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良春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经验
(2022-12-23 14:30:13)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 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并有多种自身抗体出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医古代没有红斑狼疮这一病名,对于红斑狼疮复杂的病情及一些临床表现,中医文献中有类似记载。最早见于《金匮要略》,并描述了“面赤斑斑如锦纹”等症状特点。但因其伴有较多的脏腑证候,很难明确地划属于某一病证。如有人根据其全身证候,认为该病属 “近于中医的温毒发斑之类”;有人从皮疹特点出发,称之为“红蝴蝶”“蝴蝶丹”“红斑痹”“斑痹”等;有人认为该病可累及周身而称之为 “周痹”,而多关节疼痛属于“痹证”,更权威是倾向于属 “阴阳毒” 这一病名。
现认为其发病与先天禀赋不足、七情过极化火、饮食失调、劳累过度,复加热毒如日光照射等有关。
对SLE的认识
朱良春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认识分为以下3个方面。
执简驭繁论阴阳 系统性红斑狼疮因其病因不明,临床表现外而肢体、内伤脏腑,症状表现纷繁芜杂,历代医家往往各陈己见,或以肢体命名、或以脏腑论治,为该病的诊疗带来了很大困扰。朱良春先生认为,万病者,总不离阴阳两纲、表里寒热虚实之目,纲目既明,病之辨证易明。
朱良春先生指出,系统性红斑狼疮以阴阳为纲,辨析疾病本质。该病的基本病机是素体虚弱,真阴不足,热毒内盛,痹阻脉络,内伤脏腑。
超越寒热谈“阴阳毒” “阴阳毒” 语出医圣张仲景著《金匮要略》。为感受疫毒,内蕴咽喉,侵入血分的病症。分阳毒和阴毒,历代解释阳毒因热壅于上,以 “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吐脓血为主要症状;阴毒乃邪阻经脉,以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为主要症状,病情均属危重。朱良春大师结合临床,以阴阳两纲来分辨阴阳毒更为确切,阴阳毒当为同一疾病在不同阶段和不同人群的不同表现更为确切,并非寒热不同的两种病证,况且张仲景将阴阳毒、 狐惑、百合病合为内科杂病而不归类于伤寒,说明不同于伤寒病,不能仅以寒、热来概括该病。
辨证为纲疗效佳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然而又以育龄妇女多发。朱良春认为在病情已得到控制的情况下,接受中医药治疗,尽可能的停服西药,是很多患者明智的选择。因此,辨证准确、用药精当, 使患者成功地停用西药。停药后,在中药作用下,中医益肾蠲痹法使诸多育龄妇女实现了生育的愿望。
分型论治
热毒血瘀证
治法:清热解毒,化瘀蠲痹。
方药:蠲痹汤加青风藤30g,金刚骨50g,拳参30g,生地20g,忍冬藤30g,水牛角30g,赤芍20g,凤凰衣8g,莪术8g。
随症加减:口干欲饮,小便短赤,加生地榆20g,炒知母10g,苔黄腻者,加黄柏10g;舌质紫有瘀斑、关节刺痛者可加生水蛭6g;颜面或皮肤红斑明显、气营两燔者,加粉丹皮15g,寒水石20~30g。
风湿痹阻证
治法:祛风除湿,蠲痹通络。
方药:蠲痹汤加青风藤30g,金刚骨50g,川桂枝10g,羌活10g,独活10g,生黄芪30g,生白术30g,防己15g,钻地风30g,莪术8g,凤凰衣8g。
随症加减:如风郁明显,关节肿胀与疼痛,肩臂疼痛加海桐皮15g,姜黄15g,湿浊阻络,关节疼痛,乏力,大便稀薄加苍术15g,徐长卿15g等。
气血亏虚证
治法:益气补脾,养血和血。
方药:蠲痹汤加青风藤30g,金刚骨50g,生黄芪50g,全当归15g,枸杞子15g,五爪龙30g,巴戟天20g,凤凰衣8g,莪术8g。
随症加减:如见白细胞或血小板下降,乏力明显加油松节30g,炙牛角腮30g;如气血不足,阳气失于温煦,畏寒肢冷,加川桂枝10g,生白芍20g。
肝肾阴虚证
治法:滋补肝肾,养阴清热。
方药:蠲痹汤加青风藤30g,金刚骨50g,熟地20g,枸杞子15g,杭菊花10g,巴戟天20g,凤凰衣8g,莪术8g。
随症加减:如视物模糊,乏力,眼睛干涩,加密蒙花10g,谷精珠15g;月经失调量少,加女贞子20g,旱莲草20g,或乌贼骨30g,茜草15g。
