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哪吒的黑眼圈,中医怎么看

(2023-02-07 08:13:41)


时间:2019-08-16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7版  作者:田雪

  中医学认为,小孩子黑眼圈的形成,要责主要为脾气虚弱。脾气虚弱,水液代谢失调,湿浊积聚于内,上泛于眼下睑。《灵枢·大惑论》就将眼分属五脏而论之,其中“肌肉之精为约束”,即认为眼睑为肉轮,属脾。脾主水液代谢,脾气亏虚则水液代谢失调。五行中肾属水,主色为黑色,故水液停聚而泛映黑色。所以,儿童如果出现持续不易消退的黑眼圈,首先要责之脾胃。脾属土,肺属金,土为金之母,母病及子,脾气不足的患儿,亦存在肺气虚的情况,肺主气,司呼吸,亦主通调水道,故临床可见平时有黑眼圈的患儿,在外感发生时,黑眼圈会加重。

  在治疗上,中医多用补肺健脾、利水化湿类的药物。有积食者,兼消食化积,有瘀者兼顾活血化瘀,气虚、阳虚及肾者,兼顾温肾阳,补肾精。

  哪吒除了有黑眼圈,在影片中展现的脾气乖戾、惹是生非也让李靖夫妇头疼不已。中医认为,肝常有余,脾常不足”是小儿的生理特点之一,小儿脾胃虚弱,也常见脾气急躁,这也是木克脾土、脾虚而肝旺的表现,脾胃不和,肝火旺盛。

  肾为先天之本,而脾为后天之本,脾胃健运亦可以补先天之不足,脾胃还是人体气血津液运转的枢纽,是人体免疫力生发的根源,所以,在小儿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注意调补脾胃功能,是确保小儿身体健康的关键。

  如果孩子存在脾胃虚的情况,除了吃中药治疗,平时饮食上要主要禁食生冷寒凉的食品,奶制品不宜过多服用;水果不宜过多过杂,每日食用1~2种水果为佳;注意保证主食的摄入,粗粮和细粮搭配食用,可适当多食用山药、莲子、薏米等,有助于固健脾胃之气。

  此外,孩子每天至少要保持2次半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锻炼肺活量,强健四肢肌肉,也可以起到补肺健脾的作用。

  电影看完了,让人开心一笑的背后却又诠释了养娃的不易。父母在为孩子无限付出的同时,其实忽略了孩子内心充满了对父母亲情与朋友友情的渴望。其实现实生活中很多看似脾气暴躁的孩子很可能是脏腑机能出现问题而导致性情大变。父母要引起重视,必要时要寻求中医儿科专家的对症治疗,致力于调理儿童身体平衡,为小朋友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田雪)

老来瘦未必老来寿

 (2023-02-08 04:24:56)[编辑][删除]


时间:2019-08-12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7版  作者:宁蔚夏

 

  俗话说“千金难买老来瘦”。这句流传已久的民间俗语使不少老人总觉得瘦比胖好,甚至认为越瘦越好,为此还盲目减肥。然而,随着医学的发展,证明对于老人来讲,盲目减肥来追求老来瘦弊多利少。

  许多研究表明,老人盲目减肥会导致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长此以往,不仅患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会增加,并且心梗、心绞痛、中风等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风险也会上升。特别是一旦发生重大危及生命的疾病,由于体重过低、抵抗力差,就很难对这些大病进行强有力的抵抗,不但死亡率高,而且预后不良,生活质量差。况且,有些疾病本身就会出现消瘦的症状,如糖尿病、老年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结核病及慢性感染性疾病、消化不良及营养不良等,若再盲目追求所谓瘦,无异于雪上加霜。

  目前一些研究表明,健康的体重有助于降低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并且这一现象在中年期不显著,而到了老年期会明显表现出来。因此,身体过瘦的老人,是老年痴呆症的高发人群和危险人群,应格外引起注意。

  另外,随着年龄的增加,人的肌肉含量也会减少,导致力量下降,这在老人尤为显著,加上骨质疏松,在生活中很容易跌倒,发生意外,即使保命,也会长期卧床不起,生活质量下降,这也成为全球关注和预防的一大重点课题。这种情况对于身体过瘦的老人来讲,会更为严重,包括肌肉萎缩的程度也会加重。

