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果临床应用

(2022-10-16 10:44:08)


时间:2021-09-17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5版  作者:何钱

白果又叫银杏,是一种营养价值非常高的食物,它不仅可以入药,还可以做菜吃,可益肺气、治咳喘、止带虫、缩小便,护血管、增加血流量,还具有通畅血管、改善大脑功能、延缓大脑衰老、增强记忆能力、治疗老年痴呆症和脑供血不足等功效,白果还可以保护心脏,减少心律不齐、防止过敏反应中致命性的支气管收缩,还可以应用于哮喘、移植排异、心肌梗塞、中风、器官保护和透析。另外,白果还有滋阴养颜抗衰老,扩张微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使人肌肤、面部红润,精神焕发的作用。笔者临床用量,幼儿10粒左右,成人20粒左右,去壳去心入汤剂煎服,从未发生任何副反应。

《滇南本草》谓:“大疮不出头者,白果肉同糯米蒸合蜜丸。”

《本草再新》记载:治乳痈溃烂,以四两研酒服之,四两研敷之。又见本方,始知白果可疗疔疮肿毒。

《傅青主女科》易黄汤(山药、芡实、黄柏、车前子、白果)健脾燥湿,清湿热而止带下,用治脾虚湿热带下黄稠腥臭,腰酸脚软者。然白果之用于妇科带下证,非仅收敛一端也,前贤谓:“舒肝扶脾,调和营卫,燥湿运化,芳香行气,滋阴温养,清热解毒,治带诸方,皆可适加白果。”白果益脾胃,又能拔毒愈疮消炎消肿,或能固护任督二脉,是为一般妇科带下证常用药也。

贵州陈孙阶老中医以定喘汤加前胡、紫菀、蝉衣用治支气管哮喘或喘息性支气管炎;贵州程云深先生以阳和汤加白果、苏子、紫菀、前胡、泡参,用治慢性老年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贵州石恩骏治肺心病反复发作,咳逆倚息不能平卧,痰清稀频频咯出甚多者,虽形寒肢冷,畏寒浮肿,渴喜热饮,也每用清肺解毒药如蚤休、败酱草、鱼腥草、金荞麦之类加白果数十克;笔者治急性支气管炎咳嗽难平,持续不能止,或有较多泡沫清痰咯出,宣肺止咳方中也常加白果,均取常效,未见敛邪弊端也。(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


