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本草中国》第二季“搭档”有感
时间:2019-09-27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8版 作者:陶国水
吴力强
近期《本草中国》第二季“搭档”篇,就中药配伍中的“药对”运用,徐经世、王键两位学者从不同角度,结合验案,形象生动地阐释了用药中的“搭档”,不禁让人感慨“本草中国,匠心新安”。
国医大师徐经世、岐黄学者王键,二者均为新安医家。徐经世(1933—),号筱甫,国医大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徐经世出身中医世家,幼承庭训,业医60余载,善治内科疑难杂病,誉满杏林。王键(1956—),岐黄学者,安徽省名中医,历任安徽中医药大学校长、安徽省中医科学院院长,出生于新安王氏医学世家。
对药:巧夺天工 匠心独运
“对药”,又称“药对”,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药物性能和治法为依据,以安全有效为目的,结合炮制、剂量而精确遣药确定下来的用药基本单元,其之间的配伍不是单味药物的简单叠加,对于药性把握尤为重要。
在《本草中国》中,徐经世说:“二至丸是新安医家汪昂《医方集解》中的补益之剂。”二至丸由女贞子、旱莲草组成,女贞子味甘、苦,性凉,补少阴之精,《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旱莲草味甘酸,性寒,有养肝益肾、凉血止血之功效。徐经世治疗妇人不孕、经水失调、以及更年期综合征诸症常常选用该方。
王键着重讲解了僵蚕、全蝎这组对药,他说:“虫类药物是动物类药物的一部分,其药力峻猛,且为血肉有情之品,具善行走窜之性,可深入髓络、攻剔痼结之痰瘀之邪,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全蝎味咸辛,性平,有毒,《开宝本草》记载:”疗诸风瘾疹,及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涩,手足抽搐。”僵蚕,味咸、辛,性平,具有息风通络、化痰散结之功效。
医案:制方有度 师古不泥
中医医案是疾病发生发展及治疗过程的记录,是医者分析把握病机、立法处方用药思辨的轨迹记录。历代医家无不重视医案的研习。新安医家王乐匋曾说:“余少时研读叶天士、吴鞠通、王孟英、王旭高诸家医案,从中探索前人辨证立方之技巧,以拓展自身临床诊治之思路,获益良多。”
《本草中国》介绍的徐经世医案十分精彩,该患者口腔溃疡反复发作,伴烦躁、夜寐不安等症状,加之生育多产,系肝肾之阴久损,虽表现为心火过旺,其本为肾水不足,水不济火,择女贞子、墨旱莲药对补肾精,切合主要病机,用沙参、麦冬养阴润肺,佐以连翘清心火、竹茹清胃火,掣其手足,制方有度。
节目中介绍的王键之医案为“胸痹”“心痹”案,早在《金匮要略》中就有“阳微阴弦”的论述。王键认为,患者为年老肝肾阴虚,不能荣养心脉,不荣则痛;同时因久病多痰多瘀,痰瘀交阻,不通则痛。取《金匮要略》瓜蒌薤白白酒汤为主方,加用全蝎、僵蚕药对,加强息风通络、化痰散结之功,可谓画龙点睛,是师古不泥之典范。
医道:矢志岐黄 传承不息
徐经世的祖父徐恕甫为安徽巢湖徐氏内科开派人物,医术高超,有《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徐恕甫》传世。徐经世曾言:“余之家学的学术经验是多样的,既奉于经典又承接东垣、天士等圣贤之旨,而在临床中效法新安医家更为用心。家祖医案的处方用药与新安内科一脉相承,相得益彰,其备藏百卷书目中亦多见新安医迹。”可见,徐经世一生致力于中医学的传承与发展。
王键说:“中医古籍是中医临床与科研的灵感源泉,是在人与自然融合,贯通基础上形成浮游个性和灵气、生动活泼、有血有肉的艺术作品。以灵感思维把握中医古籍,在继承中具有显著的创新意味,继承与创新不是截然分离,而是融为一体的。”作为新安王氏内科第六代传承人,王键矢志岐黄,不忘传承。
