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痿论评注》述评
时间:2020-12-25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4版 作者:温长路
“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心雄胆大,似撼天狮子下云端;骨健筋强,如摇地貔貅临座上。”这是元末明初文学大家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对武松的描述,俨然一派具有健康机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状态的美男子形象。遗憾的是,这种理想的形象不是在人生进程中能始终保持一成不变的,诸多不良因素会时不时地对其造成干扰和伤害,其中就包括难以避免的疾病。在众多疾病中,一个令许多人羞于启齿的小病——阳痿,却是直煞男人风景、大折男儿雄风的毒瘤。中医对此病的研究从未间断,自《黄帝内经》以下,代有论述;不尽如人意的是,缺乏专论、专著性质的全书,或许这正是中医男科学成形较迟的原由之一。
清末丹阳医家韩善徵的一本《阳痿论》从历史的沉寂中走来,成为中医男科学史上一本渴求和难得的宝典,让中医人欣喜不已。可惜的是,医界对此书知之者甚少,见之者更稀,大多则为“日用而不知者”。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中西医结合男科主任金保方教授和他的团队慧眼识珠,选准了这本书,历经数年的不懈努力,完成了对该书系统的文字整理、校注和研究工作,把一本闪烁着中医学光辉的《阳痿论评注》捧到了读者面前。
如何评价这种被称为“书里有书”“书中套书”的“评注”类著作,是个难度较大的命题,因为除了以通常的方式来表达原著的价值以外,还必须对评注者的学术胆识、学术倾向、学术水平做出恰当的判断。用前后兼顾的二元评议手法虽是常理,而后者更是要抓住的要害和突出的重点。
守正固本 让原著的主旨在复原中出彩
守正固本,是评注类著作的典型特质,如何操控是对评注者认知和理解能力的实际检验。何谓守正固本?就是在坚持中医学基本原理的前提下,原汁原味地再现古籍的面貌。从抄本确定到文字校勘、从字句斟酌到观点评介,《阳痿论》的评注者,始终是紧密围绕这一主旨,本着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去进行的。在确定《阳痿论》的中医属性时,他们认为,这本书是《黄帝内经》根上的一颗硕果,是从男子“二八”到“八八”的论断立论,参照历代医家相关认识和经验,着重叶天士、徐灵胎、朱丹溪等学术思路的承袭,最后“罗而列之,更参以拙见,条分缕析,拾其遗而补其缺”的产物。全书把中医认识论中的“天人合一”、治疗原则上的“执中致和”、药物应用上的“补偏救敝”等核心理念发挥得淋漓尽致,充分彰显了中医学的本性。在确定《阳痿论》的中医特色时,他们认为,这本书是中医典籍中的一个宠儿。考病名,《黄帝内经》中说的“阴痿”,是根据人体组织器官属性,将男子生殖器划归于“二阴”的;后世说的“阳痿”,是缘于男女性别属性,将男子外肾视为“阳具”的。二者名异实同,阴与阳不是病因学上的界定,阳虚与阳痿、阴虚与阴痿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此病核心在“痿”,“痿者弱也,弱而不用,欲举而不能”是其基本征象。析成因,“此病有内因,有外因,有不内外因,皆分寒热虚实”,防治上应按照八纲、脏腑、卫气营血、六经、三焦等多维辨证方法实施。在确定《阳痿论》的中医路径时,他们认为,这本书是中医临证方法中的一朵奇葩,是按照“安全状态下疗效是硬道理”的准则去把握的。面对阳痿患者“真阳伤者有,而真阴伤者实多”的实际,治疗上不能“一遇阳痿,不问虚实内外,概与温补燥热”。通篇细读,评注者要告诉读者的是,韩善徵的这些思想,是对中医男科学总结上的继承和探索中的发展,在男科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文可以变风俗,学可以究天人。”以虔诚和敬畏、认真与审慎的态度去挖掘、诠释《阳痿论》,体现了评注者对中医文献整理工作的扎实理论功底和严谨的学者风范。
