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利咽生津润燥清音丸
(2024-01-04 04:29:18)清音丸
摘自2024-1-3中国中医药报
尚学瑞 河南省辉县市中医院
在冬季多发的呼吸道疾病中,有个较常见的症状让人闹心,就是咽喉不利、声音嘶哑,甚至说不出话来,尤其是生活在暖气环境中的人更易出现。那么,这种情况有没有合适的中成药来调理呢?答案是有,可试试清音丸。
组成与功效
清音丸源于明代叶文龄所著《医学统旨》,明代《证治准绳•类方》、清代《兰台轨范》等医籍均原方照录。原方为桔梗、诃子各一两,甘草五分,硼砂、青黛各三钱,冰片三分。研为细末,炼蜜为丸,龙眼大,每服一丸,噙化。主治咳嗽失音。新中国成立后,清音丸作为传统名药不断得到传承与改进。1961年10月出版的《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载经验方“清音丸”,由诃子肉、川贝母、甘草、百药煎、乌梅肉、花粉、葛根、茯苓组成,共研为细粉,过罗,炼蜜为丸。功可“清热利咽,生津止渴。主治肺热火盛,咽喉不利,舌干口燥,失音声哑”。之后,1962年9月出版的《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中收录了天津、西安、兰州、济南、沈阳、呼和浩特六地经验方“清音丸”,除西安方采用《医学统旨》方药外,其余各方均以《医学统旨》方加减。可见中医在治疗肺热津伤所致的咽喉疾病方面很早便独具优势。
现行中成药清音丸采用的是《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方,由诃子肉、川贝母、百药煎、乌梅肉、葛根、茯苓、甘草、天花粉八味药,加辅料蜂蜜制成。本药有清热利咽、生津润燥之功,用于肺热津亏所致的咽喉不利或肿痛或异物感、声音不扬甚或声哑失音、口舌干燥、咳嗽痰黏、舌红少津、脉细数。药理学证实,本药有抗炎、镇痛、祛痰和免疫抑制等作用,现代医学可用于治疗急慢性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扁桃体炎、声带小结、声带息肉等属于肺热津亏者。
咽喉类疾病归属中医“喉痹”“乳蛾”等范畴,多与肺脏有关,其所出现的咽喉不利、口干声哑等症状,常常是风热火毒蕴结于肺、灼伤肺津所致。方中天花粉清热泻火、消肿利咽、生津润燥,为君药。川贝母养阴润肺,化痰利咽;百药煎为五倍子同茶叶等经发酵制成的块状物,可生津止渴、润肺利咽;葛根解肌退热、生津止渴;诃子清热宣肺、利咽疗哑;乌梅润喉生津、敛肺止咳,五者共为臣药。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化痰,为佐药。甘草化痰止咳,又调和诸药,为佐使之用。诸药相配,清润结合,滋敛并举,标本同治,使燥热得清,阴津得存,肺气宣畅,则燥咳口干诸症自消,音声自复。
服法及禁忌
本药为褐色的大蜜丸或水蜜丸,味甘、微酸涩。大蜜丸每丸重3克,水蜜丸每100粒重10克。大蜜丸一次1丸,水蜜丸一次2克,均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或噙化。大蜜丸服用前应除去蜡皮、塑料球壳,也可嚼服或分份吞服。
服药期间,忌辛辣、油腻食物,忌烟酒。实热证喉痹者不适宜。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脾虚便溏者,以及有高血压、糖尿病等严重慢性病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声哑失音较重者或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摘自2024-1-3中国中医药报
赵永生 河北省内丘县中医院
寒流袭来,北风呼啸,中到大雪下了一昼夜,接着气温开始断崖式下降。街边、公园,那些绿中带黄的柳叶、法国梧桐叶,一夜之间都被吹落枝头。街上行人都裹上了厚厚的棉衣。
