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花如云
洋槐,豆科落叶乔木,又名刺槐、金叶刺槐,是舶来品,原产北美洲,大约19世纪末传入我国。可刺槐枝杈丛生,怪刺遍身,且因其木质粗硬,难以成材,乡人又称之为“丑槐”,很少作为绿化苗木、经济树种栽植。
槐花秀色可餐,有种沁凉的清甜,摘一串入口鲜甜爽脆,缕缕豆香回绕齿颊。槐花性凉、味苦,入肝、大肠经,具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的功效,主治血热迫血妄行的各种出血证,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头胀、头痛及眩晕等,是一种药用保健价值很高的花卉。
洋槐花蜜又称刺槐蜂蜜、槐花蜂蜜,是野山蜜中的极品,因其颜色清浅、味道鲜洁、甜而不腻、有洋槐特有的清香味,而被称为“蜂蜜之王”,它不易结晶,即使结晶也呈现出细粒状或油脂状,颜色为水白色,俯身嗅之,有股淡淡的槐花清香。(刘琪瑞 山东省郯城县人大常委会)
黄花菜别名金针菜、“忘忧草”“疗愁草”,为百合科多年生宿根草本,萱草属植物种类很多
有个成语“椿萱并茂”,指椿树和萱草都茂盛,比喻父母都健康。因椿树长寿,古人用以比喻父亲。萱草(这里不仅仅指黄花菜)代表了“母爱”,这一典故来源于孟郊《游子诗》:“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亲倚堂门,不见萱草花。”
东晋张华在《博物志》中对黄花菜“忘忧”进行了释疑:“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故曰忘忧草。”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嵇康在所著的《养生论》一文中,曾提到“合欢蠲忿,萱草忘忧”。白居易有诗云:“杜康能散闷,萱草解忘忧”,为知己刘禹锡屡遭贬谪的遭遇以劝慰。
从药用角度看,《本草注》所说:“萱草味甘,令人好欢,乐而忘忧。”《延寿书》写道:“嫩苗为蔬,食之动风,令人昏然如醉,故名忘忧。”《中华本草》记载,黄花菜入药部位为全草。性味苦、辛,温。归肝、膀胱经。功效散瘀消肿,祛风止痛,生肌疗疮。
现代医学证明,黄花菜除了能够健脑、抗衰老,还可清热解毒,明目,降低胆固醇,降肝火,抑制癌细胞生长,还能够防治失眠和缓解抑郁情绪,的确能令人忘忧。
黄花菜瘦肉粥
材料:鲜黄花菜的花蕾10朵,糯米100克,猪瘦肉末50克,食盐10克,水1500毫升。
功效:糯米补虚,健脾暖胃。本药膳营养丰富,缓解不良情绪,可常食。(高乔)
今朝风日好 堂前萱草花
其实在康乃馨成为“母亲花”之前,在中国已有自己的母亲花——萱草。
萱草,又称“黄花菜”“金针菜”,还有许多吉利的名字,如原产我国南部,早在2000多年前《诗经·魏风》中就有记载。现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其根茎粗短,肉质;叶线状,披针形,碧叶柔软;花茎挺直,花葶从叶丛中抽出,高于叶面;花数朵生于顶端,花形似阔漏斗形,色呈橘红色或橘黄色,有香味;初夏开花,花开橘红色。萱草可入药,有清热利尿、凉血止血的功效,可用于腮腺炎、黄疸、膀胱炎、尿血、小便不利、乳汁缺乏、月经不调、衄血、便血等的治疗。