银杏

 白果临床应用 (2021-09-28 05:28:32)[编辑][删除]
   银杏

   银杏(学名:Ginkgo biloba L.)是银杏科、银杏属植物乔木别    名 白果、公孙树、鸭脚子、鸭掌树。银杏性平,味甘苦涩,有小毒;入肺、肾经。 [5]  明代《本草纲目》中记载,银杏“熟食温肺益气,定喘嗽,缩小便,止白浊;生食降痰消毒、杀虫。”说明银杏果在治疗咳嗽、哮喘、遗精遗尿、白带方面具有独特的效果。通过对白果药用成分分析得知,果肉内含黄酮、内酯、白果酸、白果醇、白果酚、鞣酸银杏叶中除了含有活性成分外,还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尤其是蛋白质、糖、维生素C、维生素E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等含量丰富。抑菌蛋白及多糖等有效成分,具有抑制真菌、抗过敏、通畅血管、改善大脑功能、延缓老年人大脑衰老、增强记忆能力、治疗老年痴呆症和脑供血不足等功效。除此以外,银杏还具有耐缺氧、抗疲劳和延缓衰老的作用。
银杏叶提取物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和高脂血症有明显的效果,可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头晕、胸闷、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可改善心脏血流、保护缺血心肌,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改善血液流变学的某些指标,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重要意义。有研究表明银杏叶提取物在口腔中具有一定的抗菌和抗细菌黏附等作用,且其所具有的增强免疫、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对口腔癌具有一定的疗效。另有报道称银杏叶提取物能抑制亚硝胺等物质的致癌作用。
白果性味甘苦涩、平,有毒,有敛肺气、定喘嗽、止带浊、缩小便的功用。可治哮喘、痰嗽、白带、白浊、遗精、淋病、小便频数等病。
1.对心血管的影响
从白果叶中提出的黄酮醇Flavonol(为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之混合物)或银双黄酮类,对豚鼠离体心脏灌流可引起冠状血管扩张,注射于豚鼠后肢灌流之动脉内,可扩张后肢血营,叶中之双黄酮对大鼠后肢血管亦有扩张作用。叶的粗提取物(每1ml含总黄酮甙4.263mg)可对抗肾上腺素所致离体兔耳的血管收缩作用,总甙之作用较弱;对麻醉兔肌肉注射临床用量的20-40倍,对血压、呼吸均无影响。乙醇提取物与黄酮醇一样,对猫、兔血压、心脏、呼吸亦无影响;如应用大于血管扩张剂量100-1000倍的黄酮醇,注射于豚鼠,可引起中等度的降压,心率及呼吸的增加;对大白鼠则表现升压,但这些改变与麻醉、动物兴奋、溶剂的影响有关,无实际价值。叶的提取制剂口服或静脉注射,可使巴金森氏病患者的脑血流增加,改善脑的营养。
2.对平滑肌的作用
黄酮醇或银杏双黄酮类对豚鼠离体肠管有解痉作用,有对抗徐缓激肽的作用,还能对抗组织胺及氯化钡引起的痉挛,其作用强度与罂粟碱相似,但较持久;叶的乙醇提取物对豚鼠离体气管和回肠,能拮抗组织胺和乙酰胆碱的致痉作用,在肠管实验中还可对抗氯化钡的作用,腹腔注射可制止组织胺所致之豚鼠哮喘,银杏叶的黄酮类物在豚鼠肺溢流实验或组胺喷雾实验中,表现对支气管有扩张作用。叶中的双黄酮对心动徐缓素Bradykinin所致肠管痉挛有解痉作用。
3.其他作用
含有黄酮、银杏亭、白果双黄酮的片剂,对高胆甾醇血症患者似能降低血清胆甾醇水平、升高磷脂,改善C/P比值,对高血压病人似有一定的降压作用,但幅度不大。初步试管试验对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有抑菌作用。从银杏树皮中分离出之生物碱具有收缩血管及扩张瞳孔的作用。
种子的肉质外种皮含白果酸、白果醇及白果酚,有毒。 [2]  白果含有小毒物质:氢氰酸、白果酸、氢化白果酸、氢化白果亚酸、白果酚、白果醇。所以食用时应注意白果的食用方式。如果煮熟食用,可以使白果酸和白果二酸分解,氢氰酸沸点低易挥发而去除,因此熟白果的毒性较小。为了预防银杏中毒,熟食、少食是其根本方法。医药界认为,生白果应控制在一天10粒左右,过量食用会引起腹痛、发烧、呕吐、抽搐等症状。
白果有小毒,除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外,还含有氢氰酸,一般以绿色的胚部毒性最强。做为干果食用,白果必须熟食或制成蜜饯。入药用,熟用收歙作用强;生用清毒杀虫的作用强。但生食不可过多。据现代医学研究,白果中有一种类似鹰碱的物质,将它的溶液注入实验动物内,动物可出现抽搐,最后可因延 髓麻痹而死亡。医药界认为,儿童生吃7~15枚,即可引起中毒,炒熟后毒性降低,但一次食入量也不能过多。熟食每人一般15-30粒为宜,去心多吃无妨;生食6-10粒为宜。 [2]  5岁以下的幼儿应禁吃白果。一般最好不要长期服用。
白果中毒,首先要有食用白果史,其潜伏期可能为几小时至十几小时,白果有一定毒性,尤以绿色的胚最毒。表现的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紫绀、此外,还有明显的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表现:头痛、极端恐惧感、惊叫、轻微的声音及刺激即能引起抽搐,意识丧失或昏迷。严重者,可导致呼吸麻痹而死亡、症状发展迅速,须急速到医院抢救处理。
急用鸡蛋清内服,或用白果壳30克,或甘草60克煎水服。因此,成人不宜多食,5岁以下小儿忌食白果。
有些人喜欢用银杏叶片泡水喝,这有一定的危险,银杏叶中含有有毒成份,服用剂量过大或时间较长,会危害心脏健康。
银杏树为高大落叶乔木,躯干挺拔,树形优美,抗病害力强、耐污染力高,寿龄绵长,几达数千年。它以其苍劲的体魄,独特的性格,清奇的风骨,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而受到世人的钟爱和青睐。唐代诗人王维曾作诗咏曰:“文杏栽为梁,香茅结为宇,不知栋里云,去做人间雨”。宋代大诗词家苏东坡有诗赞曰:“四壁峰山,满目清秀如画。一树擎天,圈圈点点文章”。

