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薷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海州香薷,入药的是全草。香薷主产于江西、安徽及河南等地。果实成熟后割取全草,晒干、切段生用。
中医学对香薷早有论述,《本草经疏》载:“香薷,辛温散通。故能解寒郁之暑气,霍乱腹痛,吐下转筋,多由暑月过食生冷,外邪与内伤相并而作,辛温通气,则能和中解表,故主之也。”《本草衍义补遗》:“大叶香薷治伤暑,利小便,浓煎汁成膏,以丸服之,以治水胀病效。”《本草正义》言“香薷气味清冽,质又轻扬,上之能开泄腠理,宣肺气,达皮毛,以解在表之寒;下之能通达三焦,疏膀胱,利小便,以导在里之水”。
中医认为,香薷性味辛、微温,入肺、胃经,有发汗解表、祛暑化湿、利水消肿之功,本品外能发散风寒而解表,内能祛暑化湿而和中,性温而不燥烈,发汗而不峻猛,故暑天感邪而致恶寒发热,头重头痛,无汗,胸闷腹痛等症皆可选用,前人喻为夏令之麻黄,故《本草纲目》说:“世医治暑病,以香薷饮为首药。”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香薷有发汗解热作用,并可刺激消化腺分泌及胃肠蠕动,对肾血管能产生刺激而使肾小管充血,滤过压增大,呈现利尿作用。因此,夏日常用香薷煮粥服食或泡茶饮用,既可预防中暑,又可增进食欲。
以香薷为主药的香薷饮是夏月良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中香薷疏表散寒,祛暑化湿;扁豆清热涤暑,化湿健脾;厚朴燥湿和中,理气开痞,三药合用,共奏外解表寒、内化暑湿之效。适用于外感于寒,内伤于湿所致的恶寒发热,头重头痛,无汗胸闷,或四肢倦怠,腹痛吐泻等。服药时,每次药液量应在200毫升以上,且一定要冷服,能防止服药后出现呕吐。服药后会透汗,其特点是服药后患者从头到脚,特别是手足心微微有汗。但暑热病发热,汗出不恶寒及心烦口渴者,忌用香薷饮。
夏月酷暑,暑热往往夹湿,若贪凉久坐空调居室或恣食生冷,都易伤阳气,出现头重脚轻,胸闷腹痛等症,或演变为暑湿感冒、空调病等。此时,不妨煎服香薷饮。也可将香薷、厚朴捣碎,白扁豆炒黄捣碎,放入保温杯中,以沸水冲泡,盖严温浸1小时,待凉后代茶频饮,饮后可发汗、祛暑、消除水肿,对有上吐下泻症状者,也适用此方。
除香薷饮之外,以香薷为主药还可组成下列方药,也是夏季良方:
1.新加香薷饮:香薷6克,金银花9克,鲜扁豆花9克,厚朴6克,连翘6克。水煎服,每日1剂。可祛暑解表,清热化湿。适用于暑湿初起复感风寒,证见恶寒发热,无汗,心烦面赤,口渴,苔白者。
2.香薷汤:香薷60克,炙甘草15克,白扁豆、厚朴、茯神各30克。共研为细末。每服6克,沸汤入盐点服。主治感受暑湿,饮食不节,脾胃不和,恶寒壮热,身体疼痛,胸膈满闷,霍乱呕吐。
3.四味香薷饮:香薷10克,厚朴、扁豆各5克,黄连3克。水煎服,每日1剂。可散暑醒脾,适用于一切感冒暑气,皮肤蒸热,头痛头重,自汗肢倦,或烦渴,或吐泻等。
4.变通香薷饮:香薷8克,金银花12克,连翘12克,黄芩9克,川连5克(打碎先煎)。水煎服,每日l剂。可疏表、清热、解毒。适用于风热感冒,热毒壅盛。表现为恶寒头痛,全身疼痛酸楚,无汗或汗出不多,或心烦面赤;咽喉肿痛或有白点,灼热感;咳嗽或见气促,痰稠或黄或难咳出,口干口苦,舌质边尖红,舌苔白腻或稍黄腻,脉浮而数有力。
http://www.ws37.net/images/upload/Image/20120303123855790.jpg
暑热邪盛,人体心火较旺,笔者推荐大家西瓜翠衣汤,西瓜瓤和西瓜皮之间的部分叫西瓜翠
衣,凉拌、炒菜都是食疗美味。中医认为其性味甘凉,煎饮代茶,可治暑热烦渴、水肿、口舌生
疮、中暑等疾病。300克西瓜翠衣切碎、冰糖适量。入水烧开后,继续煮开5分钟即可。爽口的西瓜翠衣有清热解暑、除烦降躁的功效,还可愉悦心情、改善情绪,激发食欲。
口服具有补气敛汗、养阴生津作用的古方生脉饮。 注意:1、心阳虚弱,是不可以服用的;2、脾胃虚弱,呕吐泄泻,腹胀便溏、咳嗽痰多者应该慎用;3、高血压患者应该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酸梅汤 酸梅汤是我国民间传统的清凉饮料。乌梅药性酸、平,归肝、脾、肺、大肠经,该汤消食合中,行气散淤,生津止渴,收敛肺气,除烦安神,常饮确可祛病除疾,保健强身。
玫瑰卤子汤 将鲜玫瑰花去掉花蕊,把花瓣捣成膏状,后去涩汁,加入白糖腌制,瓷器收贮。饮用时随时冲之,清香四溢。
荷叶汤 荷叶色青绿,气芬芳。《本草纲目》言其“生发元气,散瘀血,消水肿”。荷叶入食味清香,可口宜人,入药可理脾活血,祛暑解热,治疗暑天外感身痛及脾湿泻泄。
http://www.yyxsh.com/images/20121225/0083691501cc1df0.jpg “
炎炎夏日似火烧,黄瓜清热祛暑高。”.别名:胡瓜、王瓜、刺瓜
禁忌人群:脾胃虚弱、腹痛腹泻、肺寒咳嗽者;肝病、心血管病、肠胃病患者慎食。
适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适宜热病患者、肥胖、高血压、高血脂、水肿、癌症、嗜酒者、糖尿病人。
黄瓜是餐桌上清凉祛暑的家常菜,适当吃瓜,有清补的作用。尤其是容易口渴,爱出汗的人,更适宜用清补的方法调养。黄瓜带有苦味,是因为黄瓜含有一种名叫“葫芦素C”的苦味物质。如果过量食用苦黄瓜,会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因此万一买到这种黄瓜,还是少食为妙。
夏季暑热之邪严重,如果饮食不加节制,很容易出现上火的情况,推荐有清热、止渴、润燥作用的食疗方——黄瓜蜜饮。