萱草,柔枝飘逸,纤茎窈窕,橘红花朵,华而不艳,雅而不俗,深得文人墨客赞美,唐代白居易直言:“杜康能解闷,萱草能忘忧。”宋代苏东坡赞道:“萱草虽微花,孤秀能自拔。亭亭乱叶中,一一芳心插。”流露了对萱草的厚爱。宋代苏辙赞叹:“萱草朝始开,呀然黄鹄嘴。仰吸日出光,口中烂如绮。”萱草花放之美尽在诗句间。
萱草不仅美丽,更在于其深刻的含义,那就是古人将萱草比作母亲。《诗经·卫风·伯兮》载:“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朱熹注曰:“谖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北堂”即代表母亲之意。唐代诗人牟融在《送徐浩》诗中写道:“知君此去情偏切,堂上椿萱雪满头。”诗中的“椿萱”,分别借指父母。古时候,萱草多植于北屋阶前,此是母亲居所,代表母亲。当游子要远行时,就会先在北堂种植萱草,以示减轻母亲对孩子的思念,忘却烦忧。或采用将萱草奉在堂前的方式来表达对母亲的孝敬,如唐朝孟郊《游子诗》写道:“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元代画家王冕在《偶书》直言:“今朝风日好,堂前萱草花。持杯为母寿,所喜无喧哗。”明代书画家徐渭在萱草画上题诗为母亲祝寿:“问之花鸟何为者,独喜萱草到白头。莫把丹青等闲看,无声诗里诵千秋。”这些吟咏萱草的佳句情真意切,感情真挚隽永,诗里句间流露对母亲的敬重。
萱草春季萌发,绿叶成丛。夏秋开花,花色艳丽,可种植于公园花坛、庭院路旁,也可供盆栽玩赏,其鲜花可作切花。特别是萱草因有母亲花之誉,人们喜欢在庭院种植萱草以示对母亲孝敬和怀母之情,同时让母亲忘记忧愁,恰如古诗句所表达:“堂前种竹堂后萱,春深笋长萱草繁。手植忘忧慰母颜,每怜寸草报恩难”。
在母亲节,除了送一束萱草敬献母亲之外,还可亲手以萱草(黄花菜)为主料烹制美味款待母亲,别有一番情意。黄花菜味道鲜美,质地脆嫩,烹调时适用于炒、氽汤和作配料,可荤可素。在家庭中,黄花菜红烧肉最为常见,此菜以五花肉、黄花菜烹制而成,肉香菜鲜,回味无穷;黄花菜炖豆腐,以黄花菜、豆腐为主料烹制,黄白相间,汤鲜味美;此外,凉拌黄花菜、清炒黄花菜、黄花菜炖排骨、黄色菜焖鸡腿、黄花菜炖猪蹄等,也风味诱人。
萱草的花语之一:永远爱你,母亲!伟大的母爱、慈母!在母亲节到来之时,向伟大的母亲敬献一束萱草,以表达儿女对母亲的深深敬意,也愿萱草带给母亲平安康健。(缪士毅 浙江省永嘉县委组织部)
黄花菜:人间四月“忘忧草”
摘自2023-中国中医药报
本报记者 徐尤佳
黄花菜性凉,味甘、微苦,具有清热利尿、解毒消肿、止血除烦、养血平肝、清利湿热等功效。《本草图经》认为黄花菜有“令人好欢乐无忧,轻身明目”之效。《冯氏锦囊秘录》亦云:“萱草令人忘忧。”《本草正义》记载,用黄花菜“治气火上升,夜少安寐,其效颇著”。
现代药理学研究还发现黄花菜具有以下功效:
调节情绪
黄花菜含有五羟色胺,能使食用者心情愉悦,起到安神解郁、除烦助眠的作用。因此心情抑郁、心烦不眠、神经衰弱的人群可以常吃。
健脑益智
黄花菜含有丰富的卵磷脂,这种物质是大脑细胞的组成成分之一,能改善大脑神经功能,对改善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有一定效果。
降脂防癌
黄花菜能辅助降低血清胆固醇的含量,还有助降血压。黄花菜中的膳食纤维含量在常见蔬菜中排名位居前列,能够促进肠蠕动,还含有能抑制癌细胞的成分,因此可以降低患结、直肠癌的风险。
补充微量元素
黄花菜含有钙、磷及多种维生素,特别是胡萝卜素的含量十分丰富,每百克干品含胡萝卜素3.44毫克,可谓是对人体健康以及儿童生长发育颇有益处的食物。
