂少许凡士林,从上到下依次刮拭骶尾部的督脉。待督脉及夹脊穴出现红豆大小的紫黑色血泡或红色皮疹,用干净纸巾擦去凡士林,然后依次用碘伏、酒精消毒局部。等待酒精挥发后,取一次性手术刀片,刀刃向上,用刀尖依次轻轻挑破血泡或皮疹,然后将抽气罐置于挑治部位,拔出瘀血。最后局部消毒,并用敷料覆盖,胶布固定。每10日1次,2次1个疗程,一般1次就可见显著效果。治疗期间忌辛辣刺激,忌饮酒劳力。
验案举例
黄某,因“肛门坠胀疼痛、坐卧不宁1周”就诊。经输液、服药治疗后,坠胀疼痛无法缓解,遂前来就诊。刻下:患者痛苦面容,自诉肛门坠胀疼痛难忍。经查肛门部位有5×6cm球状坠出,颜色紫红,表面有黏液。舌红,苔黄腻,脉滑。
诊断:痔疮(湿热瘀阻)。
经挑治拔罐治疗后,肛门坠胀疼痛即时缓解。嘱咐回家后松开腰带,俯卧1小时,并做提肛运动。
10日后复诊,诉经治疗后,不久疼痛坠胀感完全消失,肛门回缩,未再复发。
按 痔疮挑治能收速效,主要在于肛门位置较低,湿热与瘀血易瘀滞于此,常规治疗,难收速效。通过挑治龈交穴与督脉骶尾段穴位,消除淤血与湿热,给邪以出路,以助郁滞的湿热与瘀血之邪外泄,从而邪去正安,才能速愈。挑治穴位位置越低,越靠近督脉效果越好。龈交穴,属督脉,在上唇系带与齿龈的交点,可治痔疮与腰疼。刺龈交穴,有提壶揭盖之妙,治痔疮为其远治作用。督脉骶尾段的反应点多为督脉经穴或夹脊穴,对痔疮有近治作用。古人云,泻热最快莫过于刺血,瘀血不去,新血不生,诚为经验之谈。而穴位挑治痔疮,既泻热,又去瘀血,既经济又能速效。适合临床基层推广使用。
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痔疮便血
摘自2024-12-20中国中医药报
吴健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中医医院
补中益气汤出自《内外伤辨惑论》,药物组成有黄芪、炙甘草、人参、当归、橘皮、升麻、柴胡、白术。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功用。主治脾胃气虚证,症见饮食减少,体倦肢软,少气懒言,面色萎黄,大便稀薄,脉虚软;气虚下陷证,症见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伴气短乏力,舌淡,脉虚;气虚发热证,症见身热自汗,渴喜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脉虚大无力。笔者曾应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痔疮便血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验案一则整理如下,与同道共享。
张某,女,51岁。因“大便后出血1月余”于2024年3月25日初诊。患者1个月前因劳累后出现大便后出血色淡,伴见气短,自诉在当地某医院就诊治疗,给予口服槐角丸治疗1周,便血仍未见好转,之后缠绵近1个月便血不止。刻下:大便后出血,色淡而稀薄,活动后加重,面色苍白,少气无力,睡眠欠佳,纳差。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肛肠专科检查:膝胸位,肛缘及肛管未见异常,指诊可触及肛内齿状线上5、9点黏膜凸起,质软。
诊断:西医诊断为内痔(2期);中医诊断为痔疮便血(中气亏虚,脾失统血证)。