传承创新 使原著的内涵在拓展中延伸
传承创新是评注类著作的关键特征,如何把控是对评注者思辨和开拓能力的严峻考验。何谓传承创新?就是信而好古,述而后作,在忠实原著精神的基础上有所发挥、有所进步,以适应时代的需求。近代以来,中西医对男性病的理论认识和临床研究都取得了很大进步,在阳痿的治疗上取得了一些突破。如何将韩善徵《阳痿论》中提出的理念与现代研究成果、现实临床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是当今迫切需要回答的一个问题。为了寻求答案,评注者针对《阳痿论》提出的“阴虚主导”的命题,从多侧面、多层次上进行了论证,把生殖与微循环、精囊与性功能、腰椎间盘突出与男科相关性疾病的研究成果融于其中,延伸了现代人的思维链条,给临床工作带来了新的启发和思路。书中这样的知识点比比皆是,多是通过按语的形式分布于各个章节之中的。诸如在论证阳痿病因与阴虚的关系时,他们推出了徐福松教授关于人与自然环境、人与社会变革、人与心理健康、人与养生方式关系不协调的“四点论”认识,增加了原著内容在当今临床中的说服力。在处理阴虚与现代研究的关系上,他们把现代认为的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碍与心主血脉功能异常联系在一起、神经性勃起功能障碍与肾主骨生髓功能异常联系在一起、代谢性勃起功能障碍与脾胃运化功能异常联系在一起、精神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与心主神明功能异常联系在一起等,拉近了中西医认知上的距离。在强调阴虚与脏腑功能的关联中,他们把肝主阴、主宗筋推为阳痿发病的首要因素,把肝主疏泄、胆主决断视为阳痿形成的主要因素,把肝主藏血、主调节血量作为阳痿形成的紧要因素,把肝肾同源、先天肾与后天脾胃关系失和归为阳痿发生的重要因素等,提高了原著在应用中的可操控性。传承守强势,创新纳新风,全书参阅古今学者的研究资料多达255处,运用大数据平台的长项重现了经典精华的时代魅力。“酌古以御今,有意乎济世之实用。”以科学和现实、客观与远见的态度去倡言、光大《阳痿论》,体现了评注者在中医传承创新中的攻坚克难意识和高深的学术造诣。
内求外联 将原著的思想在追溯中张扬
内求外联,是评注类著作的重要特点,如何调控是对评注者概括和驾驭能力的综合查验。何谓内求外联?就是把原著放入中华文化的大圈子中去比照、去拿捏,把文化本质上的学问做圆满。中医文献,是文化传播的载体,对《阳痿论》的评注,不仅要把着力点放在医学的天平上,而且要放在其可能存在或产生的更广阔的文化辐射上。评注者具有这样敏锐的目光和高远的心境,用优秀传统文化的广角镜,扫描出韩善徵及其《阳痿论》的多彩影像:金保方的《寻找韩善徵》、殷显春的《谜一样的丹阳名人韩善徵》、许维娜的《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胡洪亮的《医学古今汇通之漫谈》及评注按语中的诸多点拨,都具有这种高屋建瓴的性质。关于韩善徵的身世,评注者是下了大工夫去考察的,结果虽然仍不甚确切,也基本有了明晰的结论。韩善徵史学研究成就的披露,为“医文相通”的文化现象提供了佐证,更为他的医学成就锦上添花。他的著述与身边的新安医派互未收容的疑问,是中国古文化传播中“墙内开花墙外香”和“评人少涉今,论事不提近”的传统处世伦理观的反映,也为历史名人名著的研究方向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借鉴。韩善徵仕途受挫转而为医的事实,不仅证明了“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是古人成才的优选之路,而且证明了中医治病与政治治国理念同根于儒释道融合的中国文化和中医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符号的根据,重塑了中医与中国文化同根互用、难分难解的民族情结。