  老来瘦未必老来寿,低体重会对老人健康带来诸多不良影响,尤其是妨碍老人向长寿目标的大步前行。一项世界范围的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最小死亡风险的体重指数(BMI)是26,属于超重范围(18.5~24为正常,24~28为超重,28以上为肥胖),并非越瘦越好。因此,对于老人而言,一般情况下,体重以维持在正常为好,哪怕稍胖一点,也比过瘦强,但并非肥胖。(宁蔚夏)

老人过冬留神温差

时间:2021-01-21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7版  作者:宁蔚夏

 

寒冷的冬季,稍有不慎就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等呼吸系统疾病,还极易导致中风、心梗等心脑血管疾病发作。作为这些疾病的高危人群,老年人日常尤应注意以下三个温差。

室内外温差 我国北方供暖设备好,温暖的室内常常与寒冷的室外形成较大的温差。因此,老年人进入室内或外出时,要及时增减衣物,特别注意戴好帽子、手套、耳罩及围巾。而在南方,一些地区气候潮湿、寒冷,室内外气温相差不大,长时间在室内,应注意加强保暖,以防感冒和冻疮的发生。

浴室温差 冬天洗澡时,浴室内外有温差,导致老年人在入浴前后也有温差。因此,应注意浴室温度不可过高,居室与浴室温差不宜超过5;洗澡水温不宜超过41;洗澡后要及时穿好衣服。

起床温差我 国南方地区,冬日晨起时,室内温度相对较低,老年人醒来后马上从床上起来容易着凉,一旦着急穿衣,还会增加跌倒风险。因此,建议老年人晨起时,先躺在床上闭目养神数分钟,或在床上轻缓地伸伸懒腰、活动一下,“唤醒”身体后再起床穿衣。(宁蔚夏)

多咀嚼 防衰老

时间:2019-03-14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7版  作者:宁蔚夏

 

  “咀嚼”俗称“嚼”,是日常人们吃饭经常做的一个动作,可千万别小看了这个不起眼的动作,它和促进健康和延长寿命有着重要的关系。

  促进消化 唾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能够帮助和促进食物消化,咀嚼的次数越多,口腔分泌的唾液就越多,使吃进去的食物更容易消化,特别是较硬的食物,效果更为明显。

  防止肥胖 细嚼慢咽不仅有助食物消化,所分泌的唾液还可以减轻消化的负担,通过大脑中枢神经的条件反射,防止进食过多。反之,狼吞虎咽、咀嚼少、吃饭快,则很容易进食过多,让人长胖。

  坚固牙齿 在我国中医传统养生方法中,就有叩齿功。老年人平时增加咀嚼锻炼次数,可坚固牙齿,降低牙齿骨密度降低速度,延缓衰老。

  美颜荣发 叩齿可活动面肌,加强面部血液循环,改善面肤的营养,进而美颜。发的生长赖于精血,精血充盈,则发长而光泽;精血虚衰,则发白而脱落。肾藏精,其华在发,叩齿可使肾精充盈而荣发。

  强骨益脑 肾主骨,齿为骨之余。齿与骨同出一源,为肾精所养。叩齿能健肾,充盈肾精,利及骨骼,持恒进行,能致骨坚,故可健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肾生骨髓”,而脑为髓海,肾中精气充盈,则髓海得养,脑发育健全,就能充分发挥其精明之府的功能;反之,肾中精气亏虚,则髓海不足而失养。叩齿能健肾,使肾中精气得充,故可健脑。因而,对于老年人说咀嚼可以预防老年痴呆症。咀嚼次数多以及进行方法正确的咀嚼,都能很好地刺激大脑,使大脑活性增加。(宁蔚夏)

春来做做甩肢操

时间:2019-03-20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7版  作者:宁蔚夏

 

  有目的地甩手甩腿是一种具有较高养生价值的健身锻炼方式,不仅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而且对防治肩周炎、下肢肌肉萎缩、下肢软弱无力或疼痛、麻木等也有较好效果。由于春主生发,做甩肢操还能使气机畅通、神清气爽,是适合中老年人的锻炼方式。具体方法如下:

