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龙胆草,其功专于利水、消湿、除黄疸,其余治目、止痢、退肿、退热,皆推广之言。
但本品过于分利,未免耗气败血,水去而血亦去,湿消而气亦消,初起之水湿黄疸,用之不得不亟;久病之水湿黄疸,用之不可不缓,正未可全恃之为利水神丹,消湿除瘅之灵药。
或谓龙胆草治湿热尤利,瘅病正湿热之病也,然用本品以治黄疸,多有不效者,何也?
黄疸实不止湿热一种,有不热又成黄疸者,非龙胆草所能治。龙胆草泻湿中之热,不能泻不热之湿。
二
龙胆治湿已化热之病奏效甚捷,惟燥而不润,故血热者须与润药同用,以燥血可以伤气而助热。
三
凡目疾、吐血、衄血、二便下血、惊痫、眩晕,因肝胆有热而致病者,龙胆草皆能愈之。
四
胆经郁热,令人头角额尖跳痛如针刺,非酒洗胆草不能除。
五
龙胆草乃是厥阴、少阳之正药,大能泻火,但引以佐使,则诸火皆治。
六
凡下焦有湿,草龙胆、防己为君,甘草、黄柏为佐。
七
龙胆草得苍耳子,治耳中诸实证;得柴胡,治目疾;配防风,治小儿盗汗;佐大麦芽,治谷疸;和鸡子清,治伤寒发狂;拌猪胆汁,治病后盗汗。
一说以柴胡为主,草龙胆为使,治眼疾必用之药。
八
龙胆草,中医谓苦寒败胃,西医谓苦味健胃,其说相反。然胃有炎症,以本品消之,胃功能因之恢复,则健胃之说可通。又治小儿惊风,以虫类药祛风,龙胆草可为副药。
九
龙胆草是治疗高热神志不清的要药。如高热,目赤,神志昏迷,或越床而起,状如发狂,甚至脱衣,作跳跑状,此因高热扰乱中枢神经,如不加阻止,愈后不良。应及早重用龙胆草15~21克及配服三黄汤。
又如伤寒症、疟疾、急惊风,可以用龙胆草30克,煎成浓液,日夜分4次灌饮,能在24小时内,令患者神志清醒。
十
治疗慢性乙肝活动期,除疏肝理气外,常在方中加入以龙胆草为主的泻肝火药,疗效可有提高,尤对长期转氨酶持续不降者,效果更好。且本品用量宜大,常用9克,并无苦寒败胃之虞。
一说对于肝胆郁热之慢性肝炎或迁延性肝炎,尤其是转氨酶增高时,用龙胆草6~9克后,疗效很好。
十一
龙胆草,《本草新编》谓其“功专利水、消湿”,《神农本草经》记载“主骨间寒热”,《本草正义》称其“疏通湿热之结”。
通过不断摸索,体会到龙胆草是治疗膝关节积液的要药。
治此症,可重用龙胆草为主,加桂枝和营通阳,加陈皮行气化痰,或合三妙散、四妙散以清热利湿等。以此为主,据其证情加减组方,每获良效。
现代医学认为,关节积液与组胺释放及变态反应有关。据日本学者研究,龙胆草对热证表现为主的变态反应有抑制作用,故推测以龙胆草为主治疗膝关节积液有效可能与此有关。
十二
龙胆草治疗湿热痹效果尤为显著。
十三
龙胆草过用易伤胃气,而少量应用(煎剂用5克左右)则能养胃气,助其运化,为治疳积要药。
十四
对于食少纳呆者,可在辨证方药中加龙胆草2克,大黄1克,能收苦寒健胃,增强食欲之效。
十五
用龙胆草小剂量(0.3~0.9克或更少)治疗某些虚热证,获得良好效果。
十六
夜盲症初期,夜间不能见物,用龙胆草、黄连各30克,研成细末作为1料,分3日进服,约服6~7料有效。
青光眼,眼压升高,可每日服龙胆草12克,并常服羊肝,有相当效果。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临证本草》,陶御风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5.3。
韦良渠 北京丰台医星中西医结合医院
1.治吐血:鲜白茅根四两(120克)(白嫩去心),马兰头四两(120克)(连根),湘莲子四两(120克),红枣四两(120克)。先将茅根、马兰头洗净,同入锅内浓煎二、三次滤去渣,再加入湘莲、红枣入罐内,用文火炖之。晚间临睡时取食一两(30克)。(《集成良方三百种》)
2.治衄血不止:蟛蜞菊鲜叶一握。用第二次淘米水洗净,捣烂取自然汁,调等量冬蜜加温内服。(《福建民间草药》)
3.治肺结核:蓑衣莲根四钱(12克)。炖猪心肺服。(《云南中草蓟》)
4.治小儿热痢:鱼鳅串二钱(6克),仙鹤草三钱(9克),马鞭草三钱(9克),木通二钱(6克),紫苏二钱(6克),铁灯草二钱(6克)。煎水服。(《贵阳民间药草》)
5.治打伤出血:竹节草、早莲草、松香、皂子叶(即柜子叶,冬用皮)。为末,搽入刀口。(《摘元方》)
6.治诸疟寒热:赤脚马兰捣汁,入水少许,发日早服,或入沙糖亦可。(《圣济总录》)
7.治传染性肝炎:鸡儿肠鲜全草一两(30克),酢浆草、地耳草、兖州卷柏各鲜全草五钱至一两(15~30克)。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8.治水肿尿涩:马兰菜一虎口,黑豆、小麦各一撮。酒、水各一盅,煎一盅,食前温服,以利小水。(《简便单方》)
9.治绞肠痧痛:马兰根叶细嚼,咽汁。(《寿域神方》)
10.治胃溃疡、结膜炎:马兰鲜根二两(60克)。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11.治喉痹口紧:马兰根或叶捣汁,入米醋少许,滴鼻孔中,或灌喉中,取痰自开。(《孙一松试效方))
12.治咽喉肿痛:马兰全草一、二两(30~60克)。水煎频服。(《江西民间草药》)
13.治乳痈:毛蜞菜叶捣烂敷患处。(《闽南民间草药》)
14.治外耳道炎:马兰鲜叶捣汁滴耳。(《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15.治急性睾丸炎:马兰鲜根二至三两(60~90克),荔枝核十枚。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16.治疔疮炎肿:蟛蜞菊鲜叶一握.洗净和冬蜜捣匀涂贴,日换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17.治缠蛇丹毒:马兰、甘草。擂醋搽之。(《济急仙方》)
18.治腮腺癌:马兰头根(白),野胡葱头各适量捣烂外敷。(《中草药治肿瘤资料选编》)
19.诸疟寒热。用马羊兰捣汁,再加一点水,发病日早晨服。药中高精亦可加沙糖。
20.绞肠痧。用马兰根叶在口中细嚼,将汁咽下。
21.打伤出血。用马兰、旱莲草、松香、皂树叶(冬日无叶,可用树皮)共研细,搽入伤口。
22.喉痹口紧。用马兰根(或叶)捣汁,加几滴醋滴入鼻孔中,或灌入喉中,痰邮,口自开。
23.水肿尿涩。用马半、黑豆、小麦,加酒、水各一杯,煎成药一杯,饭前温服。
24.丹毒。用马兰、甘草,磨醋搽患处。
25.痔漏。春夏取生马兰,秋冬取干马兰,白水煮食,连汁喝下。又方:马兰,酒煮,焙、研后加糊做成丸子。每天服适量,米汤送下。另用马兰煎水,加一点盐。每天熏洗患处。
(摘自 《百度网》)
春蔬马兰摇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