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谷幽人。曳冰簪雾带,古色生春。结根未同萧艾,独抱孤贞。自分生涯淡薄,隐蓬蒿、甘老山林。风烟伴憔悴,冷落吴宫,草暗花深。
霁痕消蕙雪,向崖阴饮露,应是知心。所思何处,愁满楚水湘云。肯信遗芳千古,尚依依、泽畔行吟。香痕已成梦,短操谁弹,月冷瑶琴。
这首《国香》是宋代词人张炎的作品,通过描写兰花的雅致芬芳,抒发作者的爱国情怀。“国香”本意指兰花,调名本意即咏兰花的香气,清代毛先舒《填词名解》云:“《左传》:‘以兰为国香,人服媚之如是’,词取以名。”
诗中幽兰花烂漫
兰花香气清芬、花色素雅、叶形舒展、卷曲自如,香、花、叶三美,气、色、神、韵四清,被称为“花中君子”“王者之香”。中国人欣赏兰花以草木为伍,不与群芳争艳,不畏霜雪欺凌,坚韧不拔的刚毅气质,将其看作高洁典雅的象征,与“梅、竹、菊”合称“四君子”。千百年来,人们爱兰、养兰、画兰、咏兰,诗词之中的兰花更是精彩纷呈。
首先,兰花是君子的象征。孔子以兰花自比,曾作《猗兰操》琴曲,《孔子家语》曰:“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劳而改节。”后世诗人多用兰花象征君子,如李白《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当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
其次,兰花是爱国者和隐士的象征。屈原特别欣赏兰花的品性,仅在《离骚》和《九歌》中就二十余次提到兰。由于屈原强烈的爱国情怀,兰花便成为爱国者的象征;屈原长期在野,兰花也演绎出隐士的意味。后世诗人因此也常用兰花象征爱国者和隐士,如杜牧《兰溪》抒发爱国之意:“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楚国大夫憔悴日,应寻此路去潇湘。”陶渊明《幽兰》表达隐逸之情:“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
由于对兰花的热爱,诗词中的兰花还有许多美好的意象。一是用兰花比喻美人,如苏轼《题杨次公春兰》:“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二是用兰花象征友谊,《周易》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唐代贺兰进明《古意》:“崇兰生涧底,香气满幽林。采采欲为赠,何人是同心。”三是用兰花寓意爱情,如汉代古诗《新树兰蕙葩》:“新树兰蕙葩,杂用杜蘅草。终朝采其华,日暮不盈抱。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馨香易销歇,繁华会枯槁。怅望何所言?临风送怀抱。”四是用兰花代表春天,如唐代诗僧无可的《兰》:“兰色结春光,氛氲掩众芳。过门阶露叶,寻泽径连香。”五是用兰花演绎佛法,如郑板桥《为侣松上人画荆棘兰花》:“不容荆棘不成兰,外道天魔冷眼看。门径有芳还有秽,始知佛法浩漫漫。”
古代诗词中的兰花又名中国兰,指的是兰科兰属的部分地生兰,如建兰(又名建兰花、秋兰、八月兰、官兰花)、春兰(又名朵朵香、山兰)、蕙兰(又名兰花草、九节兰、夏蕙、火烧兰、二月兰、夏兰、九子兰、线兰)、寒兰等,他们高洁典雅、馥郁幽香,深受历代诗人喜欢,被赋予美好的意象。中国兰及兰科兰属的多花兰、台兰等均可入药,简验方便,疗效显著。
兰花入药效若仙
兰花
“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芳。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明代张羽《咏兰花》)兰花又名幽兰、蕙、兰蕙,为兰科植物建兰、春兰、蕙兰、寒兰、多花兰或台兰的花。兰花味辛,性平,归肺、脾、肝经,具有调气和中、止咳、明目的功效,用于胸闷、腹泻、久咳、青盲内障的治疗。《纲目拾遗》载:“素心建兰花,干之可催生、除宿气、解郁。蜜渍青兰花点茶饮,调和气血、宽中醒酒。”“黄花者名蜜兰,可以止泻。花色黑者名墨兰,干之可治瞽目,生瞳神,治青盲最效。”
兰花叶
“健碧缤缤叶,斑红浅浅芳。幽香空自秘,风肯秘幽香?”(宋代杨万里《咏兰》)兰花叶又名兰叶,为兰科植物建兰、寒兰或台兰等的叶。兰花叶味辛,性微寒,归心、脾、肺经,具有清肺止咳、凉血止血、利湿解毒的功效,可用于肺痈、肺痨、咳嗽、咯血、吐血、尿血、白浊、白带、疮毒疔肿的治疗。《本草正义》载其:“清利湿热,快脾醒胃,宣通肺气而调水道。”
