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也是一种病
(2024-03-08 05:30:46)
相思也是一种病
摘自2024-3-7中国中医药报
黄鸿昊 暨南大学中医学院
明代唐寅《一剪梅》曰:“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可见思念心爱之人而不得,形成痛苦的情绪,便会忧愁苦恼、朝思暮想、魂牵梦绕,甚至诱发相思病。清代医家陈士铎所撰写的《辨证录》中便有对相思导致疾病的诸多精辟见解。
陈士铎有深刻的认识。《辨证录•痨瘵门》载:“人有花前月下两相盟誓,或阻于势而不能合,或尽于缘而不能逢,遂思结于心中,魂驰于梦寐,渐而茶饭懒吞,语言无绪,悠悠忽忽,终日思眠,面色憔悴,精神沮丧,因而畏寒畏热,骨中似疼非疼,腹内如馁非馁,人以为痨病之已成也,谁知是相思之恶症乎。”指出双方因妨碍、离别等各种原因无法相逢,因思念成心疾,导致郁郁寡欢、食欲减退、面色憔悴、畏寒畏热、黯然销魂等症状。长期思念过度而久郁不解必然影响气血运行,引起人体阴阳失衡、脏腑不和、气机郁结。
在治疗相思病时,陈士铎认为相思病常先伤心神,次损及肝脏,导致肝气郁滞,后影响脾胃功能正常运行,在治疗上应重视心、肝、脾、胃四经。同时解释“夫伤心之病,本不可治,如何相思之伤心,犹为可救,盖思其人而不得,必动肝火,火动生心,其实一线之延,正藉此肝木之火以生心也。用平肝解郁之品,佐之补心安神之味,益之开胃健脾之药,则肝气一舒,心火自发,不必去生脾胃之土,而相思病可逐渐而衰也。”陈士铎主张疏肝气解郁,同时兼顾心、脾、胃等相关脏腑,建议用方遂情汤或郁莲散。遂情汤药物组成包括香附、白芍、荆芥、麦冬、茯神、白术、生枣仁、人参、神曲、甘草、柴胡、白芥子等,服之可开肝气、开心气、开脾胃之气,则诸证可愈。
另一方面,《辨证录•离魂门》载:“人有终日思想情人,杳不可见,以至梦魂交接,醒来又远隔天涯,日日相思,宵宵成梦,忽忽如失,遂觉身分为两,能知户外之事,人以为离魂之症,谁知心肝之气郁乎。”陈士铎指出,这种症状看似离魂症,但其实是心肝气郁导致,认为病成于郁,解郁则神魂自定,必须心、脾、肝同治,建议用方舒魂丹或归魂饮。
规律、和谐的性生活有利于维持良好的内分泌环境,从而保持卵巢健康。性生活和谐可以增强对生活的信心、保持精神愉快、缓解心理压力,但是可千万不要忘了避孕这件大事。
一些女性错误地认为,人工流产是小事儿,休养几天就能“满血复活”。实际上,肉体的创伤很快能修复,但人体的内分泌变化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恢复的。如果反复多次行人工流产,经常扰乱内分泌状态,容易造成体内看不见的损伤,渐渐使卵巢失去正常的功能。同时,人工流产导致的医源性损伤也不容小觑。女性同胞一定要保护好自己,不可轻视避孕的重要性。妈妈们也应该提早对女儿进行性教育,理智看待性生理。
改善生活方式
有些年轻人心情不好时,喜欢去酒吧潇洒一番,当酒精在血管里咆哮、烟雾在鼻孔中缭绕、音乐在耳边躁动,似乎能让人一时忘却烦恼,但对身体造成了不可弥补的伤害。中医认为,酒性热,不但耗气,还可伤阴。烟草带来的伤害也并非局限在肺部,其中的化学物质会造成卵泡减少,有研究发现吸烟女性比不吸烟的女性更易发生卵巢早衰。女性千万不要追求这种看似时髦实则危害无穷的精神刺激品。
另外,有毒物质还可以通过皮肤,呼吸等对女性生殖功能造成长久慢性的损害,所以要避免卵巢早衰应尽量避免染发、涂抹劣质化妆品及入住新装修住所等。
营养搭配均衡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等作为人体的重要营养物质,每一种都不能缺少。我们反对过于滋补,提倡控制每天摄入的总热量,但是千万不可偏食,合理搭配才是健康饮食的关键。碳水化合物作为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每天摄入不应少于250克。爱美的女孩如果担心碳水化合物容易导致发胖,可以试试粗粮。蛋白质主要包括肉制品、豆制品,不易发胖且会让身体强健。蔬菜、水果自然是瘦身人士的挚爱,但要注意不少水果含糖丰富,应控制摄入量。
《黄帝内经》主张酸苦甘辛咸五味要适度,“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如果饮食五味偏嗜,则会造成脏腑功能偏盛偏衰,影响脏腑功能。所以想要保护卵巢,营养就要均衡,不可偏嗜。平时要注意忌口,少食生冷、油腻、辛辣的食物,如火锅、冰激凌、油炸品等。过度食用甜腻食品,会使痰湿积聚、冲任失调,影响女性的卵巢功能。
保持精神轻松愉悦
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 云:“因女子以肝为先天,阴性凝结,易于拂郁,郁则气滞血亦滞。”清代单南山《胎产指南》云:“一则忧愁思患,恼怒怨恨,气郁血滞而经不行者。当开郁气、通滞血而经自行。” 女性有多忧思虑的特点,易出现肝气郁结,进而导致气血郁滞,影响卵巢功能,导致月经、生殖功能异常。
有研究显示,教育背景优、社会地位高的女性往往更容易出现卵巢功能异常,这与长期的作息时间不规律、高强度工作息息相关。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女性由于工作过度紧张、压力大而出现卵巢早衰的现象已屡见不鲜。人在情绪轻松愉快时,体内的免疫活性物质增多,抗病能力较强。长期处于情志抑郁、情绪紊乱状态之中而不能自拔,会直接抑制卵巢功能,加速卵巢功能衰竭或生殖器官萎缩。因此,放松心情、平衡心态、缓解压力是卵巢早衰治疗过程中的重中之重。不管是否患病,日常生活中,女性都要努力调节情志,把握良好的心态,排解不良情绪,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工作之余可以听听音乐、练习书法等,都能宜人情志、调和气血。
科学减肥 坚持锻炼
脾为后天之本,其功能的正常保证了精微物质能够输布全身、营养脏腑组织,保证了充足的气血,这是维持正常卵巢功能、正常月经的关键。近年来由于社会对“瘦”的推崇,部分女性为了瘦身不惜一切,甚至过度节食,伤害脾胃功能。此外,减肥药的滥用,尤其是某些成分不明的减肥药会通过扰乱激素水平达到一时的效果,造成减肥成功的假象,贻害无穷。这些对“瘦”的不健康追求都成了卵巢功能的“隐形杀手”。
如果长期营养不足,会使脑垂体功能衰退,引发卵巢等生殖器官萎缩、功能减退。脂肪组织是体内除卵巢以外制造雌激素的重要场所,其数量直接影响体内控制月经周期的内分泌调节机制。因此,过度减肥会造成内分泌紊乱,导致月经紊乱,甚至卵巢早衰。
锻炼有利于增强体质,促进新陈代谢及血液循环,也是帮助减肥的重要方式。强健的体魄能保持全身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健康与协调,延缓卵巢功能衰退。
摘自2024-3-7中国中医药报
黄鸿昊 暨南大学中医学院
明代唐寅《一剪梅》曰:“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可见思念心爱之人而不得,形成痛苦的情绪,便会忧愁苦恼、朝思暮想、魂牵梦绕,甚至诱发相思病。清代医家陈士铎所撰写的《辨证录》中便有对相思导致疾病的诸多精辟见解。
陈士铎有深刻的认识。《辨证录•痨瘵门》载:“人有花前月下两相盟誓,或阻于势而不能合,或尽于缘而不能逢,遂思结于心中,魂驰于梦寐,渐而茶饭懒吞,语言无绪,悠悠忽忽,终日思眠,面色憔悴,精神沮丧,因而畏寒畏热,骨中似疼非疼,腹内如馁非馁,人以为痨病之已成也,谁知是相思之恶症乎。”指出双方因妨碍、离别等各种原因无法相逢,因思念成心疾,导致郁郁寡欢、食欲减退、面色憔悴、畏寒畏热、黯然销魂等症状。长期思念过度而久郁不解必然影响气血运行,引起人体阴阳失衡、脏腑不和、气机郁结。
在治疗相思病时,陈士铎认为相思病常先伤心神,次损及肝脏,导致肝气郁滞,后影响脾胃功能正常运行,在治疗上应重视心、肝、脾、胃四经。同时解释“夫伤心之病,本不可治,如何相思之伤心,犹为可救,盖思其人而不得,必动肝火,火动生心,其实一线之延,正藉此肝木之火以生心也。用平肝解郁之品,佐之补心安神之味,益之开胃健脾之药,则肝气一舒,心火自发,不必去生脾胃之土,而相思病可逐渐而衰也。”陈士铎主张疏肝气解郁,同时兼顾心、脾、胃等相关脏腑,建议用方遂情汤或郁莲散。遂情汤药物组成包括香附、白芍、荆芥、麦冬、茯神、白术、生枣仁、人参、神曲、甘草、柴胡、白芥子等,服之可开肝气、开心气、开脾胃之气,则诸证可愈。
另一方面,《辨证录•离魂门》载:“人有终日思想情人,杳不可见,以至梦魂交接,醒来又远隔天涯,日日相思,宵宵成梦,忽忽如失,遂觉身分为两,能知户外之事,人以为离魂之症,谁知心肝之气郁乎。”陈士铎指出,这种症状看似离魂症,但其实是心肝气郁导致,认为病成于郁,解郁则神魂自定,必须心、脾、肝同治,建议用方舒魂丹或归魂饮。
苏宅丹荔寄乡愁
摘自2024-3-28中国中医药报
邓力 四川省成都市中草药研究所
三苏祠中有棵荔枝树,为苏轼离开家乡时,友人盼其早归而植。后苏轼写《寄蔡子华》诗云:“故人送我东来时,手栽荔子待我归。荔子已丹吾发白,犹作江南未归客。”二十二年前,约定荔枝树长成即归眉山,怎知世事难料,这一走,竟未有归时。而这棵苏宅丹荔历经千年,依旧默默地守候在三苏祠内。
这棵丹荔没有等来它的主人,只把对主人的思念化作了甘甜。荔枝味甜,为常食用水果之一,因熟时果皮赤色,故亦称丹荔,《本草图经》便有言荔枝“肉淡白如肪玉,味甘而多汁”。荔枝有养血健脾、行气消肿的功效。入本草始见于《食疗本草》,言其“益智,健气及颜色”。阴虚火旺者应慎服,《本草纲目》曰:“鲜食者多,即龈肿口痛,或衄血。”
食用荔枝后留下的核(种子)入药为“荔枝核”,《中国药典》(2020版)收载品种,入肝经血分,善行血中之气,性温能散寒邪,有行气散结、祛寒止痛的功效,临床常用于寒疝腹痛、睾丸肿痛等症。中成药茴香橘核丸、津力达颗粒、补脾益肠丸等皆有用其组方入药。
荔枝的果壳(外果皮)也可入药,有除湿止痢、止血的功效,如《普济方》橡实散将其与橡实壳、石榴皮等配伍治赤白痢。此外,荔枝叶入药能除湿解毒,治烂疮、湿疹,荔枝根能理气止痛、解毒消肿,治胃痛、疝气、咽喉肿痛等症。
可惜岁月让原本的丹荔枯亡,仅有保留处理后的根茎见证苏轼不曾消散的乡愁。幸又在原址补栽荔枝一棵,每年荔枝仍有红时,虽见不着归人,却仍可在丝丝甘甜中感受苏轼对家乡的思念
摘自2024-3-28中国中医药报
邓力 四川省成都市中草药研究所
三苏祠中有棵荔枝树,为苏轼离开家乡时,友人盼其早归而植。后苏轼写《寄蔡子华》诗云:“故人送我东来时,手栽荔子待我归。荔子已丹吾发白,犹作江南未归客。”二十二年前,约定荔枝树长成即归眉山,怎知世事难料,这一走,竟未有归时。而这棵苏宅丹荔历经千年,依旧默默地守候在三苏祠内。
这棵丹荔没有等来它的主人,只把对主人的思念化作了甘甜。荔枝味甜,为常食用水果之一,因熟时果皮赤色,故亦称丹荔,《本草图经》便有言荔枝“肉淡白如肪玉,味甘而多汁”。荔枝有养血健脾、行气消肿的功效。入本草始见于《食疗本草》,言其“益智,健气及颜色”。阴虚火旺者应慎服,《本草纲目》曰:“鲜食者多,即龈肿口痛,或衄血。”
