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个灭火方治口疮

(2023-03-02 17:06:12)


时间:2020-08-26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7版  作者:蒋小敏

 

  口疮往往反复发作,或满口糜烂,或色红作痛,可单独发生,也常伴发于其他疾病中。中医认为,其发病多由风热乘脾、心脾积热、虚火上炎所致,主要病变在脾与心,虚证常涉及肾。治疗口疮以清热泻火为基本,内治外治相结合。内治是治其本,调理身体阴阳平衡;外治是驱腐生肌,直接作用于溃疡病灶,帮助口疮愈合。

  舌上、舌边溃疡较多,色红疼痛,心烦不安者,多为心火旺。可用黄连5克、生地10克、淡竹叶10克、通草6克、甘草6克煎服,每日1剂。此方中,黄连泻心火,生地凉心血,竹叶清心除烦,通草导热下行,甘草调和诸药。

  如果以口颊、上腭、齿龈、口角溃疡为主,甚则满口糜烂,多为脾胃火旺。可用金银花、连翘、芦根、板蓝根各10克,竹叶、薄荷、牛蒡子、甘草各6克,水煎服,每日1剂。此方中,金银花、连翘、板蓝根清热解毒;薄荷、牛蒡子疏风散郁火;竹叶、芦根清心除烦;甘草解毒调和诸药。

  口疮还有两个常用的外治法:1.取野菊花、金银花、薄荷、生甘草各10克,加水1升煎沸,待温后含漱,每次至少3分钟,每日3~5次。本方可用于口疮实证,表现为起病急、病程短,口腔溃烂及疼痛较重,局部有灼热感,或伴发热、尿黄便干。2.新鲜鸡蛋煮熟取黄,小火煎出蛋黄油,外敷溃疡面上,可用于溃疡日久不敛者。

  爱长口疮的人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保证饮食卫生,餐具应经常消毒;多吃新鲜、干净的水果、蔬菜,避免吃粗硬易划伤口腔的食品;避免过食辛辣上火、肥甘厚腻的食物;不要趁热品尝菜肴,以免烫伤口舌。(蒋小敏 江西省中医院)

经典方治口疮【草根一生】

 (2015-03-25 11:15:19)[编辑][删除]
标签: 

股票

   口舌生疮,又称“口疳”“口疡”“口糜”等。明·申斗垣《外科启玄》谓口疮:“是湿热于胃口之上,乃脾之窍。”清·何梦瑶《医碥》曰:“口疳……积热所致。”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脾脏有热,冲于上焦,故口生疮也。”病机归于脾胃积热,上攻于口,熏灼肌膜。甘露饮、泻黄汤合用,再加封髓丹、川牛膝导热下行,清降积热。  

    方药:玄参,生地,麦冬,天冬各20克,黄芩克,石斛,花粉,砂仁,黄柏各10克,防风,甘草各6克,栀子10克,生石膏15克,藿香6克,浙川贝,川牛膝各20克。10剂,水煎服,日1剂。                                                                                                                                                    

                                    

药茶降春火【草根一生】

 经典方治口疮【草根一生】 (2015-03-25 04:34:44)[编辑][删除]

标签: 

健康

                                                                 http://m2.quanjing.com/2m/tongro001/tongro-trd014ca13459.jpg      春天万物复苏,春主肝,肝主生发,生发过了会化火;而生发不出,郁在体内也会

化火;再加上春天风沙大,气候干燥,人体内的水分容易通过出汗、呼吸而大量

丢失,伤及肝阴也容易导致生理机能失调而出现“上火”。“上火”的症状包括:口

干、口苦、头晕、咽痛、口疮、眼红、急躁易怒等等。那么,怎么才能对抗“上

火”呢。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充分利用春季阳气上升,新陈代谢旺盛之

机,通过适当地调摄,使春阳之气得以宣达.