黄花菜并非越新鲜越好
鲜黄花菜中的秋水仙碱经过胃肠道代谢后会产生二秋水仙碱,对呼吸道和胃肠道黏膜有刺激作用,食用后可能会出现腹痛、呕吐、腹泻、恶心等症状。如要食用鲜黄花,处理步骤较为复杂,故一般不推荐食用新鲜黄花菜。
黄花菜食疗方推荐
黄花三丝
材料:干黄花菜25g,粉丝1小把,胡萝卜1小段,甜椒1个,醋、生抽、盐、橄榄油适量。
做法:干黄花菜提前用水泡发,洗净撕成丝,入沸水煮熟后沥干。胡萝卜去皮切丝,甜椒切丝备用。粉丝入开水中煮熟,捞出过冷水后沥干。所有食材加盐、橄榄油、醋和生抽拌匀即可。
功效:清热利尿,健脾化滞。
黄花番茄汤
材料:番茄2个,干黄花菜20g,金针菇50g,青菜适量,姜4片,盐、植物油适量。
做法:黄花菜提前泡发洗净,金针菇切去根部洗净,番茄切块,青菜洗净切段,姜片待用。锅中加油,将上述食材稍炒,然后加水没过食材,大火烧开后转中火煮20分钟,食材煮烂后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生津止渴,降脂利尿。
黄花炒蛋
材料:黄花菜60g,鸡蛋2个,生姜、植物油、盐、五香调味粉各适量。
功效:宁神健脑,滋阴润燥。
需要注意的是,黄花菜性偏凉,有胃、十二指肠溃疡,或平素容易食欲不振的脾胃虚弱者不宜食用过多。黄花菜膳食纤维含量高,不适合与其他粗纤维食物同食,否则易引发消化不良。此外,黄花菜储存时应避免潮湿或受热,保存在阴凉干燥处;如果发生霉变,不要再食用。
肿瘤病人
尽量以素食为主
碰到腹水病人或者自己觉得乏力的肿瘤病人,我就叫他们吃黄花菜,最少的量应该达到每天2-3两,菜吃不下的话,可以把黄花菜像中药一样煎起来喝汤,有腹水的病人,可以根据自己脾胃吸收的量加上去。一个是睡眠会改善,一个是早上爬起来有力气。更重要的是,有些比较敏感的人,可以达到减少腹水的好处!
鼓励病人多吃的食物,粥油、米仁、冬瓜干(冬瓜切片后晒成的干)、黄花菜、赤小豆(药用赤小豆不是超市里看到的赤豆)、豆腐皮。
这个黄花菜能安神,能养血补气,能利湿,能抗衰老,能让人变聪明,
每天吃2-3两黄花菜
10天见效
肿瘤没有力气,睡眠不好。
劳动太累的话,就用黄花菜烧肉吃,今天吃下去,第二天人就有力气了。 黄花菜煎起来喝汤汁,菜不吃,这个办法好!。
你懂的
杭州有一位腹水病人,药吃来吃去腹水就是下不去,腹水的程度已经属于中到大了,病人要我给他加药,我说药已经加不上去了,你还是加大黄花菜的量,结果10天后,他说睡眠改善很大,这么长时间没有动静的腹水,开始下降了。
黄花菜显然有安神作用。有的病人说,黄花菜真能安神哦,效果跟安眠药差不多,连梦都不同,吃安眠药做的梦是乱七八糟的,吃黄花菜做的梦就是好梦。
新鲜的黄花菜
有小毒
我上面说的都是指黄花菜干品,不是鲜品。新鲜黄花菜是有小毒的,要吃是黄花菜干品。
黄花菜粗纤维,对通便有利。脾胃功能不好的,炖的时间长一,你吃到肚子里就容易消化了。
黄花菜又叫“健脑菜”
黄花菜可用于肝炎、黄疸、风湿性关节炎、牙周炎、通乳、痢疾、痔疮、习惯性便秘、小便不通、吐血、鼻出血、肺结核、高脂血症、神经衰弱、老年痴呆症等。
黄花菜有较好的健脑、抗衰老功效,是因其含有丰富的卵磷脂,这种物质是机体中许多细胞,特别是大脑细胞的组成成分,对增强和改善大脑功能有重要作用,同时能清除动脉内的沉积物,对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脑动脉阻塞等症状有特殊疗效,故人们称之为“健脑菜”。日本保健专家列举的8种健脑食物中,居首位者便是黄花菜:“黄花菜对预防老年人智力衰退,是一种良药。”
