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颧骨弓的下缘与灌图之间的封起来进行。进针的一般可以在进针以后没有压力以及阻力,而且在进针以后患者会感觉到面部有麻木发胀的情况以及有放电感,这个是属于正正确的,也是证明刺在了翼腭窝内的情况。
操作:普通针灸时把毫针按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一定的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针刺蝶腭神经节是选用长度约60mm的毫针刺入宽约3mm的翼腭窝内深达55mm;aa2、针感:普通针灸的针感为酸、麻、重、胀;针刺蝶腭神经节的针感为触电样或喷水样感觉像鼻腔放射。
针刺蝶腭神经节医治慢性鼻炎法有以下几个特点:绝对不受威胁蝶腭神经节四周解剖结构复杂,神经血管聚集,操作时稍有不慎,会伤及邻近的组织、器官,引发疼痛、血肿、牙龈不适、传染等。提议严格根据操作标准针刺,注重清洁消毒、针刺的深度及方向,通常不可能产生不良反映和意外。
蝶腭神经节位于四白穴(目正视,瞳孔直下,眶下孔凹陷处)与外耳道孔之间连线的中点,蝶腭神经节位于皮下5cm
深处。针刺应用75毫米的针,进针5厘米,可触及蝶腭神经节,这是人体最大的副交感神经,针刺后鼻子会有喷雾感,喉咙和口腔内、眼部都会产生酸、胀、热的感觉。针刺时速进速出,不留针。针刺蝶腭神经节可以治疗过敏性鼻炎,咽炎,流鼻涕,干眼症,打鼾等,疗效很好。
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鼻炎,它不是普通针刺的概念,它的道理主要是蝶腭神经节上面有丰富的副交感神经纤维,还有混杂的一些交感神经纤维。当针刺刺激到神经节的时候,就会把针刺的刺激信号,沿着神经节分布出来的纤维,到达鼻腔黏膜,到上鼻甲、中鼻甲、下鼻甲,还有可能会到达鼻窦腔的黏膜上去。这种信号沿着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到了黏膜以后,就会对黏膜的状态进行调节,通常来说如果是副交感神经纤维兴奋的话,鼻腔里边就会是鼻涕分泌的多、黏膜肿胀、血供丰富,这是副交感型神经兴奋的情况。如果是交感神经兴奋的话,它就反过来了,血管收缩、黏膜变得变薄,鼻涕减少,过敏性鼻炎发作的时候,通常是副交感神经纤维比较占优势的情况,因此它会表现为水样的稀鼻涕、鼻塞,这种情况下准确的把针刺激到神经节,就让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就降下去了,把交感神经的兴奋就就提起来了,就形成了交互抑制的关系。这种情况下,针刺对蝶腭神经节的刺激是最直接的、最迅速的一种治疗,这就像中医说的阴阳平衡。所谓的鼻腔炎症并不是真的炎症。只不过它的表现像是一个无菌性炎症,但是深层的机理还是在于它神经的调节出了问题。治疗的原理就是通过针刺的调节,让它的平衡重新建立,重新建立平衡以后,病人的症状也就消失了。
针刺蝶腭神经节安全性分析
蒙逖航,梁洁玲
自1990年李新吾教授报告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鼻炎、鼻窦炎后, 报告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鼻、耳、头面等部位疾病的文献日渐增多。陈陆泉等通过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认为其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疗效迅速持久,优于常规针刺疗法。林子升等采用针刺蝶腭神经节并配合药物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并与单纯药物治疗组对比,结果加用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组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商晓娟将148例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针刺蝶腭神经节配合睛明、四白、太阳穴治疗,对照组予人工泪液滴眼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对照组为68.4%,认为针刺蝶腭神经节是治疗干眼症的有效方法。