中医药学就是在不断地继承、融通、创新的基础上,展现其生生之气,为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陶国水
江苏省无锡市龙砂医学流派研究所 吴力强 江苏省太仓市中医医院)
救命仙草滋阴圣品【草根一生】
(2015-10-25
09:07:15)[编辑][删除]
http://c.hiphotos.baidu.com/zhidao/pic/item/6159252dd42a2834ee3974e159b5c9ea14cebfb9.jpg 石斛
别名:石扁角,石黄豆,石斗,铁皮石斛,铁皮斛,枫斗,吊兰,小金钗,黄草,黑节草,铁皮。 《本草纲目》评价石斛:“俗方最以补虚,主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赢瘦,强阴益精;厚肠胃,补内绝不足,逐皮肤邪热痱气,治男子腰脚软弱,健阳,补肾益力,壮筋骨,暖水脏,轻身延年等”. 、“强阴益精,厚肠胃,补内绝不足,平胃气,长肌肉,益智除惊,轻身延年”;民间称其为“救命仙草”。:《本昌思辨录》认为:“石斛,为肾药,为肺药,为肠胃药。
《本经》‘强阴’二字,足赅全量。”又说:“‘逐皮肤邪热痱气’是温者寒也;疗‘脚膝疼冷痹弱',是寒者温也,要不出《本经》除痹、补虚二端……必收除痹补虚之益……”.可见其既能治病,又能补益,温、寒兼可应用的特点。历代古籍各医书,对石斛的认识和应用有很多高见,心、肝、脾、肺、肾五脏之病,皆有应用,各式应用石斛的方剂,逾数百个。
功效:滋养阴津,增强体质,补益脾胃,护肝利胆。
清虚热:虚热,表现为身体疲乏无力,头晕眼花,面色潮红、心悸心慌、咳嗽少痰、失眠健忘、小便黄赤、舌红、脉细等。
石斛“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久服厚肠胃。”《本经》
本经“主伤中”一语,非指脾胃不足,实指心脏经脉之有所伤损。曾治高龄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并发心衰,心房纤颤,神志昏昧,几度欲脱,舌光红少苔,脉细疾而至数不明,以金石斛30克,炙甘草15克,浓煎服之,证即缓解。余治多种心脏疾病,特别是高血心病及病毒性心肌炎,有心功能不全或快速型心律失常,舌红脉细数结代者,必用石斛,谓其可稳定心律,纠正心衰。
风寒湿三气杂至,气血痹阻,是为痹证,石斛养阴益精气,具疏通经脉气血之特性,尤宜于久痹之虚羸者。石斛尚能运消虚之正气。血枯涩,麻木而痹,半身不遂之中风偏枯症,石斛最为要药。
石斛外似清淡无味,实则得中土之正气而补脾,得金水之精气而养肺,内应于肾而益精。故糖尿病、结核病
、甲亢等多种慢性消耗疾病,可以养阴,更可补益肺、脾、肾之正气。此《本经》所谓“补五脏虚劳羸瘦”。
解毒息风草河车 【草根一生】
(2015-10-25
05:33:53)[编辑][删除]
http://fd.topit.me/d/2f/c4/11428633469cbc42fdl.jpg【草根一生】"
TITLE="解毒息风草河车 【草根一生】" />
重楼又称蚤休、七叶一枝花,金线重楼、灯台七、铁灯台、草河车、白河车、枝花头、海螺七、螺丝七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用于疔疮痈肿,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跌扑伤痛,惊风抽搐。更适用于多种热毒证。笔者将蚤休用于多种急性炎症,有显著效果,特介绍如下:
肺炎方:重楼克,杏仁各15克,大贝母,桔梗各10克,百部15克,黄芩10克,鱼腥草30克,青蒿15克,甘草3克。适于急性肺炎等肺部感染,见咳嗽稠痰,烦渴,胸闷或痛,舌红苔黄,脉象滑数。若高热,如生石膏;便秘加熟大黄、牛蒡子;喘甚加白果;咯血加白及、茅根、藕节。
重楼息风定惊,高热惊风抽搐者宜之。
