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谷刺联合温针灸治疗肩袖损伤
摘自2023-3-8中国中医药报
蔡晓刚 山西省洪洞县中医医院
肩袖,又被称为旋转肌袖,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及肩胛下肌组成,对肩关节的稳定和活动起关键作用。肩袖损伤又称回旋肌套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肩关节疾病,主要与肩峰下内或外撞击、肌腱本身缺血退变、生物力学失衡等因素有关。其早期主要表现为肩前方及三角肌区域为主,呈间歇性(夜间为甚)、不能卧向患侧的肩关节疼痛。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肩关节僵硬及活动受限,患肢不能上举或外展,甚至冈上肌、冈下肌和三角肌萎缩。
肩袖损伤多见于45岁以上中老年人群,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该病发病率可占所有肩关节疾病的17%~41%。肩坠落试验、撞击试验、疼痛弧试验以及超声检查、核磁共振检查利于提升肩袖损伤的诊断准确率。
据其临床特点及功能表现,肩袖损伤当属中医学的“肩痹”“漏肩风”“肩凝”“肩凝症”“肩不举”“肩似脱”等痹证范畴。中医学认为半百之人,肝肾渐衰,气血渐少,营卫渐虚,使肩部筋脉失养,一旦风、寒、湿邪乘虚而入,或劳作不慎致肩部筋伤骨损,经络不通,气血壅滞,脉道不通,继而引起肩关节软组织粘连,出现患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等症状。
该病临床治疗用合谷刺法联合温针灸法,可获较好疗效。具体操作如下:选取阿是穴、三间穴、中渚穴、太冲穴。令患者取舒适仰卧位,结合肩坠落、撞击、疼痛弧等试验以及超声、核磁共振等检查结果,选取阿是穴(明显压痛敏感点或可触及条索样结节处),常规消毒后用一次性针灸针,据阿是穴多寡,分别采取合谷刺法向不同方向针刺各2.5寸,施以缓慢提插捻转手法1分钟后将针恢
复直刺位,取一中间有小孔的硬纸片由针尾部套入并平放于局部皮肤上(预防艾段燃烧时艾灰掉落烫伤患者皮肤),将一约2厘米长的艾段中心插入针灸针尾部,用线香从艾段下端点燃,令其自燃至艾灰时去除,再如前法换另一艾段(当患者述灼痛时随时将艾段去除),如此温针灸3壮。直刺太冲穴1寸施以缓慢捻转手法1分钟,三间穴、中渚穴各直刺1寸,施以缓慢提插手法,以麻胀感沿经脉过腕关节向肘关节方向传导为度。以上治疗每日1次。嘱患者平时禁止按压、刺激患部,禁患侧卧位。
患部阿是穴合谷刺并温针灸可以缓解局部组织水肿对血管的压迫,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提高局部肌肉的血流和血氧,从而有效改善炎症所导致的微环境缺血缺氧,实现机体自我修复并恢复其相应的功能,使神经传导作用恢复正常。同时使得组织的内源性阿片肽浓度升高,从而提高疼痛阈值、发挥镇痛作用并纠正病变组织周围的炎性改变。遵“输主体重节痛”和“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原则,取大肠经输穴三间穴、三焦经输穴中渚穴,可起到舒经、通络、行气、和血、止痛、解痉之效。太冲穴为肝经的原穴、输穴,针刺能调畅全身气血,加强肩周经筋的濡养循行,滑利肩部关节,提高患者肩袖肌群的灵活性。
患部阿是穴合谷刺并温针灸可以缓解局部组织水肿对血管的压迫,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提高局部肌肉的血流和血氧,从而有效改善炎症所导致的微环境缺血缺氧,实现机体自我修复并恢复其相应的功能,使神经传导作用恢复正常。同时使得组织的内源性阿片肽浓度升高,从而提高疼痛阈值、发挥镇痛作用并纠正病变组织周围的炎性改变。遵“输主体重节痛”和“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原则,取大肠经输穴三间穴、三焦经输穴中渚穴,可起到舒经、通络、行气、和血、止痛、解痉之效。太冲穴为肝经的原穴、输穴,针刺能调畅全身气血,加强肩周经筋的濡养循行,滑利肩部关节,提高患者肩袖肌群的灵活性。
百劳穴常被人们遗忘,用的不多。我们应用此穴治疗近视眼、眼瞼痉挛和面肌痉挛取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关文章得以发表。其经验来由、疗效总结、机理等就不再多介绍了,目的是给大家掌握治疗方法,再举一两个病例即可以了,可能对你有所帮助。
-----定位:
-----大椎直上二寸,左右各一寸。
-----治疗手法:
-----患者端坐,头微前屈,术者立其后。双手拇指指腹对准百劳穴,余四指自然分开于颈两侧。拇指用力按压,为加大刺激量可加施弹拨法(拇指不要离开皮肤),力量大小以患者能忍耐为度,敏感患者可有眼球发胀感。以上手法约30秒左右,可做3次,中途可加拇指揉法加以放松。
-----疗效(大致情况):