    枸杞茶:枸杞性平温,补益肝肾。

    菊花茶:怀菊、杭菊皆可,菊花清肝降火。

    茉莉花茶:可“去寒邪、助理郁”,安定情绪、振奋精神,还能清热解暑、健脾安神、

化湿、减轻肠胃不适及经痛,和胃止腹痛。

    决明子茶:肝生发易上亢,也就是血压容易升高,决明子降压、平肝阳、清热通便、

一些血压不平稳的人春季可以适当喝一些。

    如果出现了咽喉发干、疼痛不适此类春季人们最常出现的“上火”症状之一。推荐下

面的药茶:

    双花胖大海茶:菊花、金银花各10克,生甘草、胖大海各6克泡水喝。有疏散风热、

清咽利喉之效,主要用于春季常见的急性咽炎、扁桃体炎所致的咽痛音哑、口燥干咳等

症。

药膳迎春【草根一生】

   药茶降春火【草根一生】 (2015-03-25 04:23:49)[编辑][删除]
标签: 

美食

http://m2.quanjing.com/2m/chineseview040/tpgrf-pf201007211949_glf.jpg

    枸杞大枣粥:枸杞30克,大枣5枚,与大米熬成粥。枸杞补肝肾、大枣补气,二者结合,可滋阴助生发。

    山药粥:用干山药片60克,或鲜山药100克,洗净切片,与粳米100克同煮粥。山药味甘性平,滋补脾、肺、肾。山药中所含的淀粉酶,被称为“消化素”,因为它能分解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所以有滋补效果。春季里经常食用山药粥,补益颇多。

    荠菜粥:粳米100克加水煮沸,再加上鲜的荠菜100克,同煮作粥食用。荠菜富含蛋白质和10多种氨基酸,还含葡萄糖、蔗糖、乳糖等,营养丰富,味道甘美。荠菜还有防治春季常见病的作用。

    猪肝绿豆粥:新鲜猪肝100克,绿豆60克,大米100克,食盐、味精各适量。将绿豆、大米洗净同煮,大火煮沸后再改用小火慢熬,煮至八成熟之后,再将切成片或条状的猪肝放入锅中同煮,熟后再加调味品。正值春天,此粥补肝养血、清热明目、美容润肤,可使人容光焕发,也适合那些面色蜡黄、视力减退的体弱者。

                               

辨治口气【草根一生】

 四个灭火方治口疮 (2015-04-23 14:00:51)[编辑][删除]

标签: 

健康

http://picview01.pomoho.com/photos/20120526/m_14_634736423430781250_17584762.jpg                                                                                                                                           “口者,脾之窍也,能知五谷之味。又诸经皆会于口,病则口中之味随各经而异。”口内症状,一般实证多于虚证,热证多于寒证。又因口内津液,通于五脏,故脏气偏胜,便有不同味觉反应于口,口中味觉异常,常常是辨证的依据和参考。近代名医秦伯未在《中医临证备要》一书中对口证叙述甚详,可供临证参考应用,学习归纳如下。

    口苦——胆热、心热、肝热证常见口苦。《内经》称为“胆瘅”。如说:“此人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溢而为之苦。”又说:“肝气热则胆泄口苦……”宜龙胆泻肝汤,方书曰:“心热则口苦,或生疮”,宜凉膈散、泻心汤。总之,口苦一内热多见,偏于肝胆二经。一般不作为主证治疗,热泻则口苦自除。现今临床胆汁反流相关性疾病中多伴见口苦一症。

    口甘——口内常觉味甜,饮白开水也甜,系脾经湿热,《内经》称之为“脾瘅”,并谓“治之以兰”。兰草即佩兰,取其芳香清化。前人认为:“盖瘅者,热也,宜泻黄散、三黄汤”治之。故经常口甘味甜,以清热化湿为主,从脾论治。

    口酸——口中常有酸味,并非泛酸口苦所致。方书云:“肝热则口酸,肝乘脾亦口酸,宜小柴胡汤加龙胆草、青皮,甚者当归龙荟丸。”