  甩手:肩部放松,自然站立,两腿分开,两脚与肩同宽,两膝微屈,两手伸直前后摆动。先将右下臂向后甩,然后利用惯性作用,将向后甩的右下臂经过胸前至左侧肩上,并使下臂内侧拍到下腭。左右交替,每侧摆动20~30次。

  甩腿:一手扶树或墙,先向前甩动小腿,使脚尖向前上翘起,然后向后甩,将脚尖用力向后,脚面绷直,腿亦伸直。在甩腿时,上身正直。两腿交换,各甩20~30次。

  做完后,还可以结合拍打上下肢动作,使气血更为贯通。需要注意的是,动作要轻软柔和,用力不要过猛。(宁蔚夏)

应对“四高” 中医支招
摘自2025-2-27中国中医药报
本报记者 王迪 通讯员 闫晨璐
在当代快节奏生活模式下,“四高”(即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的发生率逐年攀升。这些代谢异常看似独立,实则相互关联、协同作业。高血压会加重心脏与血管负担,高血糖侵蚀全身血管与神经,高血脂易致动脉粥样硬化,高尿酸引发关节炎症与肾脏损伤。“四高”长期并存,会极大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并发症、肾衰竭等严重病症风险,严重威胁生命健康,亟待重视与科学防治。
为此,本报记者专访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光华院区脑病一科主任张姝媛,给大家分享“四高”患者的饮食调养与穴位保健指南。
高血压患者的调养方案
饮食调养
决明菊花茶
材料:炒决明子10克,菊花5克,山楂片5克。
做法:沸水冲泡15分钟,每日1剂,可反复冲泡。
功效: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菊花平肝潜阳;山楂消食健胃、行气散瘀。
天麻枸杞鱼头汤
材料:天麻15克,枸杞20克,鲢鱼头1个,生姜3片。
做法:鱼头煎至金黄后与药材同炖1小时,加盐调味。
功效:天麻平肝熄风,枸杞滋肾养肝,鱼头清肝明目。
穴位保健
选穴:太冲穴。
定位:在足背,第1、2跖骨间,路骨底结合部前方凹陷中,或触及动脉搏动。
操作:每日晨起用拇指按揉200次(约5分钟),力度以酸胀为度。
高血脂患者的调养方案
饮食调养
红曲山楂茶
材料:红曲米5克,生山楂10克,荷叶3克。
做法:材料煮沸后转小火煎煮20分钟,滤渣饮用。
功效:红曲性味甘、温、无毒,归肝、脾、大肠经,具有活血化瘀、健脾消食作用;山楂消食化积;荷叶利湿化浊,升发清阳。
木耳荞麦粥
材料:黑木耳(干)15克,荞麦50克,香菇3朵。
做法:木耳泡发切丝,与荞麦同煮成粥,起锅前加香菇丁。
功效:荞麦性凉、味甘,入脾、胃、大肠经,有开胃宽肠、下气消积、止咳祛痰的功效;黑木耳有清肺润肠、滋阴补血、活血化瘀、明目养胃等功效;香菇扶正补虚、健脾开胃、祛风透疹、化痰理气。
穴位保健
选穴:丰隆穴。
定位: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肌的外缘。
操作:每天艾条悬灸10分钟,或拇指按压3分钟后顺时针揉动50次。此穴为祛痰要穴,可改善痰浊内阻型高脂血症。
高血糖患者的调养方案
饮食调养
玉竹桑叶茶
材料:玉竹10克,霜桑叶6克,翻白草5克。
做法:冷水浸泡30分钟后煎煮15分钟,代茶频饮。
功效:玉竹养阴润燥,霜桑叶疏散风热,翻白草清热解毒。
苦瓜酿鸡蓉
材料:苦瓜200克,鸡胸肉100克,山药50克。
做法:苦瓜切段去瓤,填入鸡肉山药泥,清蒸20分钟。
功效:苦瓜味苦、寒,归脾、胃、心、肝经,清热祛心火、解毒;山药健脾补肺、固肾益精。
穴位保健
选穴:胰俞穴。
定位:第8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操作:双手握拳以掌指关节揉按。每日按摩2次,每次3分钟。
高尿酸患者的调养方案
饮食调养
土茯苓车前饮
材料:土茯苓15克,车前草10克,玉米须20克。
做法:药材洗净后加水1000毫升,文火煎煮30分钟。
功效:土茯苓味甘、淡,性平,有解毒除湿、通利关节之功效;车前草利水通淋;玉米须利尿消肿、清肝利胆。
冬瓜薏米老鸭汤
材料:带皮冬瓜300克,薏米50克,老鸭半只。
做法:鸭肉焯水后与食材同炖2小时,去浮油饮用。
功效:冬瓜清热生津、利尿排湿;薏苡仁利水渗湿、解毒散结;鸭肉利水消肿、滋阴补虚。
穴位保健
选穴:三阴交。
定位: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
操作:每晚睡前艾灸15分钟。按揉此穴可调理脾胃,促进人体新陈代谢。
综合调养建议
四联干预原则
饮食控制为基础,运动干预为关键,穴位刺激作辅助,药物规范是核心。
代茶饮注意事项
建议上午饮用,避免影响睡眠;经期慎用活血化瘀类药材。
穴位刺激禁忌
皮肤破损处禁用,凝血功能障碍者慎用放血疗法。
监测指标
高血压患者每周至少测量3日血压,高尿酸血症需定期检测尿pH值。
张姝媛表示,慢性代谢性疾病的调养需遵循个体化原则,文中方案适用于轻症辅助调理,中重度患者需在专科医师指导下结合药物治疗。建议每3个月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及时调整养生方案。

