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窗明几净室空虚,尽道幽人一事无。莫道幽人无一事,汲泉承露养菖蒲。______ <石菖蒲> 曾几
20岁的南宋大诗人陆游与表妹唐琬结婚,夫妻感情甚笃。没想几个月后,唐琬却患了尿频症,被折磨得形消神脱。陆游十分着急,遍寻医生诊治,却总不见效。一天,名医好友郑樵来访,诊病后,开了方,将石菖蒲、黄连各等份,研为细末,每天早晚各以黄酒冲服6克。唐婉服了几天,豁然痊愈。陆游十分感谢郑樵,对石菖蒲赞誉有加,挥毫写下脍炙人口的《菖蒲》诗:“雁山菖蒲昆山石,陈叟持来慰幽寂。寸根蹙密九节瘦,一拳突兀千金直。……根盘叶茂看愈好,向来恨不相从早”。
石菖蒲生长于山涧泉流附近或泉流水石间,叶片“愈久则愈密,愈瘠则愈细”,能“忍冬寒,安淡泊,不待泥土而生”之特性而倍受古今人们所喜爱。入药用其根茎,是《神农本草经》的上品中药,性味辛苦而温,归心、胃经,有开窍宁神,化湿和胃之功效,常用来治疗癫痫抽搐,湿阻中焦之脘腹胀闷等,还用于声音嘶哑、风湿痹痛等病证,尤擅长开心窍、去湿浊,醒神志。故事中郑樵使用的方药,出自《范汪方》,主治心火郁热,下扰膀胱之遗尿症,应合当年唐婉之病机。也许受此方之启迪,清初名医傅青主变通后,用菖蒲3克,黄连6克,水煎服治疗口舌生疮,可立竿见影。
为人处事恭谦和,救死扶伤需尽力;
重道遵规勤砥砺,传承敬业未蹉跎。
临床善断疑难症,用药尤能细琢磨;
济世归来霜菊晚,杏林翘楚映山河!
百舸争流千帆竞,借海扬帆奋者先。
行悬壶漫路,掘传统瑰宝,疗今人顽
疾
扬岐黄妙法,传济世圣术。秉继承创新
拓杏林圣地,谱岐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