黄花菜能显著降低血清胆固醇的含量。胆固醇的增高是导致中老年疾病和机体衰退的重要因素之一,能够抗衰老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蔬菜并不多,而黄花菜具备了这些特点,可作为高血压、冠心病等患者的保健蔬菜。
常吃黄花菜还能滋润皮肤,增强皮肤的韧性和弹力,可使皮肤细嫩饱满、润滑柔软,皱褶减少、色斑消退、增添美容,黄花菜还有抗菌免疫功能,具有中轻度的消炎解毒功效,并在防止传染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黄花菜抑制癌细胞的生长,丰富的粗纤维能促进大便的排泄,因此可作为防治肠道癌瘤的食品。
鲜黄花菜含有秋水仙碱
鲜黄花菜中含有秋水仙碱的物质,它本身虽无毒,但经过肠胃道的吸收,在体内氧化为“二秋水仙碱”,则具有较大的毒性。所以在食用鲜品时,每次不要多吃。由于鲜黄花菜的有毒成份在高温60度时可减弱或消失,因此食用时,应先将鲜黄花菜用开水焯过,再用清水浸泡2个小时以上,捞出用水洗净后再进行炒食,这样秋水仙碱就能破坏掉,食用鲜黄花菜就安全了。
平素痰多,尤其是哮喘病者,不宜食用。
黄花菜功用
【别名】金针菜。
【性味】甘,平。
【功用】养血平肝,利尿消肿,归肝、脾、肾经,有止血、消炎、清热、利湿、消食、明目、安神等功效,治头晕、耳鸣、心悸、腰痛、失眠、吐血、衄血、大便带血、水肿、小便不通、咽痛、乳汁不下。
《昆明民间常用草药》:补虚下奶,平肝利尿,消肿止血。
《云南中草药选》:镇静,利尿,消肿。治头昏,心悸,小便不利,水肿,尿路感染,乳汁分泌不足,关节肿痛。
《云南中草药》:养血补虚,清热。
![]()
(2010-06-10
18:21)
标签: 杂谈 |
标签: 杂谈 |
|
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华花郎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头状花序,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 相传,有一位未婚的姑娘,因患了乳痈,胸部红肿痛痒,但又羞于开口。姑娘的母亲知道后,嘀咕道:“一个未婚姑娘家怎么会染上奶疮呢?”姑娘有口难言,烦闷抑郁,趁午间母亲熟睡后,便来到河边欲投河自尽。 当时河边正好有个姓蒲的渔翁在捕鱼,发现姑娘投河后,急忙救起这姑娘。渔翁问清姑娘自尽的缘由,一面叹息姑娘不珍惜自己的性命,一面叫自己的女儿蒲英去后山采了一种草药,捣烂后敷在姑娘的患处,红肿症状有所缓解。姑娘欣喜,之后几天又找蒲姓渔翁和蒲英为自己敷药,连敷一段时日后,姑娘的乳痈痊愈。后来,她将治好自己乳痈的草药种在自家的房边空地上,以纪念蒲家父女的救命之情,并把这种草药起名为“蒲公英”。 蒲公英作为药用,最早见于《新修本草》“主治妇人乳痈肿”。蒲公英性寒,味甘苦,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退黄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蒲公英具有较强的杀菌及抗病毒效果,有利胆、利尿、健胃功效。蒲公英单用(鲜品内服和捣敷)可治疗乳痈;配伍金银花、野菊花等可治疗痈肿疔毒;配伍鱼腥草、芦根、冬瓜仁等可治疗肺痈咳痰;配伍茵陈等可治疗湿热黄疸;配伍金钱草、白茅根等可治疗小便淋沥涩痛。