典型医案
谷某,女,20岁,初诊日期:2007年8月7日。
主诉:确诊SLE3年余,双下肢乏力伴胡言乱语2个月。
患者于2004年4月出现发热,双眼肿痛,恶心呕吐,头痛,就诊外院检查头颅CT示“双基底节灰色团,左侧脑室后角旁脑白质胼胝体偏左侧多发不规则片状异常信号灶”,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后体温正常,听力下降,确诊为 “神经精神性狼疮”。2007年4月份出现发热,双侧巴宾斯基征(+),予以住院治疗。CT检查示 “脑萎缩伴脑室扩大”,予以抗癫痫药物治疗。同年6月份,患者出现双下肢乏力伴胡言乱语,二便失禁。进一步MRI检查示胸椎可见散在散点状异常信号;脑萎缩改变伴两侧颞顶叶灰质内片状异常信号灶。予以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丙球静脉滴注及抗癫痫治疗,双下肢肌力及听力好转。2007年8月2日外院检查CT示左上肺斑片状高度影。MRI:颈椎改变,考虑为炎症或脱髓鞘性病变可能。
刻下:双下肢乏力,大小便失禁,胡言乱语,夜寐安,纳可。目前服泼尼松35mg/日,并用甲钴胺注射液以营养神经。苔薄黄,质衬紫,边有齿痕,脉细。
诊断:(湿热痰瘀,侵袭脑窍,经脉痹闭不利型)阴阳毒(西医称为神经精神性狼疮)
治则:清热化湿,涤痰开窍,蠲痹通络。
处方:蠲痹汤加青风藤30g,金刚骨50g,生黄芪30g,骨碎补20g,泽兰30g,泽泻30g,生水蛭8g,拳参30g,忍冬藤30g,葛根20g,石菖蒲15g, 礞石20g,地龙15g,补骨脂20g,20剂。 金龙胶囊,每次10g,每日3次口服。蝎蚣胶囊,每次15g,每日3次,口服。
从2007年8月28日到2008年4月7日,从未间断中医药治疗,期间来看过3次,还有2次患者未来,家属拿中药,期间病情稳定。
五诊 (2008年4月8日):因服汤药出现呕吐,故自行停药2个月。刻下:能蹒跚行走,语言渐清晰,思维智商差,喜怒无常,大小便自理,苔白腻,脉细濡。续当益肾蠲痹,化痰和瘀。处方:蠲痹汤加制南星30g,生半夏10g (加姜3片先煎30min),生苡仁 30g,熟苡仁30g,青风藤30g,金刚骨50g,生黄芪30g,泽兰30g,泽泻30g,生水蛭8g,凤凰衣8g,莪术8g,石菖蒲10g,人中黄10g,30剂。金龙胶囊,每次10g,每日3次口服。 蝎蚣胶囊,每次15g,每日3次口服。协定5号 院内制剂,每次60g,每日3次口服。
按:系统性红斑狼疮在临床上因不同的系统、脏器受损会出现不同临床症状,而神经系统症状约见于50%以上的患者,常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可出现各种形式的神经病和精神病,如癫痫、头痛、偏瘫、感觉和运动障碍、精神抑郁或精神障碍等。精神、神经系统症状可以是首发症状,但更常见于病程中期或晚期,一般出现于病情活动期、病危期和晚期,多伴有脑器质性病变,故称此为狼疮脑病或神经精神型红斑狼疮。该病例即为典型的神经性狼疮, 西医治疗效果往往不佳,该患者在中医药方法的治疗下得到较好控制,足以让中医学者感到欣慰。(朱婉华)
温成平论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肤损害经验
摘自2023-5-29中国中医药报
黄丹云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机制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结缔组织疾病,以血清中出现多种自身抗体和多器官、多系统受累为主要临床特征。皮肤损害是SLE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之一,80%~90%的SLE患者伴有皮肤损害。SLE皮肤损害的表现形式多样,包括红斑、丘疹、网状青斑、冻疮样皮损、血管炎、毛细血管扩张、瘀斑、光过敏、雷诺现象、紫癜、口腔溃疡及脱发等等,可一种或几种同时或先后发生,并可累及全身任何部位。皮肤损害往往发生在系统损害之前,且皮肤损害的状况可以直接反映SLE的活动情况,为明确诊断及判断病情提供重要线索,例如光敏感性红斑或水疱状损害,提示病情多处于活动期;网状青斑则提示与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有关;伴亚急性皮肤狼疮样损害的SLE病情常较轻,内脏损害轻微,肾损害较少等。