说银杏

  银杏 (2016-11-07 15:10:25)[编辑][删除]

银杏,又称白果树,是世界现有最古老的树种之一,有“活化石”之称。据传,祖父时代种下的银杏,要到孙子手里才能收获果实,所以又有了“公孙树”的名字。十里银杏长廊就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的小浦镇八都岕。长廊内现有树龄100年以上的古银杏2370株,最大树龄为1500年,最大树围400厘米。长兴县也因此被誉为“古银杏之乡”。相传汉光武帝刘秀做太子逃难时,曾在这里烤食银杏充饥,有诗赞曰:“深灰浅火略相遇,小苦微甘韵最高,未必鸡头如鸭脚,不妨银杏伴金桃。”银杏的果实,当地人原叫白果,据考证,宋朝时长兴人把银杏果送进了宫里,皇帝见这果子形似小杏、色白如银,钦赐“银杏”之名。

止咳止遗治带下

白果味甘、苦,性涩。归经是肺和肾。入肺能敛肺定喘,主咳喘痰嗽;入肾则止带缩尿,治白浊、带下、遗精、尿频。在《摄生众妙方》定喘汤,白果去壳砸碎炒黄21枚,另加麻黄、款冬花、炙桑白皮、法制半夏各9克,苏子6克,杏仁、炒黄芩各4.5克,甘草3克,一并加水煎服。白果治遗精的记载见于《山东中药》,遗尿也一并可治。《湖南药物志》里说明了具体的方法:取银杏3粒用黄酒代水煮食,治梦遗。

浙江近代名医叶熙春认为,白果甘苦而涩,定痰喘,止带下,常应用于痰饮咳喘、带下与遗精。他曾开过用于治疗遗精的膏方,症状为腰脊时酸,足胫软弱,健忘,失眠,治法主要是滋阴扶阳、濡血生精、兼养胃气,白果用到了120克。

《叶氏女科证治》,“银杏汤”方用熟地黄60克,山萸肉、薏苡仁、淮山药各12克,茯苓9克,泽泻、丹皮各6克,黑豆300克,白果10枚,红枣20枚。做法为先将黑豆浓煎汁二碗,先取一碗入白果、大红枣煎好,再入诸药,加水二碗,煎至八分满一碗温服。然后将另一半黑豆煎汁倒入药渣中再煎,取汁服用。用于妊娠白带,并通治妇人一切带下病证。

《傅青主女科》易黄汤用药为炒山药、炒芡实各30克,炒黄柏6克,酒炒车前子3克,白果10枚,水煎服。用于治疗妇人任脉不足,湿热下注,致患黄色带下,宛如黄茶浓汁,其气腥秽者。

