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汗代疹”治法临床应用浅析

http://image.cntcm.com.cn/data/1/images/2021/1215/16395372096661226_591x224.jpg
•皮肤病发生与汗出障碍密不可分。汗出障碍,邪无出路,人体常常“以疹代汗”,即以皮肤病发作取代正常汗出;治疗皮肤病以汗出恢复正常为重要指标,给邪以出路,这种治法为“以汗代疹”。
•使用麻黄类方时,要有“投石问路”的过程。在辨证准确、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攻邪要速,且要收放自如,不效则加,中病即止。
笔者在临床发现,皮肤病发生与汗出障碍密不可分,因此汗出正常可以作为皮肤病向愈的标志之一。汗出障碍,邪无出路,人体常常“以疹代汗”,即正常的汗出变为皮肤病;治疗皮肤病以汗出恢复正常为重要指标,给邪以出路,笔者将这种治法命名为“以汗代疹”。以下以大青龙汤治疗银屑病验案为例,浅析“以汗代疹”治法的临床应用。
刘某,女,26岁,以“右侧额部红斑、鳞屑6月,加重2月”求治于笔者门诊。
2021年9月16日初诊:
现病史:患者于6月前无明显诱因右侧额部出现黄豆大小红斑,伴有皮屑脱落,不伴瘙痒、疼痛感,后自行消退,未予重视。2月前红斑面积逐渐变大至大鱼际大小,伴发红、鳞屑、皮下颗粒感,自述不易汗出,吹空调冷气时皮损加重,泡澡得汗后减轻,不伴瘙痒、疼痛。刻下症:精神一般,纳眠可,大便日1~2次,正常,小便偏黄,平日喝水不多,舌淡白,舌下郁,脉浮滑有力,BMI=19.28。
既往史:既往怕冷明显,一入冬便手脚冰凉,夏天不怕热,但冬夏均喜凉食。平素不易上火,不易出汗,夏季也很少汗出,不喜饮水,食生姜后起荨麻疹。
月经史:近2月来月经量较前减少,伴下颌部长痘,痛经,有血块,月经周期规律。
诊断:银屑病。
处方:大青龙汤。麻黄18g,桂枝6g,甘草6g,杏仁6g,生姜9g,大枣6g,石膏24g。
服法:颗粒剂,始服1/4剂,日两次,第一次在早饭后10分钟服用,第二次服药与第一次间隔两小时,服后温覆裹衣被、务求微热微汗。
特别注意:麻黄有“发其阳”的作用,同时有“拔肾根”的副作用,在临床运用麻黄类方时要注意监测“服麻黄五看”——睡眠、小便、心烦、饮食、出汗。即在保证患者纳眠好的前提下,不能出现心烦、小便困难、汗出过多等情况。在麻黄类方使用过程中要多方兼顾,太过与不及均需预防,严密监测“服麻黄五看”,注意及时“刹车”。
9月23日二诊:患者小剂量开始,每日服1/2剂“投石问路”,服完3剂,未出现“服麻黄五看”的不利情况。皮疹颜色变淡,颗粒感减轻,出汗趋势明显,精神、饮食、睡眠均可,大便日1~2次,小便黄减,舌淡白,舌下郁,脉浮滑有力。
治疗方案:继续服用原方加量,1次1/2剂,1日2次,早午饭后。
10月12日三诊:患者服上方7剂,加量后未出现“服麻黄五看”的不利情况。皮损已基本不红,逐渐消退,出汗变得容易,汗量较前略多,精神可,眠可,二便可,舌淡白,舌下郁减,脉浮滑有力。
治疗方案:继续服用原方加量,1次1/2剂,1日3次,早中晚饭后10分钟服用。
10月21日四诊:同三诊症情及方案,未加量,一切均在向好。
10月28日五诊:患者出汗情况明显变好,皮损已完全消退,身体整体变热,现爱喝温热水,且喝水量增多,原来夏天亦不易出汗,现在可微微见汗,且汗出较易,白天较前更为精神,二便正常,月经量转为正常,痛经程度明显减轻,未有血块。方药同前,14剂,日2剂,1日3次,早饭后1剂,午晚饭后各1/2剂,有自觉眠浅易醒时停药。
11月4日回访:诸症均好,皮损未反复。患者于11月3日出现眠浅易醒情况,属“服麻黄五看”中的不利情况,停药后睡眠恢复。
按阳加于阴谓之汗。从汗出状态可以审查机体内部水火之是否在其位、得其量,气机之通塞是否正常,肌表之开阖是否得宜,进而诊断、治疗疾病。凡机体上下阴阳不相合、机体表里气机不通畅,均可表现为“汗出障碍”,或汗多汗少,或汗出不匀,或汗出不缓,或汗出不续等,从整体、汗出、局部三方面审症求因,不拘泥于某一类方药。比如热实化燥的无汗症用大承气汤、增液汤,中焦枢机不利的汗出不匀用理中汤、建中汤,寒湿阻滞导致的上身汗多下肢凉而无汗用防己茯苓汤、散膝汤,均可使汗出正常而疾病得愈。
该患者之“汗出障碍”,病机为腠理寒闭,体内热郁不能发越。整体上看,在外在上寒闭表现为入冬则怕冷、手脚凉,夏天都不易出汗,夏天不怕热,不喜饮水;气不通畅,在里在下热郁表现为小便黄,食生姜后起荨麻疹,月经前长痘。患者素体腠理寒闭,体内郁热,受凉后肌表寒闭加重,进一步加重里之热郁、表之无汗,邪无出路,导致皮肤局部出现“以疹代汗”的结果,发为银屑病。
患者始终只服大青龙汤一方,将息法服用。大青龙汤以麻黄汤加石膏、生姜、大枣组方而成,其麻黄量是麻黄汤的两倍,发汗之力尤峻,加上大剂石膏清解郁热,尤善治疗“不汗出而烦躁”者。寒闭热郁胶结难解之时,需要大开大散之剂,如果汗出郁散,邪有出路,则会“以汗代疹”,保持正常的汗出状态,便可病愈不复。虽然用量已经比原方中的麻黄6两同比例减少了很多,但是使用时还是要格外小心,这就是笔者采用以下两个措施的用意,一为从1/4剂始服;二为刚开始只在上午服。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攻邪要速,不速则容易贻误“战机”,这就需要用到广汗法之“将息法”——不知则加、中病即止。本案初始“投石问路”,每日仅用1/2剂,之后逐渐增加服药的次数和单次服药的量,最后每日剂量用到2剂,终于在1个多月的时间里,安全有效地攻克了患者的“无汗症”,同时患者其他方面情况也都在变好。此外,患者自述对生姜过敏,“食生姜后起荨麻疹”,大青龙汤中有生姜3两,可是在服用大青龙汤后,却从未发生过敏反应,看来我们需要重新看待所谓的过敏——欲散而不得散,表现在外即是过敏,这个时候也许治疗不应该抑制“散”的趋势,而是应该使“散”尽快到位。(米贺芝
张英栋
标签: 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