治则:补益中气,收涩止血。
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15g,党参12g,当归9g,陈皮9g,升麻6g,柴胡6g,焦白术12g,海螵蛸6g,白及9g,五倍子3g,炒槐米9g,炙甘草6g。4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3月30日二诊:服上药后大便已无出血,其余诸症明显减轻,仍觉失眠。守上方去海螵蛸、五倍子、白及,加砂仁3g、远志9g、酸枣仁12g。5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4月6日三诊:服上药后大便仍未见出血,气短、乏力改善,纳食明显增加,失眠好转。改服归脾丸调理善后,后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按 本方重用黄芪为君,其性甘温,入脾、肺经,而补中气,固表气,且升阳举陷。臣以人参,大补元气;炙甘草补脾和中。君臣相伍,如《医宗金鉴》谓“黄芪补表气,人参补里气,炙草补中气”,可大补一身之气。李杲称此3味为“除湿热、烦热之圣药也”。佐以白术补气健脾、助脾运化,以资气血生化之源。其气既虚,营血易亏,故佐用当归以补养营血,且“血为气之宅”,可使所补之气有所依附。陈皮理气和胃,使诸药补而不滞。更加少量升麻、柴胡,升阳举陷。正如李杲所说:“胃中清气在下,必加升麻、柴胡以引之,引黄芪、人参、甘草甘温之气味上升。”(《内外伤辨惑论》)且二药又为“脾胃引经最要药也”(《本草纲目》),故为佐使。炙甘草调和诸药,亦为使药。
该患者发病初即有大便后出血为主要的症状,可归属于中医“血证(便血)”范畴。正如《三因极一病症方论•便血证治》载:“病者大便下血,或清或浊,或鲜或黑,或在便前,或在便后,或与泄物并下……亦妄行之类,故曰便血。”便血有远血、近血之分。一般情况下,便血色鲜红者,其来较近,便血色紫暗者,其来较远。古代医家又以血色之清浊,而立肠风、脏毒之名。刻下症见大便后出血,色淡,气短,活动后加重,少气无力,睡眠欠佳,纳差。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四诊合参中医辨证为中气亏虚、脾失统血证,基本病机是气虚、气不摄血。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营卫之源,健脾即能加强其化源,达到补气的目的。治当补益中气、收涩止血,方选补中益气汤加减。方中用黄芪为主,补中益气,升阳固本;辅以党参、炙甘草、焦白术益气健脾,合主药以益气补中;佐以陈皮理气和胃,当归养血。用少量升麻、柴胡,协助主药升提下陷之阳气。配伍海螵蛸、白及、五倍子收敛止血,酌加炒槐米止血。
二诊时服上药后大便已无出血,其余诸症明显减轻,仍失眠。故守上方去海螵蛸、五倍子、白及,加砂仁行气宽中、醒脾助运,远志、酸枣仁养心安神。三诊气短、乏力改善,纳食明显增加,失眠好转。改服归脾丸调理善后巩固。该患者发病后兼有一派气虚表现,证属中气亏虚、脾失统血。因此,在这一病理阶段应当扶正固本,尊李东垣学说,其为劳倦伤脾,谷气不盛,阳气下陷,此皆脾胃之气不足所致也。制补中益气之法,常用此法治疗便血症状持续较长时间者疗效满意。
痔疮便血进入恢复期之后,要防重于治,坚持每日做提肛运动,增加肛门直肠组织的抵抗力,注意肛门清洁卫生,保暖避寒,预防感冒,少食生冷及辛辣刺激之品,以防病情复发。