黄瓜除了榨汁喝以外,还可以做成含漱液。口腔溃疡、牙龈肿痛、有咽喉炎的人尤其适宜这种含漱的方法。

取鲜黄瓜适量,切碎捣汁,把黄瓜汁和硅霜混合调匀。涂抹于皮肤,有清热,护肤,消肿,消斑的作用。

http://img5.imgtn.bdimg.com/it/u=1362526223,2923227666&fm=21&gp=0.jpg
藿香正气液(水、丸、胶囊):主要有降暑解毒、化湿和中之效。临床凡有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表现为感冒、呕吐、腹泻的患者,均可使用。
十滴水:主要用于中暑引起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胃肠不适等。在长途旅行、高温环境下工作时,可用此药预防中暑。
人丹:主要用于因高温引起的中暑头痛、急性胃肠炎(呕吐、腹痛、腹泻)、夏季感冒与水土不服等。
防暑方药膳(转)【草根一生】
(2015-07-15
14:41:19)[编辑][删除]
一、防暑方药
(一)防暑清热饮
【处方】 白茅根5克,菊花2克,乌梅3克
【功用】 清热生津
【适用人群】 高温、高热环境中工作或生活人群。
【服用方法】 将上3味药放入杯中,加350~450ml开水,加盖闷泡30分钟。代茶饮。
(二)防暑和胃饮
【处方】 藿香3克,生麦芽6克,生姜3克,大枣1个掰开
【功用】 解表祛暑,调和肠胃
【适用人群】 空调环境中工作或生活人群,贪凉、饮冷过度的人群。
【服用方法】 生姜洗净切片,与其他3味药共放杯中,加350~450 毫升开水,加盖闷泡30分钟。代茶饮。
二、防暑药膳
(三)解暑绿豆汤
绿豆30克,芦根10克,白茅根10克,将芦根、白茅根用纱布包好,加水适量与绿豆同煮至熟。去药包。冷、热饮均可。
(四)解暑二豆二米粥
赤小豆、绿豆、薏米、大米适量。煮粥,冷、热食用均可。
(五)解暑凉拌菜
鲜马齿苋、鲜鱼腥草、鲜穿心莲、鲜紫背天葵、鲜苏叶、鲜薄荷、鲜荆芥等任选一种,洗净,开水焯后,凉拌食用。
http://img.39yst.com/uploads/allimg/140516/152-1405161A53G49.jpg
唐代诗人之一储光羲,在《吃茗粥作》中写道:“当昼暑气盛,鸟雀静不飞。念君高梧阴,复解山中衣。数片远云度,曾不蔽炎晖。淹留膳茶粥,共我饭蕨薇。敝庐既不远,日暮徐徐归”。这是一首食茶粥防暑诗。茗粥就是茶叶粥。其制作方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