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悲忧不已华盖衰

(2022-10-24 04:24:34)


——诗词中的“悲忧”及其蕴含的医学道理

时间:2021-08-23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8版  作者:黄新生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这是《诗经·王风·黍离》的第一节,描写诗人看到西周宗庙宫室破坏,黍苗青青、杂草丛生,不禁悲从中来,其忧国忧民之情跃然纸上。忧和悲是常见的情志活动,受传统文化熏陶,我国历史上尤多忧国忧民之士、慷慨悲歌之侠。悲和忧虽是不同的情志活动,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却基本相同。

悲忧伤肺时应秋

“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何用草书夸神速,开卷惝怳令人愁。我尝好之每自笑,君有此病何年瘳。自言其中有至乐,适意无异逍遥游。”(北宋苏轼《石苍舒醉墨堂》)受传统文化影响,中国古代文人骨子里有一种忧国忧民思想,血液中饱含着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范仲淹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苏轼在《晁错论》中说:“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左宗棠自撰对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适度的忧,可使人树立远大理想,正确认清形势,深谋远虑,未雨绸缪,治于未病,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预防缓慢积累起来的倦怠与松懈。

“慷慨悲歌士,相传燕赵多。我来仍失志,走问近如何。到处寻屠狗,初番见橐驼。龙泉腰下剑,一看一摩挲。”(清代黄遵宪《慷慨》)古代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在时运不济、壮志难酬时往往慷慨悲歌,抒发心中的不平之气。荆轲刺秦王前慷慨悲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表明自己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李白《将进酒》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通过饮酒悲歌来发泄胸中的郁积之气。适度的悲可缓解心中的忧伤郁闷之气,避免其带来的不良刺激。悲胜怒,适度的悲还可治疗因怒导致的疾病。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思念故乡,郁郁累累。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乐府诗集·悲歌行》)悲多是在伤怀过去,忧则多为担心未来,这两种情志均由肺气化生而成,同属肺志,对人体生理活动的影响基本相同。悲忧都是人体正常的情志活动,如果悲忧过度,就会损伤肺气,出现呼吸气短等现象,《素问·举痛论》曰:“悲则气消。”另一方面,如果肺气虚衰或肺气宣降失调,机体对外来刺激的耐受能力下降,也容易产生悲忧的情绪变化。老年人大多肺气虚衰,多易产生悲忧情绪,因此要格外注意。如蒋捷《虞美人·听雨》词曰:“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衰年肺病唯高枕,绝塞愁时早闭门。不可久留豺虎乱,南方实有未招魂。”(杜甫《返照》)悲则气消,过度悲忧伤肺,导致肺失宣降、肺气耗伤的病机变化,临床常见意志消沉、精神不振、气短胸闷、乏力懒言等症。《素问·举痛论》说:“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在五行学说中,悲忧与秋相应。忧虑悲伤称为“愁”,愁字从心,言为秋季的心情也。《礼记·乡饮酒义》:“秋之为言,愁也。”宋玉《九辩》曰:“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月缺花残,自然界的景色变化,会使人触景生情,产生悲忧之意。另一方面,秋季天气干燥寒凉,而肺为“娇脏”,清虚娇嫩,喜润恶燥,不耐寒热。秋燥耗伤肺津,肺气虚衰,也容易产生悲忧的情绪变化。

红楼葬花枉凝眉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通过林黛玉这一人物形象,教科书般地描述了悲忧伤肺的临床表现。