食用荔枝后留下的核(种子)入药为“荔枝核”,《中国药典》(2020版)收载品种,入肝经血分,善行血中之气,性温能散寒邪,有行气散结、祛寒止痛的功效,临床常用于寒疝腹痛、睾丸肿痛等症。中成药茴香橘核丸、津力达颗粒、补脾益肠丸等皆有用其组方入药。
荔枝的果壳(外果皮)也可入药,有除湿止痢、止血的功效,如《普济方》橡实散将其与橡实壳、石榴皮等配伍治赤白痢。此外,荔枝叶入药能除湿解毒,治烂疮、湿疹,荔枝根能理气止痛、解毒消肿,治胃痛、疝气、咽喉肿痛等症。
可惜岁月让原本的丹荔枯亡,仅有保留处理后的根茎见证苏轼不曾消散的乡愁。幸又在原址补栽荔枝一棵,每年荔枝仍有红时,虽见不着归人,却仍可在丝丝甘甜中感受苏轼对家乡的思念
“三八”妇女节特别策划
女性驻颜抗衰 中医送上3个锦囊
摘自2024-3-8中国中医药报
编者按:女性对美丽的追求,不仅是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也是一种对自身健康负责的态度,只有健康带给女性的美才是根深蒂固的。当下,女性忙碌于家庭和事业的同时,也面对更多的健康威胁。在第114个“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本版特送上中医药健康锦囊,帮助女性抗衰驻颜,享受健康美丽人生。
锦囊1 打好卵巢保卫战
摘自2024-3-8中国中医药报
王必勤 陈怡瑾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卵巢是女性的性腺,是女性重要的内分泌腺体之一,掌管着排卵和制造雌激素的双重任务,维持着人体骨骼、免疫、生殖、神经等几大系统的青春和活力,可以说是女性的“生命之源”和“青春动力”。
卵巢在中医古籍中没有相应的命名,其功能被涵盖在了“胞宫”之中。《黄帝内经》中以七岁为一节点阐述了女性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变化,认为肾气、天癸的盛衰主宰了女性生长发育、生殖、衰老的过程。从西医学的角度看,这些生理变化与卵巢功能密切相关。从出生开始,女性卵巢内就有一定数量的卵子,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启动卵子的成熟、排出过程,迎接受精的机会。卵巢从女性12、13岁起开始工作,40岁左右开始衰老,这也与黄帝内经中的“二七”“六七”的描述相吻合。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变迁,卵巢功能的衰退逐渐趋于年轻化,改善、保养卵巢功能越来越被重视,也越来越成为青年女性养生的“潮流”。下面就来看看中医有什么养护卵巢的锦囊妙计。
重视未病
除了生理性的原因,感染、免疫、遗传等因素均可导致卵巢功能提前衰退,即常说的卵巢早衰。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卵巢早衰可归属于中医“闭经”“不孕”等病范畴。《沈氏女科辑要笺疏》提到:“二七经行,七七经止,言其常也,然禀赋不齐,行止皆无一定之候,柔弱者,年未不惑而先绝,壮实者,年逾大衍而尚行,此随其人才体质而有异。”表明身体的柔弱与壮实之别可能会导致绝经年龄的差别。这也提醒我们,可以通过调整身体的状态改善月经情况,改善卵巢功能,而不是等到卵巢功能衰退、闭经发生之后再做打算。
流行性腮腺炎、脑膜炎这些儿童常见感染性疾病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桥本氏甲状腺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都会累及生殖系统,可能导致卵巢功能的过早衰退,患有这些疾病的人群更要重视保护卵巢。月经作为卵巢功能的标志,第一次来潮过晚或者月经周期与月经量的异常都是卵巢功能异常的警示信号。我们要提高防范意识,对发现的疾病及早治疗,尽量避免累及卵巢功能。
维持和谐性生活、严格避孕
规律、和谐的性生活有利于维持良好的内分泌环境,从而保持卵巢健康。性生活和谐可以增强对生活的信心、保持精神愉快、缓解心理压力,但是可千万不要忘了避孕这件大事。
一些女性错误地认为,人工流产是小事儿,休养几天就能“满血复活”。实际上,肉体的创伤很快能修复,但人体的内分泌变化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恢复的。如果反复多次行人工流产,经常扰乱内分泌状态,容易造成体内看不见的损伤,渐渐使卵巢失去正常的功能。同时,人工流产导致的医源性损伤也不容小觑。女性同胞一定要保护好自己,不可轻视避孕的重要性。妈妈们也应该提早对女儿进行性教育,理智看待性生理。
改善生活方式
有些年轻人心情不好时,喜欢去酒吧潇洒一番,当酒精在血管里咆哮、烟雾在鼻孔中缭绕、音乐在耳边躁动,似乎能让人一时忘却烦恼,但对身体造成了不可弥补的伤害。中医认为,酒性热,不但耗气,还可伤阴。烟草带来的伤害也并非局限在肺部,其中的化学物质会造成卵泡减少,有研究发现吸烟女性比不吸烟的女性更易发生卵巢早衰。女性千万不要追求这种看似时髦实则危害无穷的精神刺激品。
另外,有毒物质还可以通过皮肤,呼吸等对女性生殖功能造成长久慢性的损害,所以要避免卵巢早衰应尽量避免染发、涂抹劣质化妆品及入住新装修住所等。
营养搭配均衡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等作为人体的重要营养物质,每一种都不能缺少。我们反对过于滋补,提倡控制每天摄入的总热量,但是千万不可偏食,合理搭配才是健康饮食的关键。碳水化合物作为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每天摄入不应少于250克。爱美的女孩如果担心碳水化合物容易导致发胖,可以试试粗粮。蛋白质主要包括肉制品、豆制品,不易发胖且会让身体强健。蔬菜、水果自然是瘦身人士的挚爱,但要注意不少水果含糖丰富,应控制摄入量。
《黄帝内经》主张酸苦甘辛咸五味要适度,“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如果饮食五味偏嗜,则会造成脏腑功能偏盛偏衰,影响脏腑功能。所以想要保护卵巢,营养就要均衡,不可偏嗜。平时要注意忌口,少食生冷、油腻、辛辣的食物,如火锅、冰激凌、油炸品等。过度食用甜腻食品,会使痰湿积聚、冲任失调,影响女性的卵巢功能。
保持精神轻松愉悦
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 云:“因女子以肝为先天,阴性凝结,易于拂郁,郁则气滞血亦滞。”清代单南山《胎产指南》云:“一则忧愁思患,恼怒怨恨,气郁血滞而经不行者。当开郁气、通滞血而经自行。” 女性有多忧思虑的特点,易出现肝气郁结,进而导致气血郁滞,影响卵巢功能,导致月经、生殖功能异常。
有研究显示,教育背景优、社会地位高的女性往往更容易出现卵巢功能异常,这与长期的作息时间不规律、高强度工作息息相关。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女性由于工作过度紧张、压力大而出现卵巢早衰的现象已屡见不鲜。人在情绪轻松愉快时,体内的免疫活性物质增多,抗病能力较强。长期处于情志抑郁、情绪紊乱状态之中而不能自拔,会直接抑制卵巢功能,加速卵巢功能衰竭或生殖器官萎缩。因此,放松心情、平衡心态、缓解压力是卵巢早衰治疗过程中的重中之重。不管是否患病,日常生活中,女性都要努力调节情志,把握良好的心态,排解不良情绪,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工作之余可以听听音乐、练习书法等,都能宜人情志、调和气血。
科学减肥 坚持锻炼
脾为后天之本,其功能的正常保证了精微物质能够输布全身、营养脏腑组织,保证了充足的气血,这是维持正常卵巢功能、正常月经的关键。近年来由于社会对“瘦”的推崇,部分女性为了瘦身不惜一切,甚至过度节食,伤害脾胃功能。此外,减肥药的滥用,尤其是某些成分不明的减肥药会通过扰乱激素水平达到一时的效果,造成减肥成功的假象,贻害无穷。这些对“瘦”的不健康追求都成了卵巢功能的“隐形杀手”。
如果长期营养不足,会使脑垂体功能衰退,引发卵巢等生殖器官萎缩、功能减退。脂肪组织是体内除卵巢以外制造雌激素的重要场所,其数量直接影响体内控制月经周期的内分泌调节机制。因此,过度减肥会造成内分泌紊乱,导致月经紊乱,甚至卵巢早衰。
锻炼有利于增强体质,促进新陈代谢及血液循环,也是帮助减肥的重要方式。强健的体魄能保持全身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健康与协调,延缓卵巢功能衰退。
维持和谐性生活、严格避孕女性驻颜抗衰 中医送上3个锦囊
摘自2024-3-8中国中医药报
编者按:女性对美丽的追求,不仅是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也是一种对自身健康负责的态度,只有健康带给女性的美才是根深蒂固的。当下,女性忙碌于家庭和事业的同时,也面对更多的健康威胁。在第114个“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本版特送上中医药健康锦囊,帮助女性抗衰驻颜,享受健康美丽人生。
锦囊1 打好卵巢保卫战
摘自2024-3-8中国中医药报
王必勤 陈怡瑾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卵巢是女性的性腺,是女性重要的内分泌腺体之一,掌管着排卵和制造雌激素的双重任务,维持着人体骨骼、免疫、生殖、神经等几大系统的青春和活力,可以说是女性的“生命之源”和“青春动力”。
卵巢在中医古籍中没有相应的命名,其功能被涵盖在了“胞宫”之中。《黄帝内经》中以七岁为一节点阐述了女性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变化,认为肾气、天癸的盛衰主宰了女性生长发育、生殖、衰老的过程。从西医学的角度看,这些生理变化与卵巢功能密切相关。从出生开始,女性卵巢内就有一定数量的卵子,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启动卵子的成熟、排出过程,迎接受精的机会。卵巢从女性12、13岁起开始工作,40岁左右开始衰老,这也与黄帝内经中的“二七”“六七”的描述相吻合。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变迁,卵巢功能的衰退逐渐趋于年轻化,改善、保养卵巢功能越来越被重视,也越来越成为青年女性养生的“潮流”。下面就来看看中医有什么养护卵巢的锦囊妙计。
重视未病
除了生理性的原因,感染、免疫、遗传等因素均可导致卵巢功能提前衰退,即常说的卵巢早衰。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卵巢早衰可归属于中医“闭经”“不孕”等病范畴。《沈氏女科辑要笺疏》提到:“二七经行,七七经止,言其常也,然禀赋不齐,行止皆无一定之候,柔弱者,年未不惑而先绝,壮实者,年逾大衍而尚行,此随其人才体质而有异。”表明身体的柔弱与壮实之别可能会导致绝经年龄的差别。这也提醒我们,可以通过调整身体的状态改善月经情况,改善卵巢功能,而不是等到卵巢功能衰退、闭经发生之后再做打算。