中医是文化、是艺术,中医人是文化人、艺术家,诗词文墨、琴棋书画都是中医人的必修课。在《阳痿论评注》中,金保方教授用传统书法手书原著自序全文,不仅是他书法才艺的展示,而且是对文化传统回归的呼唤。他的字,敦厚中隐含着灵动的乖巧,勾连间飘散着跳跃的音符,颜风柳韵,渗透出一位中医学者具有的宝贵文化底蕴。“言论关时务,篇章见国风。”以广征和博引、推陈与萌新的态度去传播、褒扬《阳痿论》,体现了评注者在中医文化复兴中的高度自觉性和强烈的文化自信。
《阳痿论评注》推出了《阳痿论》,《阳痿论》成就了评注人。中医药文库中又增添了一缕芬芳的清香,中医药队伍中又走出一拨靓丽的才人,让人感到无比的欣慰和骄傲。(温长路
中华中医药学会)
摘自2022-12-7中国中医药报
周超凡 中国中医科学院
补肾壮阳益精血,填精补髓不可缺。
强壮筋骨健腰膝,调节冲任效突出。
阳痿宫冷效卓越,阴虚火旺应拒绝。
气血双补治慢性疲劳综合征
(2022-12-09
08:10:49)[编辑][删除]
时间:2020-12-28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4版
作者:戴美友
慢性疲劳综合征又称亚健康,是指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或称“第三状态”。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一种身体、精神和交往上的完美状态,而不只是身体无病。根据这一界定,经过严格的统计学统计,人群中真正的健康者“第一状态”和患病者“第二状态”所占比例不足1/3,有2/3以上的人群处在健康和患病之间的过渡状态,世界卫生组织称其为“第三状态”,国内常常称之为“亚健康”状态,或慢性疲劳综合征。它是一种身体出现慢性疲劳表现的病症,指长时间(连续6个月以上)原因不明的强度疲劳感觉或身体不适。其症状包括低烧、咽喉痛、淋巴结肿大、疲劳无力、食欲不振、复发性上呼吸道感染、焦虑、抑郁、烦躁及情绪不稳、睡眠不佳、记忆力减退、无法集中注意力、头痛、抽筋、肌肉及关节痛等。通常医师会误诊为臆想病、抑郁症、或心理引起的身体疾病。一般检查各项指标正常,现代医学对此没有相应药物。而中医对本病认识深入,通过辨证施治,往往收到良好疗效。
马某,女,37岁。2018年9月24日初诊。主诉:全身困倦乏力,有时心慌难受5年,秋季加重,有时全身酸痛,无精打采,精神抑郁。面色萎黄,食欲尚可,睡眠一般,大小便正常,月经正常,舌暗红苔薄黄,脉沉细无力。
处方:当归15克,熟地15克,白芍15克,川芎15克,党参30克,茯苓20克,焦白术20克,鸡血藤30克,黄芪45克,桂枝15克,鹿角片10克,淫羊藿15克,炙仙茅15克,甘草10克。7剂。冲服。
2018年10月1日二诊:诸症大减,感觉身体有力,惟劳累或情志不畅时仍有心慌,食欲可,睡眠可,大小便正常,舌暗红苔薄黄,脉沉细有力。经上方治疗1月,病愈如初,随访至今未再复发。
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可出现心理、躯体等各方面问题。心理方面多数表现为心情抑郁、焦虑不安、急躁易怒、思绪混乱、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做事缺乏信心等。这类人多数身体消瘦,但也有少数体态肥胖者。面容多表现为容颜早衰,面色无华,过早出现面部皱纹或色素斑,肢体皮肤粗糙、干涩、脱屑较多,指(趾)甲失去正常的平滑与光泽,毛发干枯易脱落。运动系统表现为全身疲惫、四肢乏力、周身不适、活动迟缓。消化系统方面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厌食油腻、无饥饿感,或偏食、消化不良、腹胀,大便或干或稀。神经系统方面表现为精神不振或精神紧张,初期常有头晕、失眠、心慌、易怒等;后期则表现为睡眠不足、失眠多梦、易惊醒等,甚至嗜睡、萎靡、懒散、记忆力减退等症状。泌尿生殖系统方面可以出现尿频、尿急等,男子可出现遗精、阳痿、早泄、性欲减退;女子可出现月经不调或提前闭经、性冷淡等。此外,疲劳过甚的人,排尿最容易起泡沫,且泡沫停留时间较长。感官系统方面主要表现为眼睛疼痛干涩、视物模糊、对光敏感,耳鸣、听力下降等。