治痔疮不止一割了事

 (2024-09-18 03:31:26)[编辑][删除]
治痔疮 不止一割了事
摘自2024-9-16中国中医药报
本报记者 徐尤佳 通讯员 尹鑫
马王堆汉墓最早中医外科手术的帛书——《五十二病方》详细记载了一整套割除内痔的外科手术流程。
痔疮——人类直立行走的“代价”
当人长时间站立行走、久蹲、久坐的时候,肛门部位的静脉回流受到影响,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痔疮。
据《五十二病方》帛书记载,取狗的膀胱,套在一根细竹管上绑紧,将这根细竹管慢慢插入患者肛门内,向狗膀胱内吹气,然后向外拔出,就会带出肿胀的患处,这时快刀将痔疮割除,最后往伤口上敷黄芩粉,可以止血消毒。随后,用猪油涂在脱肛处,并将患者倒吊起来,用一盆冷水泼向患者胸腹部,腹部突然受寒,则肌肉(包括盆腔肌、提肛肌等)剧烈收缩,使脱垂的肛门复位。
可注射、可激光,了解现代“治痔”术
痔疮手术通常在保守治疗(如药物治疗、中药熏洗、痔疮膏纳肛等)无效的情况下才会进行。
痔疮可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三种类型,需要手术的指征包括:经常大便出血、便血量多甚至导致贫血、痔核较大且脱出严重无法自行还纳、外痔痔体较大且反复肿痛等。
不同类型的痔疮和不同程度的病情适合的手术方式也各异。外切内扎术是开展最多的手术方式,适用于混合痔,特别是单发或相互孤立的混合痔。血栓外痔剥离术主要适用于血栓性外痔,特别是保守治疗后疼痛不缓解或肿块不缩小的患者。胶圈套扎疗法适用于内痔,使用特制的器械将胶圈套扎到痔疮的根部,使痔慢性缺血、坏死、脱落而愈合。
注射疗法适用于症状较轻的痔疮。向痔疮内注射高渗的硬化剂,使痔疮及其周围产生无菌性炎症反应,导致黏膜下组织纤维化,从而使痔疮萎缩。
激光手术是利用激光产生的高温碳化切割痔核组织,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适用于内痔,对于外痔和混合痔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其余还有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等多种手术方式。
做好日常保健,不做“有痔”之士
久坐和便秘是造成痔疮的两大元凶,日常生活中应避免这两件事。还推荐了以下保健方法。
温水坐浴
坐浴时水温应在38左右,根据痔疮程度选择坐浴频率,每天1~2次,每次15分钟左右,水中还可以加入中药,效果更佳。坐浴对于缓解阴道炎等妇科疾病、前列腺炎等男科疾病都有一定的好处。
多做提肛
全身放松,吸气,同时肛门向上提,呼气时肛门放松。每天练50~100次,约持续5分钟。
多吃粗粮、蔬果
粗粮和富含膳食纤维的蔬果能够增加肠道蠕动,缓解便秘的情况。
保证每日饮水量
成年人应保证每天饮水1.5~2.5升,避免缺水而引发肠道干涩和大便干结,让大便更顺利地排出。
学会正确擦拭
肛门褶皱多,容易滋生细菌诱发炎症和痔疮,应选择柔软的卫生纸进行“螺旋状”擦拭,做好肛周清洁。特别提醒,女性擦拭的时候应从前往后单向擦。