流行性腮腺炎、脑膜炎这些儿童常见感染性疾病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桥本氏甲状腺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都会累及生殖系统,可能导致卵巢功能的过早衰退,患有这些疾病的人群更要重视保护卵巢。月经作为卵巢功能的标志,第一次来潮过晚或者月经周期与月经量的异常都是卵巢功能异常的警示信号。我们要提高防范意识,对发现的疾病及早治疗,尽量避免累及卵巢功能。
维持和谐性生活、严格避孕
规律、和谐的性生活有利于维持良好的内分泌环境,从而保持卵巢健康。性生活和谐可以增强对生活的信心、保持精神愉快、缓解心理压力,但是可千万不要忘了避孕这件大事。
一些女性错误地认为,人工流产是小事儿,休养几天就能“满血复活”。实际上,肉体的创伤很快能修复,但人体的内分泌变化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恢复的。如果反复多次行人工流产,经常扰乱内分泌状态,容易造成体内看不见的损伤,渐渐使卵巢失去正常的功能。同时,人工流产导致的医源性损伤也不容小觑。女性同胞一定要保护好自己,不可轻视避孕的重要性。妈妈们也应该提早对女儿进行性教育,理智看待性生理。
改善生活方式
有些年轻人心情不好时,喜欢去酒吧潇洒一番,当酒精在血管里咆哮、烟雾在鼻孔中缭绕、音乐在耳边躁动,似乎能让人一时忘却烦恼,但对身体造成了不可弥补的伤害。中医认为,酒性热,不但耗气,还可伤阴。烟草带来的伤害也并非局限在肺部,其中的化学物质会造成卵泡减少,有研究发现吸烟女性比不吸烟的女性更易发生卵巢早衰。女性千万不要追求这种看似时髦实则危害无穷的精神刺激品。
另外,有毒物质还可以通过皮肤,呼吸等对女性生殖功能造成长久慢性的损害,所以要避免卵巢早衰应尽量避免染发、涂抹劣质化妆品及入住新装修住所等。
营养搭配均衡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等作为人体的重要营养物质,每一种都不能缺少。我们反对过于滋补,提倡控制每天摄入的总热量,但是千万不可偏食,合理搭配才是健康饮食的关键。碳水化合物作为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每天摄入不应少于250克。爱美的女孩如果担心碳水化合物容易导致发胖,可以试试粗粮。蛋白质主要包括肉制品、豆制品,不易发胖且会让身体强健。蔬菜、水果自然是瘦身人士的挚爱,但要注意不少水果含糖丰富,应控制摄入量。
《黄帝内经》主张酸苦甘辛咸五味要适度,“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如果饮食五味偏嗜,则会造成脏腑功能偏盛偏衰,影响脏腑功能。所以想要保护卵巢,营养就要均衡,不可偏嗜。平时要注意忌口,少食生冷、油腻、辛辣的食物,如火锅、冰激凌、油炸品等。过度食用甜腻食品,会使痰湿积聚、冲任失调,影响女性的卵巢功能。
保持精神轻松愉悦
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 云:“因女子以肝为先天,阴性凝结,易于拂郁,郁则气滞血亦滞。”清代单南山《胎产指南》云:“一则忧愁思患,恼怒怨恨,气郁血滞而经不行者。当开郁气、通滞血而经自行。” 女性有多忧思虑的特点,易出现肝气郁结,进而导致气血郁滞,影响卵巢功能,导致月经、生殖功能异常。
有研究显示,教育背景优、社会地位高的女性往往更容易出现卵巢功能异常,这与长期的作息时间不规律、高强度工作息息相关。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女性由于工作过度紧张、压力大而出现卵巢早衰的现象已屡见不鲜。人在情绪轻松愉快时,体内的免疫活性物质增多,抗病能力较强。长期处于情志抑郁、情绪紊乱状态之中而不能自拔,会直接抑制卵巢功能,加速卵巢功能衰竭或生殖器官萎缩。因此,放松心情、平衡心态、缓解压力是卵巢早衰治疗过程中的重中之重。不管是否患病,日常生活中,女性都要努力调节情志,把握良好的心态,排解不良情绪,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工作之余可以听听音乐、练习书法等,都能宜人情志、调和气血。
科学减肥 坚持锻炼
脾为后天之本,其功能的正常保证了精微物质能够输布全身、营养脏腑组织,保证了充足的气血,这是维持正常卵巢功能、正常月经的关键。近年来由于社会对“瘦”的推崇,部分女性为了瘦身不惜一切,甚至过度节食,伤害脾胃功能。此外,减肥药的滥用,尤其是某些成分不明的减肥药会通过扰乱激素水平达到一时的效果,造成减肥成功的假象,贻害无穷。这些对“瘦”的不健康追求都成了卵巢功能的“隐形杀手”。
如果长期营养不足,会使脑垂体功能衰退,引发卵巢等生殖器官萎缩、功能减退。脂肪组织是体内除卵巢以外制造雌激素的重要场所,其数量直接影响体内控制月经周期的内分泌调节机制。因此,过度减肥会造成内分泌紊乱,导致月经紊乱,甚至卵巢早衰。
锻炼有利于增强体质,促进新陈代谢及血液循环,也是帮助减肥的重要方式。强健的体魄能保持全身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健康与协调,延缓卵巢功能衰退。
锦囊2 美容养颜有佳肴
摘自2024-3-8中国中医药报
周文清 北京市延庆区妇幼保健院
3月8日是国际妇女节,也被称作“女神节”,女性朋友们在这一天要记得对自己好一些,不妨做上几道美容驻颜又滋味鲜美的菜品犒劳自己。
五黑粥
材料:黑米80g,黑豆30g,黑芝麻15g,黑枣3枚,黑木耳30g,红糖适量。
做法:将洗净的黑米和黑豆用清水提前浸泡一晚,黑木耳提前洗净泡发。将黑芝麻、黑枣、黑木耳、黑豆、黑米一同倒入锅中,加入5倍于食材的水,用大火烧开,然后改为小火焖1小时。等到粥变熟烂浓稠后即可关火,加红糖调味即可。
功效:滋补肝肾、养血润燥、乌发美容。黑米作为粳米的一种,有益气补虚之效,在《证类本草》中便记载其“主益气,止烦,止泄”。黑枣又名君迁子,《本草纲目》记载其“止消渴,去烦热,令人润泽。镇心。久服,悦人颜色,令人轻健”。《本草撮要》认为黑木耳“功专利五脏,宣肠胃”。黑豆、黑芝麻两味更是直入肾经,《药性切用》中记载黑豆“色黑入肾,补肾养心”,《本草新编》认为黑芝麻“入肾经,并通任、督之脉。功擅黑须”。中医认为肾气充盛则头发黑亮,五黑粥以五种黑色的食物补益肾气,帮助每个女神拥有一头乌黑的秀发。
红枣蒸山药
材料:山药1根,红枣10枚,冰糖适量,蜂蜜适量,干桂花适量。
做法:将山药去皮洗净后切成滚刀块,红枣洗净去核。然后将红枣及山药放入蒸锅蒸20分钟。另起一锅,锅中加入少许清水,放入适量冰糖熬出糖稀,关火后加入少许蜂蜜和干桂花拌匀。最后将调好的桂花糖淋在蒸好的红枣山药上,拌匀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益胃、美容养颜。魏晋时期的《吴普本草》记载,红枣“主调中,益脾气,令人好颜色,美志气”。山药则早在《神农本草经》中便被划为上品,《汤液本草》亦记载山药可“充五脏,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轻身耐老,延年不饥”。二者相合则益气健脾,驻颜抗衰。
茵陈鲫鱼汤
材料:鲫鱼一条(约400克),干茵陈50克,姜4片,葱段适量。
做法:将干茵陈浸泡20分钟后,冲洗干净,放入汤包中,扎紧袋口备用。将鲫鱼宰杀、洗净后备用。汤锅热油后,放入姜片稍煎,放入鲫鱼小火煎至两面金黄,加入适量清水和茵陈汤包,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30分钟,加入葱段再煮3分钟,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利湿、美白退黄。《本草经集注》中记载茵陈“久服轻身,益气,耐老,面白悦长年。”也就是说,茵陈不仅可清热利湿,利胆退黄,久服更有美白功效。《本草纲目》记载“鲫喜偎泥,不食杂物,故能补胃”。两者合用不仅滋味鲜美,更是健脾祛湿,美白嫩肤的一道佳品。
摘自2024-3-8中国中医药报
周文清 北京市延庆区妇幼保健院
3月8日是国际妇女节,也被称作“女神节”,女性朋友们在这一天要记得对自己好一些,不妨做上几道美容驻颜又滋味鲜美的菜品犒劳自己。
五黑粥
材料:黑米80g,黑豆30g,黑芝麻15g,黑枣3枚,黑木耳30g,红糖适量。
做法:将洗净的黑米和黑豆用清水提前浸泡一晚,黑木耳提前洗净泡发。将黑芝麻、黑枣、黑木耳、黑豆、黑米一同倒入锅中,加入5倍于食材的水,用大火烧开,然后改为小火焖1小时。等到粥变熟烂浓稠后即可关火,加红糖调味即可。
功效:滋补肝肾、养血润燥、乌发美容。黑米作为粳米的一种,有益气补虚之效,在《证类本草》中便记载其“主益气,止烦,止泄”。黑枣又名君迁子,《本草纲目》记载其“止消渴,去烦热,令人润泽。镇心。久服,悦人颜色,令人轻健”。《本草撮要》认为黑木耳“功专利五脏,宣肠胃”。黑豆、黑芝麻两味更是直入肾经,《药性切用》中记载黑豆“色黑入肾,补肾养心”,《本草新编》认为黑芝麻“入肾经,并通任、督之脉。功擅黑须”。中医认为肾气充盛则头发黑亮,五黑粥以五种黑色的食物补益肾气,帮助每个女神拥有一头乌黑的秀发。
红枣蒸山药
材料:山药1根,红枣10枚,冰糖适量,蜂蜜适量,干桂花适量。
做法:将山药去皮洗净后切成滚刀块,红枣洗净去核。然后将红枣及山药放入蒸锅蒸20分钟。另起一锅,锅中加入少许清水,放入适量冰糖熬出糖稀,关火后加入少许蜂蜜和干桂花拌匀。最后将调好的桂花糖淋在蒸好的红枣山药上,拌匀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益胃、美容养颜。魏晋时期的《吴普本草》记载,红枣“主调中,益脾气,令人好颜色,美志气”。山药则早在《神农本草经》中便被划为上品,《汤液本草》亦记载山药可“充五脏,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轻身耐老,延年不饥”。二者相合则益气健脾,驻颜抗衰。
茵陈鲫鱼汤
材料:鲫鱼一条(约400克),干茵陈50克,姜4片,葱段适量。
做法:将干茵陈浸泡20分钟后,冲洗干净,放入汤包中,扎紧袋口备用。将鲫鱼宰杀、洗净后备用。汤锅热油后,放入姜片稍煎,放入鲫鱼小火煎至两面金黄,加入适量清水和茵陈汤包,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30分钟,加入葱段再煮3分钟,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利湿、美白退黄。《本草经集注》中记载茵陈“久服轻身,益气,耐老,面白悦长年。”也就是说,茵陈不仅可清热利湿,利胆退黄,久服更有美白功效。《本草纲目》记载“鲫喜偎泥,不食杂物,故能补胃”。两者合用不仅滋味鲜美,更是健脾祛湿,美白嫩肤的一道佳品。
锦囊3 中医外治养气血
摘自2024-3-8中国中医药报