慢性疲劳综合征主要群体多为公司管理人员、医务工作者、新闻工作者、计算机程序员,以及长期生活不规律的人。女性多于男性,尤其以中、青年女性患者居多。患者往往认为“疲劳不是病”,所以,一直拖到病情严重时,才肯去看大夫。事实上,正常情况下的疲劳,只要休息一段时间便很快可以恢复。然而,有些人的疲劳却不能通过休息得到缓解,而且还伴有多种症状。这就是慢性疲劳综合征。截至目前,西医尚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病可归为中医“虚劳”范畴。虚劳又称虚损,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脏腑阴阳气血严重亏损,久虚不复的多种慢性衰弱病证的总称。其中又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之不同。每一类中还包含了不同脏腑相应的虚证。气虚有肺气虚、心气虚、脾气虚、肾气虚。血虚有肝血虚、心血虚。阴虚有肾阴虚、肺阴虚、心阴虚、肝阴虚以及脾胃阴虚。阳虚有心阳虚、脾阳虚、肾阳虚。气虚者主要表现为面色萎黄、神疲体倦、懒言声低、自汗、脉细;血虚者主要表现为面色不华、唇甲淡白、头晕眼花、脉细;阴虚者主要表现为口干舌燥、五心烦热、盗汗、舌红苔少、脉细数;阳虚者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质淡胖有齿痕、脉沉细等。
对于虚劳的治疗,《黄帝内经》曰:“虚则补之”,以补益为基本原则。在进行补益的时候,一是必须根据疾病属性的不同,分别采取益气、养血、滋阴、温阳的治疗方药;二是要密切结合五脏病位的不同而选方用药,以加强治疗的针对性。此外,由于脾为后之本,肾为先之本,故应十分重视脾肾调补。上述病例就是以十全大补汤气血双补,加二仙汤、鹿角片等补肾壮阳,故病人服用后效果良好。(戴美友
山东省临沂国医堂)
益肾固精丸治遗精(转)【草根一生】
(2015-09-20
04:59:45)[编辑][删除]
在非性交的情况下精液自泄,称之为遗精,又名遗泄、失精。在梦境中之遗精,称梦遗;无梦而自遗者,名滑精。梦遗有虚有实,有先实而后虚。病程日久以虚证为多见,或虚实夹杂。虚又分阳虚与阴虚。病位主要在肾,阳虚则精关不固,多由先天不足,自慰过频,早婚,房事不节而致;阴虚则火旺,精室被扰而遗精。明代医家戴元礼在《证治备要·遗精篇》中说:“有用心过度,心不摄肾,以致失精者;有因思色欲不遂,精色失位,精液而出者……。”至清代,又将遗精分为梦遗和滑精,后世医家多沿用至今。临证辨治中很难截然分开,故统称之为遗精。余常用民国时期名医丁甘仁在《新编经验方》中创立的益肾固精方加味治之,每获良效。
方药:生地、山萸肉、煅龙骨、煅牡蛎、山药、泽泻、丹皮、金樱子、茯神、天冬、芡实、黄柏、远志、白蒺藜、女贞子、莲蕊须各50克。
用法:共研细末,炼蜜为丸,10克重,早中晚各服1丸。
体会:原方为汤剂,余临证应用时改为丸剂服用,一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遗精,因其病程已久,病因虚实错杂,汤剂难取速效,故用丸剂缓图之。方中用六味地黄丸(生地、山萸肉、山药、泽泻、丹皮)加金樱子、女贞子,补肾气以固本原,用金锁固精丸(芡实、莲须、龙骨、牡蛎、白蒺藜)补肾益精,固涩止遗。再加远志、茯神、天冬宁心神,黄柏清肾经之火。方中通(泽泻、茯神、丹皮)涩(龙骨、牡蛎、莲须)并用,补(山萸肉、山药、生地、金樱子、女贞子)清(黄柏、天冬)兼施,标(止遗)本(补肾)同理,故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阴囊肿大 【草根一生】
(2015-11-06
11:12:19)[编辑][删除]