阳伤阴络便血治验一则

  (2024-09-14 04:20:33)[编辑][删除]
阳伤阴络便血治验一则
摘自2024-9-13中国中医药报
吴力强 江苏省太仓市中医医院
“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一语出自《灵枢•百病始生》,是指人体下部的、属里的脉络损伤后容易导致胃肠道出血,如大肠湿热下注,伤及血络,或脾虚不摄,血不归经等,皆可见大便下血。近期笔者以该理论为指导,治疗了一位痔疮出血的患者,疗效满意,现记录于下,与同道共享。
刑某,男,69岁,2024年7月22日初诊。主诉:反复便血伴便后肛门肿物脱出3年余。患者3年来便后肛门出血反复发作,色鲜红,便后有肛门肿物脱出,需用手回纳。1周前旧恙再犯,排便时出血较多,2024年7月15日至肛肠科就诊,查体:肛缘皮赘增生,齿线上黏膜隆起充血,指检未及明显肿块及硬结,指套无血染。予中药外洗、肛泰栓外用等治疗,但便血仍作。刻下:颈部不舒,大便每日1~2次,稍干欠畅。舌质偏红,苔薄白,脉细弦。既往有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病史,血糖、血压控制可。
诊断:便血(阴亏火旺,灼伤肠腑)。
治则:养阴清热,凉血散血。
处方:地榆10g,桑叶10g,粉葛10g,玄参15g,槐米10g,炒赤芍10g,酒丹参10g,地黄15g,麦冬10g,白术15g,升麻5g。7剂,水煎服,日1剂。
8月5日二诊:诉服药第2天痔疮出血止,颈部不适亦好转,舌脉同前,前法继进,守上方加生黄芪15g。7剂,煎服法同上。
8月12日三诊:大便成形,痔疮出血未作,便后肛门需回纳,舌脉如前,守上方去麦冬,加野菊花10g。7剂,煎服法同上。
8月25日电话随访便血未再作。
按 本案患者为老年男性,以大便出血为主症,考虑痔疮出血,属于中医学“便血”“肠红”范畴。病位在肠腑,与肝肾、脾胃皆密切相关,病理因素有湿热、瘀血等。
患者年近七旬,素有消渴、头风诸疾,叶天士曰:“男子向老,下元精血先亏。”(《种福堂公选良方》)其次,患者就诊时正值三伏天,暑热熏蒸,阳伤阴络,内外相合则便血。故初诊以益阴泄阳为法,取桑叶、生地黄养阴清热,玄参清下焦浮游之火,地榆、槐米凉血止血,麦冬养肺金以制肝火,赤芍、丹参活血散瘀。肛门脱垂,为中气不足,加生白术、升麻、葛根益气健脾升阳。二诊,出血止,加小剂量黄芪加强升提之力。三诊,火热退,但恐下焦炉火虽熄,余温尚存,去麦冬,加野菊花加强清热凉血。
值得注意的是,本案在选方用药方面,与清代汪昂在《医方集解》中提出“有气热、血热而肛反挺出者,宜用芩、连、槐、柏,或四物加升麻、柴胡、秦艽、防风之类”的观点颇有相似之处。经过3次治疗,患者的便血已止,但阴亏日久,恐易反复,告知须“薄味经月”(临证指南医案•便血》),才能有望少发或不发。

肛周脓肿复发案

 (2024-11-12 04:00:08)[编辑][删除]
肛周脓肿复发案
摘自2024-11-11中国中医药报
郑文龙 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
何某,男,57岁,1966年12月29日出生,因“肛门肿痛再发3~4天”于2024年8月24日来诊。患者于2023年6月因肛瘘、肛周脓肿行手术治疗。近3~4天来肛门肿痛再发,提肛时明显,清洗肛门时有突起感觉。大便欠畅,初起偏干,后段便意强,但排便慢,每日1~2次。夜间入睡可,每2小时左右醒转,10~20分钟后再入睡。查血压154/78mmHg。舌红胖大衬紫,苔薄润略黄,脉细左寸右尺略浮。

先予六气针法:针少阳、少阴后肛门胀痛立止,加太阴,2分钟后复测血压134/78mmHg。方用正阳汤加味:桑白皮12g,炒白薇6g,鲜生姜12g,润玄参12g,炒甘草12g,正川芎12g,生白芍12g,全当归15g,旋覆花12g,明天麻9g,火麻仁10g,西防风10g。14剂,水煎服。

9月6日二诊:前方服后第4天肛门溃破流脓,次日下午突起感已不明显,大便渐畅,后段便意强、排便仍慢,每日1~2次。测血压138/82mmHg,已恢复正常。守前方去防风、天麻,加生白术10g。14剂,水煎服。

按 患者为丙午阳明之人,罹患少阴之地痈肿,针少阴、少阳之位,胀痛立止;针药同向而施,治从少阴当为正法。方用正阳汤,3剂后肿溃,4剂脓尽。二诊见排便仍不畅,加生白术健脾助运以通便。

肛周病经验方

  肛周脓肿复发案 (2015-06-12 17:19:32)[编辑][删除]
标签: 

