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兆伟,1940年生,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首批全国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师从孟河医派传人张泽生教授和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长期从事疑难性脾胃病的证治研究,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8项,主要论著有《中医临证与方药运用心得》《实用中医消化病学》《中医胃肠病学》《孟河医派传人:单兆伟医疗经验集》等10余部。
组成:西洋参2克,石斛3克,麦冬5克,枸杞子5克,随症加桔梗、甘草、胖大海、木蝴蝶等。
功能:益气养阴。
主治:脾胃疾病属气阴两虚轻症者以及病后伤阴之证。
用法:沸水冲泡,代茶饮。
加味:阴虚明显者可酌加北沙参或南沙参;气虚不固,症见泄泻、汗出者加五味子;阴不涵阳,症见头晕者加菊花;肺胃阴虚,咽喉不利者加木蝴蝶、胖大海,或合桔梗汤(桔梗、甘草)等。
方解:单兆伟认为,益胃贵在柔润,养阴当防滋腻,喜用西洋参、石斛、麦冬、南北沙参等甘凉柔润之品,少用或忌用滋腻之品,恐壅滞不运,更碍脾胃。有时单用西洋参,嘱患者沸水泡之,频频饮服,缓缓吸收,以防未病,药专效宏;有时也配伍他药,如桔甘汤或胖大海、木蝴蝶等药,桔甘汤载于《伤寒论》,“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与桔梗汤。”胖大海、木蝴蝶皆为利咽喉药,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木蝴蝶有抗过敏、抗菌、抑酸等作用,尤其适用于咽部充血糜烂,与西洋参相配益气养阴、润肺利咽,适用于急、慢性咽炎及扁桃体炎患者。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以胃气为本,因此单兆伟临证最重视脾胃。大病久病之后,往往耗伤胃阴,胃为阴土,喜润恶燥,因此治疗病后伤阴者,当以甘凉柔润为主,宜用甘药以养胃之阴。正如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所言之“法以甘缓,益胃中之阴”及“甘凉益胃阴以制龙相,胃阴自立”。(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时乐整理)
西洋参是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木植物,别名花旗参、洋参、西洋人参、加拿大产的叫西洋参,美国参产的叫花旗参,服用方法分为煮、炖、蒸食、切片含化、研成细粉冲服等。性凉,味甘、微苦。]
功能主治
补气养阴,
清热生津。用于气虚阴亏,内热,咳喘痰血,虚热烦倦,
消渴,口燥喉干。用量3~6g。益肺阴,清虚火,生津止渴。治肺虚久嗽,失血,咽干口渴,虚热烦倦。
验方
3、单味方(上海中医药杂志,1979,(4):29):主治肿瘤(如鼻咽癌)病人在接受放疗和化疗过程中出现咽干、恶心、消瘦、胃口不好、白细胞下降等不良反应。每天取西洋参3~9g,水煎服。在放疗前2周开始,直到放疗结束。方中西洋参益气养阴生津。
]
4、单味方(广东省药品标准):主治肺虚咳嗽、口咽干燥、潮热盗汗、肾虚头晕、肝虚贫血、中气不足、脾胃虚弱等。取西洋参500g,研为细粉,装入硬胶囊中,制成1000粒,每粒0.5g。每次服2粒,每天2次。服药期间忌食萝卜。方中西洋参补益扶正,滋阴生津。
]
又方 1、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阴虚火旺,五心烦热,咳喘而痰少或痰中带血:可用西洋参5~10克,每日水煎服用,同时把参片最后也吃掉。需长期应用。
2、冠心病患者:西洋参50克,三七50克,灵芝100克。共研细末,每服5克,每日早晚各服1次。
3、产后气血两虚:西洋参8克,龙眼肉30克,白糖20克,放瓷碗内蒸膏服用,每次1匙。本法也可作为气血虚弱,阴液不足衰老症的进补良方。
4、运动疲劳:西洋参30克,五味子20克,麦冬20克,炙甘草15克,水煎。可供激烈活动后疲劳乏力,口干而渴,大汗出者,颇有效验。
5、肺阴虚,咳嗽咯血,反复难愈:西洋参6克,百合30克,加蜂蜜蒸熟食用调治。本法的止咳效果不错。
6、鼻咽癌:单用西洋参8克,水煎服。对防治团化疗引起的咽干,胃口不好及白细胞下降有较好效果。