《濒湖集简方》:用白果、莲肉、江米各16克,捣碎;乌骨鸡1只,去内杂,将白果等放鸡腹内,加辅料煮烂,空腹食用,治疗赤白带下,下元虚惫。

定喘缩尿助老人

《本草纲目》中介绍白果的功用:“入肺经,益脾气,定喘咳,缩小便”。

银杏能通畅血管,在延缓大脑衰老、增强记忆力方面具有常规药物难以实现的效果。有助于治疗老年痴呆症,延缓老年痴呆者大脑衰老。另有研究证实,银杏叶中含有黄酮苷、双黄酮和黄酮内脂,对高血脂、冠心病和老年痴呆有特殊疗效。如今,银杏叶片已经被研发成中成药,用于治疗瘀血阻络引起的胸痹心痛、中风、半身不遂、舌强语謇、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脑梗死等。


介绍两款白果美食:

白果烧鸡 将白果去壳及心芽,待油烧至六成热时,炸一下捞起;胡萝卜切小块焯熟;净鸡入沸水煮熟后捞起。锅中放鸡,生姜、葱、黄酒,注入足量清汤,烧沸后改用微火,加白果,放精盐。白果烧烂后,锅内汤汁置旺火上,捞去姜、葱,勾入湿淀粉,汤变浓,浇到鸡身上即可。

白果炖鸭  鸭切成块,水开后放入锅中,加黄酒焯烫后捞出备用;砂锅中放适量高汤,烧开后将鸭块放入,再放白果,加盐、胡椒粉,倒入清汤,上锅蒸40分钟即可。

吃白果要防中毒  主要问题就在是一次吃得太多了。一旦发现过量食用,须送医院抢救处理。一般来说,注意不能生吃。小孩子吃到7颗以上,成年人吃到40颗以上,就有可能发生白果中毒。

白果的功效与作用

  一、祛疾止咳的功效

  白果具有止咳祛疾的功效,它在感冒咳嗽方面具有很好的疗效。银杏还可治疗肺结核、癫痫、神经性头痛、美尼尔氏综合症等疾病。

  二、降血清,降胆固醇

  白果具有降血清,降胆固醇的作用,对于养生来说是非常好的。

  三、止带浊,缩小便

止带浊,缩小便

  白果有收缩膀胱括约肌的作用。对于小儿遗尿,气虚小便频数,带下白浊,遗精不固等病症,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四、抗衰老的作用

  食用白果可以滋阴养颜抗衰老,扩张微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使人肌肤、面部红润,精神焕发,延年益寿,是美容保健的佳品。

  五、保护肝脏的作用

保护肝脏的作用

  白果还可以保护肝脏、减少心律不齐、防止过敏反应中致命性的支气管收缩,还可以应用于对付哮喘、移植排异、心肌梗塞、中风、器官保护和透析。

  六、抗菌作用

  白果肉、白果汁、白果酚,尤其是白果酸体外试验时对人型结核杆菌和牛型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

  白果的食用方法

  白果粥

 