-----1、此法对眼瞼痉挛疗效最好,一般十天半个月病程的一两次就好,两三个月的三四次就好。如果发展至面部了,也不要急,一个疗程(10次)也差不多了。如果眼瞼痉挛发展至面部多日了,但口角尚未引抽动,这样的病人一个半疗程也可以痊愈了。以上仅是大致情况,我们也体会到疗效的好坏和病情轻重、病程长短、年龄大小和身体素质有着直接关系。但必须要说明的是,导致口角严重抽动患者痊愈难度较大,多数仅有好转,尚须继续探讨。
-----2、对于青少年假性近视眼疗效也很显著,我们曾把这些小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是常規手法按摩,另一组是常規手法加点按百劳穴,两组都是同样近视程度,年龄也差不多大小。但恢复到1。0标准的,第二组却比第一组提前了约一半时间(这是多年前的事了,大概如此)。
-----病例
-----1、史某 女 38岁外地患者,见报后来我院。患眼瞼及面部痉挛近1年,无明显诱因,除睡觉时无感觉,其它时间均感眼、面抽动不止,经多家医院多法治疗效不佳,自觉病情仍有发展之势。因年青,遭此“毁容之災”,内心十分痛苦。
-----经点按百劳穴5次,病情显著好转,8次后仅有一点点感觉,10次后症状消失,为巩固疗效,再治两次而痊愈,多年未发。
-----2、小朋友王姓 男 马上上中学了小学毕业前学习紧张,自觉视力不行,看黑板字模糊,升学考试后检查双眼视力均0。3,经10次治疗达到1。0,又经5次治疗恢复到1。2。
-----体会
-----1、由于椎—基底动脉系统的动脉硬化性扩张或动脉瘤压迫,面神经炎后脱髓鞘变性以及桥小脑角肿瘤、炎症所致的,不屬该适应症。
-----2、熟练掌握治疗手法,手法运用好坏直接影响疗效。
-----3、目前,国内对于治疗面肌痉挛尚没有较好治疗手段,因此,如你掌握了,对你应是有帮助的,尤其对个体诊所或门诊部作为一种特色疗法,应是可行的。
-----4、我认为一个推拿医生应多看书(和杂志)、多观察对比、多分析、多试用才会能快速提高治疗水平,更或有新的发明创造,有时灵机一动,新的东西就出来了。例如,指针法就非得用拇指呢?用中指的力量不更大、更准、更方便吗?用掌根揉法不比用滚法更省力、产生的热量更大吗?等等。
-----以上仅是个人体会,仅供参考。
-----定位:
-----大椎直上二寸,左右各一寸。
-----治疗手法:
-----患者端坐,头微前屈,术者立其后。双手拇指指腹对准百劳穴,余四指自然分开于颈两侧。拇指用力按压,为加大刺激量可加施弹拨法(拇指不要离开皮肤),力量大小以患者能忍耐为度,敏感患者可有眼球发胀感。以上手法约30秒左右,可做3次,中途可加拇指揉法加以放松。
-----疗效(大致情况):
-----1、此法对眼瞼痉挛疗效最好,一般十天半个月病程的一两次就好,两三个月的三四次就好。如果发展至面部了,也不要急,一个疗程(10次)也差不多了。如果眼瞼痉挛发展至面部多日了,但口角尚未引抽动,这样的病人一个半疗程也可以痊愈了。以上仅是大致情况,我们也体会到疗效的好坏和病情轻重、病程长短、年龄大小和身体素质有着直接关系。但必须要说明的是,导致口角严重抽动患者痊愈难度较大,多数仅有好转,尚须继续探讨。
-----2、对于青少年假性近视眼疗效也很显著,我们曾把这些小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是常規手法按摩,另一组是常規手法加点按百劳穴,两组都是同样近视程度,年龄也差不多大小。但恢复到1。0标准的,第二组却比第一组提前了约一半时间(这是多年前的事了,大概如此)。
-----病例
-----1、史某 女 38岁外地患者,见报后来我院。患眼瞼及面部痉挛近1年,无明显诱因,除睡觉时无感觉,其它时间均感眼、面抽动不止,经多家医院多法治疗效不佳,自觉病情仍有发展之势。因年青,遭此“毁容之災”,内心十分痛苦。
-----经点按百劳穴5次,病情显著好转,8次后仅有一点点感觉,10次后症状消失,为巩固疗效,再治两次而痊愈,多年未发。
-----2、小朋友王姓 男 马上上中学了小学毕业前学习紧张,自觉视力不行,看黑板字模糊,升学考试后检查双眼视力均0。3,经10次治疗达到1。0,又经5次治疗恢复到1。2。
-----体会
-----1、由于椎—基底动脉系统的动脉硬化性扩张或动脉瘤压迫,面神经炎后脱髓鞘变性以及桥小脑角肿瘤、炎症所致的,不屬该适应症。
-----2、熟练掌握治疗手法,手法运用好坏直接影响疗效。
-----3、目前,国内对于治疗面肌痉挛尚没有较好治疗手段,因此,如你掌握了,对你应是有帮助的,尤其对个体诊所或门诊部作为一种特色疗法,应是可行的。
-----4、我认为一个推拿医生应多看书(和杂志)、多观察对比、多分析、多试用才会能快速提高治疗水平,更或有新的发明创造,有时灵机一动,新的东西就出来了。例如,指针法就非得用拇指呢?用中指的力量不更大、更准、更方便吗?用掌根揉法不比用滚法更省力、产生的热量更大吗?等等。
-----以上仅是个人体会,仅供参考。
前一篇:熊磊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经验
后一篇:叶天士运用吴茱萸、川楝子对药经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