然而,却鲜有作者报告针刺蝶腭神经节相关副反应。2014年3月至2015年11月共有187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在我院针灸科行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其中有8例(4.3%)发生与针刺蝶腭神经节相关的副反应。现报告如下,望能引起同道对针刺蝶腭神经节安全性的更多关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87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中,男101例,女86例,年龄13~60岁,平均34岁。所有患者没有影响针刺进行的颅面部畸形、出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严重的精神心理性疾病或其它严重的全身性、慢性疾病,女性患者均非孕期、哺乳期。
1.2 治疗方法 对患者进行每周1次,持续10次的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每次仅针刺一侧蝶腭神经节,双侧蝶腭神经节交替进行针刺。针刺方法依照参考文献进行。所用针具为华佗牌(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产) 0.3
mm×60
mm硬度较高的不锈钢一次性针灸毫针。全部患者的针刺治疗均由我院针灸科同一名医生完成,该医生职称为副主任医师,连续从事针灸工作23年。
2 结 果
133例患者完成了全程共10次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54例患者完成了部分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共进行了1,654次针刺蝶腭神经节。187例中8例(4.3%)出现与针刺蝶腭神经节相关的副反应; 1654次针刺蝶腭神经节共发生9次(0.5%)针刺相关副反应; 1例患者发生了2次面颊部小血肿。所有发生的副反应未经处理或经简单对症处理后,1周内均完全消失。
3 讨 论
随着针灸疗法在国内及国际上的广泛应用,针刺安全性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何谓针刺副作用或何谓针刺不良反应至今没有明确的定义。
蝶腭神经节又称翼腭神经节,位于翼腭窝内,形态扁平,直径(3.50±0.64)
mm,并非针灸学的传统穴位。翼腭窝为头颅侧面眶尖后下方深在狭小的不规则骨性间隙,由蝶骨体、蝶骨翼突、腭骨垂直板、上颌骨的后面围成,大小约22.0
mm×5.1
mm×3.4mm。翼腭窝向前上经眶下裂与眶相通;向后外经圆孔通颅中窝;向内经蝶腭孔与鼻腔相通;向外经翼腭裂与颞下窝相通;向下经翼腭管、腭大孔、腭小孔与口腔相通;向下后经腭鞘管与咽部相通;向后经翼管与破裂孔相通。翼腭窝内有上颌神经、翼管神经、蝶腭神经节及上颌动脉翼腭段等重要结构。上颌动脉翼腭段位于蝶腭神经节的前方,其在窝内分支甚多且变异较大,主要分支有:上牙槽后动脉、眶下动脉、腭大动脉、咽动脉、翼管动脉、蝶腭动脉。
翼腭裂是翼腭窝的外侧开口,要从外侧即颧弓下缘皮肤进针点刺中蝶腭神经节翼腭裂是必经之路。翼腭裂呈垂直裂隙状,上下径为(18.34±5.67)mm,其翼突根部至颧弓下缘中点的距离为(38.07±3.75)
mm , 翼腭裂的最大宽度为2.01~7.05
mm。翼腭裂的外侧覆有肌群,由内向外的层次是翼内肌、翼外肌、颞肌和嚼肌,在接近皮肤的地方,有颧骨弓和下颌骨升支冠突的遮盖。要从颧弓下缘顺利进针并刺中蝶腭神经节,进针后首先要避开颧骨弓和冠突,而后突破面颊肌群,通过翼腭裂到达蝶腭神经节。我们的经验,大多数的成年人从文献建议的标准位置进针后,若方向、角度正确,进针52~58
mm即出现刺中蝶腭神经节的表现:面部发麻或放电样感觉、面颊部剧烈疼痛感、鼻腔喷水样感觉、鼻塞减轻等。不同的患者刺中蝶腭神经节的感受有所不同。在没有影像引导情况下,进针如此深度,准确通过狭小骨性裂隙刺中直径仅约3.5
mm的蝶腭神经节是有相当难度的。操作者必须熟练掌握局部显微解剖,且受过相关严格训练,并选择合适的病例进行针刺治疗。