脑炎方:重楼,僵蚕,石菖蒲各10克,黄连5克、甘草5克,钩藤15克,竹茹10克,贯众,鲜荷叶,土茯苓,紫花地丁各15克。适用于病脑等脑系感染,症见发热、头痛、抽搐、烦躁、呕吐、复视等。
若为结脑,加葎草花、夏枯草、青蒿、丹参;乙型脑炎加生石膏、大青叶、滑石;便秘或大便溏滞不爽,必用熟大黄。
消痫镇惊汤:代赭石30克,重楼10克,石决明30克,炒枣仁15克,珍珠母30克,白人参5克,天竺黄,桑椹,法夏各12克。适用于癫痫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抽搐吐沫,以及非惊厥性发作之其它类型癫痫。
重楼之用,清热解毒之外,要在其“主惊痫”。
重楼“主惊痫,摇头弄舌,热气在腹中,痈疮,下三虫,去蛇毒。”《本经》
党参赋
摘自2024-12-18中国中医药报
赫赫党参,本草之珍。源起华夏,惠泽生民。其形也,枝茎缠绕,叶翠花殷。或生于幽林之畔,或长于峻岭之垠。感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魂。
观其性,温和中正,不燥不寒。味甘而润,入脾入肺,健运脾气,以生气血之源泉;滋养肺气,而司呼吸之匀缓。本草载籍,赞誉连篇,为医家所倚重,疗诸疾而施援。
若夫虚劳倦怠,气短神疲,党参入剂,恰似春风拂体,焕发生机。脾胃虚弱,食少便溏,赖其助力,运化复常,纳谷馨而糟粕畅。且于肺气不足,咳喘难宁之际,党参辅弼,平喘止咳,令呼吸顺畅,音声清朗。
至若采挖之时,药农辛勤,朝出暮返,涉险峰而寻觅,入深谷而探寻。掘根出土,去泥净洗,炮制精心,始成佳品。其炮制之法,或切片晒干,或蜜炙增润,各有妙意,功效相因。
嗟夫!党参之功,不可尽述。补养气血,调和营卫,扶正气于将倾,祛沉疴于未深。非独疗疾,亦为养生之善物,常服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然药虽良善,亦当慎用,辨证论治,方保无虞。(石佳峰)
苦菜:春季养生的绿色佳品
摘自2025-3-17中国中医药报
郭仲华 宁夏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
春天来了,苦菜又成了人们舌尖上的美味。苦菜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菊科,是大自然赋予人们的一种天然绿色食品。它不仅是一道餐桌上的佳肴,还是一味中草药。在中医中,苦菜被称为败酱草,其性凉,味辛、苦,无毒,归心经、胃经、大肠经、肝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明目、补脾和胃、清肺止咳等功效。
春食4益处
提升阳气。中医提倡春夏养阳。春季阳气升发,古人有“不时不食,顺时而食”之说。苦菜属于生发之性的蔬菜,属于时令食物,多吃点苦菜有助阳气生发,提升免疫力。
排毒养肝。春天属木,春气通肝。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其在窍为目。春季肝阳旺盛,若肝失疏泄,肝气上逆,气郁化火,容易导致上火和春燥。苦菜作为天然养肝佳品,具有清肝排毒、养肝明目的功效,能够帮助肝脏顺利排毒,调节机体平衡。
清心泻火。春天气候干燥且多风,容易导致心火旺盛。中医认为苦味入心,在五脏中归属于心,故苦寒的食物多具有清心泻火、安神益气的作用。苦菜作为一种苦味蔬菜,能够有效预防因心火上炎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如烦躁不安、心慌气短、口干舌燥、失眠多梦等。
健脾祛湿。春季肝气旺盛,容易克制脾土。若肝气疏泄过度,横逆犯脾,就会干扰消化功能。因此,春季应注重健脾胃、祛湿热。《神农本草经》记载苦菜:“味苦,寒。主五脏邪气,厌谷胃痹。久服安心益气,聪察少卧,轻身耐老。”经常食用苦菜可以解除脾胃湿热,增进食欲,精力充沛,延缓衰老。
食疗3搭配
苦菜炒猪肝
材料:苦菜250克,猪肝150克,大葱、姜等调味品适量。