清晨上班的路上,我突然在小区的苗圃里,惊喜地发现在积雪和落叶的覆盖下,掩藏着一丝绿意和生机,那透着绿意的植物竟是中药麦冬。
麦冬,又名沿阶草、书带草,是一味中药,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有植物山麦冬及阔叶山麦冬之分。麦冬在我国广泛分布,入药部位为根块,其味甘、微苦,性微寒,具有养阴生津的功效。经采集、加工炮制后,多与半夏、人参、大枣、甘草为伍,煎汤内服对阴虚肺燥、咳嗽痰黏、胃阴不足和口燥咽干、肠燥便秘的治疗有效果。
近几年,成片成片的麦冬在内丘县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多,它周年常绿。麦冬花的花语为无畏,不求回报。有诗人这样赞美它:“优雅丛叶不寒冬,四季常青翠绿丛。从无主人爱浇水,同奉浓情饰宅容。”
一位好友因流感干咳、咽喉疼痛来诊。中医望闻问后开始切脉,写了一张处方:麦冬6克、兰花10克、白茶5克。并对朋友说:用这些煮茶饮,水开后再煮3~5分钟,待散发出淡淡的茶香后,即可饮用。
我望着简单的处方,有些迟疑。老中医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于是从门诊桌上抽出一本发黄的医书《神农本草经》翻开,指着“久服身轻,不老不饥”的字样说,这是中医先人对麦冬的评价,它是滋阴润肺的上品呢。老中医进一步解释,冬季气候干燥,加之现在的暖气病等,很多人会出现口干舌燥、干咳不止的情况,用麦冬泡水喝可缓解症状。如果再配以调气和中、止咳明目的兰花,效果就会更好。
凛冽的寒冬里,泡一杯热腾腾的中药茶饮,既能热身又能治病,不失为生活的享受。
摘自2024-2-22中国中医药报
本报记者 徐尤佳
咽喉疼痛原因多样
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耳鼻喉科主任陈志凌表示,嗓子疼常见于咽喉部的急性炎症,如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急性喉炎等。此症状可由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引起,也可能是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所致,临床上表现为咽喉肿痛、咽喉部异物感,有时伴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
“近两周门诊遇到的咽喉疼痛患者确实有所增加,有些患者说自己前一天好好的,没有任何症状,睡一觉起来就发现喉咙肿了,也有人觉得自己是流感,吃了几天药还不见好,又来耳鼻喉科看病。”
至于为什么很多患者流感病毒检查呈阴性,陈志凌也给出了解释:“咽喉出现红肿疼痛等炎性症状的原因有很多,除了由流感病毒引起,还可能由腺病毒等其他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也可能是因接触花粉、灰尘、霉菌等过敏源造成;如果环境太干燥,造成咽喉黏膜干燥,也会引发喉咙痛、红肿、干咳等症状;吸烟、饮酒、吸入清洁剂等有害物质,以及用嗓过度、过量食用刺激性食物等,都可能引发咽喉不适。所以咽喉不适,如果只做流感、支原体等检测,不一定能确定病因。”
出现下列情况要及时就医
陈志凌提醒,这些由各类病因引起的咽喉炎,在得到针对性治疗后通常能有效缓解,但当病情较严重或以下几种情况时,需要速速就医。
第一,当咽喉炎症状伴随发热,且使用退烧药无法有效退烧时,需要及时就医,还要注意是否出现呼吸急促、剧烈咳嗽、胸闷胸痛、心慌气短等情况。
第二,如果咽喉炎发病超过一周,症状仍然比较明显,需及时就医。
第三,高风险人群,例如老年人、孕妇、有基础疾病的人群、五岁以下儿童等,出现发烧、咳嗽、咽痛时,需要及时就诊,降低重症风险。此外,目前流感高发,建议高风险人群做好防护措施,减少跟患病人员接触,还可以接种疫苗。平时还要注意勤洗手、常通风等。