7、肿瘤患者放疗反应:放疗前15日,每日用西洋参10克,水煎服,疗效较佳。要点是必需水煎10~20分钟,泡茶饮用几乎无效。
8、肺结核患者咯血、潮热、盗汗:西洋参5克,燕窝5克。洋参切片,燕窝泡发,洗净,加水和冰糖适量,共煮沸后文火煨炖半小时左右食用。
9、舌燥喉干:西洋参3克,麦门冬9克,北五味子9粒。开水冲泡代茶饮,每日1剂,具有生津润燥的功效。
10、气阴两虚(伴有心悸、胸痛、气短、口干等症状):西洋参、三七各30克,丹参45克,灵芝60~90克。共研为细末,密贮于瓶中。每次3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11、肺气阴虚有痰热(伴有久咳、痰中带血、咽干燥、乏力等症状):西洋参3~6克,川贝母9克,北沙参9~12克,白及12~15克。水煎,分早晚2次饭后半小时服,每日1剂。
12、病窦综合征:咀嚼含化西洋参饮片,每次1~3克,每日3次。
13、长期低热:西洋参3克,地骨皮、粉丹皮各6克。水煎服,每日1剂,热退为止。
14、食欲不振、体倦神疲:西洋参、白术、云茯苓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宜长期坚持。
摘自2023-2-9中国中医药报
周能汉 云南省楚雄州中医医院
在彝药中有两味清咽利喉的好药,一味是虎掌草,另一味是木蝴蝶。
彝族聚居的金沙江干热河谷以及太和江河谷都有木蝴蝶生长,人们有着保护木蝴蝶树的普遍认知,而且木蝴蝶树的质地非常坚硬,砍伐时容易对刀具造成损伤。彝族人民把木蝴蝶树称为显都锡,系彝语直译名。
木蝴蝶树树干挺直,叶色深绿,其果实弯弯长长的。成熟果实里面的种子色白如玉,形如蝴蝶,薄如蝉翼,故称为木蝴蝶。药材木蝴蝶以紫薇科植物木蝴蝶的干燥成熟种子入药。最早记载木蝴蝶的《滇南本草》称之为千张纸,描述此木实似扁豆而大,中实如积纸,薄似蝉翼,片片满中,故有兜铃、千张纸之名。
木蝴蝶质轻,我幼时偶有咽喉疼痛找郎中诊治,方子里多有木蝴蝶。熬药时木蝴蝶往往漂浮在上面,母亲用筷子把木蝴蝶都翻到药汤下边,只是一旦煮沸,木蝴蝶就又漂浮上来了。
木蝴蝶为彝医与汉医都广泛使用的清火利咽、疏肝敛疮之品。据《中国彝族药学》记载,木蝴蝶有清火利咽、祛风散结、敛疮生肌、疏肝和胃等功效,主治肺热咳嗽、喉痹音哑、肝胃气痛等。彝医对此还有独特用法,如彝医古籍《齐苏书》记载,用酸醋调拌木蝴蝶粉,外包患处,以治疗风疹;《洼垤彝医书》记载,用木蝴蝶、鸡矢藤根、山香草、野三七相配,水煎服,治疗走胆(黄疸);还有民间彝医以木蝴蝶研粉,桐油调搽,治疗疮口久不愈合;以木蝴蝶、小靛花根、大蓟根、驴外肾、当归相配,水煎服或制成丸服用,治疗产后虚弱等;木蝴蝶的树皮还可用于治疗过敏性皮炎。
秋季进补,试试西洋参
(2022-10-03
03:30:17)[编辑][删除]
摘自2022-9-29中国中医药报
马传贵 北京京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入秋以来,不少人常感觉到虚烦燥火、食欲不振、口干口渴、鼻腔干燥。有一味药材非常适合秋季进补,那就是西洋参。说起西洋参,不得不提人参,两者都是五加科的同属亲兄弟,但功效有所区别。人参偏于助阳,西洋参偏于养阴;人参补气之力胜于西洋参,而西洋参清热生津之力又胜于人参。那么西洋参应该如何挑选、使用呢?下面来了解一下。
西洋参有啥作用
西洋参味甘、微苦,性微凉,归心、肺、肾经,可补气养阴、清热生津,多用于气虚阴亏,症见虚热烦倦、咳喘痰血、内热消渴、口燥咽干的人群。参根主要含三萜皂苷类,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抗应激、抗疲劳、降血糖、调血脂、改善心功能、抗肿瘤等作用。
西洋参可配生地黄同用,适用于肺虚久咳,耗伤气阴,或阴虚火旺,干咳少痰、痰中带血等;可配麦冬、知母,适用于外感热病,热伤气阴,肺胃津枯,症见烦渴少气、体倦多汗等;可配桑叶,适用于燥热伤肺,咽干咳血等。
需要注意的是,西洋参不建议与生萝卜同食,亦忌同食茶和咖啡。此外,西洋参性凉,故阳虚内寒及寒湿者慎用。
如何挑选西洋参
西洋参在秋季采挖,洗净,晒干,多切薄片食用。西洋参主要食用部位是参根,其商品分级多根据生长年限和外观来综合判定。参片以表面横纹紧密、气清香、味浓者为佳;颜色偏黄、略带蛋黄色,甚至有一点浅褐色者为正宗;参片直径约1.6~1.8cm为宜(一般参龄为4年),此时的西洋参既富有药力,价格又较实惠。建议每日用量为3~6g,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
如何食用西洋参
西洋参食用多含服或泡水。含服时以少量多次为原则,每次取2~3片,放入口中噙化,细嚼可生津提神,是最简便的服用方法。泡水即以开水冲泡参片,焖至适温即可饮用,可频频添水,多次冲泡。