曹方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男女脏腑、气血、经络的活动规律基本相同,但女性有其特殊的生理机能及其相应的疾病,决定了其养生保健的独特之处。中医养生手段和方法丰富多彩,如能结合个人体质,善用穴位按摩、艾灸、拔罐、刮痧等方法,综合调摄,内养外调,便可扶正祛邪、调和气血,助力女性养生保健,延缓衰老、青春常驻。
腧穴调理
百会 此穴为督脉腧穴,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百会穴别名“三阳五会”,具有熄风醒脑,升阳固脱的功效。女性经常按揉、拍打百会穴,可畅通头部气血,有利于缓解头痛、眩晕、高血压、内脏下垂、失眠、焦虑等疾患,达到防病延年的作用。
合谷 此穴为手阳明大肠经腧穴,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合谷为大肠经原穴,具有清热解表、明目聪耳、通络止痛的功效。阳明经多气多血,合谷穴又为四总穴之一,可治疗头面部诸疾患。按揉合谷穴,可调气活血,有利于女性面部美颜。
三阴交 此穴为足太阴脾经腧穴,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三阴交为脾经、肝经和肾经三条阴经的交会穴,具有健脾益气、调补肝肾、行气活血的功效,是治疗妇科多种疾病的常用穴位。女性日常按揉三阴交穴,可达到按一穴调补三经气血的作用,有利于女性补益肝肾、延缓衰老。
血海 此穴为足太阴脾经腧穴,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血海穴为女性调经要穴,具有健脾化湿、调经通血的功效。按揉血海穴,可调理一切因血引起的妇科疾病。
足三里 此穴为足阳明胃经腧穴,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足三里为胃经的合穴和胃的下合穴,可治疗一切脾胃疾患,亦为古今医家推崇的第一保健要穴。按揉足三里可强健脾胃,补中益气,增强女性免疫力。
涌泉 此穴为足少阴肾经腧穴,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涌泉为肾经起穴,可调补肾气,补养肾精。足部离心脏最远,每日行走负担最重,按揉涌泉穴可温经散寒、活血通络、疏肝理气、安神助眠,有助于治疗女性精力减退、倦怠乏力、神经衰弱、失眠、焦躁等。
艾灸
艾灸自古就是防病保健,延年益寿的中医方法,女性无病经常艾灸气海、关元、命门、足三里等穴,可以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保持精力充沛,长寿不衰。若有痛经、月经不调、子宫脱垂等妇科疾病,亦可选取上述穴位进行艾灸辅助治疗,可起温经散寒、补中益气、调畅气血的作用。
拔罐
拔罐,古称角法,民间俗称拔火罐,以罐为工具,借助火力造成罐内负压,吸附于穴位或体表部位,产生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瘀血,以防治疾病。
女性可采取面部闪罐方法,畅通面部气血,减少瘀斑聚集,起到美容养颜的功效。在背腰部采取留罐、走罐,可畅通膀胱经、督脉气血,祛除风、寒、湿邪,调整机体脏腑经络气血,防治疾病,延年益寿。
刮痧
刮痧法采用刮痧板,配合专用的刮痧油、乳等在身体各部和经络皮部进行刮拭,从而可达到调整经络气血、益气养血、濡养肌肤、减少皱纹、驻颜防衰、预防疾病的作用。
头为诸阳之会,手足六阳经皆会聚于头面部,故面部刮痧常选取六阳经及其所属穴位。注意的是面部刮痧不要求刮出痧点(出血点),只要有面部发热、微红即达到美容养颜的效果。背腰部为督脉和膀胱经循行所过,五脏的背俞穴都会聚于背部,通过在背腰部刮痧,可促进气血运行,调和五脏六腑功能,强壮筋骨和预防背腰部慢性劳损。
摘自2024-3-8中国中医药报
曹方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男女脏腑、气血、经络的活动规律基本相同,但女性有其特殊的生理机能及其相应的疾病,决定了其养生保健的独特之处。中医养生手段和方法丰富多彩,如能结合个人体质,善用穴位按摩、艾灸、拔罐、刮痧等方法,综合调摄,内养外调,便可扶正祛邪、调和气血,助力女性养生保健,延缓衰老、青春常驻。
腧穴调理
百会 此穴为督脉腧穴,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百会穴别名“三阳五会”,具有熄风醒脑,升阳固脱的功效。女性经常按揉、拍打百会穴,可畅通头部气血,有利于缓解头痛、眩晕、高血压、内脏下垂、失眠、焦虑等疾患,达到防病延年的作用。
合谷 此穴为手阳明大肠经腧穴,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合谷为大肠经原穴,具有清热解表、明目聪耳、通络止痛的功效。阳明经多气多血,合谷穴又为四总穴之一,可治疗头面部诸疾患。按揉合谷穴,可调气活血,有利于女性面部美颜。
三阴交 此穴为足太阴脾经腧穴,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三阴交为脾经、肝经和肾经三条阴经的交会穴,具有健脾益气、调补肝肾、行气活血的功效,是治疗妇科多种疾病的常用穴位。女性日常按揉三阴交穴,可达到按一穴调补三经气血的作用,有利于女性补益肝肾、延缓衰老。
血海 此穴为足太阴脾经腧穴,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血海穴为女性调经要穴,具有健脾化湿、调经通血的功效。按揉血海穴,可调理一切因血引起的妇科疾病。
足三里 此穴为足阳明胃经腧穴,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足三里为胃经的合穴和胃的下合穴,可治疗一切脾胃疾患,亦为古今医家推崇的第一保健要穴。按揉足三里可强健脾胃,补中益气,增强女性免疫力。
涌泉 此穴为足少阴肾经腧穴,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涌泉为肾经起穴,可调补肾气,补养肾精。足部离心脏最远,每日行走负担最重,按揉涌泉穴可温经散寒、活血通络、疏肝理气、安神助眠,有助于治疗女性精力减退、倦怠乏力、神经衰弱、失眠、焦躁等。
艾灸
艾灸自古就是防病保健,延年益寿的中医方法,女性无病经常艾灸气海、关元、命门、足三里等穴,可以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保持精力充沛,长寿不衰。若有痛经、月经不调、子宫脱垂等妇科疾病,亦可选取上述穴位进行艾灸辅助治疗,可起温经散寒、补中益气、调畅气血的作用。
拔罐
拔罐,古称角法,民间俗称拔火罐,以罐为工具,借助火力造成罐内负压,吸附于穴位或体表部位,产生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瘀血,以防治疾病。
女性可采取面部闪罐方法,畅通面部气血,减少瘀斑聚集,起到美容养颜的功效。在背腰部采取留罐、走罐,可畅通膀胱经、督脉气血,祛除风、寒、湿邪,调整机体脏腑经络气血,防治疾病,延年益寿。
刮痧
刮痧法采用刮痧板,配合专用的刮痧油、乳等在身体各部和经络皮部进行刮拭,从而可达到调整经络气血、益气养血、濡养肌肤、减少皱纹、驻颜防衰、预防疾病的作用。
头为诸阳之会,手足六阳经皆会聚于头面部,故面部刮痧常选取六阳经及其所属穴位。注意的是面部刮痧不要求刮出痧点(出血点),只要有面部发热、微红即达到美容养颜的效果。背腰部为督脉和膀胱经循行所过,五脏的背俞穴都会聚于背部,通过在背腰部刮痧,可促进气血运行,调和五脏六腑功能,强壮筋骨和预防背腰部慢性劳损。
精准施策 养出乌黑秀发
摘自2024-3-14中国中医药报
本报记者 徐尤佳
近日,许久未公开露面的女星徐熙媛因白头发上了热搜。不少网友表示,曾经对自己头发惜之如命、对自己外形要求严格的“美容大王”难道也要向岁月妥协了吗?其实,1976年出生的徐熙媛已经48岁,长出白发是很正常的事情。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皮肤科副主任袁丞达表示,每个人到了一定年龄都会长白头发。头发的颜色是由毛囊里毛母细胞所分泌的黑色素决定的。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黑色素合成减少,白发就会出现。
少年白发要引起重视
有研究表明,亚洲人群30岁之前大多是乌黑的头发,一般在30~50岁左右白发开始出现,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果有的人正当青春年少,却已白发苍苍、满头堆雪,就要引起重视,这可能代表着身体出现了问题。
在25岁以前就出现白发即为少年白发,俗称“少白头”,遗传因素是本病主要原因。除了遗传因素,也可能由疾病引发,如白癜风、斑秃等皮肤病;甲状腺炎、溃疡性结肠炎、恶性贫血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等内脏功能障碍;肿瘤、结核等慢性消耗性疾病;脑血栓、颈椎骨质增生等造成头部供血不足的疾病;糖尿病等代谢障碍性疾病。营养缺失也会导致“少白头”,如低钙、低铁,或维生素B12及维生素D不足。香烟中的尼古丁及其他物质会影响血液流动性,导致白发形成。精神压力大时会激活交感神经,使大量毛发色素干细胞被过度激活,最后被耗竭,使得毛发变白。长期的日光暴晒可导致黑色素细胞的损伤,使黑色素合成功能减退,从而出现白发。一些影响酪氨酸酶活性的药物也可能会引起白发,如酪氨酸酶抑制剂或抗疟药等。
袁丞达提醒,如果过早出现白发,要及时就医,明确诊断,然后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治疗原发病、避免致病因素、补充缺乏的营养素等。
不同位置的白发预示不同健康问题
生活中常见生理性白发,即自然衰老产生的白发,此类白发一般是从颞部及鬓角处开始出现,然后是头顶部,最后才是枕部区域。如果局部头发突然变白,最好到医院检查一下,这可能是身体出现疾病的预警信号。
两鬓斑白,关注肝胆
两鬓属于足少阳胆经,胆经从外眼角的瞳子髎穴开始,向上沿头部侧面行走,到达额角部,下行至耳后(完骨穴)。肝、胆互为表里,故两鬓生白发与肝经、胆经关系最为密切。此类白发人群可以刮拭或按压浮白穴(足少阳胆经上的穴位,在头部,耳后乳突的后上方,从天冲至完骨的弧形连线的上1/3与下2/3交点处),有疏通头部经络、清肝泻火的作用。
头顶、后脑勺白发多,关注肾经
头顶、后脑是督脉、足太阳膀胱经所循。肾与膀胱相表里,督脉主一身之阳气,任督二脉与先天之本肾的关系也最为密切。头顶、后脑勺长白发的人,如果伴有腰膝酸软、健忘、反应迟钝等现象,要注重补肾。
前额白发多,关注胃部
前额为足阳明胃经循行所过,故前额白发主要与胃经有关。《黄帝内经》也指出,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如何控制白发增多
有些人长了白发之后就立刻拔掉,也有些人说白发不能拔,容易越拔越多。其实拔掉白发容易损坏发根、破坏毛囊,确实不是好方法。那么,该如何控制白发增多呢?