  功效:益元气、补五脏、抗衰老,老年、体弱多病者尤佳,正常人食之健体,宜家庭食用。 

奔跑在银杏树下 

赵永生 河北省内丘县中医院
一场秋雨一场凉,路边树叶渐变黄。秋天是一年四季中我最喜欢的季节,到处是一派成熟、丰硕的景象,玉米、花生、山药在田野里等待收获,很多树木在这个季节里把硕大、甜美的果实奉献给人们,如苹果、柿子、梨、石榴等。而我最喜欢最欣赏的,是在瑟瑟秋风中挺拔屹立的银杏树。
银杏树有着不平凡的品质和性格,树身高大挺拔,树叶像扇子,看上去犹如一件件工艺品。尤其是在深秋,满树金黄,更显珍贵。银杏树冠大荫状,夏天里有极好的遮阳、降温作用,徜徉在银杏树下不用惧怕从树上掉下来虫子,也没有丝丝团团的飞絮,那优美的树姿为县城增添了几多风景。
银杏树属落叶乔木,出现在几亿年前,是第四纪冰川运动后遗留下来的裸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它的果实俗称白果,因此银杏树又名白果树。
银杏树与松树、柏树、槐树一起被列为我国四大长寿观赏树种。银杏树生长较慢,寿命极长,自然条件下从栽种到结银杏果要20多年,40年后才能大量结果,所以有人把它称作“公孙树”,有“公种而孙得食”的含义。
《本草纲目》记载:“白果熟食温肺、益气、定喘嗽、缩小便、止白浊;生食降痰、消毒杀虫。”现代科学证明,银杏种仁有抗大肠杆菌、白喉杆菌、葡萄球菌、结核杆菌、链球菌的作用。中医素以银杏种仁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气管炎、肺结核、白带、淋浊、遗精等疾病。
我所住的小区门前的路叫朝阳大街,大街两侧栽的都是银杏树。走在栽有银杏树的路上,每日上班、下班,目睹一年四季的变化,更加深了我对银杏树的了解。春天,银杏树的枝叶鲜嫩碧绿,给人耳目一新,青春年轻的感觉;夏天,银杏树的枝叶茂密无比,给人以大树参天,可靠持重的感觉;尤其是在秋天,银杏树的树叶,慢慢地由绿变黄,给人带来的是金碧辉煌,老练成熟的感觉;即使冬天来了,银杏树一点儿也没有衰败凋零的样子,难怪好多摄影爱好者一年四季围着银杏树转,拍出了各式各样的优美图片,给人以向上、向美的力量。
我的长孙嘟嘟,每到深秋,就会让我和他一起,走到银杏树下看那满地的金黄,他欢快地跑在铺满银杏树叶的路上,边跑边喊:“哇,这么多好看的叶子啊!”并捡起一枚说要当书签,以后好好学习。
看着这温馨的画面,我祝愿和嘟嘟一样的孩子们,在自己的童年里都有一个金色的梦想,在未来的日子里像银杏树一样健康茁壮地成长。(赵永生)

秋风送爽话银杏

 (2017-10-20 16:15:46)[编辑][删除]


金秋时节,家乡的银杏丰收了,一排排高大挺拔的银杏树上挂满了颗颗金黄的银杏果,宛若一串串圆润晶莹的葡萄,在风中摇曳,煞是喜人。

家乡郯城县素有“天下银杏第一县”的美誉,这里生长着数以万计的古银杏树,那粗壮挺拔的树干、灵秀飘逸的叶片、金黄摇曳的果实,无不显示出雍容华贵的“国树”风采。郯城西部有连绵数十里、接天蔽日的万亩银杏园林,其中居于广福寺中的一棵被当地群众称为“老神树”的银杏雄树,树龄已达3000多年,树高42米,荫地亩余。2004年,该古银杏树被全国绿化委员会命名为“中华名木”,系天下第一银杏雄树,她历经数千年风霜而不衰,仍枝繁叶茂,英姿勃发,成为这片广袤而丰厚土地上自强不息的象征。万亩古银杏森林公园内的这些古树高大雄伟,错落有致,雄树如塔耸立,雌树冠形如盖,风格迥异,刚柔相济,绵延数十里之遥,景象蔚为壮观。古银杏林庇育了一方人家,堪称“天然氧吧”和疗养胜地,园中负氧离子浓度特高,蚊蝇不生,周围村庄居民很少患病。

银杏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名称也几经变化。唐代及之前逢寺庙必栽银杏树,宗教界称银杏树为“圣树”,银杏果为“圣果”。宋代以前称鸭脚子树,因其小折扇似的叶片如鸭蹼故而得名。欧阳修有诗为证:“鸭脚生江南,名实本相符。绛囊因入贡,银杏贵中州。”因雌树盛产果实,种仁色白如银,形似小杏,又名银杏。元代后又谓之白果树。至明代银杏树又有了新的名称,因银杏生长缓慢,“公种而孙得食”,因此又叫“公孙树”。

