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常用紫花地丁验方

(2022-11-14 09:24:18)


时间:2021-04-26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5版  作者:韦良渠

黄疸内热:用紫花地丁研末,每服9g,酒送下。

痈疽恶疮:用紫花地丁(连根)、苍耳叶等分,捣烂,加酒一杯,搅汁服下。

痈疽发背:用三伏天收取的紫花地丁草,捣碎,和白面,放醋中泡一夜,贴疮上,极有效。

疔疮肿毒:用紫花地丁鲜品捣汁服,或用紫花地丁草、葱头、生蜜一起捣烂贴患处,或用紫花地丁根、去粗皮,同白蒺藜共研为末。加油调匀涂患处。

喉痹肿痛:用紫花地丁叶,加酱少许,研成膏,点入喉部。取吐为效。

外感热病:以紫花地丁、蒲公英、野菊花、双花各15g,天葵子6g,水煎服,每日1剂。

蛇毒咬伤:紫花地丁兼可解蛇毒,可用鲜品捣汁内服,亦可配雄黄少许,捣烂外敷。

肝热目赤肿痛:紫花地丁常与菊花、蝉蜕等药用。

一切恶疮:紫花地丁根,日干,以罐盛,烧烟,对疮熏之,出黄水,取尽愈。(韦良渠 北京丰台医星中西医结合医院)

小雨轻风落楝花

 (2022-11-13 04:59:52)[编辑][删除]


时间:2021-06-04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8版  作者:刘琪瑞

楝花,是楝树的花。楝,别名苦楝、楝树、楝枣树、紫花树,又称苦苓、金铃子、枬檀,是楝科楝属落叶乔木,也是我国的原产树种,树高可达10米以上,树形优美,枝条秀丽。

每年春夏之交,苦楝盛开一树树繁花,满树的花穗由密匝匝的小紫花组成,细看每一朵小花都有五片花瓣,白中透着淡雅的紫,在浅夏的阳光下如云霞似梦幻,柔柔弱弱,一副禁不起风吹雨打的模样,树形却是高大而强健,将细小的淡紫色花儿衬托得愈加娇媚迷人,娇花、细叶与高树如此悬殊的差异对比,使得苦楝花开时格外引人注目。

南宋隐士周辉在其笔记《清波杂志》中写道:“江南自初春至首夏,有二十四番风信,梅花风最先,楝花风居后。”苦楝花开,残春老去,夏的门扉就开启了。苦楝花的清丽脱俗,清新婉约,亮了诗人的眼眸,醉了雅士的心扉。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最惬意的就是郊外看楝花,他在蒙蒙细雨的傍晚看花:“小雨轻风落楝花,细红如雪点平沙。槿篱竹屋江村路,时见宜城卖酒家。”

楝花谢了,生出青青的果实,到金秋十月成熟,滚圆而坚硬,挂满枝头经冬不落,俗称“楝枣子”“恋枝枣”。古人还称之为“金铃子”,相传为凤凰喜食之果。《庄子·秋水》里提到,凤凰“非梧桐不栖,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其中的“练实”就是楝树的果实。

楝实楝木不仅可烧灰做洗涤剂,还可入药,有泻湿热、治撅气、止腹痛、疗虫痔、健脾胃等功效。楝花可制作熏香,还有驱虫、杀虫的作用。《本草纲目》中记载:“楝花,铺席下,杀蚤虱。”《本经逢原》中也有记述:“苦楝花,烧烟辟蚊虫,亦为杀虫之验。”

乡人夏夜院中乘凉时,常熏染楝树干花、干叶,用以驱赶蚊虫,若是被蚊虫叮咬,摘几片鲜楝叶揉成汁涂抹,可止痒、消炎。用楝树的花、叶、果实以至树皮,还可萃取杀虫力很强且无污染的农药制剂。

苦楝谐音“苦恋”,民谚唱曰:“蚕豆开花黑良心,楝树开花苦透心。”俗语云:“黄连水泡苦楝子——苦透了心。”花苦、叶苦、果实苦,连树皮、树根都是苦的,冥冥之中,是否蕴含着对故乡的相思之苦?(刘琪瑞 山东省郯城县人大常委会)

胖大海方选

 (2018-04-30 04:01:55)[编辑][删除]

        胖大海别名 :大海、大海子、大洞果、大发梧桐科植物胖大海 的干燥成熟种子。性味:味甘,凉,性寒。入肺、大肠经,具有清肺热、利咽喉、解毒、润肠通便之功效。用于肺热声哑、咽喉疼痛、热结便秘以及用嗓过度等引发的声音嘶哑等症。治干咳无痰,喉痛,音哑,骨蒸内热,吐衄下血,目赤,牙痛,痔疮漏管,热结便秘。

  用法用量:2~4g煎汤或开水泡,大剂量可用至10g;入散剂,用量减半。

  相关配伍

  干咳失音,咽喉燥痛,牙龈肿痛:胖大海10g,甘草3g。炖茶饮服,老幼者可加入冰糖少许。

  大便出血:胖大海数枚,开水泡发,去核,加冰糖调服。

  吐衄下血,时行赤眼,风火牙疼:胖大海数枚,开水泡发,当茶饮。 

方选

  1,大海甘桔饮:胖大海2个,桔梗10g,甘草6g。煎汤饮。

  本方以胖大海清肺化痰、利咽、开音,桔梗祛痰利咽、开声音,甘草清热解毒。用于肺热咳嗽,咽痛音哑。

  2胖大海茶:胖大海4个,蜂蜜适量。沸水浸泡饮。

  本方用胖大海、蜂蜜清热润肠,通利大便。用于肠道燥热,大便秘结。

  3,治干咳失音,咽喉燥痛,牙龈肿痛,因于外感者:胖大海五枚,甘草一钱。炖茶饮服,老幼者可加入冰糖少许。(《慎德堂方》)