如前述翼腭窝内有复杂的动脉分支,翼腭裂外侧尚有网状的静脉丛。这些血管细小,针刺引起出血的可能性存在,但出现严重出血的概率不大。根据针刺的方式及局部显微解剖学分析,最有可能被刺破的较大动脉是蝶腭动脉。该动脉是上颌动脉的终末支,穿过蝶腭孔进入鼻腔,长度约13
mm,外径约2.8
mm,斜行于蝶腭神经节前外下方。如不慎刺破该动脉应有较严重出血,如同时刺破蝶腭孔进入鼻腔则表现为严重鼻出血。我们在187例患者共1,654次针刺蝶腭神经节中共发生了4次面颊部小血肿,血肿均不严重,经局部按压、早期冷敷,次日或48
h后热敷,几天内血肿均完全消退,没有后期不适感。
在对187例患者共1,654次针刺蝶腭神经节中共发生了2例晕针样反应和2例上牙列剧烈酸胀麻痛感。前者估计与患者过度紧张、对疼痛耐受力差、针刺手法偏重等有关。当即起针,让患者平卧,给予安慰,患者均很快恢复正常。后者可能是进针时方向、角度不对误刺到上牙槽后神经所致。立即起针,让患者稍作休息,很快患者上牙列酸胀麻痛感消失。
我们有1例36岁女性患者,第8次针刺蝶腭神经节后,次日出现双眼明显干燥感。该患者之前无眼病史。眼科检查示双侧睑结膜稍充血,角膜表面欠湿润,视力无改变,眼球活动正常,眼底无异常。予人工泪液(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艾尔建爱尔兰制药公司产)滴双眼。后继续针刺治疗,至第10次针刺疗程结束。疗程结束后10多天患者双眼干燥感渐消失,停用人工泪液。4周后随访,患者无眼部不适感。该患者出现眼干原因不清,是否与针刺蝶腭神经节有关也未能确定。
针刺蝶腭神经节作为一侵入性操作,有引起局部感染的可能。翼腭窝及其毗邻结构复杂、功能重要,若发生感染,存在引起严重后果可能。现所用针刺毫针基本上都是一次性无菌针,针刺时如操作者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针刺引起的局部感染当可避免。尤其对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免疫功能受损患者,针刺时应特别注意,避免感染发生。针刺蝶腭神经节要进针较深,通过狭小的骨裂隙,若操作时患者猛然用力开、闭口或摇动头部,有引起针刺针弯曲甚或断针可能。选择合适的病例,针前讲清楚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上述情况多可避免。若所用针具过长,针刺时动作粗暴,用力过猛,针尖碰到骨质后折弯,有刺向球后等可能。故针具的选择要合适,操作时宜轻巧、精准,禁止使用蛮力进针。
值得说明的是,187例患者中有54例未能坚持完成全部10次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未能坚持完成治疗的54例患者中,除了21例是因为“治疗效果不明显”、14例未告知放弃治疗的原因外,余下19例患者是因为针刺时“难以忍受的疼痛”或“难以忍受的感觉”而放弃了继续治疗。
综上所述,针刺蝶腭神经节总体上是安全的,但临床医生必须掌握翼腭窝相关解剖,受过严格的针刺基本功训练,选择合适病例进行针刺治疗,针刺过程中要力求手法轻巧、准确,尽量减少患者不适感,减少副反应发生。
本文节选自 中医药导报 2017年9月第23卷第17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深圳市中医院耳鼻喉科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及体质,制定出独有的“三部一教一术”中西融合综合治疗方案。“三部”包括“局部”,指过敏性鼻炎的局部中医治疗方法,包括有滴鼻、割治法以及蝶腭神经节针等;“内部”指以辨证使用中药内服为主,同时根据不同患者的体质,选择科室的院内制剂如鼻脱敏膏方、鼻鼽丸等进行体质调理,以巩固疗效并预防复发;“外部”则指通过中医外治法如针灸、耳穴压豆、穴位埋针、按摩、热疗、中药薰洗等,以减轻鼻部症状,同时调理脏腑、疏通经络。“一教”是指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包括饮食、作息以及中医保健方法等。“一术”指对于用药效果欠佳、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根据其意愿,可采用低温等离子消融微创手术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