做法:将苦菜洗净入沸水焯一下,捞出沥水,切段;猪肝洗净切片,放入碗内,加料酒、精盐、味精、酱油、淀粉拌匀;葱姜洗净均切成末。锅内热油下入葱、姜煸香,倒入猪肝炒至熟而入味,投入苦菜翻炒均匀,出勺装盘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养肝明目。
苦菜粳米粥
材料:粳米60克,苦菜100克,葱花、鸡精、盐、食用油等适量。
做法:将粳米淘洗干净,浸泡半小时;苦菜去掉老根,洗净焯水切碎待用。将粳米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先用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熬煮至粥状。加入切碎的苦菜,继续煮5分钟,至粥稠加入葱花、适量盐、鸡精和食用油即可。
功效:清热凉血,健脾祛湿。
苦菜红枣茶
材料:苦菜200克,大枣15枚,蜂蜜适量。
做法:苦菜和红枣洗净后一同放入煲内,加入适量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20~30分钟即可。将汁液过滤,去除苦菜和红枣渣,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少量蜂蜜,随时饮用。
功效:明目败火,补血益气。
日常3吃法
苦菜凉拌。苦菜500克,去根洗净用沸水焯熟,用凉开水泡20分钟,以去除部分苦味,并保持菜色的碧绿,捞出攥干切成适度长度,佐以枸杞、香油、醋、生抽、蒜泥、味精、盐等,充分搅匀即可。
苦菜饺子。苦菜300克,嫩茎叶洗净沸水焯熟,稍攥、剁碎,按12比例加入大肉馅及适量葱、姜、盐等调匀包成饺子。
苦菜生吃。苦菜30~50克,洗净,甩去水分,蘸点面酱或黄豆酱,配主食,营养更佳,有一定降血糖血脂作用。
食用有禁忌
苦菜虽好,应适当食用。正如《素问•五脏生成》所言:“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此五味之所伤也。”脾胃虚寒者不宜多吃,以免引起腹泻、腹痛等。
低脂解馋香菇脆
摘自2025-3-24中国中医药报
邓 力 四川省成都市中草药研究所
在体重管理期间,嘴馋总是那个难以抵挡的“小恶魔”。不过,有了香菇脆,酥脆口感,咸香有滋味,更是非油炸、不油腻、轻负担,既能满足味蕾,又无须担心脂肪过剩。
香菇不仅美味可口,还具有药用价值。其入药历史悠久,以“香蕈”之名始载于《日用本草》,言“蕈生桐、柳、枳椇木上,紫色者,名香蕈”。《本草纲目》《本草求原》《随息居饮食谱》《医林纂要》等历代本草典籍均有记载。时至今日,香菇依然被应用于医药领域,多地方习用,如《福建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2年版)》等亦有收载。中成药杜仲补腰合剂、复生康胶囊、馥感啉口服液等皆有用香菇组方入药。
香菇性味甘平,归脾、胃、肝经,具有益气健脾、理气化痰、透疹等多重功效。《本经逢原》言其“大益胃气”。在临床上,香菇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咳嗽、头痛、失眠等症。但需注意,脾胃寒湿气滞者禁服。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香菇具有调节机体免疫、抗肿瘤、抗病毒、抗肝炎、抗氧化等作用。
接下来,为大家介绍一种无油版的香菇脆制作方法,既解馋又好吃,家庭轻松制作。
材料:香菇,孜然粉、烧烤料、盐适量。
做法:1.将香菇洗净后切成1厘米宽的长条,加入孜然粉和烧烤料搅拌均匀。
2.放入空气炸锅,设置200度烤制20分钟,其间翻面,以确保香菇均匀受热。
3.出炉后,撒上一点盐即可。
收敛固脱山茱萸
(2023-01-08
09:36:51)[编辑][删除]
时间:2020-07-31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5版