兰花根
“雪丝忪细紫团栾,今代无人识古兰。本草图经川续断,今人误作古兰看。”(宋代方回《秋日古兰花》)兰花根又名土续断、兰根、幽兰根、山兰、香花草、兰花草,为兰科兰属植物建兰等的根。兰花根味辛,性微寒,归肺、脾、肝、小肠经,具有润肺止咳、清热利湿、活血止血、解毒杀虫的功效,可用于肺结核咯血、百日咳、急性胃肠炎、热淋、带下、白浊、月经不调、崩漏、便血、跌打损伤、疮疖肿毒、痔疮、蛔虫腹痛、狂犬咬伤的治疗。建兰根捣碎绞汁,调入冰糖炖服,每次15~24克,可治疗肺结核引起的咳嗽、咯血;兰花根、羊九根各30克炖肉食用,可治疗神经衰弱、头晕、腰痛等。
蕙实
“偶培兰蕙两三栽,日燠风微次第开。坐久不知香在堂,开窗时有蝶飞来。”(明代文彭《题兰竹卷》)蕙实是兰科兰属植物蕙兰的果实,味辛,性平,具有明目、补中的功效。
化气兰
“花短秋意长,神清颜色少。笔端有西风,国香来未了。”(宋代释道璨《题物初蕙兰》)化气兰又名土百部,为兰科兰属植物蕙兰的根皮。化气兰味苦、甘,性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具有润肺止咳、清利湿热、杀虫的功效,可用于咳嗽、小便淋浊、赤白带下、鼻衄、蛔虫病、头虱的治疗。化气兰6克水煎服,白酒为引,每日一剂,可治疗长年咳嗽;化气兰适量煎水洗,可治疗头虱。
牛角三七
“春兰未了夏兰开,画里分明唤阿呆。阅尽荣枯是盆盎,几回拔去几回栽。”(清代郑板桥《题盆兰倚蕙图》)牛角三七又名夏兰、羊角七、鹿角七,为兰科兰属植物多花兰的假鳞茎或全草。牛角三七味辛、甘、淡,性平,具有清热化痰、补肾健脑的功效,可用于肺结核咯血、百日咳、肾虚腰痛、头晕头痛的治疗。牛角三七30克,大枣10个,煎水或炖猪瘦肉食用,可治疗神经衰弱、头晕头痛。
别样兰花亦可观
由于国人对兰花的喜爱,用“兰”来命名的植物数不胜数,虽然这些植物大多不是兰科兰属植物,但它们一样优雅芳香、富含诗意,其中最富代表性的则属石兰和吊兰。
石韦
“言石曾非石上生,名兰乃是兰之类。疗疴炎帝与书功,纫佩楚臣空有意。”(宋代梅尧臣《石兰》)诗中被炎帝神农氏在书中记载用来疗疴的石兰,其实是常用的利水渗湿药石韦。石韦又名石兰、石皮、石苇、金星草等,为水龙骨科石韦属植物庐山石韦、石韦或有柄石韦的全草。石韦味苦、甘,性寒,归肺、肾、膀胱经,具有利水通淋、清肺化痰、凉血止血的功效,用于淋证、水肿、小便不利、痰热咳喘、咯血、吐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的治疗。《神农本草经》载:“(石韦)主劳热邪气,五癃闭不通,利小便水道。”《本经逢原》载:“石韦,其性寒利,故《本经》治劳热邪气,指劳力伤津,癃闭不通之热邪而言,非虚劳之谓。”《本草崇原》载:“石韦助肺肾之精气,上下相交,水精上濡,则上窍外窍皆通,肺气下化,则水道行而小便利矣。”
“野寺孤僧住,当春亦掩扉。晓钟三板去,昏杵一盂归。古屋垂山榧,幽窗养石韦。未容行客憩,荒树雨鸠飞。”(宋代周弼《菩提废寺》)石韦寒凉,清利膀胱而通淋,兼可止血,配伍当归、蒲黄、小蓟等可治疗血淋;配伍滑石为末服可治疗热淋;配伍滑石为末,用米饮或蜜冲服,可治疗石淋。石韦微寒入肺经,可清肺热、止咳喘,配伍鱼腥草、黄芩、芦根等可治疗肺热咳喘。石韦微寒,凉血止血,单用或随证配伍侧柏叶、栀子、白茅根等可治疗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尿血、崩漏。
吊兰
“何年一掬草,婆娑在盆中。叶瘦轻拖绿,花小不飞红。根疏杯水淡,格高冷意浓。无关冬与夏,飘洒自得风。”(元代谢宗可《咏吊兰》)吊兰又名挂兰、钓兰、折鹤兰、倒吊兰、兰草等,为百合科吊兰属植物。吊兰形态优美,适应性强,能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有“空气卫士”的美称,是最为传统的居室垂挂植物之一。
“汉宫铅粉净无痕,蜡点寒梢水畔村。忍犯冰霜欺竹柏,肯同雪月吊兰荪。”(宋代佚名《瑞鹧鸪》)吊兰以全草或根入药,味甘、微苦,性凉,具有化痰止咳、散瘀消肿、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痰热咳嗽、跌打损伤、骨折、痈肿、痔疮、烧伤等的治疗。鲜吊兰配伍枇杷叶煎服可治疗咳嗽,捣烂外敷可治疗疔疮肿毒,煎汤熏洗可治疗痔疮肿痛。
幽兰香远,引人探胜,这馥郁的馨香既有兰花散发出的自然之香,也有数千年传承赋予兰花的文化之香,当然也包括高洁仁爱的医药之香。(黄新生
河南省武陟县卫生健康委员会)
http://p2.qhimgs4.com/t0161182c68b7ca90e9.jpg