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3~1两(大剂2两);捣汁或入散剂。外用:捣敷。阳虚外寒、脾胃虚弱者忌用。
各家论述
附方:
临床应用
单味捣烂取汁,高温消毒后点眼,治砂眼痒痛。
民族用药
藏药
蒙药
苗药
彝药
傈僳药
傣药
食用
食用方法
腌泡的蒲公英花蕾,经常吃具有提神醒脑的功效。
蒲公英的根可以吃,也可以用来替代咖啡。
蒲公英的花可以做酒。
蒲公英的叶子可生吃,其苦味与味道强烈的油和醋相混合时会产生一种不错的味道。
蒲公英不仅可以生吃,也可烹食。蒲公英炒肉丝具有补中益气解毒的功效。
用沸水焯蒲公英1~2分钟,然后再烹饪可减少一些苦味。
美容
材料:蒲公英100克,绿豆50克,蜂蜜10克。
做法:将蒲公英放入锅里煎水,取净汁500毫升;再往蒲公英汁液中加入绿豆,煮至绿豆开花,调入蜂蜜即成。吃绿豆喝汤,同时将余汤涂脸,30分钟后洗去。连续内吃外用1周以上就会有明显的效果。
据说“谁能找到紫色的蒲公英谁就能得到完美的爱情。”
有一位大户人家的小女儿叫朝阳,深得双亲的宠爱。可朝阳到了十七八岁时,还没有找到心仪的郎君,而父母也不舍得心爱的女儿离开他们,所以对此事也并没有怎么放心里。
有一天朝阳带着贴身丫环在街上玩耍,她看到了一个挑着草药的英俊小伙子。采药的英俊小伙子也注意到了美丽的朝阳,但是他们只能相视一笑,因为那时的传统观念是男女授受不亲,当小伙子的身影消失在人流后,她的芳心也已被带走。
此后。朝阳时常向下人们打听那个采药郎的情况,她得知自己心仪的郎君叫蒲公,他曾饱读诗书,学识渊博,但是后来因其父母早逝,落得家境贫寒,所以才以采药为生,而蒲公也时常想起朝阳,可他想到自己家境贫寒,而心生自卑。
终于,有一天朝阳对父母说此事,但却遭到了父母强烈的反对。
父母没有倔强过女儿,便勉强答应了。他们成亲后,由于父母和亲人对蒲公还是有很多的不满与歧视,朝阳和蒲公商量后做出了一个心甘情愿的决定——浪迹天涯。
朝阳和蒲公后来浪迹到一个风景秀丽的小山村,在瓦窑的前边的小溪边长着很多的蓝色的野花,他们决定就在此居住,瓦窑的生活虽然艰苦,但他们却生活的很幸福,并且朝阳还生下了一个女儿,在朝阳生女儿的那天,小溪边的蓝色野花开得出奇的鲜艳,朝阳因此为女儿取乳名为——兰若。
然而由于局势荡乱,没过多久,蒲公被迫着去参军打仗了,这一去就是十八年!
十八年后一天,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像一阵春风传入了朝阳的耳中,蒲公回来了!并且因战功卓著,已做了大将军,朝阳听后无比的激动、喜悦这个她盼望了十八年的消息使她太过于激动,加上朝阳的相思成疾,她晕倒了。
朝阳在弥留之际,带着无限依恋的眼神对蒲公说:“好好照顾兰若,还记得山上遍地的野花吗?带着它们去前线吧,它们不但能吃,还能疗伤,当你们想我的时候它们就会随风飘扬在你们身边!”。说完后朝阳就化作成无数的白色花朵飘扬在天空。后来蒲公带着兰若和很多的野花离开了瓦窑,蒲公行军作战数万里,沿途他都会拿那些野花出来让它们随风飘落在大地,从此满山遍野随处都可以看见那美丽而自强的野花。
花语
蒲公英花语:有着充满朝气的黄色花朵,花语是“无法停留的爱”。
秋蒲公英的花朵蕴含着丰富的花蜜,因此每当开花时节,蜜蜂会蜂拥而至。所以它的花语是“诱惑”。
飞箭蒲公英:冠以飞箭之名的蒲公英,花语是“瞄准弹珠”,属性风。
蒲公英清热又散结