袁丞达指出,有的白发是先天遗传造成的,有的是后天失养所致,所以要咨询专业医生,找准病因,精准施治。中医理论认为,头发与肾、肝、脾胃都有密切关系。肝藏血,肝血充足,头发受到滋养才不易变白;脾主运化,疏布水谷精微于毛发;而肾气充足是头发健康的根本。白发者可以在中医师指导下服用养发的汤药或中成药(如七宝美髯丸、八珍颗粒、四妙丸等)。此外,袁丞达还给出以下建议。
作息规律
现代社会压力比较大,很多人加班加点熬夜工作,这样会加重气血的损耗,不仅影响头发生长,还会导致疲惫乏力、面色发黄、皮肤没有光泽等。如果工作量较大,建议早上稍早些起床而不是熬夜,晚上尽量在11点前入睡。
合理饮食
头发生长过程和体内微量元素水平密切相关。毛囊中的细胞是人体增长最快的细胞之一,其生长必须得到充分营养。建议平时多吃些鱼类、豆类、绿叶蔬菜、动物肝脏等富含蛋白质的“护发”食物,帮助强健发质。同时,宜适量多食补益肝肾精血的黑色食物,如黑豆、黑芝麻、黑米、桑葚等。
减少烫染
不使用劣质洗发用品,少烫发、染发,减少对头发的伤害,保护发质。一般情况下,两次烫发的间隔时间不能少于半年。对于已经出现白发的人,更应注意减少烫染次数。
梳头按摩
按摩时指肚用中等稍强的力量,对头部进行梳理,从前往后梳,从两侧到中央,最后挤压头皮。此法有助于畅通经脉气血,中医典籍中有“千过梳发,发不白”的说法,说的就是常梳头、勤按摩能防止白发生长。建议每天梳理头皮2次,每次15~20分钟。此外,适度运动能舒畅气血,使得头部微微汗出,也有防止白发的作用。
摘自2024-3-14中国中医药报
本报记者 徐尤佳
近日,许久未公开露面的女星徐熙媛因白头发上了热搜。不少网友表示,曾经对自己头发惜之如命、对自己外形要求严格的“美容大王”难道也要向岁月妥协了吗?其实,1976年出生的徐熙媛已经48岁,长出白发是很正常的事情。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皮肤科副主任袁丞达表示,每个人到了一定年龄都会长白头发。头发的颜色是由毛囊里毛母细胞所分泌的黑色素决定的。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黑色素合成减少,白发就会出现。
少年白发要引起重视
有研究表明,亚洲人群30岁之前大多是乌黑的头发,一般在30~50岁左右白发开始出现,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果有的人正当青春年少,却已白发苍苍、满头堆雪,就要引起重视,这可能代表着身体出现了问题。
在25岁以前就出现白发即为少年白发,俗称“少白头”,遗传因素是本病主要原因。除了遗传因素,也可能由疾病引发,如白癜风、斑秃等皮肤病;甲状腺炎、溃疡性结肠炎、恶性贫血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等内脏功能障碍;肿瘤、结核等慢性消耗性疾病;脑血栓、颈椎骨质增生等造成头部供血不足的疾病;糖尿病等代谢障碍性疾病。营养缺失也会导致“少白头”,如低钙、低铁,或维生素B12及维生素D不足。香烟中的尼古丁及其他物质会影响血液流动性,导致白发形成。精神压力大时会激活交感神经,使大量毛发色素干细胞被过度激活,最后被耗竭,使得毛发变白。长期的日光暴晒可导致黑色素细胞的损伤,使黑色素合成功能减退,从而出现白发。一些影响酪氨酸酶活性的药物也可能会引起白发,如酪氨酸酶抑制剂或抗疟药等。
袁丞达提醒,如果过早出现白发,要及时就医,明确诊断,然后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治疗原发病、避免致病因素、补充缺乏的营养素等。
不同位置的白发预示不同健康问题
生活中常见生理性白发,即自然衰老产生的白发,此类白发一般是从颞部及鬓角处开始出现,然后是头顶部,最后才是枕部区域。如果局部头发突然变白,最好到医院检查一下,这可能是身体出现疾病的预警信号。
两鬓斑白,关注肝胆
两鬓属于足少阳胆经,胆经从外眼角的瞳子髎穴开始,向上沿头部侧面行走,到达额角部,下行至耳后(完骨穴)。肝、胆互为表里,故两鬓生白发与肝经、胆经关系最为密切。此类白发人群可以刮拭或按压浮白穴(足少阳胆经上的穴位,在头部,耳后乳突的后上方,从天冲至完骨的弧形连线的上1/3与下2/3交点处),有疏通头部经络、清肝泻火的作用。
头顶、后脑勺白发多,关注肾经
头顶、后脑是督脉、足太阳膀胱经所循。肾与膀胱相表里,督脉主一身之阳气,任督二脉与先天之本肾的关系也最为密切。头顶、后脑勺长白发的人,如果伴有腰膝酸软、健忘、反应迟钝等现象,要注重补肾。
前额白发多,关注胃部
前额为足阳明胃经循行所过,故前额白发主要与胃经有关。《黄帝内经》也指出,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如何控制白发增多
有些人长了白发之后就立刻拔掉,也有些人说白发不能拔,容易越拔越多。其实拔掉白发容易损坏发根、破坏毛囊,确实不是好方法。那么,该如何控制白发增多呢?
袁丞达指出,有的白发是先天遗传造成的,有的是后天失养所致,所以要咨询专业医生,找准病因,精准施治。中医理论认为,头发与肾、肝、脾胃都有密切关系。肝藏血,肝血充足,头发受到滋养才不易变白;脾主运化,疏布水谷精微于毛发;而肾气充足是头发健康的根本。白发者可以在中医师指导下服用养发的汤药或中成药(如七宝美髯丸、八珍颗粒、四妙丸等)。此外,袁丞达还给出以下建议。
作息规律
现代社会压力比较大,很多人加班加点熬夜工作,这样会加重气血的损耗,不仅影响头发生长,还会导致疲惫乏力、面色发黄、皮肤没有光泽等。如果工作量较大,建议早上稍早些起床而不是熬夜,晚上尽量在11点前入睡。
合理饮食
头发生长过程和体内微量元素水平密切相关。毛囊中的细胞是人体增长最快的细胞之一,其生长必须得到充分营养。建议平时多吃些鱼类、豆类、绿叶蔬菜、动物肝脏等富含蛋白质的“护发”食物,帮助强健发质。同时,宜适量多食补益肝肾精血的黑色食物,如黑豆、黑芝麻、黑米、桑葚等。
减少烫染
不使用劣质洗发用品,少烫发、染发,减少对头发的伤害,保护发质。一般情况下,两次烫发的间隔时间不能少于半年。对于已经出现白发的人,更应注意减少烫染次数。
梳头按摩
按摩时指肚用中等稍强的力量,对头部进行梳理,从前往后梳,从两侧到中央,最后挤压头皮。此法有助于畅通经脉气血,中医典籍中有“千过梳发,发不白”的说法,说的就是常梳头、勤按摩能防止白发生长。建议每天梳理头皮2次,每次15~20分钟。此外,适度运动能舒畅气血,使得头部微微汗出,也有防止白发的作用。
侧柏叶水洗头 让头发黑又亮
摘自2024-3-21中国中医药报
胡佑志 四川省彭州市中医医院
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肾主骨,其华在发,白发主要是由于肝肾不足、气血亏损所致。尤其是经常熬夜、精血暗耗的人,头发更容易因失去濡养而花白。人进入中老年后,先天之肾气逐渐耗竭,气血逐渐虚弱,黑色素生成减少,使得头发中的色素消失,逐渐变白。一般人会在35岁左右开始逐渐出现白发,若过早出现白头发或头发干枯、脱落等现象,则应注重及时治疗和护理。
采用侧柏叶煮水洗头是一个护发的好方法。侧柏叶可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生发乌发,可用于治疗血热脱发、须发早白等。每次取侧柏叶1000克,用清水浸泡两遍,每次浸泡约10分钟,轻嗅一下可闻到阵阵清香,将洗净的侧柏叶放入砂锅中文火煎煮1小时,待溢出侧柏清香气息,水液变黄绿时即可关火,然后自然冷却,用细纱布过滤取汁液,分装入矿泉水瓶中备用。
洗头时,将少许汁液倒入掌心中,直接在头皮、头发上揉搓、拍打,再用手指推擦,横竖、旋转均可,直至头皮发热为度,最后用木梳稍用力梳理,梳至头发柔顺,头皮不痒,舒适轻松为度。
湿润的头发要自然晾干,让侧柏叶汁液自然保留、缓慢吸收,在头发、头皮上形成一个保护层,不建议再用清水冲洗。
坚持隔日按此法细致护发,可使头发光亮乌黑、蓬松,对脂溢性脱发、青少年白发等都可起到良好效果。
摘自2024-3-21中国中医药报
胡佑志 四川省彭州市中医医院
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肾主骨,其华在发,白发主要是由于肝肾不足、气血亏损所致。尤其是经常熬夜、精血暗耗的人,头发更容易因失去濡养而花白。人进入中老年后,先天之肾气逐渐耗竭,气血逐渐虚弱,黑色素生成减少,使得头发中的色素消失,逐渐变白。一般人会在35岁左右开始逐渐出现白发,若过早出现白头发或头发干枯、脱落等现象,则应注重及时治疗和护理。
采用侧柏叶煮水洗头是一个护发的好方法。侧柏叶可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生发乌发,可用于治疗血热脱发、须发早白等。每次取侧柏叶1000克,用清水浸泡两遍,每次浸泡约10分钟,轻嗅一下可闻到阵阵清香,将洗净的侧柏叶放入砂锅中文火煎煮1小时,待溢出侧柏清香气息,水液变黄绿时即可关火,然后自然冷却,用细纱布过滤取汁液,分装入矿泉水瓶中备用。
洗头时,将少许汁液倒入掌心中,直接在头皮、头发上揉搓、拍打,再用手指推擦,横竖、旋转均可,直至头皮发热为度,最后用木梳稍用力梳理,梳至头发柔顺,头皮不痒,舒适轻松为度。
湿润的头发要自然晾干,让侧柏叶汁液自然保留、缓慢吸收,在头发、头皮上形成一个保护层,不建议再用清水冲洗。
坚持隔日按此法细致护发,可使头发光亮乌黑、蓬松,对脂溢性脱发、青少年白发等都可起到良好效果。
脱发白发食蜜膏
摘自2024-12-11中国中医药报
胡献国 湖北省远安县中医院
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肾之华在发,故头发的荣枯脱落与气血有很大关系。气血充沛、肾精充足,则头发光亮生辉、黑如染墨,反之,则脱落发白、焦枯不荣。下面介绍二则膏方,以益气养血、补益肝肾为治,可有效防治肝肾阴亏所致脱发、白发。
何首乌膏
制法及服法:何首乌、胡麻仁、大枣各500克,蜂蜜适量。将胡麻仁炒香研细、二药择净,水煎3次,合并后文火浓缩,加入蜂蜜,煮沸收膏,候温装瓶。每次服20毫升,每日1~2次,温开水适量送服,或调入稀粥中服食。
功效:胡麻仁有补肝肾、润五脏、益气血、润肠燥之功,可用于精亏血虚、肝肾不足引起的头晕眼花、须发早白、四肢无力等症。何首乌功善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可用于肝肾亏虚之腰膝酸软、头晕目花、须发早白、毛发脱落、耳鸣耳聋、肾虚无子等。大枣甘温益气,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之功,入脾胃而调补中焦,为补益脾胃的常用辅助药。三物加蜂蜜合用有健脾胃、补精髓、益气血、乌须发之功。脾胃健则气血足,肝肾精血得补,血脉充盈,毛发得养,故须乌发秀。
旱莲草膏
制法及服法:鲜旱莲草5000克,蜂蜜500克。将鲜旱莲草洗净、榨汁,与蜂蜜混匀,煮沸收膏,候温装瓶。每日2次,每次10毫升,黄酒适量送服。
功效:旱莲草能补益肝肾之阴,可治疗肝肾阴虚或阴虚内热所致须发早白、头晕目眩、失眠多梦、腰膝酸软、遗精耳鸣等症。蜂蜜有补中益气、润肺止咳、润肠通便之功。二物合用有滋阴补肾、养血益气之功,故可治疗脱发、白发。
摘自2024-12-11中国中医药报
胡献国 湖北省远安县中医院
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肾之华在发,故头发的荣枯脱落与气血有很大关系。气血充沛、肾精充足,则头发光亮生辉、黑如染墨,反之,则脱落发白、焦枯不荣。下面介绍二则膏方,以益气养血、补益肝肾为治,可有效防治肝肾阴亏所致脱发、白发。