|

阴囊肿大渗出液淤积于阴囊内,使阴囊肿大难易消除。睪丸和阴囊位于下焦,隶属于肾(有外肾之称),冲任脉所系。治疗必须活瘀坚肾,补纳肾气兼清下焦之热而利水方能奏效 。
马某,男,79岁,于2015年8月5日初诊。
刻下:患者神志清晰,精神不振,呈忧虑面容,视之右侧阴囊肿大如两手合抱之拳头大小,皮色不变,行动时用右手托起右侧阴囊方可行动。血压150/85 mmHg。实验室检查:白细胞等均在正常范围内。诊其脉沉弦缓,舌质淡红,苔白薄。
治法:活瘀清热益肾利水法。
方药:当归12克,白芍,金银花,连翘各15克,鱼腥草30克,升麻12克,黄柏12克,泽泻,沙苑子各15克。5剂,日1剂,分3次服。
二诊(2015年8月12日):患者进入诊室面容喜悦,述说服5剂中药后大有好转,右侧阴囊大部回缩不用手托起而可行动,视之回缩约五分之三。效不更方,再以原方继服5剂。
三诊(2015年8月20日):右侧阴囊恢复基本正常;再以原方3剂以巩固疗效。日后回访,无复发,一切良好。
按:方用当归、白芍以活瘀,金银花、连翘、鱼腥草、升麻以清热消肿,黄柏、泽泻、沙苑子三者既补益肝肾,又补纳肾气而清热利水消肿,使术后阴囊积水自消。
|
金锁固精丸与金匮肾气丸的区别
(2019-10-19
15:38:17)[编辑][删除]
金锁固精丸与金匮肾气丸均为补肾中成药,要想知道究竟哪一种更适合你,就需要详细了解了。
金锁固精丸的组成为:
沙苑子,芡实,莲子,莲须,龙骨,牡蛎。本品为黑色的包衣浓缩丸,除出去包衣后,显棕黑色,味微甘,苦。
金锁固精丸的功能是,治疗肾虚不固,遗精滑泄,神疲乏力,四肢酸软,腰痛耳鸣。
金匮肾气丸的组成为:
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牡丹皮,泽泻,桂枝,附子,牛膝。车前子,辅料为蜂蜜。本品为黑褐色的水蜜丸,味酸,微甘,苦。
金贵肾气丸的功能是,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
经现代研究:金锁固精丸有降脂和降酶,抗炎,收敛、止泻等功效。
1.降脂和降酶:金锁固精丸中主药沙苑子及其有效部位总黄酮能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改善血液流变学各种异常变化。沙苑子还有明显降谷丙转氨酶的作用。
2.抗炎:沙苑子能明显抑制关节肿的产生,能抑制角叉菜胶、甲醛、组胺胶引起的关节肿和炎性肉芽肿的形成,能明显抑制由组胺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苑子的抗炎作用可能与组胺过量释放而引起的组织水肿和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有关,与垂体-肾上腺系统关系不大。
3.收敛、止泻:金锁固精丸中龙骨、牡蛎含有碳酸钙和磷酸钙,钙入血后能促进血液凝固,并增加血管壁的致密性,以阻止渗出,同时又有减轻骨骼肌兴奋性作用。金锁固精丸具有止泻、收敛的药效。
作者:范松,1970年出生,出身于中医世家,范氏祖传中医第四代传人,自幼跟随祖父学医,长大后跟随家父一起学医行医30年。用四代祖传名方“养阴化纤汤”辩证加减,专治间质性肺炎纤维化以及合并症,疗效独特。
间质性肺炎初期,没有合并症,年纪不太大者,用养阴化纤汤辨证加减治疗多数可达到临床治愈标准;间肺纤维化晚期,年龄大,合并症多者,可逆转部分肺纤维化,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对于医院没治的急性发作的间质性肺炎纤维化患者,甚至长期低烧的患者,用我的养阴化纤汤救急方,中西结合抢救治疗,绝大多数还可以起死回生。家父为77届医学院中医系本科毕业,著名中医专家范书庆。
喝水不解渴 可能是身体发出干旱警报
摘自2025-8-1中国中医药报
韦尼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一提到干燥,很多人觉得多喝水就行,但有一种干燥,喝水也难以缓解,还可能悄悄损害内脏、威胁健康——这就是干燥综合征。