目前西医治疗SLE仍以糖皮质激素加免疫抑制剂为主,虽能有效控制疾病活动、改善病情,但是这些药物的不良反应明显,且往往较为严重。抗疟药治疗轻型SLE的光过敏、盘状红斑等皮肤损害和关节炎疗效较好,但其可导致不可逆的视力减退和视野缺失,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用量。近年来,中医中药在SLE治疗中的作用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中医药具有多部位、多环节和多靶点的整体调节功能,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助于患者减少激素维持量或停用激素,从而避免不良反应,并能提高疗效、改善预后、减少复发、维持病情长期稳定,对多基因调控、发病机制复杂、病情多变的SLE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岐黄学者温成平系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擅长治疗SLE、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风湿免疫疾病,对于SLE皮肤损害的治疗具有丰富的临证经验,现将温成平辨治SLE皮肤损害的治则治法总结如下。
治则治法
谨守病机,活用解毒祛瘀滋阴法
温成平提出,SLE的发病以肝肾阴虚为本,热毒、血瘀为标,虚实兼夹,应以解毒祛瘀滋阴为治疗大法。处方选用升麻鳖甲汤加减,该方为《金匮要略》治阳毒方,有滋阴透邪、散火解毒之功。皮肤红斑明显者,在辨证基础上酌情选用紫草、凌霄花、大青叶、积雪草、丹皮等药凉血解毒化斑;口疮反复者,多以甘草泻心汤或三才封髓丹化裁;脱发者可予二至丸、菟丝子、仙灵脾、枸杞子补益肝肾;雷诺现象多为寒凝血瘀,常用参黄芪桂枝五物汤以温经通脉;皮下出血、紫癜时应辅以凉血散血之品,如生地黄、赤芍、丹皮等,既凉血止血,又活血化瘀,防止营血暗耗。总之,以祛毒外出、扶正祛邪为原则,活用解毒祛瘀滋阴法,将凉血化斑、活血化瘀、滋阴固肾等法综合运用,协调气血阴阳,方能提高临床疗效。
分期论治,标本兼顾
温成平认为,临证治疗SLE时应分期辨证。SLE急性活动期,皮肤损害多表现为各种红斑,如多形性红斑、水肿性红斑、甲周红斑、盘状红斑等,疹色鲜红,尤其以面部出现蝶形红斑最有特征性,常兼见烦躁易怒、高热不退、口疮、关节肌肉酸痛、口渴、尿赤、大便秘结、舌红脉数等,同时多伴有系统损害,辨证以热毒炽盛为主。由于邪热炽盛燔灼营血,热毒迫血妄行,外溢肌肤,则见皮肤红斑;热盛于营血则身体灼热、高热不退;营气通于心,热毒入营,心神被扰,轻则可见烦躁,重则可见神昏谵语。本型治疗宜早,因以标实为主,重在治标,治则乃清热解毒、凉血化斑,方用犀角地黄汤、清瘟败毒饮加减。缓解期,邪热渐退,病势向阴虚内热转化。皮肤损害主要为环形红斑型及丘疹鳞屑型,面部可有暂时性色素沉着,常见光过敏,还可伴有皮肤或肢端瘀斑等,可兼见持续低热、心烦、盗汗、面颧潮红、口干咽燥、腰膝酸软、关节隐痛、脱发、眼睛干涩或视物模糊、月经量少、舌质红、苔少或光剥、脉细或细数,辨证以阴虚内热为主,同时兼有血瘀,治疗当以滋阴清热、益气养阴及祛瘀生新为法,方用知柏地黄丸加减。若治疗不当,则阴虚难复,日久伤阳而至脾肾阳虚之证。脾肾阳虚证可见面部红斑不显或无红斑、网状青斑、低热怕冷、头发稀疏、雷诺现象、神疲乏力、自汗盗汗,严重时身肿腹胀、不思纳食、便溏溲少、月经不调或闭经,或面如满月、颈项肥粗、苔少质淡、舌体胖大、脉濡细或沉细,治以温肾壮阳、健脾利水,方用附桂八味丸或真武汤加减。
中医外治,联合应用
《黄帝内经》言“内者内治,外者外治”,因绝大多数皮肤损害发生在暴露部位,中医外治技术可简便精确地直达病灶,因此其在皮肤病变防治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温成平认为对于SLE皮肤损害的治疗,应内服、外治相结合,扶正、祛邪并举,并已形成一套具有推广前景的治疗方案。对于SLE的面部红斑、毛细血管扩张等皮肤损害,可用凉血解毒类中药(如金银花、生地黄、赤芍、丹皮、凌霄花、紫草、白花蛇舌草等)煎剂冷湿敷。冷湿敷可使局部血管、淋巴管收缩,放散蓄热,减少渗出,从而改善局部体液循环,达到疏通腠理、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目的;湿敷垫中的棉纤维敷贴于皮肤损害局部,可隔绝外界刺激,使皮肤得到充分休息和修复;冷敷过程提供了潮湿的、少菌甚至于无菌的环境,能够促进局部上皮恢复。对于冻疮样皮肤损害、雷诺现象等,则可选用阳和解凝膏等膏剂外涂,起到温经和阳、行气活血、散寒通络的作用。
