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兆伟传承孟河医派养护脾胃学术思想概要
(2022-11-04 15:11:54)孟河医家在医方、用药、诊病、外科、药性、脉学、喉痧诸方面造诣颇深,尤以本草饮食、食养疗法著称于世,保健养生、营养食疗、抗衰防病更为后人所效法推崇。全国名中医、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单兆伟师从孟河医派脾胃病专家张泽生教授近20年,无论临证处方用药还是饮食摄生调养,都特别注重顾护后天之本——脾胃。现将单兆伟孟河医派脾胃病养护思想概述如下。
食养补虚扶正气防病保健重养护
食疗治病补虚扶正乃孟河医家所长,侧重饮食调摄,藉谷、肉、粱、蔬以分类治病补虚。饮食疗法为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功能、预防保健、治疗疾病的重要方法。单兆伟在辨证用药的同时,亦注重辨证施护、辨证食疗,临证以莴苣、芝麻油、胎盘、乌龟列为延年益寿、抗衰保健之佳品;薏苡仁、毛笋、萝卜、菌菇入防癌抗瘤之列;阴虚体质、虚热内生者则以甲鱼、海参、海蜇之辈为治;阳虚胃冷则多以羊肉、牛肉、鹿肉、桂圆食之;肥胖者多吃海带,用其煮汤、淋浴以养疗美容,又有护胃之用,尤对正虚久病适宜。食疗治病无毒药之害,便于临床使用,如痔疮患者宜饮蚌肉汤、大肠汤;高血压应进淡菜、麻雀汤、决明肉;尿结石可吃山慈菇、胡桃;糖尿病应以黄鳝、山药食疗;病后食养炒米花、肉苁蓉以和胃益气;尿结石排出后,酌饮腰子汤、黑鱼汤、米仁汤益肾气之虚。以脏补脏,肾亏食猪肾;肺虚补猪肺;胆病进鸭肫;膝软吃脚爪。单兆伟亦常将食疗处方发给病患,充分体现了食养疗法简便易行,既能防病、又能治病,且可长寿抗癌之优势。孟河医派注重调整饮食食谱,讲究营养食疗,贵在药食养护,以达防病祛疾、康复保健之效。
调治脾胃药轻灵和缓醇正助生机
孟河医派用药轻灵变通,药量较轻,以不伤正气为度,因势引导,每以发挥机体抗病力为要点。和缓治之,轻灵变通,体现了清代孟河名医费伯雄所言“天下无神奇之法,只有平淡之法,平淡之极为神奇。否则炫异标新,用违其度,俗之求近效,反速危亡,不和不缓故也”的学术思想。单兆伟临床中以辨证确切为首务,倡导和缓为治,重调脾胃之风格,临证能以轻药达到治疗目者,决不重用峻药,常以轻药重投,避免峻药伤正,亦避免病者畏惧心理。此亦体现孟河医派“不欲药过病所”的醇正医学思想,及调养护理,药无偏颇,治无峻剂,心无所虑的康复保健思想。病者脾胃纳运状况常能表现出病情深浅进退,处方用药,不违法度,轻药味淡,重投不猛,脾胃方可吸收转运生效。若脾胃消化饮食不佳,何以接纳药物发挥其效能?纵有神医良药,亦不足以治疾奏效。
怡情悦性调心理摄生得宜重起居
诸多脾胃病属身心疾病,具有与常人不同之情志反映。长期精神紧张、心情忧虑、情感抑郁以及恐病心态等常为重要诱因,影响内脏气机,使升降出入失常,气血紊乱,疾病乃发。孟河医派调治心理以怡情悦志,解除顾虑,耐心细致,精心调护为特色。《灵枢·师传》曰:“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苦。”意即耐心向患者说明疾病的性质及发展规律,引导病人重视疾病,注重养病、调摄生活,讲究养护、自我调养。如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患者常有“恐癌”心理,单兆伟在接诊时循循善诱,耐心开导病患,使病人消除紧张、恐惧、消极的心理状态,主动接受治疗,并保持乐观情绪。怡情养性方能使“气和志达,营卫通利”,引导病人避免不良刺激,起居有时,摄生养性,性情开朗,心境舒畅是疾病治疗的重要部分。(时乐 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
脾胃实乃后天之本
摘自2025-6-20中国中医药报
马建国 山东曲阜市第二人民医院
今年2月下旬的某日上午,一姓杜的59岁女患者来诊。“马大夫,我的胃部至肛门,近几天又不舒服了,你再给我开几服中药喝。”患者如是说。笔者曰:“想起来了,你患萎缩性胃炎,是去年7月份来过两次。”答曰:“对,时间真快,已过去半年多了。”
去年患者首诊时,对病情的经过描述是:“3年前总觉胃部向下至肛门不舒服,且吃饭少,没有饥饿感,不能勉强多吃一点。子女带着先后去了两家大医院消化内科,做了胃、肠镜,结果均定为萎缩性胃炎,大肠、肛门部位无病。几年来在大小医院服中西药多次,喝中药有的量大味数多,但是自我感觉没有好的效果,便失去了治疗信心,偶然的机会,我的妹妹打听到了你这里,说白了也就是来试试,不抱多大希望,因大医院都没有好法。”笔者诊见其形体瘦弱,面色萎黄不泽,诉一天不吃饭也不觉饿,胃部至肛门有堵、胀、满之感,总觉气不向下顺,勉强吃点饭维持。通过患者的详细述说,了解清楚病情实际,通过四诊合参,综合分析认为病程较久,属于脾胃虚弱,运化失职,兼有气滞而致上述诸症。治疗重点应补脾胃为主,佐以理气。