作者:胡献国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至第七版中医治疗中,对临床治疗期危重型内闭外脱证,推荐处方使用中药人参、黑顺片(附子)、山茱萸等。这里的人参、黑顺片即常用中药方剂“参附汤”,有回阳救逆之功。山茱萸为中医临床常用的收敛固涩药。
山茱萸,又名枣皮、山萸肉,为山茱萸科落叶小乔木植物山茱萸除去果核的果肉。山茱萸性味甘、酸而温,归肝、肾经,有补益肝肾,收敛固涩之功,适用于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阳痿、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漏、月经过多、大汗不止、体虚欲脱、消渴等。本品酸微温,质润,其性温而不燥,补而不峻,补益肝肾,既能益精,又可助阳,为平补阴阳之要药,治疗肝肾阴虚,头晕目眩、腰酸耳鸣,命门火衰,腰膝冷痛,小便不利,肾虚阳痿等。
《名医别录》言其“温中,下气,止汗,强阴,益精,安五脏,通九窍,止小便利,明目,强力”。《雷公炮炙论》言其“壮元气,秘精”。《医学衷中参西录》言其“大能收敛元气,振作精神,固涩滑脱”。药理研究表明,本品水煎剂有利尿、降压作用,对于因化疗、放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有使其升高作用。
由此可知,山茱萸与参附汤同用,可助参附汤回阳救逆固脱之功,且山茱萸可收敛元气,振作精神,使新冠肺炎危重型内闭外脱证逆转,促进病情好转向愈。现介绍几则治疗方,供选用。
大补元煎丸(中成药):方由党参、山药、熟地黄、当归、山茱萸、杜仲、枸杞子、炙甘草等组成。口服,1次9g,1日2次。可益气养血,滋补肝肾。用于肝肾不足,气血两亏,精神疲惫,心悸健忘,头晕目眩,四肢酸软。
参附茱萸汤:人参15g,黑附片10g(先煎),山茱萸15g,水煎服,每日1剂。可回阳救逆固脱。适用于呼吸困难、动辄气喘,伴神昏、烦躁、汗出肢冷,舌质紫暗,苔厚腻或燥,脉浮大无根等。
山茱萸粥:山茱萸15g,大枣5个,大米100g,白糖适量。将二药洗净,去核;大米淘净,与二药同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煮至粥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可补肾涩精。适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遗精、遗尿、小便频数等。
枸杞茱萸粥:枸杞子、山茱萸各10g,大米100g,白砂糖适量。将枸杞子、山茱萸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同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砂糖,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1剂。可温肾壮阳。适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阳痿遗精,腰膝酸痛。(胡献国
湖北远安县中医院)
中药与四季:春砂仁、夏枯草、秋桑叶、冬葵子。
中药与气象:风茄子、云茯苓、雨伞草、雪里青、雷公藤。
中药与空间:东白芍、西青果、南贡实、北沙参、人中白。
中药与五味:酸枣仁、甜石莲、甘草、苦参、辣蓼草、五味子。
中药与地理:望江南、河白草、海金砂、洋金花。
中药与五行:阴地蕨、阳起石、金石斛、木棉花、水獭肝、火麻仁。
中药与生肖:鼠曲草、牛蒡子、虎杖根、菟丝子、龙骨、蛇含石、马勃、羊踯躅、猴枣、鸡骨香、狗肝莱、猪牙皂。
中药与数字:一见喜、两面针、三个虎、四叶参、五加皮、六月雪、七月莲、八月扎、九香虫、千年健、万年青。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