银杏以独特的药用价值,神奇的保健作用受到了世人的青睐。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银杏熟食温肺益气,定喘咳;生食降痰、消食杀虫”,药食两用,延年益寿。银杏果仁内含黄酮甙、银杏酸等多种成分,具有抗结核、抗真菌、抑制癌细胞扩散的功效。不仅是银杏果,银杏叶的医疗保健作用更为突出。现代《中药志》谓其叶“饮肺气,平喘咳,止带浊,治痰喘咳嗽、白带、白浊。”到目前为止,已知化学成分的银杏叶提取物多达160余种。主要有黄酮类、酚类、生物碱、奎宁酸等。目前,用银杏叶提取物配制的护肤护发等方面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脑血管病产品达50多种。此外,利用银杏研制的银杏叶饮料和银杏酒、银杏茶等保健品,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银杏不仅具有药用价值、保健功效,还能做出许多美肴。家乡一带食用白果之风更盛,尤其是在婚俗上讲究更多。先要在新人的婚床上或者被褥四角,放上白果、红枣、花生、栗子,寓意“白头偕老”“早生贵子”。还有“撒帐”的风俗,新人入洞房之前,由一吉祥人手执盛有白果、麦糠、枣栗、金钱、糖果等物的果盘,向新娘、新郎身上抛撒,边撒边唱道:“一把白果一把糠,糟糠之妻不下堂;一把栗子、一把枣,小的跟着大的跑。”意在祝祷贫贱夫妻不可忘,早立贵子、儿孙满堂。再丰盛的婚宴也少不了加了白果、栗子、红枣、黏米、花生、莲子、豇豆、红小豆等制作的“甜饭”“八宝饭”“蜜汁白果”“盐焗银杏”,预示一对新人白头偕老、甜甜蜜蜜,未来的小日子人丁兴旺、红红火火。

寻常人家还喜欢做盐焗银杏或者烧烤银杏,方法简捷,就是将银杏果剪个小口,入盘撒入少量食盐,用微波炉高火烘烤2~3分钟,或者将银杏果直接置于灶火之上烧烤片刻即可,但见炸开壳儿的果肉翠绿绿、黄微微,趁热食来香糯、筋道,有点苦香,却恰到好处。南宋诗人杨万里在品尝了银杏果香醇、绵长的美味之后,曾赋诗赞曰:“深灰浅火略相遭,子若微甘韵最高。未必鸡头如鸭脚,不妨银杏伴金桃”。

银杏素有“活化石”之称,是地球上现存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植物学家把银杏与恐龙相提并论,有“植物界的大熊猫”之誉。著名学者郭沫若在其《银杏》一文中,赞颂银杏为“东方的圣者”“中国人文有生命的纪念塔”。银杏集形态美、品质美、神奇美于一身,是长寿之树、佛教之树,它为名川大山、古刹庙宇增添了幽深古老的历史风貌和神佛世界的神秘气氛,历代多少文人墨客曾留下名篇佳句吟诵银杏挺拔俊秀、苍劲飘逸的风姿。

“诗佛”之称的唐代诗人王维,曾作诗咏曰:“文杏栽为梁,香茅结为宇,不知栋里云,当作人间雨”。文杏即银杏,文杏、香茅均为名贵树种,用作建筑材料,自是一个超凡脱俗的理想境界,而“栋里云”化作“人间雨”更是佛意的象征,强调了山馆的地势之高,又令人产生极为缥缈的遐想,表达了诗人心明如镜、览照万物的意念。宋代大诗词家苏东坡曾登山远眺,群山之上奇峰秀丽,山坳间古木参天,古银杏矗立于主峰庙宇前气势非凡,遂撰联一幅赞道:“四壁峰山,满目清秀如画。一树擎天,圈圈点点文章”。