免疫系统的错误攻击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简单说,就是身体免疫系统“认错人”,错误地攻击了产生唾液和泪液的腺体(如唾液腺、泪腺),导致它们分泌减少,引起口干、眼干等症状。干燥综合征是仅次于类风湿关节炎的第二大常见自身免疫病,多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女性,但年轻人和男性也可能患病。干燥综合征绝不仅仅是口干、眼干,免疫系统的混乱还可能攻击全身多个器官和组织。
从“大树枯萎”看干燥综合征病机
中医认为,干燥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可以比作一棵大树逐渐枯萎的过程。
本病以阴津亏虚为发病基础,好比大树根系受损无法吸收水分。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导致肺、脾、肾等脏腑阴液亏损,就像有些树天生根系不发达,或遭遇长期干旱,使树干和树叶自然干枯。在此基础上,阴虚生内热,或情志化火,或脾胃积热,这些燥热之邪犹如烈日暴晒,加速津液耗伤,正如烈日烘烤下本就缺水的大树水分蒸发更快。
病情进一步发展会出现津液输布障碍,表现为脾失健运则津液化生不足,肺失宣降则布散障碍,肝失疏泄则气机不畅,痰瘀阻络则运行受阻。这就像灌溉系统故障:水泵动力不足(脾虚)、水管堵塞(痰瘀)、喷头损坏(肺失宣降),导致水分无法输送到需要的地方。
不容忽视的预警信号
若您长期存在以下一组或多组症状,且症状持续难以缓解,建议及时至风湿免疫科就诊。
1.口腔症状表现为进食干性食物时需借助水送服,夜间常因口干醒觉,并可伴多发龋齿或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
2.眼部症状以持续性眼干伴明显异物感为主要特征,常伴有眼部烧灼不适,出现畏光、流泪等刺激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视力波动或进行性下降。
3.鼻咽部症状主要表现为鼻腔干燥易出血,咽喉部干燥引发持续性干咳,严重者可出现声音嘶哑。
4.系统性症状包括不明原因的持续性疲劳和关节肌肉疼痛,部分患者可出现反复腮腺或颌下腺肿大,实验室检查可能发现难以解释的低钾血症或皮肤紫癜等异常表现。
中医药调养
干燥综合征目前尚无法完全根治,但通过规范化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缓解临床症状、保护重要脏器功能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中医药在干燥综合征方面具有独特的治疗优势和确切的临床疗效。其治疗机制主要基于整体调节、标本兼治的原则,以滋阴生津、润燥解毒、祛瘀通络为基本治疗大法。
除辨证论治内服中药外,患者还可在家采用以下中医养生方法缓解干燥症状。
中药食疗方
石斛甘菊饮:取石斛9克、枸杞子6克、菊花6克、乌梅2枚,煎汤代茶饮用,适合眼干人群。
桑椹枸杞饮:取桑椹干9克、枸杞子9克,煎汤代茶饮用,适合口干人群。
乌梅甘草汤:取乌梅3~5枚,生甘草3~5片,煎汤代茶饮用,适合口干人群。
沙参玉竹润燥饮:取北沙参9克、玉竹6克、麦冬6克、陈皮3克,煎汤代茶饮用,适合咽干人群。
银耳莲子羹:取泡发银耳1朵撕成小片,与莲子同煮至软烂黏稠,可加枸杞子数枚及适量冰糖调味,能滋阴润燥。
中医外治法
中药熏眼:取菊花9克、密蒙花9克煎汤取汁,先熏蒸后湿敷双眼。
穴位按压:承浆穴(在面部,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按揉1分钟,缓解口干;睛明穴(在面部,目内眦内上方眶内侧壁凹陷中)、攒竹穴(在面部,眉头凹陷中,额切迹处)、四白穴(在面部,眶下孔处)各按揉1分钟,缓解眼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