日常调护
SLE的发病与先天不足、日光暴晒、六淫侵袭、情志内伤、劳累过度、药物或饮食所伤等有关。因此温成平认为,治疗SLE不仅要进行药物干预,还要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包括饮食宜忌、心理疏导及日常护理的宣教等。患者得知自己的病情后,往往会出现焦虑、恐惧、抑郁、绝望等不良情绪,在治疗过程中应做好患者心理疏导,使之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做到心情舒畅、起居有常。饮食方面,由于SLE患者多属阴虚内热体质,应告诫患者忌食酒类和辛辣刺激性食物及光敏性食物。素体亏虚是患者罹病的基础,故建议患者注意劳逸结合,尽量避免日光照射,加强保暖,急性活动期应卧床休息,有利于康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应告知患者不宜自行调整所服药物剂量,尤其是激素类药物,更不能擅自停用,否则可使病情复发或加重,甚至有生命危险。
典型医案
胡某,女,27岁,因“面部红斑伴发热、关节痛2年余”于2017年3月15日初诊: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面部两颧红斑,伴光过敏,以及双下肢结节性红斑,伴发热,体温最高可达40,伴光过敏、关节痛、脱发、口腔溃疡。到某省级医院就诊,辅助检查:抗核抗体1:320,抗双链DNA(dsDNA)抗体(++++),抗心磷脂抗体(++++),抗可溶性核蛋白抗体(+),抗Sm抗体(+),抗核蛋白(RNP)抗体(+),抗干燥综合征A(SSA)抗体(-),抗干燥综合征B(SSB)抗体(+),自身抗体(+)。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G(IgG)2.48g/L,IgA4.72g/L,IgM2.13g/L。白细胞1.7×109/L,红细胞2.92×1012/L,血红蛋白82g/L,血小板114×109/L。X线胸部摄片无特殊病理改变。予甲泼尼龙片每日8mg,羟氯喹每日400mg口服治疗。刻诊:颜面鼻翼两旁、双颊及双耳廓紫红,夹有暗红色水肿性斑,双手指尖、甲周红斑,双小腿可触及数个暗红色痛性结节,伴口腔溃疡、脱发、光过敏、膝关节酸痛、口干唇燥、耳鸣目眩、睡眠欠佳、纳可、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
诊断:(阴虚内热、毒蕴血络型)阴阳毒(西医称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肤损害)。
治则:滋阴解毒、凉血消斑。
予青蒿鳖甲汤加减:生地15g,丹皮12g,青蒿30g,炙鳖甲(先煎)24g,紫草10g,当归15g,白花蛇舌草30g,生甘草9g,制首乌12g,凌霄花10g,知母10g,徐长卿12g,怀山药20g。共14剂,水煎服,每日1剂。
3月29日二诊:患者面部红斑及皮肤紫斑颜色略淡,双下肢结节疼痛减轻,口干好转,仍有口腔溃疡、脱发,舌红苔薄,脉细。上方去知母、紫草、怀山药,加佛手10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共14剂,水煎服,日1剂。甲泼尼龙片逐步减量,每2周减少1/4剂量。
4月12日三诊:患者面部红斑及皮肤紫斑已消退,小腿结节明显变小,疼痛缓解,腰酸,大便溏,舌质暗红、苔少,脉细。前方去鳖甲、制首乌,加炒白术18g,炒杜仲15g。12个月后患者停服激素,坚持中药治疗至今,症状稳定。
按
此例患者初诊以皮肤损害为主要表现,面部红斑、光过敏、口腔溃疡、脱发和双下肢结节性红斑,伴发热、关节痛,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辨证以热毒炽盛、毒热伤络为主,故出现面部红斑、脱发等,热毒与气血相互结聚,瘀阻经脉,不通则痛,发于皮肤则见下肢痛性结节,此时以凉血解毒消斑为急,以青蒿鳖甲汤加紫草、凌霄花、蛇舌草、徐长卿凉血解毒散瘀;二、三诊皮肤红斑减轻,表现为热病后阴液亏虚之象,故予女贞子、旱莲草、炒杜仲滋补肾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