中医护嗓,药茶能帮忙
清咽利喉茶
组方:人参叶1克,橘络1克,绿梅花1克,五味子1克,甘草1克,薄荷1克。
功效:生津润嗓、止痒舒咽,适用于慢性咽炎所致的咽干咽痒、痰黏不适、咽异物感等。
润喉悦音茶
组方:人参叶1克,木蝴蝶1克,槐花1克,五味子1克,甘草1克,薄荷1克。
功效:生津润嗓、利喉开音,适用于慢性喉炎所致的声音嘶哑、发音不畅。
摘自2024-2-22专管员
黄洁春 广东省中医院 熊苗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是一种多发于咽部的急性非特异性炎症疾病,多年龄段均可发病,儿童发病率较高。病因多为腭扁桃体急性发炎,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临床表现为咽痛,高热,伴不同程度全身不适症状。查体常可见双侧腭扁桃体肿大,周围充血,隐窝口有黄白色脓性分泌物或片状假膜。现代医学主要治疗方法为口服或者静脉注射抗生素,针对发热患者,可给予物理降温治疗,高热者,可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以及药物漱口等对症处理,治疗周期一般为5~7天。部分患者经上述多种方法治疗后仍无法快速缓解症状。笔者近期运用中药治疗一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高热患者,疗效显著,现整理分享如下。
周某,男,18岁,2023年10月17日入院。主诉:咽痛、发热1天。患者3日前晚上进食辛辣食物后出现头晕,凌晨出现剧烈恶寒,测体温38.5,自服美林布洛芬混悬液后体温下降不明显。后至急诊就诊,测体温38.9,疲倦乏力,恶寒发热,周身酸痛,咽喉疼痛,头晕头痛。查体: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度肿大,双侧扁桃体色红,可见大量黄色脓点。诊断考虑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予甘桔润喉含片、清咽滴丸、氨麻美敏片口服及热毒宁、头孢静滴等处理后,体温上升至39.2。由急诊拟“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收入住院。刻下:精神疲倦,恶寒发热,周身疼痛,头痛,咽痛,咽干,口黏,呕吐黄白黏液样胃内容物2次,心悸,纳差,小便量多,伴有泡沫,大便2日未行。舌质淡,舌面散在红点,苔黄白腻,水滑,脉双寸浮滑数,余脉细滑数。
诊断:急乳蛾(少阳证)。
治则:和少阳,散火邪。
方用三黄泻心汤:黄连15g,黄芩15g,大黄30g。1剂,沸水浸渍须臾,少量频服。
10月18日二诊:精神改善,体温36.5,全身微微汗出,少许咽痛,口黏,余无不适,小便增多、色白,大便3次,质稀软,肛门有灼热感。查体:咽部充血改善,双侧扁桃体I度肿大,双侧扁桃体色稍红,脓点基本消失。舌质淡,苔白厚腻,脉左寸浮滑,余脉濡。改方为三仁汤以清热利湿:杏仁10g,清半夏20g,滑石20g,竹叶5g,厚朴15g,通草10g,白豆蔻(打,后下)15g,薏苡仁45g。3剂,水煎服。
药后病情不再反复,诸多不适症状皆缓解。患者顺利出院,随访1个月,未再发作。
按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属中医学“急乳蛾”“发热”“咽痛”等范畴,患者因进食辛热之品及气温突然上升而发病。病机为湿热中阻,少阳相火不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治疗上焦疾患,特别是火邪致病时,可取具有清透之气的药物以达病所。另外,《伤寒论》提到“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故用三黄泻心汤以清透折降相火。故笔者治疗分两步,先予三黄泻心汤以泻心火,虽为泻心,实为降相火,后再以三仁汤去中焦之湿浊,使热势得折,湿邪得去,病自愈。