兰花亦称胡姬花属于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颜色有白、纯白、白绿、黄绿、淡黄、淡黄褐、黄、红、青、紫。如春兰、惠兰、建兰、墨兰和寒兰等,大部分品种原产于我国又称中国兰。虽没有醒目的艳态,没有硕大的花、叶,却具有质朴文静、淡雅高洁的气质。中国人历来把兰花看做是高洁典雅的象征,并与“梅、竹、菊”并列,合称“四君子”。1985年5月兰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四。1988年12月25日我国发行了《中国兰花》特种邮票一套,分别选取了中国名兰中的龙字、大一品、银边墨兰、大凤尾,小型张选用红莲瓣精品兰花。
兰花是一种以香著称的花卉,具有高洁、典雅的特质,孔子曾说:“芝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孔夫子以兰花节气暗喻自己的君子风范。古今文人雅士对兰花评价极高,将其与梅、竹、菊并称为“四君子”。古代文人常把诗文之美喻为“兰章”,把友谊之真喻为“兰交”,把良友喻为“兰客”。也有借兰来表达纯洁的爱情,“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寻得幽兰报知己,一枝聊赠梦潇湘”。正因为如此,《中国兰花》邮票涉及历代名家咏兰诗,书画连璧,佳构宛若天成。第一枚配宋代苏轼的诗:“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第二枚配清代何绍基的绝句:“香逾澹处偏成蜜,色到真时欲化云。”第三枚配唐代李世民的《芳兰》诗:“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会须君子折,佩裹作芬芳。”第四枚配明代张羽的五言绝句《咏兰叶》:“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小型张则配有朱德的咏兰诗:“幽兰吐秀乔木下,仍自盘根众草旁。纵使无人见欣赏,依然得地自含芳。”
自古以来中国人民爱兰、养兰、咏兰、画兰,古人曾有“观叶胜观花”的赞叹。人们更欣赏兰花以草木为伍,不与群芳争艳,不畏霜雪欺凌,坚忍不拔的刚毅气质,“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兰花历来被人们当作高洁、典雅的象征。
兰花是一种风格独异的花卉,它的观赏价值很高。兰花的花色淡雅,其中以嫩绿、黄绿的居多,但尤以素心者为名贵。兰花的香气,清而不浊,一盆在室,芳香四溢。“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开;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古人这首诗将兰花的幽香表现得淋漓尽致。兰花的花姿有的端庄隽秀,有的雍容华贵,富于变化。兰花的叶终年鲜绿,刚柔兼备,姿态优美,即使不是花期,也像是一件活的艺术品。“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俗人那斛比,看叶胜看花”。这首诗就是用来形容兰叶婀娜多姿之美。
置几盆兰花,点缀室内,顿觉生意盎然,花开之日,清香阵阵,会使你感到生机勃勃,心旷神怡。
兰花的香气清洌、醇正,用来熏茶品质最高。兰花沏茶色泽碧绿,银毫显露,汤色清明,滋味清醇,闻之兰香怡人,饮之回味甘甜。兰花也可做汤或做菜,如川菜中的名肴有“兰花肚丝”“兰花肉丝”等。
兰花全草均可入药,有养阴润肺、利水渗湿、清热解毒等功效。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兰草,气味辛、甘、平,无毒。其气清香、生津止渴,润肌肉,治消渴胆瘅……治消渴生津饮,用兰叶,盖本于此。”据记载,兰的根、叶、花、果、种子均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其根可以治疗肺结核、肺脓肿及扭伤,也可以接骨;其叶治疗百日咳;其果能止呕吐;其种子治疗目翳;其花梗可以治疗恶癣。不同兰花其功效有所差异,如建兰根煎汤为催生良药,建兰叶可以治疗虚人肺气;蕙兰全草能治疗妇女病;春兰全草治疗神经衰弱、蛔虫病和痔疮等。兰花在四川部分地区被称为“催生花”,据说妇女若遇难产,赶快搬一盆“催生花”进产房,孕妇闻到兰花香味就会顺利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