何首乌膏
制法及服法:何首乌、胡麻仁、大枣各500克,蜂蜜适量。将胡麻仁炒香研细、二药择净,水煎3次,合并后文火浓缩,加入蜂蜜,煮沸收膏,候温装瓶。每次服20毫升,每日1~2次,温开水适量送服,或调入稀粥中服食。
功效:胡麻仁有补肝肾、润五脏、益气血、润肠燥之功,可用于精亏血虚、肝肾不足引起的头晕眼花、须发早白、四肢无力等症。何首乌功善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可用于肝肾亏虚之腰膝酸软、头晕目花、须发早白、毛发脱落、耳鸣耳聋、肾虚无子等。大枣甘温益气,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之功,入脾胃而调补中焦,为补益脾胃的常用辅助药。三物加蜂蜜合用有健脾胃、补精髓、益气血、乌须发之功。脾胃健则气血足,肝肾精血得补,血脉充盈,毛发得养,故须乌发秀。
旱莲草膏
制法及服法:鲜旱莲草5000克,蜂蜜500克。将鲜旱莲草洗净、榨汁,与蜂蜜混匀,煮沸收膏,候温装瓶。每日2次,每次10毫升,黄酒适量送服。
功效:旱莲草能补益肝肾之阴,可治疗肝肾阴虚或阴虚内热所致须发早白、头晕目眩、失眠多梦、腰膝酸软、遗精耳鸣等症。蜂蜜有补中益气、润肺止咳、润肠通便之功。二物合用有滋阴补肾、养血益气之功,故可治疗脱发、白发。
规律、和谐的性生活有利于维持良好的内分泌环境,从而保持卵巢健康。性生活和谐可以增强对生活的信心、保持精神愉快、缓解心理压力,但是可千万不要忘了避孕这件大事。
一些女性错误地认为,人工流产是小事儿,休养几天就能“满血复活”。实际上,肉体的创伤很快能修复,但人体的内分泌变化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恢复的。如果反复多次行人工流产,经常扰乱内分泌状态,容易造成体内看不见的损伤,渐渐使卵巢失去正常的功能。同时,人工流产导致的医源性损伤也不容小觑。女性同胞一定要保护好自己,不可轻视避孕的重要性。妈妈们也应该提早对女儿进行性教育,理智看待性生理。
改善生活方式
有些年轻人心情不好时,喜欢去酒吧潇洒一番,当酒精在血管里咆哮、烟雾在鼻孔中缭绕、音乐在耳边躁动,似乎能让人一时忘却烦恼,但对身体造成了不可弥补的伤害。中医认为,酒性热,不但耗气,还可伤阴。烟草带来的伤害也并非局限在肺部,其中的化学物质会造成卵泡减少,有研究发现吸烟女性比不吸烟的女性更易发生卵巢早衰。女性千万不要追求这种看似时髦实则危害无穷的精神刺激品。
另外,有毒物质还可以通过皮肤,呼吸等对女性生殖功能造成长久慢性的损害,所以要避免卵巢早衰应尽量避免染发、涂抹劣质化妆品及入住新装修住所等。
营养搭配均衡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等作为人体的重要营养物质,每一种都不能缺少。我们反对过于滋补,提倡控制每天摄入的总热量,但是千万不可偏食,合理搭配才是健康饮食的关键。碳水化合物作为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每天摄入不应少于250克。爱美的女孩如果担心碳水化合物容易导致发胖,可以试试粗粮。蛋白质主要包括肉制品、豆制品,不易发胖且会让身体强健。蔬菜、水果自然是瘦身人士的挚爱,但要注意不少水果含糖丰富,应控制摄入量。
《黄帝内经》主张酸苦甘辛咸五味要适度,“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如果饮食五味偏嗜,则会造成脏腑功能偏盛偏衰,影响脏腑功能。所以想要保护卵巢,营养就要均衡,不可偏嗜。平时要注意忌口,少食生冷、油腻、辛辣的食物,如火锅、冰激凌、油炸品等。过度食用甜腻食品,会使痰湿积聚、冲任失调,影响女性的卵巢功能。
保持精神轻松愉悦
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 云:“因女子以肝为先天,阴性凝结,易于拂郁,郁则气滞血亦滞。”清代单南山《胎产指南》云:“一则忧愁思患,恼怒怨恨,气郁血滞而经不行者。当开郁气、通滞血而经自行。” 女性有多忧思虑的特点,易出现肝气郁结,进而导致气血郁滞,影响卵巢功能,导致月经、生殖功能异常。
有研究显示,教育背景优、社会地位高的女性往往更容易出现卵巢功能异常,这与长期的作息时间不规律、高强度工作息息相关。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女性由于工作过度紧张、压力大而出现卵巢早衰的现象已屡见不鲜。人在情绪轻松愉快时,体内的免疫活性物质增多,抗病能力较强。长期处于情志抑郁、情绪紊乱状态之中而不能自拔,会直接抑制卵巢功能,加速卵巢功能衰竭或生殖器官萎缩。因此,放松心情、平衡心态、缓解压力是卵巢早衰治疗过程中的重中之重。不管是否患病,日常生活中,女性都要努力调节情志,把握良好的心态,排解不良情绪,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工作之余可以听听音乐、练习书法等,都能宜人情志、调和气血。
科学减肥 坚持锻炼
脾为后天之本,其功能的正常保证了精微物质能够输布全身、营养脏腑组织,保证了充足的气血,这是维持正常卵巢功能、正常月经的关键。近年来由于社会对“瘦”的推崇,部分女性为了瘦身不惜一切,甚至过度节食,伤害脾胃功能。此外,减肥药的滥用,尤其是某些成分不明的减肥药会通过扰乱激素水平达到一时的效果,造成减肥成功的假象,贻害无穷。这些对“瘦”的不健康追求都成了卵巢功能的“隐形杀手”。
如果长期营养不足,会使脑垂体功能衰退,引发卵巢等生殖器官萎缩、功能减退。脂肪组织是体内除卵巢以外制造雌激素的重要场所,其数量直接影响体内控制月经周期的内分泌调节机制。因此,过度减肥会造成内分泌紊乱,导致月经紊乱,甚至卵巢早衰。
锻炼有利于增强体质,促进新陈代谢及血液循环,也是帮助减肥的重要方式。强健的体魄能保持全身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健康与协调,延缓卵巢功能衰退。
锦囊2 美容养颜有佳肴
摘自2024-3-8中国中医药报
周文清 北京市延庆区妇幼保健院
3月8日是国际妇女节,也被称作“女神节”,女性朋友们在这一天要记得对自己好一些,不妨做上几道美容驻颜又滋味鲜美的菜品犒劳自己。
五黑粥
材料:黑米80g,黑豆30g,黑芝麻15g,黑枣3枚,黑木耳30g,红糖适量。
做法:将洗净的黑米和黑豆用清水提前浸泡一晚,黑木耳提前洗净泡发。将黑芝麻、黑枣、黑木耳、黑豆、黑米一同倒入锅中,加入5倍于食材的水,用大火烧开,然后改为小火焖1小时。等到粥变熟烂浓稠后即可关火,加红糖调味即可。
功效:滋补肝肾、养血润燥、乌发美容。黑米作为粳米的一种,有益气补虚之效,在《证类本草》中便记载其“主益气,止烦,止泄”。黑枣又名君迁子,《本草纲目》记载其“止消渴,去烦热,令人润泽。镇心。久服,悦人颜色,令人轻健”。《本草撮要》认为黑木耳“功专利五脏,宣肠胃”。黑豆、黑芝麻两味更是直入肾经,《药性切用》中记载黑豆“色黑入肾,补肾养心”,《本草新编》认为黑芝麻“入肾经,并通任、督之脉。功擅黑须”。中医认为肾气充盛则头发黑亮,五黑粥以五种黑色的食物补益肾气,帮助每个女神拥有一头乌黑的秀发。
红枣蒸山药
材料:山药1根,红枣10枚,冰糖适量,蜂蜜适量,干桂花适量。
做法:将山药去皮洗净后切成滚刀块,红枣洗净去核。然后将红枣及山药放入蒸锅蒸20分钟。另起一锅,锅中加入少许清水,放入适量冰糖熬出糖稀,关火后加入少许蜂蜜和干桂花拌匀。最后将调好的桂花糖淋在蒸好的红枣山药上,拌匀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益胃、美容养颜。魏晋时期的《吴普本草》记载,红枣“主调中,益脾气,令人好颜色,美志气”。山药则早在《神农本草经》中便被划为上品,《汤液本草》亦记载山药可“充五脏,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轻身耐老,延年不饥”。二者相合则益气健脾,驻颜抗衰。
茵陈鲫鱼汤
材料:鲫鱼一条(约400克),干茵陈50克,姜4片,葱段适量。
做法:将干茵陈浸泡20分钟后,冲洗干净,放入汤包中,扎紧袋口备用。将鲫鱼宰杀、洗净后备用。汤锅热油后,放入姜片稍煎,放入鲫鱼小火煎至两面金黄,加入适量清水和茵陈汤包,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30分钟,加入葱段再煮3分钟,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利湿、美白退黄。《本草经集注》中记载茵陈“久服轻身,益气,耐老,面白悦长年。”也就是说,茵陈不仅可清热利湿,利胆退黄,久服更有美白功效。《本草纲目》记载“鲫喜偎泥,不食杂物,故能补胃”。两者合用不仅滋味鲜美,更是健脾祛湿,美白嫩肤的一道佳品。
摘自2024-3-8中国中医药报
周文清 北京市延庆区妇幼保健院
3月8日是国际妇女节,也被称作“女神节”,女性朋友们在这一天要记得对自己好一些,不妨做上几道美容驻颜又滋味鲜美的菜品犒劳自己。
五黑粥
材料:黑米80g,黑豆30g,黑芝麻15g,黑枣3枚,黑木耳30g,红糖适量。
做法:将洗净的黑米和黑豆用清水提前浸泡一晚,黑木耳提前洗净泡发。将黑芝麻、黑枣、黑木耳、黑豆、黑米一同倒入锅中,加入5倍于食材的水,用大火烧开,然后改为小火焖1小时。等到粥变熟烂浓稠后即可关火,加红糖调味即可。
功效:滋补肝肾、养血润燥、乌发美容。黑米作为粳米的一种,有益气补虚之效,在《证类本草》中便记载其“主益气,止烦,止泄”。黑枣又名君迁子,《本草纲目》记载其“止消渴,去烦热,令人润泽。镇心。久服,悦人颜色,令人轻健”。《本草撮要》认为黑木耳“功专利五脏,宣肠胃”。黑豆、黑芝麻两味更是直入肾经,《药性切用》中记载黑豆“色黑入肾,补肾养心”,《本草新编》认为黑芝麻“入肾经,并通任、督之脉。功擅黑须”。中医认为肾气充盛则头发黑亮,五黑粥以五种黑色的食物补益肾气,帮助每个女神拥有一头乌黑的秀发。
红枣蒸山药
材料:山药1根,红枣10枚,冰糖适量,蜂蜜适量,干桂花适量。
做法:将山药去皮洗净后切成滚刀块,红枣洗净去核。然后将红枣及山药放入蒸锅蒸20分钟。另起一锅,锅中加入少许清水,放入适量冰糖熬出糖稀,关火后加入少许蜂蜜和干桂花拌匀。最后将调好的桂花糖淋在蒸好的红枣山药上,拌匀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益胃、美容养颜。魏晋时期的《吴普本草》记载,红枣“主调中,益脾气,令人好颜色,美志气”。山药则早在《神农本草经》中便被划为上品,《汤液本草》亦记载山药可“充五脏,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轻身耐老,延年不饥”。二者相合则益气健脾,驻颜抗衰。
茵陈鲫鱼汤
材料:鲫鱼一条(约400克),干茵陈50克,姜4片,葱段适量。
做法:将干茵陈浸泡20分钟后,冲洗干净,放入汤包中,扎紧袋口备用。将鲫鱼宰杀、洗净后备用。汤锅热油后,放入姜片稍煎,放入鲫鱼小火煎至两面金黄,加入适量清水和茵陈汤包,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30分钟,加入葱段再煮3分钟,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利湿、美白退黄。《本草经集注》中记载茵陈“久服轻身,益气,耐老,面白悦长年。”也就是说,茵陈不仅可清热利湿,利胆退黄,久服更有美白功效。《本草纲目》记载“鲫喜偎泥,不食杂物,故能补胃”。两者合用不仅滋味鲜美,更是健脾祛湿,美白嫩肤的一道佳品。