此外,还可制作西洋参蜜片,便于冷藏或冷冻长期储存食用,制作方法如下。取干西洋参片100g、蜂蜜150~200g。干片洗净,加入一半蜂蜜,加入水,水量淹没全部参片,浸泡2~4个小时,让参片充分吸收蜂蜜水。放入蒸锅,蒸1小时,然后加入剩下的蜂蜜,敞开锅盖小火收干水分,晾凉即可。还可以用蜂蜜浸着存放,或者把蜜片烘干。
西洋参:西洋有物类人参
摘自2023-8-10中国中医药报
赵中振
北京中医药大学《本草纲目》研究所
西洋参与人参都是五加科植物,还是同属的亲兄弟,入药的是西洋参的干燥根。西洋参的原产地在北美。论外观,西洋参的叶子偏窄一点,叶子边缘有刺,药材口尝味道有点苦。
清朝时期西洋参在北美洲被发现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没有记载西洋参,明朝时中国人还不知道西洋参的存在。直到清代,西洋参才在大洋彼岸被发现。清朝时,中国对人参用药需求越来越大,野生资源越来越少。一方面要发展栽培,另一方面就是要寻找人参的替代品。
1702年,正值清朝康熙年间,这段时间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个小高峰,不少西洋传教士被召入朝廷供职,其中有一位擅长植物学、地理学的法国传教士杜德美。杜德美曾奉康熙皇帝之命前往东北一带测绘地图,亲眼见到了人参的生长环境,并且还亲身体验了人参的神奇功效。有一次他很疲倦,几乎要从马背上摔下来,服用人参后很快便恢复了精力。从此他特别关注人参,发表文章介绍人参,并大胆推测在地理环境相似的北美洲加拿大,有可能找到此种植物。
远在北美洲的一位传教士拉费托被杜德美文章中的人参所吸引。于是,他按图索骥,在相似的自然环境中寻找。果不其然,在当地印第安人的帮助下,他终于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的原始森林中找到了类似植物,也就是西洋参。
1718年,一家法国皮货公司开始做西洋参出口到中国的生意,西洋参的到来大受中国人欢迎。从此,北美洲野生的西洋参源源不断地运往中国,每次来华的船上必有西洋参。中国的西洋参消费量占据世界第一位。我找到了当年的一张货单,翔实地记载了一次西洋参的贸易记录。1784年2月11日,一艘“中国皇后号”商船,装载的都是中国人喜欢的商品,从纽约起锚驶向中国,货物包括40吨西洋参、2吨胡椒、大量的毛皮和棉花等。西洋参运来了,船再回北美洲的时候,船舱里则装满了中国的茶叶、瓷器、丝绸和白花花的银子,满载而归。
在美国原始森林里寻找西洋参
西洋参因为长在西洋而得名,别名“花旗参”,因主产地美国的国旗也叫“花旗”。
2018年,我和专业团队在拍摄大型文献纪录片《本草无疆》时,和现居美国的金鸣博士一起,从纽约出发到达美国中东部的宾夕法尼亚州,进入原始森林,进行了一次美国野生西洋参的探索发现之旅。
与中国采挖野山参不同的是,西洋参在美国开发的历史并不长,当地也没有烦琐隆重的采参仪式,采挖时也不用特制的采挖工具。进山不多久,我们就发现了一株野生的西洋参,原始森林的腐殖土又厚又松软,采挖并不费力。美国各个州对采挖时间、采挖方法、售卖规范都做出了严格的规定,即便是种植的人也必须严格遵守。因法律规定,西洋参须在9月以后才能采收,在果子成熟后把种子留下,再取走根。我们在7月份踏入西洋参的“领地”,只能小心地浅挖出来,记录拍照,再把西洋参放回原处并培好土,让它继续生长。
目前美国和加拿大已有不少西洋参栽培基地,栽培技术已经很成熟,西洋参也已经不是稀有之物。我到加拿大多伦多地区参观过西洋参的栽培大棚。不仅北美洲在栽培,中国内地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已经成功地大面积栽培西洋参。所以现在市面上见到的西洋参不一定都是进口的。
西洋参的临床功效与人参类似
西洋参补气火力不如人参,与人参相比药性偏凉一点。除了补气之外,西洋参还有一个特点,滋阴生津的能力强于人参,可用于以阴虚为主的气阴两虚证。
我有长跑的爱好,跑了有三十多年,曾参加过一个马拉松俱乐部。跑马拉松的中途需要补充一些能量和水来支撑体力,前提是不违反比赛规则。我给团队开了一个方子——生脉饮。生脉饮原组方是人参、麦冬、五味子,但那时队员们个个年轻体壮,用人参容易上火,我便将人参改为药性稍微温和一点的西洋参。这样可滋阴、补气、生津,还不上火,对身体也有好处。
日常生活中,若有口干舌燥、痰比较黏稠的时候,可以试试含一片西洋参,可能会有改善。打个比方,人参七分属阳,三分属阴。西洋参则五五开,五分属阳,五分属阴,既可以补气又可以补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