“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尺幅鲛绡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红楼梦·题帕诗》)天生忧郁气质,是林黛玉悲忧伤肺的内在原因。绛珠仙草“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餐秘情果,渴饮灌愁水。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转世投胎成林黛玉,愿以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通过神话故事,暗示由于先天的忧郁气质,林黛玉自小养成多愁善感、敏感多疑、孤僻忧愁的性格,形成先天“不足之症”。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红楼梦·咏白海棠》)持续不断的悲忧刺激,是林黛玉疾病加重的外在原因。林黛玉幼年丧母,悲痛过伤,本自怯弱多病,进入贾府后,虽然贾母怜爱有加,但忧郁气质使得她总有寄人篱下的感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薛宝钗进贾府后,两人明争暗斗,结果是林黛玉忧愁不断,暗自伤神,肺部疾病也日益严重。开始是“每岁至春分秋分之后,必犯嗽疾。”到后来出现咯血症状。最终,在贾宝玉和薛宝钗大婚的当日,林黛玉悲忧不已,泪尽而逝,“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姣花照水,行动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节选自《红楼梦》)这段关于林黛玉形象的描写,乍看凄美异常,使人心生怜爱之意,但细细品味,则是用美学语言对“悲则气消”的描写。眉头微蹙,面含忧愁,精神不振;身似弱柳,乏力懒言;娇喘微微,气短胸闷;心思敏捷,病态恹恹,意志消沉。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红楼梦·葬花吟》)悲忧内伤、久郁化火、火从内生,导致了林黛玉的疾病进一步恶化。五志过极,皆可化火,称为“五志之火”。由于悲忧内伤,影响到林黛玉脏腑精气阴阳的协调平衡,导致气机郁结或亢逆,气郁日久可化热,气逆可化火,因之火热内生。书中第34回写道:“林黛玉还要往下写时,觉得浑身火热,面上作烧,走至镜台揭起锦袱一照,只见腮上通红,自羡压倒桃花,却不知病由此萌。”暗指林黛玉久郁化火,火性上炎,出现高热烦渴、面红目赤等症。到后来火邪灼伤脉络,迫血妄行,出现咯血症状,病情进一步加重。内火还扰乱神明,出现心烦失眠和做噩梦。如第57回写道:“我这睡不着也并非今日,大约一年之中,通共也只好睡十夜满足的。”到后来内火扰乱神明,出现脏躁妄动、精神恍惚、神昏谵妄等症,加之频繁咯血晕厥,苦绛珠终归离恨天。

喜药并举无悲忧

“谈辞最诙怪,发口如有神。以此得亲幸,赐予颇不贫。”(王安石《东方朔》)喜属火,悲属金;火克金,喜胜悲。人生天地间,难免有悲忧之情,古人便懂得用喜来疗之。东方朔诙谐幽默,能解汉武帝悲忧之情,故得到宠幸。古有俳优之戏,今有相声小品,能疗悲忧疾患,给人带来欢喜快乐,尤得百姓喜爱。《儒门事亲》曰:“喜可以治悲,以谑浪亵狎之言娱之。”息城司侯之父死于贼盗,心中悲痛不已,久而心痛,觉得心下有结,月余成块,针药无功。张子和诊视患者,看到旁边有一巫者,就学着巫者的样子,杂言狂语,戏谑患者。患者看到名医张子和竟然像一个巫婆,不禁开怀大笑,心下结块消散,竟然痊愈了。

“杞人忧天固可笑,而不忧者安从知。圣言世界有成坏,况此马体之毫厘。”(宋代张耒《山海》)去除导致悲忧的原因,再对患者循循劝导,使其豁然省悟,更能彻底治愈悲忧导致的疾患,杞人忧天的故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杞人担心天崩地坠,身无所寄,忧虑成病,寝食惧废。晓之者耐心劝导,解释天乃积气,地为积块,不存在天崩地坠的问题。杞人心中豁然开朗,“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疾病自然痊愈。《古今医案按》载:陈状元之弟因忧悲病咳唾血,面色黧黑,服药不效。朱丹溪说,这病是忧悲所致,用喜治疗可以痊愈,于是将其送至一丰衣足食之地,患者大喜,血止色退,不药而愈。这也是一个喜胜悲的医案,患者在丰衣足食之后,悲忧无由,自然痊愈。

根据临床症状辨证用药,也是中医治疗悲忧的常用方法。《灵枢·本神》曰:“心气虚则悲”,肝主疏泄,调畅气机,疏泄失职,则情志忧郁,闷闷不乐。甘麦大枣汤出自《金匮要略》,由甘草、小麦、大枣组成,三药合用,甘润平补,养心调肝,使心气充、阴液足、肝气和,具有养心安神、和中缓急的功效,用于精神恍惚,常悲伤欲哭,不能自主,心中烦乱,睡眠不安等症的治疗。其他如酸枣仁汤、天王补心丹等,也常用于悲忧疾患的辨证治疗。

心忧天下、慷慨悲歌原是国士本色。但忧愁悲痛过度,可致气机失调,情绪低落,意志消沉,肺气虚衰,有损于健康。情志相胜,辨证用药,则可使悲忧之人欢乐开怀。(黄新生 河南省武陟县卫生健康委员会)