锦囊3 中医外治养气血
摘自2024-3-8中国中医药报
曹方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男女脏腑、气血、经络的活动规律基本相同,但女性有其特殊的生理机能及其相应的疾病,决定了其养生保健的独特之处。中医养生手段和方法丰富多彩,如能结合个人体质,善用穴位按摩、艾灸、拔罐、刮痧等方法,综合调摄,内养外调,便可扶正祛邪、调和气血,助力女性养生保健,延缓衰老、青春常驻。
腧穴调理
百会 此穴为督脉腧穴,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百会穴别名“三阳五会”,具有熄风醒脑,升阳固脱的功效。女性经常按揉、拍打百会穴,可畅通头部气血,有利于缓解头痛、眩晕、高血压、内脏下垂、失眠、焦虑等疾患,达到防病延年的作用。
合谷 此穴为手阳明大肠经腧穴,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合谷为大肠经原穴,具有清热解表、明目聪耳、通络止痛的功效。阳明经多气多血,合谷穴又为四总穴之一,可治疗头面部诸疾患。按揉合谷穴,可调气活血,有利于女性面部美颜。
三阴交 此穴为足太阴脾经腧穴,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三阴交为脾经、肝经和肾经三条阴经的交会穴,具有健脾益气、调补肝肾、行气活血的功效,是治疗妇科多种疾病的常用穴位。女性日常按揉三阴交穴,可达到按一穴调补三经气血的作用,有利于女性补益肝肾、延缓衰老。
血海 此穴为足太阴脾经腧穴,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血海穴为女性调经要穴,具有健脾化湿、调经通血的功效。按揉血海穴,可调理一切因血引起的妇科疾病。
足三里 此穴为足阳明胃经腧穴,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足三里为胃经的合穴和胃的下合穴,可治疗一切脾胃疾患,亦为古今医家推崇的第一保健要穴。按揉足三里可强健脾胃,补中益气,增强女性免疫力。
涌泉 此穴为足少阴肾经腧穴,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涌泉为肾经起穴,可调补肾气,补养肾精。足部离心脏最远,每日行走负担最重,按揉涌泉穴可温经散寒、活血通络、疏肝理气、安神助眠,有助于治疗女性精力减退、倦怠乏力、神经衰弱、失眠、焦躁等。
艾灸
艾灸自古就是防病保健,延年益寿的中医方法,女性无病经常艾灸气海、关元、命门、足三里等穴,可以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保持精力充沛,长寿不衰。若有痛经、月经不调、子宫脱垂等妇科疾病,亦可选取上述穴位进行艾灸辅助治疗,可起温经散寒、补中益气、调畅气血的作用。
拔罐
拔罐,古称角法,民间俗称拔火罐,以罐为工具,借助火力造成罐内负压,吸附于穴位或体表部位,产生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瘀血,以防治疾病。
女性可采取面部闪罐方法,畅通面部气血,减少瘀斑聚集,起到美容养颜的功效。在背腰部采取留罐、走罐,可畅通膀胱经、督脉气血,祛除风、寒、湿邪,调整机体脏腑经络气血,防治疾病,延年益寿。
刮痧
刮痧法采用刮痧板,配合专用的刮痧油、乳等在身体各部和经络皮部进行刮拭,从而可达到调整经络气血、益气养血、濡养肌肤、减少皱纹、驻颜防衰、预防疾病的作用。
头为诸阳之会,手足六阳经皆会聚于头面部,故面部刮痧常选取六阳经及其所属穴位。注意的是面部刮痧不要求刮出痧点(出血点),只要有面部发热、微红即达到美容养颜的效果。背腰部为督脉和膀胱经循行所过,五脏的背俞穴都会聚于背部,通过在背腰部刮痧,可促进气血运行,调和五脏六腑功能,强壮筋骨和预防背腰部慢性劳损。
摘自2024-3-8中国中医药报
曹方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男女脏腑、气血、经络的活动规律基本相同,但女性有其特殊的生理机能及其相应的疾病,决定了其养生保健的独特之处。中医养生手段和方法丰富多彩,如能结合个人体质,善用穴位按摩、艾灸、拔罐、刮痧等方法,综合调摄,内养外调,便可扶正祛邪、调和气血,助力女性养生保健,延缓衰老、青春常驻。
腧穴调理
百会 此穴为督脉腧穴,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百会穴别名“三阳五会”,具有熄风醒脑,升阳固脱的功效。女性经常按揉、拍打百会穴,可畅通头部气血,有利于缓解头痛、眩晕、高血压、内脏下垂、失眠、焦虑等疾患,达到防病延年的作用。
合谷 此穴为手阳明大肠经腧穴,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合谷为大肠经原穴,具有清热解表、明目聪耳、通络止痛的功效。阳明经多气多血,合谷穴又为四总穴之一,可治疗头面部诸疾患。按揉合谷穴,可调气活血,有利于女性面部美颜。
三阴交 此穴为足太阴脾经腧穴,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三阴交为脾经、肝经和肾经三条阴经的交会穴,具有健脾益气、调补肝肾、行气活血的功效,是治疗妇科多种疾病的常用穴位。女性日常按揉三阴交穴,可达到按一穴调补三经气血的作用,有利于女性补益肝肾、延缓衰老。
血海 此穴为足太阴脾经腧穴,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血海穴为女性调经要穴,具有健脾化湿、调经通血的功效。按揉血海穴,可调理一切因血引起的妇科疾病。
足三里 此穴为足阳明胃经腧穴,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足三里为胃经的合穴和胃的下合穴,可治疗一切脾胃疾患,亦为古今医家推崇的第一保健要穴。按揉足三里可强健脾胃,补中益气,增强女性免疫力。
涌泉 此穴为足少阴肾经腧穴,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涌泉为肾经起穴,可调补肾气,补养肾精。足部离心脏最远,每日行走负担最重,按揉涌泉穴可温经散寒、活血通络、疏肝理气、安神助眠,有助于治疗女性精力减退、倦怠乏力、神经衰弱、失眠、焦躁等。
艾灸
艾灸自古就是防病保健,延年益寿的中医方法,女性无病经常艾灸气海、关元、命门、足三里等穴,可以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保持精力充沛,长寿不衰。若有痛经、月经不调、子宫脱垂等妇科疾病,亦可选取上述穴位进行艾灸辅助治疗,可起温经散寒、补中益气、调畅气血的作用。
拔罐
拔罐,古称角法,民间俗称拔火罐,以罐为工具,借助火力造成罐内负压,吸附于穴位或体表部位,产生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瘀血,以防治疾病。
女性可采取面部闪罐方法,畅通面部气血,减少瘀斑聚集,起到美容养颜的功效。在背腰部采取留罐、走罐,可畅通膀胱经、督脉气血,祛除风、寒、湿邪,调整机体脏腑经络气血,防治疾病,延年益寿。
刮痧
刮痧法采用刮痧板,配合专用的刮痧油、乳等在身体各部和经络皮部进行刮拭,从而可达到调整经络气血、益气养血、濡养肌肤、减少皱纹、驻颜防衰、预防疾病的作用。
头为诸阳之会,手足六阳经皆会聚于头面部,故面部刮痧常选取六阳经及其所属穴位。注意的是面部刮痧不要求刮出痧点(出血点),只要有面部发热、微红即达到美容养颜的效果。背腰部为督脉和膀胱经循行所过,五脏的背俞穴都会聚于背部,通过在背腰部刮痧,可促进气血运行,调和五脏六腑功能,强壮筋骨和预防背腰部慢性劳损。
精准施策 养出乌黑秀发
摘自2024-3-14中国中医药报
本报记者 徐尤佳
近日,许久未公开露面的女星徐熙媛因白头发上了热搜。不少网友表示,曾经对自己头发惜之如命、对自己外形要求严格的“美容大王”难道也要向岁月妥协了吗?其实,1976年出生的徐熙媛已经48岁,长出白发是很正常的事情。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皮肤科副主任袁丞达表示,每个人到了一定年龄都会长白头发。头发的颜色是由毛囊里毛母细胞所分泌的黑色素决定的。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黑色素合成减少,白发就会出现。
少年白发要引起重视
有研究表明,亚洲人群30岁之前大多是乌黑的头发,一般在30~50岁左右白发开始出现,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果有的人正当青春年少,却已白发苍苍、满头堆雪,就要引起重视,这可能代表着身体出现了问题。
在25岁以前就出现白发即为少年白发,俗称“少白头”,遗传因素是本病主要原因。除了遗传因素,也可能由疾病引发,如白癜风、斑秃等皮肤病;甲状腺炎、溃疡性结肠炎、恶性贫血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等内脏功能障碍;肿瘤、结核等慢性消耗性疾病;脑血栓、颈椎骨质增生等造成头部供血不足的疾病;糖尿病等代谢障碍性疾病。营养缺失也会导致“少白头”,如低钙、低铁,或维生素B12及维生素D不足。香烟中的尼古丁及其他物质会影响血液流动性,导致白发形成。精神压力大时会激活交感神经,使大量毛发色素干细胞被过度激活,最后被耗竭,使得毛发变白。长期的日光暴晒可导致黑色素细胞的损伤,使黑色素合成功能减退,从而出现白发。一些影响酪氨酸酶活性的药物也可能会引起白发,如酪氨酸酶抑制剂或抗疟药等。
袁丞达提醒,如果过早出现白发,要及时就医,明确诊断,然后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治疗原发病、避免致病因素、补充缺乏的营养素等。
不同位置的白发预示不同健康问题
生活中常见生理性白发,即自然衰老产生的白发,此类白发一般是从颞部及鬓角处开始出现,然后是头顶部,最后才是枕部区域。如果局部头发突然变白,最好到医院检查一下,这可能是身体出现疾病的预警信号。
两鬓斑白,关注肝胆
两鬓属于足少阳胆经,胆经从外眼角的瞳子髎穴开始,向上沿头部侧面行走,到达额角部,下行至耳后(完骨穴)。肝、胆互为表里,故两鬓生白发与肝经、胆经关系最为密切。此类白发人群可以刮拭或按压浮白穴(足少阳胆经上的穴位,在头部,耳后乳突的后上方,从天冲至完骨的弧形连线的上1/3与下2/3交点处),有疏通头部经络、清肝泻火的作用。
头顶、后脑勺白发多,关注肾经
头顶、后脑是督脉、足太阳膀胱经所循。肾与膀胱相表里,督脉主一身之阳气,任督二脉与先天之本肾的关系也最为密切。头顶、后脑勺长白发的人,如果伴有腰膝酸软、健忘、反应迟钝等现象,要注重补肾。
前额白发多,关注胃部
前额为足阳明胃经循行所过,故前额白发主要与胃经有关。《黄帝内经》也指出,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如何控制白发增多
有些人长了白发之后就立刻拔掉,也有些人说白发不能拔,容易越拔越多。其实拔掉白发容易损坏发根、破坏毛囊,确实不是好方法。那么,该如何控制白发增多呢?