  4,治大便出血:胖大海数枚,开水泡发,去核,加冰糖调服。因热便血,效。〔《医界春秋》(l):931936

  5,大海甘桔饮:胖大海2个,桔梗10g,甘草6g。煎汤饮。本方以胖大海清肺化痰、利咽、开音,桔梗祛痰利咽、开声音,甘草清热解毒。用于肺热咳嗽,咽痛音哑。

  6,胖大海茶:胖大海4个,蜂蜜适量。沸水浸泡饮。本方用胖大海、蜂蜜清热润肠,通利大便。用于肠道燥热,大便秘结

葛根食疗方

  (2018-04-17 15:51:01)[编辑][删除]

 


  桂花葛粉羹 桂花糖5克,葛根50克。先用凉开水适量调葛粉,再用沸水冲化葛粉,使之成晶莹透明状,加人桂花糖调拌均匀即成,甘甜润口,气味芬芳。此羹具有退热生津,解肌发表的作用,适用于发热、口渴、心烦、口舌溃疡等病症。

  葛根粉粥 葛粉200克,粟米300克。用清水浸粟米一晚,第二天捞出,与葛粉同拌均匀,按常法煮粥,粥成后酌加调味品。此粥软滑适口,清香沁脾,具有营养机体,升举阳气的功效,适用于防治心脑血管病症。高血压,糖尿病,腹泻,痢疾患者宜常食之。

  葛粉饭 葛粉200克,梁粟米饭500克。先用滚开水将饭淋湿,加人葛粉拌匀,放人豆豉汁水适量,在旺火上煮熟。适当拌以调味品即可食。此饭具有清心醒脾,促进智力的作用。适用于狂症,心神恍惚、言语失常、记忆衰退等。

  葛粉猪胰汤 葛粉50克,猪胰200克。将猪胰洗净切薄片,煎水,待猪胰熟后,加人葛粉调匀,酌加五味调料,即可食用。此汤鲜香适口,具有生津止渴,降糖的功效,适用于治疗消渴,多尿等病症。(韦明)

樟树皮叶治病多

   (2018-04-14 04:56:39)[编辑][删除]


  樟树,又名香樟、香蕊、樟脑树等。它既是优良木材,也是治病良药。中医认为樟树皮(叶)味辛微苦,性温,有祛风散寒、温中理气、通窍活血等功效,可治吐泻、胃痛、风湿痹痛、痛风、脚气、疥癣风痒、跌打损伤等症。樟树入药以皮、叶、果为主,多单独使用,既可内服,也能外用。下面就列举有关樟树治病简效方如下:

  霍乱:类似急性胃肠炎,以剧烈吐泻、腹痛等为主证。可用樟皮20克(二层皮)切碎,加水煎取液300毫升,分2次服完。

  气心痛:指肝郁气滞、肝胃失和或饮食不调等引起胃脘痛。取樟树皮(内层黄皮)焙干为末,每次用30克,木香5克,煎水半碗,温服,1日1~2次。轻症者服1次,重者3~4次可愈。

  痛风关节痛:樟树二重皮(鲜)、地胆草鲜根各30克,水煎服,1日服2次,连服3~5天。对痛风急性发作、关节红肿疼痛有效。

  脚弱症:即中医名为“脚气病”,主要与湿热侵袭或营养不良有关,表现以足胫无力、麻木酸痛、挛急,脚不肿,而日见枯瘦等为特征。樟树皮30克(涂生姜汁炙令黄),捣筛为散,每服不计时候,每次以米粥调服3克为佳。

  劳伤疼痛:香樟根皮、铁筷子、辣蓼根、鹅不食草各15克。泡酒服,1日3次,每次15毫升。对腰肌劳损,或过劳引起的周身疼痛有效。

  风湿性关节炎:鲜樟树叶500克洗净,加水2000毫升,烧开后用小煎30分钟,将液倒入浴缸中,加温水至2/3,全身浸泡30分钟,1天2次,连用5~7天。对关节红肿、手足冷痛有效。

  阴疽:类似于现代的慢性皮肤溃疡、化脓性炎症等。取樟树鲜叶1把,与冷饭粒合捣,包敷患处。阴疽初期可消肿,如化脓则能排脓。

  手足皲裂:明矾50克,樟树叶10克,地骨皮50克,用1000毫升,水煎15分钟,待水温能入手时浸泡手足至软后擦干,再于患处涂搽熟猪油,每日2次。

  钩虫病:樟树嫩梢250克,炒黄,水1000毫升,煎至250毫升,次晨空腹温服。

  手足癣:鲜樟叶100克,煎汤熏洗,1日2次,连用数天。

  烫伤:樟叶、皮各适量,晒干烧灰,以蛋清调搽,对中度烧烧起泡有效。

  褥疮:樟树皮100克,烘干研磨成细粉。使用时将药粉撒在压疮处,加盖薄消毒纱布,胶布固定,1天换药1次。一般7~10天可愈。

  瘙痒:鲜樟树叶500克,煎水洗澡,能止痒、祛风。对风疹、过敏、蚊虫叮咬引起的皮肤瘙痒有效。

  提示:樟树含樟脑,有一定生育毒性,有可能导致流产或影响幼儿发育,故怀孕后或哺乳期当禁用。(蒲昭和 成都中医药大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