    口咸——秦伯未曰:“肾热则口咸,宜滋肾丸”,口中终有咸味,饮白水也咸,常属肾中虚火,当滋阴清热,引火归原。现多选用六味地黄丸,或酌加知母、黄柏、肉桂等品。

    口辣——口中有辛辣味,或舌上有麻辣感,皆属肺热。古人云:“肺热则口辛,宜甘桔汤、泻白散。甚而喉腥者,宜加减泻白散。”故以桑白皮、桔梗、地骨皮、黄芩、麦冬、五味子、知母、甘草等清泄肺热。

    口淡——口淡无味,纳谷不馨。外感引起的,以祛邪为主;内伤多有脾胃虚弱或病后运化不健的,以调运中焦、健脾和胃为治。一般不作为主症,若胃虚夹有湿浊,恶心泛泛,可于主方中加入芳香和中之品。

天然口香糖的妙用【草根一生】

  辨治口气【草根一生】 (2015-04-25 19:37:33)[编辑][删除]
标签: 

健康

                                                                       天然口香糖的妙用【草根一生】                                                                                 丁香,别名公丁香、母丁香、丁子香。夏秋季开花,浓香扑鼻。在古代,它曾用于治疗口臭。取丁香1~2粒含口中治疗口臭的方法,疗效甚佳。趣称丁香为“古代的口香糖”。以丁香治牙痛、口腔溃疡也有一定的良效。

    丁香有公丁香、母丁香之分。未开放的花蕾称为“公丁香”,把成熟的果实称为“母丁香”,公丁香气味较浓而力优,母丁香则气味较淡而力薄,故处方中大多使用公丁香。丁香味辛、性温,具有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的作用。此外,丁香还是一味很好的温胃药,对由寒邪引起的胃痛、呕吐、呃逆、腹痛、泄泻等,均有良好的疗效。下面介绍几则以丁香为主药的良方。

    胃寒呃逆

    丁香、柿蒂各18克,高良姜、炙甘草各9克,共研细末,每次6克,温开水送服。治疗单纯性膈肌痉挛、胃神经官能症、胃炎及胃或食道手术后引起膈肌痉挛属胃寒者。

    口腔溃疡

    丁香15克,打碎,以冷水浸过药面,经约4小时后,取药液涂于口腔溃疡表面,每日6次。

    心痛不止

    丁香15克,桂心30克,为细面,每顿饭前以热酒调服约3克。或用丁香、肉桂各6克,樟脑3克,麝香0.3克,先将前二味药物碾成细粉,加入樟脑、麝香研匀,遇心绞痛时,急开瓶盖对鼻孔嗅之,心绞痛可得缓解。

    肠梗阻

    丁香50克左右,研细面,用75%酒精适量调膏。外敷于肚脐及脐周,固定。对麻痹性肠梗阻,一般用药2小时后即有肠鸣音,数小时后可逐渐排气、排便。

    小儿遗尿

    丁香和肉桂等量,也可以用单味的药,研成细末,调成膏饼,贴在肚脐,每晚上用一贴,连续用7次。

    小儿疝气

    取母丁香粉适量,撒在独角莲膏药上,贴于患处。每隔2天换1次,至病愈为止。

    鼻流清涕

    公丁香3克,荜茇3克,五倍子5克。研成细粉。将药用棉薄裹如球状,塞入鼻孔内嗅其气。每日早晚各塞1次。

    口臭

    丁香5克,厚朴4克,薄荷2克。冲入沸水并加盖焖15分钟,含漱,每次漱3分钟后吐出即可。

 牙痛

    公丁香10粒,研成粉末,牙痛时将药末纳入牙缝中,一般数秒即能止痛,重者连续用3次。 

    四季口味诗【草根一生】                                    春月少酸易食甘,冬季宜苦不宜咸,                            夏要增辛聊减苦,秋可少辛但加酸。 

分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