摘自2024-12-2中国中医药报
宋山峰 河南省濮阳市中医院
冬季,偶尔吃上一根雪梨枇杷棒棒糖,不仅可以解馋,而且可以润肺清热、生津利咽。
雪梨枇杷棒棒糖主要由梨、枇杷、冰糖等组成。梨甘凉多汁,可以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枇杷也是润肺止咳佳品,可祛痰止渴、生津润肺、清热健胃,善于治疗阴虚燥咳。冰糖可润肺止咳、补中益气,能改善肺燥咳嗽及便秘。王孟英在《随息居饮食谱》中对梨、枇杷和冰糖都有具体的论述:“梨甘凉润肺,清胃凉心,涤热息风,化痰已嗽,养阴濡燥,散结通肠,消痈疽,止烦渴……治中风不语、痰热惊狂、温暑等疴,并绞汁服,名天生甘露饮。”“枇杷甘平润肺,涤热生津。以大而纯甘、独核者良。多食助湿生痰,脾虚滑泻者忌之。”“(冰糖)甘平。润肺和中,缓肝生液,化痰止嗽,解渴析酲,杀鱼蟹腥,制猪肉毒,辟韭蒜臭,降浊怡神。”肺主肃降,肺脏喜润恶燥,肺燥则肺气不降,燥热上扰心肺,则燥痰生,烦渴起,肠道阻,痈疽生。梨甘凉润燥生津,枇杷、冰糖皆甘平养阴润肺,三物合用则肺脏得润而肺气降,肺气得以肃降则燥热降于肾水,故气降痰消燥退,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降肠道亦通。
梨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改善便秘;富含的维生素C和抗氧化物质可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感冒及其他疾病。枇杷中含有的有机酸能刺激消化腺分泌,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含有的苦杏仁甙能够润肺止咳、祛痰,治疗各种咳嗽;其果实和叶有抑制流感病毒作用,可以预防感冒。
秋梨枇杷棒棒糖的养生功效主要体现在润肺清热、生津利咽方面,适合肺热咳嗽,如果用来治疗风寒咳嗽或者气虚咳嗽等,症状只会加重不会减轻。秋梨枇杷棒棒糖作为零食亦不可过量食用,因其含糖,故糖尿病人群尤该禁食;又因其为甘润偏凉,故脾胃寒湿人群亦当禁食。此外棒棒糖食用后容易引起牙齿表面菌斑的堆积,进而腐蚀牙齿,因此食用后一定要及时认真刷牙。
医门传薪之曾定伦临证录(5)
治慢性咽喉疾病宜辛凉复辛温
邱敏 孙科 重庆市中医院曾定伦名医工作室
摘自2024-11-11中国中医药报
钱红英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洛社镇杨市卫生院
咽痛咳嗽案
匡某,女,67岁,1957年10月出生。主诉:咽痛、咳嗽1周。服用西药治疗3天未效,咽痛、咳嗽继续加剧,影响睡眠,胃纳可,大便干。舌质红,苔白腻,脉弦。
方用正阳汤按四之气加荆芥、茵陈,处方:旋覆花(包煎)10g,白芍15g,川芎10g,炒当归10g,桑白皮15g,玄参15g,白薇6g,甘草6g,荆芥10g,茵陈10g。5剂。
服药1剂后咽痛减轻,3剂后症状消失。
按 患者发病及就诊时间为甲辰年五之气,少阴君火加临,患者舌质红有火象,给予针对少阴君火的正阳汤;因苔腻有湿象而按针对四之气主气太阴湿土时,加荆芥、茵陈而获速效。
舌尖痛案
郑某,女,60岁,1968年1月27日出生,2024年10月5日就诊。主诉:舌尖痛半年。经中西药治疗效果不佳。胃纳可,大便正常,睡眠欠佳。舌红,无苔,脉弦。
方用正阳汤加减:旋覆花10g,白芍15g,川芎10g,炒当归10g,桑白皮15g,玄参15g,白薇6g,甘草6g。7剂,水煎服。
1周后随访,舌尖痛已消失。
按 舌尖与少阴心系相连,目前甲辰五之气少阴君火加临,患者出生于戊申初之气,客气也是少阴君火,故给予针对少阴君火的正阳汤治疗而获佳效。
标签: 股票 |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