大地回春,欣欣向荣。在田野里发现一株株开着黄色花朵的小草,轻轻把它的叶片掐断后,会流出牛奶一样的白色汁液,称为“奶汁草”。盛开的小花明亮黄色,漫山遍野非常漂亮,故又名“黄花地丁”。又因为其有利尿的功效,又被称为“尿床草”。这种草就是蒲公英,一个个白色的绒球像一朵朵小小降落伞,风一吹四处飘荡,带着诗歌般的浪漫,将种子送向远方。当代诗人左河水为蒲公英写了一首诗:“飘似羽,逸如纱,秋来飞絮赴天涯。献身喜作医人药,无意芳名遍万家。” 蒲公英名称的由来 相传有一位未出阁的姑娘患了乳痈,红肿痛痒。姑娘的母亲知道后嘀咕道:“一个未婚姑娘怎么会得上乳痈呢?”姑娘有口难言,烦闷抑郁,便萌生了寻死的念头。一天夜里,她独自来到一条河边,纵身跳了下去。刚巧河面上有趁着月色撒网捕鱼的渔家父女,船主姓蒲,人称蒲公,女儿叫英子。见有人跳河,英子便纵身跳入河中,把姑娘救到船上并找出自己的衣服给她换上。换衣时,英子发现她生了乳痈,便问父亲蒲公有没有办法。第二天一早,英子按照父亲吩咐,从附近山上挖来了叶边有锯齿长着白绒球的野草,熬成汤,让姑娘连服数日,并把鲜草捣烂后敷于患处,乳痈很快痊愈了。为感谢蒲家父女的救命之情,人们给这种草取名叫“蒲公英”。 药食两用 健康安全 蒲公英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功兼药食两用。从日本回流到祖国的古籍善本《药性会元》一书记载其“味甘平,无毒。”清代陈明铎写的《本草新编》中关于蒲公英大意是这样描述的:“蒲公英性味非常平和。它能泻胃火,但是又不损伤脾胃。可以长时间服用而对身体没有伤害。北方的妇女在灾年常三五成群地去田野里采集蒲公英当粮食给全家人吃。蒲公英如果药用的话,‘泻火之力甚微’,必须加大药量才能起效。”现代研究发现蒲公英含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全草都是宝。可以鲜品用,也可晒干用。既可以做茶饮,也可以做汤用。 蒲公英粳米粥 材料:蒲公英10克(鲜品20~30克),粳米50~100克。 做法:取干蒲公英或鲜蒲公英(带根)洗净,切碎,入粳米同煮。 功效:蒲公英归肝、胃二经,能疏郁通乳,消肿散结。可用于急性乳腺炎、急性扁桃体炎等的辅助治疗。每周1~2次。 蒲公英黑豆汤 材料:蒲公英10克,黑小豆20克。 做法:将蒲公英、黑豆加水大火煮沸后再小火熬30分钟。 功效:清热解毒,滋阴补血。尤其适合糖尿病患者服用。 蒲公英瘦肉汤 材料:蒲公英15克,猪瘦肉150克,大葱10克,红枣5枚,盐适量。 做法:瘦肉洗净,切成小块;红枣洗净去核;蒲公英、大葱洗净切段。然后将瘦肉、蒲公英、大葱、红枣一同放入炖锅内,加入水1000毫升,大火烧沸,再小火炖40~60分钟即可,加入适量食盐调味。每周食用1~2次。 功效:蒲公英能够通乳散结、解毒消炎,杀灭病毒,性味平和,老人儿童、哺乳期妇女、糖尿病患者均可
生于沙漠丘陵,长在荒原山坳。 春秋采挖出土,惠及男女老少。 立地甘愿为草,顶天又是国老。 荣辱不惊,遑论低高。 从不张扬自傲,朴实型根苗。 味甘性平,入心脾肺胃之窍。 清热解毒,益气和中,名列上品,尽显本色疗效。 诸药皆调,哪里用之都恰好。 每每为“使”,“君臣佐”不可或缺的同僚。 堂堂“四君子”,荣光闪耀。 炮制煎熬,凝聚珍宝。 治病救人,回春功劳。 “草根更俏”。 合,天人正道。 和,神奇美妙。 甘草啊,甘草! “药百喈”“主人”,是你响亮的称号。 “文甘草”“武甘草”,人生辉煌的轨道。 甘草啊,甘草! 融合,是你伟岸的外表; 奉献,是你博大的怀抱。
注: 李金钢 西安工业大学 |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