“悲秋”适度调心态

 (2022-09-24 03:50:45)[编辑][删除]
调整心态 “悲秋”适度
秋季有肃杀、干燥、内敛、寒下的特性,看到那凋零的落叶,人的情绪也会随着由夏季的高昂转向低落,甚至忧伤,“悲秋”由此而来。中医有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观点,人类在生理和心理上都遵循了自然规律的变化。因此,随着季节发生规律性的变化而出现“悲秋”情绪并非病态,需要科学认识、正确对待。
应对“悲秋”情绪,首先要做到未病先防。在秋季来临之前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调整心态。当情绪低落时,应多与家人、朋友沟通,或通过外出游玩、读书、听音乐等方法缓解悲伤情绪,切忌走入顾虑重重、自卑低落、自我怀疑的误区。此外,适度的运动是调整心态的良方。运动能调动气血运行,激发阳气,冲淡低落情绪,会使心情有较大好转。

秋分三宝:蛋、蜜、橘

  (2022-09-24 03:49:16)[编辑][删除]

摘自2022-9-23中国中医药报
尚学瑞 河南省辉县市中医院
秋分已至,凉风习习,碧空万里。降水减少使得气候愈加干燥,此时养生当以润为主,不妨了解一下秋分食养三宝——鸡蛋、蜂蜜和橘子。
鸡蛋
中医认为,鸡蛋有补气宁心、养血安神、健脑益智、护肝明目等功效,尤其是蛋黄,更以滋阴润燥见长,特别适合秋天食养。清《本草便读》载:“鸡子内黄外白,入心肺,宁神定魄;和合熟食,亦能补益脾胃;生冲服之,可以养心营,可以退虚热。”
医圣张仲景青睐鸡子黄,不仅黄连阿胶汤中用鸡子黄滋肾阴、养心血而安神,《金匮要略》还记载一道百合鸡子汤,主治百合病之心肺虚热证。取干百合30g,鸡蛋1枚。先将百合洗净,放入砂锅内,加水,武火烧开后改文火煮30~40分钟,再取鸡蛋蛋黄,搅匀后加入,煮沸后,放入冰糖调味即成。可润肺安神、益阴养血,缓解肺燥咳嗽、干咳无痰等症状。
日常也可做一道简单的开水冲蛋,把鸡蛋打散,淋几滴香油,冲入沸水,加糖或蜂蜜,即可饮用。既香甜可口,又润燥解饥止渴。
蜂蜜
蜂蜜是很好的营养保健品,更是一味治病良药。中医认为,蜂蜜性味甘平,有补中益气、润肺止咳、缓急止痛、解毒矫味等功效。《本草纲目》载:“蜂蜜入药之功有五,清热也,补中也,解毒也,润燥也,止痛也。”可见秋季吃蜂蜜益处多多。
每天一杯蜂蜜水是最简单的食养方法,取蜂蜜50ml,冲入适量开水,搅匀,趁温饮下。还可制作蜂蜜黄豆饮。取蜂蜜30g、黄豆50g、杏仁10g、核桃仁20g、红枣10枚。将黄豆、杏仁、核桃仁洗净,红枣洗净、去核撕瓣,共用清水浸泡30分钟以上,放入豆浆机中打成豆浆,调入蜂蜜搅匀即成。可滋阴润燥、养血润肤,缓解咳喘、便秘、咽痛等症状。
橘子
中医认为,橘性味甘酸而平,有润肺生津、化痰止咳、健脾开胃、除烦止渴等功效。元代《日用本草》载其“止渴,润燥,生津。”清《随息居饮食谱》云:“橘醒脾,辟秽,化痰,消食。”橘子一身皆药,橘肉、陈皮、青皮、橘核、橘络都源自橘子。
应对秋燥,不妨试试橘子银耳红枣羹。备橘子3个、银耳30g、红枣5枚、冰糖适量。橘子剥开取瓣;银耳泡发,撕成小块,去根部;大枣洗净。汤锅加水约1500ml,武火烧开,放入红枣、冰糖,搅拌至冰糖融化,放入银耳,再沸后加入橘子瓣,煮约20分钟即成。可润肺止咳、补脾开胃、祛痰补虚,缓解咽干心烦、咳嗽有痰、胃胀乏力等症状。

晚晚蜜汤滋阴润燥

时间:2019-08-19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7版  作者:黎洁

 

  立秋来了,可多吃点蜂蜜来滋阴润燥。蜂蜜作为药用,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功效良好。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指出:“蜂蜜入药之功有五:清热也,补中也,润燥也,解毒也,止痛也……能调和百药,而与甘草同功。”从中不难发现,蜂蜜具有清热润燥的作用,是养生佳品。