健康

                                                     http://ahyx.gov.cn/ahyx_clwl/xushi/8.jpg                                     中医认为,肛周病多为湿热蕴结肠道,瘀毒内结,气机不畅,轻则为痔疮;热毒蕴结,化腐成脓,形成肛瘘、直肠脓肿;热毒伤津,血枯肠裂形成肛裂;久病气虚,中气不足,形成直肠脱垂。下面介绍一笔者经验方。

    验方:地榆炭15克,槐角10克,槐花30克,侧柏叶,枳壳,大黄,生地,当归各10克,红花6克,桃仁,防风,赤芍各10克,黄连,木香各6克,炒金芥穗,元胡各10克,川楝子20克,红藤,败酱草各30克,连翘15克。水煎服。

    功效:清热凉血,解毒排脓。

    主治:痔疮, 肛裂,肛周脓肿,直肠脱垂,肛瘘,直肠癌等属于热毒蕴

   外洗方:芒硝30克,硼砂20克,明矾10克,苦参30克。煎洗或坐浴。一日一次。


[转载]痔疮外用内服秘方(来自网络,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020-08-12 09:07:25)[删除]
标签: 

转载

分类: 方药集锦
验方疗痔疮
    外用方

    余年轻时阅读一本线装古医书,发现书中不知何人用毛笔在页额上工整地写下一首方剂。当时感觉这是一首绝妙的好方,顺手记录下来。几十年来用于临床,效若桴鼓之应。

    洗痔神方:干石榴4个,青木香15克,槐米50克,乌药、地骨皮、五倍子、皮硝各30克,川连10克,冰片0.5克。

    水煎熏洗,每日2次,每次15~30分钟。一般熏洗3~5天,即可收到肿消痛止的效果。

    吾师孟广奇教授言某年到农村参加巡回医疗,见一老妇治痔甚灵,求医者甚众,车水马龙,门庭若市。询之,老妇将祖传秘方授出,其名曰田螺水。制法用法如下:

    活田螺1只,冰片少许。将冰片放入蜗牛内,顷刻出水,收入小瓶内,用此水搽痔上,痛立止,肿即消。入麝香少许,其效更佳。若无田螺,可以蜗牛代之。之后,予查阅《中国医学大辞典》蜗牛项下亦载有此方,足可印证其方古已有之,非祖传也。

    言祖传秘方者,只是一些医生为了沽名钓誉而采取的一个宣传方式而已,说穿了是一种拾古人牙慧来招徕患者的一种把戏。一些中医故步自封,对秘方秘而不宣,久而久之,都带到棺材里去了。这种保守思想的存在和延续,是导致中医衰退的根源,也可以说是中医所患的顽疾、痼疾。中医要发展,必须用开放的理念,如果全国的每位中医都把自己的临床经验毫无保留地贡献出来,推广开来,那么中医腾飞之时指日可待矣。这样造福民众之善举,何乐而不为呢?

    古方千金不易丹与田螺水有异曲同工之妙,其效更弘。

    方用:海螵蛸100克,文蛤15克,黄连10克,猪胆2个,冰片5克。将猪胆汁拌海螵蛸、文蛤、黄连末,加冰片和匀,用田螺水敷患处,立效。

    内服方

    痔疮发作疼痛难忍,用《外科启玄》止痛如神汤:

    秦艽、桃仁、皂角子、苍术、防风、黄柏、当归、泽泻各15克,槟榔、熟大黄各10克。

    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医宗金鉴》中说:“又有因勤苦劳役,负重远行,以致气血错乱而生痔者,俱用止痛如神汤加减服之。”余在临床中应用此方,足证此言之不虚。

    痔疮出血,余常用地榆槐角丸治之,见效甚速。方药组成如下:

    槐花、槐角各90克,枳壳、当归、大黄、赤芍、防风、荆芥穗各30克,地榆、黄芩、生地黄、红花各60克。

    制作成10克重蜜丸若干,每天服3次,每次服1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