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贫富贵贱,都可以富养自己。静以养心,宽以养气,和以养福。做好三件事,活出更好自己。
01、静 养
心
《菜根谭》有云:“
性躁心粗者,一事无成;心和气平者,百福自集。”性情急躁、粗心大意的人,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功;性情平和、心静从容的人,各种幸福自然会降临到他身上。
《黄帝内经》讲:“静则神藏,躁则消亡。”心为五脏之首。保持内心的宁静,就是最好的养生。
心要静,需在平时多下功夫。王阳明回答:“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没有人生来就懂得静心。必须要经受世事的磨练,根基才更稳固。才能在有事时心能定,无事时心亦静。学会按心兵于不动,就能如静水般从容。无论环境如何,都要静心。遇到失意之事能处之以忍,遇到快意之事能视之以淡,遇到荣宠之事能置之以让,遇到忧愤之事能平之以稳。往后余生,做个心静如水的人。
02、宽 养
气
《菜根谭》有云:“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为人懂得谦让容忍才是高明的做法。与人方便是为自己方便的基础。
宽容,是一种非凡的气度。古人云:和以处众,宽以待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大智者必谦和,大善者必宽容。
以宽广的胸怀,接纳世间百样事、笑看千种人。胸怀宽广之人,能容忍别人的冒犯、谅解别人的过错。咽得下小气,则不至于受大气;吃得了小亏,则不至于吃大亏。
常听人说:“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面对那些流言蜚语、恶意中伤,再多的争辩和解释,全都无济于事。防不胜防,全靠自己内心去化解。人的心就像一个容器:装的宽容多了,戾气自然也就少了。格局打开了,日子也就顺了。
03、和 养
福
《菜根谭》有言:“天地之气,暖则生,寒则杀。故性气清冷者,受享亦凉薄。惟和气热心之人,其福亦厚,其泽亦长。”一个性情高傲冷漠的人,所得到的福分比较淡薄。而性情温和而又乐于助人的人,他所得到的回报不但多,福泽也绵长久远。和为贵,和气能生财,还能给你带来福报。
《孟子》有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气,可以化解矛盾,让别人跟你走得更近。康熙年间,大学士张英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主动让出三尺宅基地。邻居见了,也主动相让,最后修成一条六尺巷,造福乡邻到如今。
《处世悬镜》有言:“未有戾气结焉,而家不衰败者;未有和气萃焉,而家不吉昌者。”和气待人、和气对事,幸福不请自来。家和,人顺,才能万事兴。
人生是一个忙碌的舞台,以怎样的心态去演绎,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不留遗憾在人间。那就需要一颗善感的心,做好自己,广施博爱。蓦然回首,不管生活中掀起的是波光粼粼,还是惊涛骇浪,时光匆匆,最后都要归于平静。人生中难免恩怨情仇,淡然了,不去计较,放下杂念,人生就会拥有更璀璨的明天。
忙碌是一种幸福,没有时间体会痛苦;奔波是一种快乐,真实的感受生活。忙碌,也是一种享受。忙碌过后,有更多的感悟,引领走好今后人生的每一步!人生秘诀,寻找适合自己的速度,莫因疾进不堪重荷,莫因迟缓空耗生命。走不完的前程,缓一缓,漫步人生!
忙碌会错过很多美丽的风景,只顾着低头赶路,哪有歇闲去顾及其它的感受呢!人生的路上,都在奔跑,总在赶超一些人,也被一些人超越。人生的要义,一是欣赏沿途的风景,二是抵达遥远的终点。很多时候,不如人愿,问心无愧,无怨无悔。忙碌中,自己仍然很有斗志;感觉不到负担有多重。我们都是客船远行,回望,远方一片苍茫。
一辈子不登山,但心中要有座山。它使你总往高处爬,有个奋斗的方向,看到自己的希望。忙碌是一种幸福,无暇空虚。让未来过去,让过去过去,人生冷暖取决于心灵的温度。全心全意,累到无力,不愿放弃,用内心安慰自己!人生就是一个舞台,应尽情施展欢颜,才能博得众人的掌声和喝彩。
忙碌的人生,如一叶扁舟,有越过海峡的坎坷,有迎接暴雨的呐喊,有漫步阳光的海面,有欣赏天籁之音的恬适。时间匆匆,忙碌之中,有几多甘甜;忙碌过后,定有收获!干不完的,停一停,放松心情。忙碌的人生,生活的艰辛,人生的酸甜苦辣在记忆的海洋中畅游,饮下一杯佳酿,品位一段人生,让瓶塞将心中的难忘永远珍藏,平平淡淡才是真。
时光无尽头,可生命有终点,挽留不住昨天,在今天的忙碌中,释放人生精彩的瞬间!忙碌的人生,如调料,有触碰舌尖的苦,有润湿双唇的甜,有颠覆脏腑的苦,有沾满指尖的辣。虽然忙碌,做自己喜欢的事,将兴趣转化行动,忙碌充斥生活,奔走于每一个角落。忙碌的日子,时间如烟般飘缈,仓促的脚步无法定格在不变的记忆中,只好目送着一秒又一秒,渐行渐远。告别昨天,不断地赢来崭新的明天。
做自己想做的事再苦也甜!忙碌的生活令人无处可逃,忙碌过后,多一些反思,思考怎样的方式去做,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呢?忙碌的人生,让人更加珍惜爱情,享受着在暴雨的搏击,传来促动心灵的歌曲。