她又说:“先开几服试试,最好剂量不要太大,因中药我喝够了。”答曰:“你放心,开不了大方,也就是几味,起到治疗作用即可。”看其表情还较满意。处方:党参15g,白术10g,茯苓10g,山药15g,砂仁9g,木香9g,陈皮9g,厚朴9g,乌药9g,莱菔子9g。水煎服,日1剂。先取8剂,看疗效再调方。嘱其勿吃辛辣之物,适量多喝些小米、大米、玉米粥养胃,配合食疗对本病恢复也至关重要。
复诊时患者面部表情与初诊时大不相同:“没想到药剂量不大,但还真有效果,胃部至肛门处堵、胀、满症状减轻一多半,吃饭与没服药前相比有所增加,起码吃了饭不那么胀得难受了,我想再喝几服。”当时笔者也不相信能有较好的疗效,上方略作加减。患者继服7剂后,所述症状基本消失,维持至现在。
今天是第三次来诊。通过问诊,得知此次病情反复是因与儿媳生气引起。舌质淡,苔薄略腻,脉濡弦。此次属于肝气犯胃所发,治应疏肝健脾理气。处方:柴胡15g,香附9g,木香9g,枳壳9g,青皮9g,厚朴9g,山药15g,白术12g,茯苓12g,砂仁10g,陈皮10g,乌药10g,莱菔子10g。水煎服,日1剂。嘱保持好的心情,勿再生气急躁。经服7剂,上述堵胀满症状明显减轻,进食后胃部舒适。原方柴胡、白术、茯苓减为9g,继进6剂,胃肠堵、胀、满症状得以消失,饮食比较正常。1个月回访上述症状未再反复。
本例萎缩性胃炎迁延3年余,虽经中西药物内服多次,但仍有胃肠不适且有堵、胀、满之感,影响了正常的饮食。因脾气宜升,胃气宜降,通过四诊合参,辨属脾胃虚弱,运化失职,导致气不下顺所发。治应补脾胃为主,佐以理气通肠。药用党参、白术、茯苓、山药、砂仁补脾胃为君。木香有健脾和胃功效;陈皮理气,可有效促进消化液及胃酸分泌,加快胃肠蠕动,从而有利于肠道内积气的排出;厚朴具行气下气消积之功;乌药《开宝本草》载其“顺气开郁”,能促进胃肠蠕动,增加胃液分泌,改善消化,促进食欲;莱菔子降气,具有较好的理气促胀满,调节胃肠道蠕动通便之功。第三次来诊是因生气诱发,酌入柴胡、青皮、枳壳,旨在助其疏肝理气之效。通过对此例萎缩性胃炎补脾胃理气治疗,笔者更加认识到“脾胃是后天之本”。亦如张锡纯所言:“人之脾胃属土,即一身之坤也,故亦能资生一身。脾胃健壮,多能消化饮食,则全身自然健壮,何曾见有多饮多食,而病劳瘵者哉。”所以,对于错综复杂的种种病变,只有真正了解掌握病因病机,抓住病之根本,然后遣方用药,才能奏效。
砂仁吐蕊沐春风 辛温化湿调脾胃
摘自2025-7-31中国中医药报
罗李娜 广东省中医院
阳春砂是药食同源物质、广东省阳春市的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被列为“四大南药”之一,通过煲汤、煮粥、泡茶、入菜等方式融入日常饮食,可以温和地发挥温脾暖胃、化湿行气、开胃消食的作用,享有“北有高丽参,南有春砂仁”的美誉。
阳春砂,别名春砂仁、蜜砂仁,是砂仁的一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中砂仁有阳春砂、绿壳砂、海南砂3种基原,以阳春砂最佳。阳春砂是姜科豆蔻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性温,气芳香而浓烈,味辛凉、微苦,善治脾胃气滞。目前主要分布于广东、云南、广西、海南等地,阳春砂喜生于暖和、湿润且含有腐殖质的地方。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阳春砂主要含有挥发油、黄酮类、多酚类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抗溃疡、镇痛、胃肠保护、降血糖、抑制血小板聚集、舒张主动脉等作用。
阳春砂用于食疗时,因其性温燥,用量不宜过大,一般3~6克即可(约5~10粒),食用过多可导致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症状。
以下推荐三款阳春砂食疗药膳。
砂仁猪肚汤
材料:猪肚1个,阳春砂5克。
做法:取猪肚洗净切块放入砂锅中,加入阳春砂,可加白胡椒粒、生姜、红枣少许,慢火煲1.5~2小时。
功效:健脾养胃,温中祛寒,行气止痛。适合脾胃虚寒、胃脘冷痛者。
砂仁鲫鱼汤
材料:鲜鲫鱼1条,阳春砂5克。
做法:鲫鱼煎至两面微黄,加水,可加生姜几片,大火烧开转小火煮15~20分钟,最后10分钟加入阳春砂。
功效:健脾利湿,行气和胃,开胃消食。适合食欲不振、脘腹胀满者。
砂仁水
材料:阳春砂5~6粒。
做法:沸水冲泡,焖5~10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温脾暖胃,化湿行气,开胃消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