银杏树雌雄异株,雄树谷雨时节开花,雌树需要借助风力授粉才能孕育果实,故又有“夫妻树”“情侣树”“爱情树”之名。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在《瑞鹧鸽.双银杏》写道:“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桔可为奴。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谁叫并蒂连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居士擘开真有意,要吟风味两家新。”诗中托物言志,借物抒情,既赞美了银杏高贵典雅的品格,又歌颂了两情相悦、心心相印的美好爱情,同时还借银杏比喻她与丈夫赵明诚爱情至深。

在飒飒金风的吹拂下,一株株历经岁月沧桑、枝干挺拔的银杏树用不了多久,将被渲染得金碧辉煌,银杏之乡的条条林荫大道将变幻成恰似童话般美丽的“金光隧道”,置身其中,让人心醉神迷、飘飘欲仙,流连忘返…… (刘琪瑞)

数枝蓼花醉清秋

 (2022-10-17 10:10:55)[编辑][删除]

 


时间:2021-09-15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8版  作者:缪士毅

秋高气爽,踏足水畔,忽见蓼花在秋风里摇曳,点点淡红已经悄悄染上家乡的水畔河岸,点缀清秋,美不胜收。

蓼花为一年生蓼科植物蓼的花朵。蓼的家族成员众多,如水蓼、刺蓼、红蓼、紫蓼、香蓼等,它懂得“有水则灵”,喜欢择水畔而居,出水而生,常在水洼湖边、路旁池畔、江河岸边等较湿的地方生长,临水而开。在我乡下老家,开门见蓼,早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日常。

从初秋到深秋,蓼悄然开放,自释芳华,绽出或红或紫或白的小花,装扮秋天的大地。因其花呈穗状花序,长而下垂,迎风而吹,参差飘拂,烂漫可观,天真可爱。

在蓼的家族中,红蓼可称之为“颜值担当”。每当盛放之时,一片片红蓼迎水而开,形成壮观的红色花海。秋风掠过,“赤浪”翻滚,壮观美丽,惊艳秋天。

不经意间,那美丽的蓼花便在诗词里摇曳入秋,舞出别样风情,绽放在历代文人墨客笔端。唐代白居易在《曲江早秋》中直言:“秋波红蓼水,夕照青芜岸。”五代冯延巳在《芳草渡》中感叹:“梧桐落,蓼花秋。烟初冷,雨才收,萧条风物正堪愁。”唐代杜荀鹤在《舟行即事》中写道:“秋水鹭飞红蓼晚,暮山猿叫白云深。”宋代陆游的《蓼花》吟道:“老作渔翁犹喜事,数枝红蓼醉清秋。”元代黄庚在《江村》中写道:“十分秋色无人管,半属芦花半蓼花。”这些佳句,是诗,是词,也是画,无不撩拨着人们对秋天蓼花的情愫。

蓼在古代是一种调味品。早在周代,蓼是调味品中的“七辛(葱、芥、蓼、薤、藙、姜、蒜)”之一,不过作为调味品用的蓼主要是水蓼。蓼的家族中有些品种可入馔,南朝医药学家陶弘景称:“蓼,此类又多,人所食,有三种:一是紫蓼,相似而紫色;一是香蓼,亦相似而香,并不甚辛而好食;一是青蓼,人家常有,其中有圆者、尖者,以圆者为胜,所用即是此。”古代有人种蓼为蔬,且在烹调中加以运用,恰如《本草纲目》载:“韩保升所说甚明,古人种蓼为蔬,收子入药。故《礼记》烹鸡豚鱼鳖,皆实蓼于其腹中,而和羹脍,亦须切蓼也。”

水蓼还具药用价值,其味辛、性平,具有化湿、行滞、祛风之功用,可治疗痧秽腹痛、吐泻转筋、痢疾、风湿、脚气、痈肿、疥癣、跌打损伤等。《浙江民间常用草药》称其“解毒,利尿,行气,止痢”。《植物名实图录》认为其“治跌打损伤,通筋骨”。(缪士毅 浙江省永嘉县委组织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