  蜂蜜自古以来便被认为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天然滋养食品,也是最常用的滋补品之一。《神农本草经》中将蜂蜜列为上品,安五脏,益气补中,止痛解毒,除百病,和百药,久服轻身延年。蜂蜜中含有维生素、蛋白质、有机酸及多种酶,经常服用,可帮助调节胃肠道功能、防治便秘,还可促进睡眠、提高机体免疫力。

  蜂蜜中最主要成分是果糖和葡萄糖,这两种糖可以很快被身体吸收利用。蜂蜜还含有钾、镁、磷、钙、钠、铁以及维生素B2、烟酸、泛酸和维生素C。蜂蜜成分中含有一种大多数水果没有的果糖,它可以促进酒精的分解吸收。因此酒后饮蜂蜜水,有利于快速醒酒,并解除饮酒后的头痛感。

  不同花制成的蜂蜜,功效上有些差别。洋槐蜜有槐花香味,其性清凉,具有去湿利尿、凉血止血之功效,有上火症状的,可以选择洋槐蜜,因为它的润肺去燥效果比较好。桂花蜜香气馥郁清爽,甜而不腻,有清热补中、解毒润燥等功效。枇杷蜜清香适口,有化痰清热、利尿降火的功效,可缓解久咳不愈、咽干口渴及胃气不足等症状。

  俗话说:“朝朝盐水,晚晚蜜汤”,说的意思是,每天早起空腹喝淡盐水,每天晚上睡前喝蜂蜜水。这样做的原因是,早上喝淡盐水可以稀释一觉起来很黏稠的血液、润肠胃、通大便。晚上喝蜂蜜水有助于美容养颜,并补充各种微量元素。所以,最为科学的养生方法是把蜂蜜水留在晚上喝,而早上起来喝淡盐水。

  喝些蜂蜜水其实在一年四季都是适合的,在立秋后尤其适合,是美容养颜、润肠排便的简便良方。当然,也有人排便困难,那么早起喝蜂蜜水就有助于排便了。具体用法还是要根据个人身体情况而定,如每晚睡前喝一杯加蜂蜜的热牛奶,有舒缓安眠的作用,并且养生的功效更为显著。

  立秋后的气候往往干燥,多喝蜂蜜还能防止皮肤皲裂。很多高级的化妆品,是由蜂蜜提炼而成的,可见它对皮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如能用蜂蜜长期内服及外敷,不但能美容养颜,还能益寿延年。(黎洁)

打开心结好文章

  (2022-09-25 04:49:45)[编辑][删除]

烦恼的根源都在自己

生气,是因为你不够大度;郁闷,是因为你不够豁达;

焦虑,是因为你不够从容;悲伤,是因为你不够坚强;

惆怅,是因为你不够阳光;嫉妒,是因为你不够优秀。

种种烦恼的根源都在自己,每一次烦恼,都是给我们寻找自己缺点的机会。


越计较越痛苦


有多少计较,就有多少痛苦;有多少宽容,就有多少欢乐。

痛苦与欢乐都是心灵的折射,就像镜子里面有什么,决定于镜子面前的事物。

心里放不下,自然成了负担,负担越多,人生越不快乐。

计较的心如同口袋,宽容的心犹如漏复杂的心爱计较,简单的心易快乐。

抱怨是一种毒药。

它摧毁你的意志,削减你的热情。抱怨命运不如改变命运,

抱怨生活不如改善生活,毕竟抱怨≠解决。

 

凡事多找方法,少找借口,强者不是没有眼泪,而是含着眼泪在奔跑!

无怨无悔

人生无悔便是道,人生无怨便是德。得到的要珍惜;失去的就放弃。

过多的在乎会将人生的乐趣减半,看淡了,一切也就释然了。

执着其实是一种负担,甚至是一种苦楚,

计较得太多就成了一种羁绊,迷失太久便成了一种痛苦。

放弃,不是放弃追求,而是让我们以豁达的心去面对生活。


心好,一切都好

心态好,人缘就好,因为懂得宽容;心态好,做事顺利,因为不拘小节;

心态好,生活愉快,因为懂得放下。别让脾气和本事一样大,越有本事的人越没脾气。心态好的人,处处圆融,处处圆满。

好的心态,能激发人生最大的潜能,是你最大的财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