袁丞达指出,有的白发是先天遗传造成的,有的是后天失养所致,所以要咨询专业医生,找准病因,精准施治。中医理论认为,头发与肾、肝、脾胃都有密切关系。肝藏血,肝血充足,头发受到滋养才不易变白;脾主运化,疏布水谷精微于毛发;而肾气充足是头发健康的根本。白发者可以在中医师指导下服用养发的汤药或中成药(如七宝美髯丸、八珍颗粒、四妙丸等)。此外,袁丞达还给出以下建议。
作息规律
现代社会压力比较大,很多人加班加点熬夜工作,这样会加重气血的损耗,不仅影响头发生长,还会导致疲惫乏力、面色发黄、皮肤没有光泽等。如果工作量较大,建议早上稍早些起床而不是熬夜,晚上尽量在11点前入睡。
合理饮食
头发生长过程和体内微量元素水平密切相关。毛囊中的细胞是人体增长最快的细胞之一,其生长必须得到充分营养。建议平时多吃些鱼类、豆类、绿叶蔬菜、动物肝脏等富含蛋白质的“护发”食物,帮助强健发质。同时,宜适量多食补益肝肾精血的黑色食物,如黑豆、黑芝麻、黑米、桑葚等。
减少烫染
不使用劣质洗发用品,少烫发、染发,减少对头发的伤害,保护发质。一般情况下,两次烫发的间隔时间不能少于半年。对于已经出现白发的人,更应注意减少烫染次数。
梳头按摩
按摩时指肚用中等稍强的力量,对头部进行梳理,从前往后梳,从两侧到中央,最后挤压头皮。此法有助于畅通经脉气血,中医典籍中有“千过梳发,发不白”的说法,说的就是常梳头、勤按摩能防止白发生长。建议每天梳理头皮2次,每次15~20分钟。此外,适度运动能舒畅气血,使得头部微微汗出,也有防止白发的作用。
摘自2024-3-14中国中医药报
本报记者 徐尤佳
近日,许久未公开露面的女星徐熙媛因白头发上了热搜。不少网友表示,曾经对自己头发惜之如命、对自己外形要求严格的“美容大王”难道也要向岁月妥协了吗?其实,1976年出生的徐熙媛已经48岁,长出白发是很正常的事情。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皮肤科副主任袁丞达表示,每个人到了一定年龄都会长白头发。头发的颜色是由毛囊里毛母细胞所分泌的黑色素决定的。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黑色素合成减少,白发就会出现。
少年白发要引起重视
有研究表明,亚洲人群30岁之前大多是乌黑的头发,一般在30~50岁左右白发开始出现,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果有的人正当青春年少,却已白发苍苍、满头堆雪,就要引起重视,这可能代表着身体出现了问题。
在25岁以前就出现白发即为少年白发,俗称“少白头”,遗传因素是本病主要原因。除了遗传因素,也可能由疾病引发,如白癜风、斑秃等皮肤病;甲状腺炎、溃疡性结肠炎、恶性贫血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等内脏功能障碍;肿瘤、结核等慢性消耗性疾病;脑血栓、颈椎骨质增生等造成头部供血不足的疾病;糖尿病等代谢障碍性疾病。营养缺失也会导致“少白头”,如低钙、低铁,或维生素B12及维生素D不足。香烟中的尼古丁及其他物质会影响血液流动性,导致白发形成。精神压力大时会激活交感神经,使大量毛发色素干细胞被过度激活,最后被耗竭,使得毛发变白。长期的日光暴晒可导致黑色素细胞的损伤,使黑色素合成功能减退,从而出现白发。一些影响酪氨酸酶活性的药物也可能会引起白发,如酪氨酸酶抑制剂或抗疟药等。
袁丞达提醒,如果过早出现白发,要及时就医,明确诊断,然后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治疗原发病、避免致病因素、补充缺乏的营养素等。
不同位置的白发预示不同健康问题
生活中常见生理性白发,即自然衰老产生的白发,此类白发一般是从颞部及鬓角处开始出现,然后是头顶部,最后才是枕部区域。如果局部头发突然变白,最好到医院检查一下,这可能是身体出现疾病的预警信号。
两鬓斑白,关注肝胆
两鬓属于足少阳胆经,胆经从外眼角的瞳子髎穴开始,向上沿头部侧面行走,到达额角部,下行至耳后(完骨穴)。肝、胆互为表里,故两鬓生白发与肝经、胆经关系最为密切。此类白发人群可以刮拭或按压浮白穴(足少阳胆经上的穴位,在头部,耳后乳突的后上方,从天冲至完骨的弧形连线的上1/3与下2/3交点处),有疏通头部经络、清肝泻火的作用。
头顶、后脑勺白发多,关注肾经
头顶、后脑是督脉、足太阳膀胱经所循。肾与膀胱相表里,督脉主一身之阳气,任督二脉与先天之本肾的关系也最为密切。头顶、后脑勺长白发的人,如果伴有腰膝酸软、健忘、反应迟钝等现象,要注重补肾。
前额白发多,关注胃部
前额为足阳明胃经循行所过,故前额白发主要与胃经有关。《黄帝内经》也指出,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如何控制白发增多
有些人长了白发之后就立刻拔掉,也有些人说白发不能拔,容易越拔越多。其实拔掉白发容易损坏发根、破坏毛囊,确实不是好方法。那么,该如何控制白发增多呢?
袁丞达指出,有的白发是先天遗传造成的,有的是后天失养所致,所以要咨询专业医生,找准病因,精准施治。中医理论认为,头发与肾、肝、脾胃都有密切关系。肝藏血,肝血充足,头发受到滋养才不易变白;脾主运化,疏布水谷精微于毛发;而肾气充足是头发健康的根本。白发者可以在中医师指导下服用养发的汤药或中成药(如七宝美髯丸、八珍颗粒、四妙丸等)。此外,袁丞达还给出以下建议。
作息规律
现代社会压力比较大,很多人加班加点熬夜工作,这样会加重气血的损耗,不仅影响头发生长,还会导致疲惫乏力、面色发黄、皮肤没有光泽等。如果工作量较大,建议早上稍早些起床而不是熬夜,晚上尽量在11点前入睡。
合理饮食
头发生长过程和体内微量元素水平密切相关。毛囊中的细胞是人体增长最快的细胞之一,其生长必须得到充分营养。建议平时多吃些鱼类、豆类、绿叶蔬菜、动物肝脏等富含蛋白质的“护发”食物,帮助强健发质。同时,宜适量多食补益肝肾精血的黑色食物,如黑豆、黑芝麻、黑米、桑葚等。
减少烫染
不使用劣质洗发用品,少烫发、染发,减少对头发的伤害,保护发质。一般情况下,两次烫发的间隔时间不能少于半年。对于已经出现白发的人,更应注意减少烫染次数。
梳头按摩
按摩时指肚用中等稍强的力量,对头部进行梳理,从前往后梳,从两侧到中央,最后挤压头皮。此法有助于畅通经脉气血,中医典籍中有“千过梳发,发不白”的说法,说的就是常梳头、勤按摩能防止白发生长。建议每天梳理头皮2次,每次15~20分钟。此外,适度运动能舒畅气血,使得头部微微汗出,也有防止白发的作用。
侧柏叶水洗头 让头发黑又亮
摘自2024-3-21中国中医药报
胡佑志 四川省彭州市中医医院
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肾主骨,其华在发,白发主要是由于肝肾不足、气血亏损所致。尤其是经常熬夜、精血暗耗的人,头发更容易因失去濡养而花白。人进入中老年后,先天之肾气逐渐耗竭,气血逐渐虚弱,黑色素生成减少,使得头发中的色素消失,逐渐变白。一般人会在35岁左右开始逐渐出现白发,若过早出现白头发或头发干枯、脱落等现象,则应注重及时治疗和护理。
采用侧柏叶煮水洗头是一个护发的好方法。侧柏叶可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生发乌发,可用于治疗血热脱发、须发早白等。每次取侧柏叶1000克,用清水浸泡两遍,每次浸泡约10分钟,轻嗅一下可闻到阵阵清香,将洗净的侧柏叶放入砂锅中文火煎煮1小时,待溢出侧柏清香气息,水液变黄绿时即可关火,然后自然冷却,用细纱布过滤取汁液,分装入矿泉水瓶中备用。
洗头时,将少许汁液倒入掌心中,直接在头皮、头发上揉搓、拍打,再用手指推擦,横竖、旋转均可,直至头皮发热为度,最后用木梳稍用力梳理,梳至头发柔顺,头皮不痒,舒适轻松为度。
湿润的头发要自然晾干,让侧柏叶汁液自然保留、缓慢吸收,在头发、头皮上形成一个保护层,不建议再用清水冲洗。
坚持隔日按此法细致护发,可使头发光亮乌黑、蓬松,对脂溢性脱发、青少年白发等都可起到良好效果。
摘自2024-3-21中国中医药报
胡佑志 四川省彭州市中医医院
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肾主骨,其华在发,白发主要是由于肝肾不足、气血亏损所致。尤其是经常熬夜、精血暗耗的人,头发更容易因失去濡养而花白。人进入中老年后,先天之肾气逐渐耗竭,气血逐渐虚弱,黑色素生成减少,使得头发中的色素消失,逐渐变白。一般人会在35岁左右开始逐渐出现白发,若过早出现白头发或头发干枯、脱落等现象,则应注重及时治疗和护理。
采用侧柏叶煮水洗头是一个护发的好方法。侧柏叶可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生发乌发,可用于治疗血热脱发、须发早白等。每次取侧柏叶1000克,用清水浸泡两遍,每次浸泡约10分钟,轻嗅一下可闻到阵阵清香,将洗净的侧柏叶放入砂锅中文火煎煮1小时,待溢出侧柏清香气息,水液变黄绿时即可关火,然后自然冷却,用细纱布过滤取汁液,分装入矿泉水瓶中备用。
洗头时,将少许汁液倒入掌心中,直接在头皮、头发上揉搓、拍打,再用手指推擦,横竖、旋转均可,直至头皮发热为度,最后用木梳稍用力梳理,梳至头发柔顺,头皮不痒,舒适轻松为度。
湿润的头发要自然晾干,让侧柏叶汁液自然保留、缓慢吸收,在头发、头皮上形成一个保护层,不建议再用清水冲洗。
坚持隔日按此法细致护发,可使头发光亮乌黑、蓬松,对脂溢性脱发、青少年白发等都可起到良好效果。
脱发白发食蜜膏
摘自2024-12-11中国中医药报
胡献国 湖北省远安县中医院
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肾之华在发,故头发的荣枯脱落与气血有很大关系。气血充沛、肾精充足,则头发光亮生辉、黑如染墨,反之,则脱落发白、焦枯不荣。下面介绍二则膏方,以益气养血、补益肝肾为治,可有效防治肝肾阴亏所致脱发、白发。
何首乌膏
制法及服法:何首乌、胡麻仁、大枣各500克,蜂蜜适量。将胡麻仁炒香研细、二药择净,水煎3次,合并后文火浓缩,加入蜂蜜,煮沸收膏,候温装瓶。每次服20毫升,每日1~2次,温开水适量送服,或调入稀粥中服食。
功效:胡麻仁有补肝肾、润五脏、益气血、润肠燥之功,可用于精亏血虚、肝肾不足引起的头晕眼花、须发早白、四肢无力等症。何首乌功善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可用于肝肾亏虚之腰膝酸软、头晕目花、须发早白、毛发脱落、耳鸣耳聋、肾虚无子等。大枣甘温益气,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之功,入脾胃而调补中焦,为补益脾胃的常用辅助药。三物加蜂蜜合用有健脾胃、补精髓、益气血、乌须发之功。脾胃健则气血足,肝肾精血得补,血脉充盈,毛发得养,故须乌发秀。
旱莲草膏
制法及服法:鲜旱莲草5000克,蜂蜜500克。将鲜旱莲草洗净、榨汁,与蜂蜜混匀,煮沸收膏,候温装瓶。每日2次,每次10毫升,黄酒适量送服。
功效:旱莲草能补益肝肾之阴,可治疗肝肾阴虚或阴虚内热所致须发早白、头晕目眩、失眠多梦、腰膝酸软、遗精耳鸣等症。蜂蜜有补中益气、润肺止咳、润肠通便之功。二物合用有滋阴补肾、养血益气之功,故可治疗脱发、白发。
摘自2024-12-11中国中医药报
胡献国 湖北省远安县中医院
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肾之华在发,故头发的荣枯脱落与气血有很大关系。气血充沛、肾精充足,则头发光亮生辉、黑如染墨,反之,则脱落发白、焦枯不荣。下面介绍二则膏方,以益气养血、补益肝肾为治,可有效防治肝肾阴亏所致脱发、白发。
何首乌膏
制法及服法:何首乌、胡麻仁、大枣各500克,蜂蜜适量。将胡麻仁炒香研细、二药择净,水煎3次,合并后文火浓缩,加入蜂蜜,煮沸收膏,候温装瓶。每次服20毫升,每日1~2次,温开水适量送服,或调入稀粥中服食。
功效:胡麻仁有补肝肾、润五脏、益气血、润肠燥之功,可用于精亏血虚、肝肾不足引起的头晕眼花、须发早白、四肢无力等症。何首乌功善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可用于肝肾亏虚之腰膝酸软、头晕目花、须发早白、毛发脱落、耳鸣耳聋、肾虚无子等。大枣甘温益气,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之功,入脾胃而调补中焦,为补益脾胃的常用辅助药。三物加蜂蜜合用有健脾胃、补精髓、益气血、乌须发之功。脾胃健则气血足,肝肾精血得补,血脉充盈,毛发得养,故须乌发秀。
旱莲草膏
制法及服法:鲜旱莲草5000克,蜂蜜500克。将鲜旱莲草洗净、榨汁,与蜂蜜混匀,煮沸收膏,候温装瓶。每日2次,每次10毫升,黄酒适量送服。
功效:旱莲草能补益肝肾之阴,可治疗肝肾阴虚或阴虚内热所致须发早白、头晕目眩、失眠多梦、腰膝酸软、遗精耳鸣等症。蜂蜜有补中益气、润肺止咳、润肠通便之功。二物合用有滋阴补肾、养血益气之功,故可治疗脱发、白发。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气血足肝肾调经病消
后一篇: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