清热解暑 宣肺化痰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
摘自2025-7-16中国中医药报
尚学瑞 河南省辉县市中医院 尚方剑 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源于经方麻杏石甘汤和白虎汤。前者功可辛凉宣肺、清热平喘,后者擅长清热生津、止渴除烦。在此基础上,加用金银花、连翘、黄芩、板蓝根、麦冬、鱼腥草等清热解毒养阴药,便形成了一款专为儿童设计的止咳平喘药。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记载,该口服液由麻黄、苦杏仁、石膏、甘草、金银花、连翘、知母、黄芩、板蓝根、麦冬、鱼腥草,加入辅料苯甲酸钠、甜蜜素而制成。其主要功能是清热解毒、宣肺化痰,主治热邪犯于肺卫所致的感冒、咳嗽、喘证,症见发热、汗出或无汗、微恶风寒、头痛、鼻塞流涕、咽红肿痛、咳嗽、痰黄,或气急喘息、鼻煽喉鸣,面红、口干而渴等,舌质红、苔薄黄少津或黄腻、脉滑数或细数(指纹紫红或暗紫)。药理学研究发现,本药有解热、祛痰、镇咳等作用,临床上也用于流行性感冒、毛细支气管炎、病毒性肺炎、支气管肺炎、慢性咳嗽、疱疹性咽峡炎、小儿荨麻疹等见上述证候者,尤其是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效果明显。
小儿肺脏娇嫩,卫外不固,易受外邪侵犯。若外感风寒或风热,致肺气郁闭,郁而化热甚或成毒,热毒炼液成痰,痰阻肺络,壅塞气道,使肺失宣肃之职,气逆而作咳喘。故治疗上重在清热解毒、宣肺润肺,兼以化痰止咳。方中石膏、知母甘寒润燥,清肺泻火,使肺气宣肃有权,共为君药。金银花、连翘可清热解毒,凉散风热;黄芩、鱼腥草可清肺火,除痰热;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麦冬养阴润燥,除肺中伏热。此六药助君药外散风热,内泻肺火,清肺化痰止咳,共为臣药。麻黄、苦杏仁宣肺降气,止咳平喘,为佐药。甘草润肺止咳化痰,兼调和诸药,为佐使之用。诸药配伍,药性平和,清泻以解毒,宣散以除热,甘寒以润燥,表里同治,标本兼治,使热毒解、阴津充、痰热化、肺得安宁,而咳喘自止。

服药期间,忌辛辣、生冷、油腻食物,不宜同服滋补性中药。风寒感冒、风寒闭肺喘咳、内伤久咳者不适宜。高血压、心脏病患儿慎用。儿童、脾虚易腹泻者应在医师指导和成人监护下使用。发热体温超过38.5,或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甚或加重者,应去医院就诊。运动员慎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