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葛根汤加手法治颞下颌关节紊乱

(2022-11-14 05:25:41)


时间:2021-04-29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4版  作者:郭仲华

颞下颌关节紊乱是临床常见病,病因与张口过度、咬坚硬食物、外伤、寒冷刺激、精神紧张、焦虑等诸多因素有关,主要表现为下颌运动异常,张口小,口型偏歪,张闭口时关节出现绞索,张口和咀嚼运动时关节处疼痛,局部有压痛,还会出现关节弹响和杂音。

中医认为此病属痉病、口噤范畴。《金匮要略》曰:“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由于血虚津伤;或阳气虚弱,阴精亏损;或外伤而气血瘀阻;或感外邪而气血不畅,致筋膜失养,痉挛强直,牙关紧张而见口噤。笔者采用手法治疗配合中药治疗取得良效。

中药可用葛根汤加减,具生津舒筋、缓急解痉之效。药物组成:葛根30克,桂枝10克,炒白芍10克,炙甘草15克,灸麻黄3克,生姜10克,大枣12枚,生黄芪20克,知母10克。气滞血瘀者加地鳖虫6克、僵蚕10克;肝肾阴虚者加熟地黄30克、怀山药20克;脾胃虚弱者加党参20克、炒白术10克;脾肾阳虚者去知母,加制附片6克、干姜8克;肺胃火盛者去桂枝、炙麻黄,加生石膏30克(先煎)、麦冬30克、生地黄20克。每日1剂,水煎服,2周为1疗程。药渣用醋炒热,每日1次包布热敷患处。方中君药葛根具生津舒筋之功效;芍药、甘草、大枣、生黄芪、知母合用,益气化阴滋津,以缓筋脉挛急;生姜、桂枝、麻黄,解肌发表。诸药合用以达到生津舒筋、缓急解痉之效。

还可配合手法治疗松解粘连,使轻度移位的关节软骨盘和髁状突恢复原位。第一步揉捻法,患者坐位,医生一手掌托其下颌,另一手拇指放在颞颌关节处,用拇指在颞颌部揉捻;第二步勾摇法,助手站在患者身后,用手稳住患者后枕部,医生右拇指缠绕绷带伸入患者口内,勾住下牙,余四指拿住下颌向前下方拔伸,并轻轻摇动,左手拇指在颞颌部揉捻;第三步归挤法,一手掌放在颞颌部,另一手掌放在健侧下颌部,嘱患者作张口动作,再令患者闭口,同时两手归挤;最后,医生一手中指在耳后揉捻。手法每周治疗2~3次,2周为1疗程。

治疗同时,应避免寒凉刺激,改变不良的嚼咬习惯,矫正单侧咀嚼习惯,避免嚼咬硬物。注意消除精神紧张,保持乐观心态,劳逸结合。

笔者曾治一女性患者,36岁,诉张口时右侧下颌关节弹响不适1周就诊,检查张口时下颌中线偏斜,局部有压痛,张口运动受限,张闭口时闻及“咔吧、咔吧”关节弹响音,经检查示无骨质破坏,诊断颞下颌关节紊乱。采用手法治疗配合中药内服2周,症状逐渐减轻,6周复查痊愈,半年复查未复发。(郭仲华 宁夏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

骨科妙手何天祥【草根一生】

 葛根汤加手法治颞下颌关节紊乱 (2013-07-19 11:34:11)[编辑][删除]
标签: 

杂谈

  1.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何天祥研究员,男,1923年12月20日生于四川省成都市蒙古族。1852年先辈随清军入关,为随队军医,定居成都,其父何仁甫是何氏骨科第四代传人,名噪蜀中,成为四川三大骨科流派之一。何天祥自幼随父学医行医,长期临床实践,刻苦精研医典,严于继承,勇于创新。又随岳父、蜀中西医耆宿伯钧氏学习生理解剖学、病理学、放射学等,深得中西医之要旨,治愈了大量来自国内外的骨科疑难重症患者,享誉海内外。现任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舞蹈损伤研究所所长;国际艺术医学会会员;美国洛杉矶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院客座教授;中国艺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舞蹈教学学会理事;创伤研究组组长;全国继承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指导老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等。

  何天祥研究员,长期深入临床工作第一线,由于对中医理论有坚实的基础,加之几十年丰富的临证经验,对伤科疑难杂证有卓著疗效。他又将中医传统的治疗经验与舞蹈教学相结合,系统地总结了一套对舞蹈损伤特点、规律及防治行之有效的方法,提出了临场征兆性望诊与临证诊断相结合,动静结合等新观念及一系列治伤大法,并将舞蹈动作筛选出一套对骨关节及软组织伤病有指导意义的练功方法,既恢复功能又增长肌力。他一生著述颇丰,尚有《中国艺术形体损伤诊治学》《何天祥正骨经验》《何氏治伤经验汇编》等著作,并有80余篇学术论文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科研上亦硕果累累,其中有「祛痛强筋丹治疗舞蹈损伤之研究」1989年获文化部科技进步三等奖;「舞蹈损伤特点规律及防治之研究」1991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曾先后被邀赴美国、香港、澳门、台湾、新加坡等地讲学、示范医疗、交流及义诊等,其医理医术是源于骨科而又超越于骨科,被国内外誉为「东方艺术医学的开拓者」。

〔活血养骨汤〕
组成:1、当归10克。2、延胡索10克。3、陈皮10克。4、郁金10克。5、独活15克。6、白芷10克。7、肉桂10克。8、骨碎补15克。9、续断10克。10、狗脊15克。11、怀牛膝6克。12、透骨草10克
主治:股骨头骨骨后无菌性坏死症。
用法:上药可煎汤内服,每日1剂,早晚服。亦可共碾为药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0克,日服3丸。可再加乳香6克、没药6克共研细末,用白酒调外敷于痛处。
加减:
1、若气血凝滞者,可酌加土鳖、血竭。
2、寒湿较重者,可加苍术、威灵仙。
3、病程日久,体质虚弱者,可加黄耆、白术、紫河车,以健脾祛湿,补益气血。

〔典型案例〕霍某,男,15岁。患儿1972年中左髋部时痛时愈,1973年3月疼痛增加,外展、外旋功能受损,先后在某骨科医院及某医院按扭伤及化脓髋治疗,未效。1973年4月18日在某医院照x线片示:「右髋臼边缘毛糙光滑,同时伴有骨质增生及破坏…有半脱位,右侧化脓性髋关节炎」。1973年4月15日来诊。根据临床证状,按右股骨头骨骨后软骨症治疗。一月后有好转。由于家属对「化脓髋」的诊断有顾虑,1973年5月16日在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照x线片示:「右髋关节间隙稍增宽,内有多个大小不等的骨片,髋臼象有轻度变深…股骨头变扁平,股骨颈变短,股骨头稍向上半脱位…综上所述,经晨会讨论,多为扁平髋表现…。」治疗:按上法治疗,并手法整覆半脱位,先治疗4个月,疼痛消失,肌力恢复,双腿等长,外展、外旋功能恢复,拍片示:已愈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