忙碌的人生,如歌,有感人伤怀的,有催人泪下的,有振奋人心的。忙碌的人生,如一壶老酒,有发自内心的清香,有回味人生的辛辣,有封存瓶塞的难忘。忙碌让人觉得充实,忙碌可以忘记烦恼。静下心来,真的很享受这忙碌的生活,不会有颓废的时间。漫漫人生长路永远充满挑战,忙碌的人生,如歌的岁月,构成精彩的篇章;忙碌是幸福。
春季阳光明媚,让身体沐浴在阳光下,既有助于阳气生发,还能促进钙吸收。
晒头顶补阳气 “头为诸阳之首”,是阳气汇聚的地方。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过两耳直上连线中点),为各经脉气会聚之处,能通达阴阳脉络,连贯周身经穴,调节阴阳平衡,阳光晒过头顶,以通畅百脉、调补阳气。
晒后背调气血 人体腹为阴,背为阳,且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均分布在后背,所以晒晒后背有助于补充阳气。阳气卫士,阳气充足就可以抵御外邪入侵。“背为阳,心肺主之”,经常晒晒后背还有强壮心肺的功能。
晒腿脚祛寒气 “寒从足下起”,阳虚一年到头腿脚冷冰冰,阳光带走腿的寒气,加速钙吸收,防骨质疏松。
晒手心促睡眠 手心有一个重要的穴位——劳宫穴。劳宫穴为心包经腧穴,五行属火,有清心火、安心神的作用。在和煦的阳光下,不妨把双手摊开晒晒劳宫穴,可以起到舒缓疲劳、促进睡眠、强心益气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春季各种时鲜野菜都上了桌,但是不少野菜属于光敏性食物,如野芹菜、荠菜、香椿等。过敏体质人群如食用光敏性食物后,皮肤又在太阳下长时间暴露,极易诱发日光性皮炎,在眼睑、面部、颈部及手臂等部位出现红肿、瘙痒等症状,甚至出现水疱。食用这些果蔬后的2~3个小时内,皮肤中光敏性物质浓度最高,所以易过敏者吃完野菜不要立即晒太阳。午饭后立刻出去晒太阳也不值得提倡。因为晒太阳时,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人体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加上饭后血液都集中在消化系统,肌组织和脑组织供血不足,就容易出现疲劳症状。(李朝)
沈复《浮生六记》里的“四心”养生
(2022-09-18
04:29:51)[编辑][删除]
摘自2022-9-14中国中医药报
韦钦国 山东宏济堂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浮生六记》系清代沈复所著的自传体散文集,距今已两个世纪,内容分为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六部分。六记各有特色,互有所长,“养生记道”部分记载了作者晚年养生之法、健康之悟,提出了“疗心、养心、安心、乐心”的观点,对当今健康养生仍有积极意义。
疗心
沈复认为“治有病,不若治于无病,疗身不若疗心,使人疗,尤不若先自疗也”。“治有病,不若治于无病”通俗地说,就是防病和治未病。在沈复看来,凡欲身之无病必须先正其心,只有做到“心不乱求、心不狂思、不贪嗜欲、不着迷惑”,才可以做到心君泰然。一旦心不能安,“即扁鹊华佗在旁,亦无所措手矣”,所以心神安定是健康的前提,在这个大前提下即便四体有病也不难治疗。
养心
“疗心”之道在于养心,养心之法在于将一切放下,没事不杞人忧天,遇到麻烦事积极面对,即“未事不可先迎,遇事不宜过扰,即事不可留住,听其自来,应以自然,信其自去”。只要做到了“澹志寡营,轻得失,勤内省,远荤酒;不履邪径、不视恶色、不听淫声、不为物诱”,就可以却病长生。如何养心呢?沈复认为唯读书为“颐养第一事”,不读书则生无穷怨尤嗔忿之心,烧灼不静。
安心
沈复自四十五岁以后开始讲求安心之法,认为养身之道要做到“六慎”,即“慎嗜欲、慎饮食、慎忿怒、慎寒暑、慎思索、慎烦劳,有一于此,便足以致病”,还要看淡名利,“非将名利两字,涤除净尽不可”。通俗地讲就是知足常乐,苦中寻乐。作者所居之处狭小,小到仅可容膝,但他认为“寒则温室拥杂花,暑则垂帘对高槐”,自适于天地间。他还认为,所得于天者已多,因此心平气和,无欣羡、不怨尤,所以虽经历苦楚,晚年仍能够安心自得。
乐心
生活中可乐之事甚多,要看到生活之美,人生之乐,鸡鸣犬吠可乐,四季花开可乐,山川河流可乐,日月星辰可乐。即使夏季炎热心燥时,沈复仍谓:“收水草清香之味,莲方敛而未开,竹含露而犹滴,最为爽神,可谓至快……中午睡足而起,真不啻天际真人也”。乐和苦是相对而言的,心情不同,苦和乐亦不同,看淡了乐即是苦、苦即是乐。可见快乐与否和处境有关,更与个人心态有关,沈复建议要从郁郁之中生出希望和快乐之精神。同样环境下,能战胜劣境之人较为快乐。如果“欣羡他人之福,怨恨自己之命”,则是“雪上加霜,愈以毁灭人生之一切也”。
沈复在书中还举了两个以笑舒心长寿的事例。“梁公每晚家居,必寻可喜笑之事,与客纵谈,掀髯大笑,以发舒一日劳顿郁结之气”,认为此乃养生要诀。“曾有乡人过百岁,余扣其术,笑曰:‘余乡村人,无所知,但一生只是喜欢,从不知忧恼。’”可见一笑缓百病,并非没有道理。
岁月如梭,转眼已是白露,此时暑热、秋凉共存,湿、热、燥、凉并现,食疗保健身体当以滋润、清养为先。下面推荐适合此时节食用的两种果实。
滋润补养吃葡萄
中医认为,葡萄性平、味甘酸,入肺、脾、肾经,有补气血、益肝肾、生津液、强筋骨、止咳除烦、补益气血、通利小便的功效,是补养气血的上佳之品。气血充足,皮肤也会润泽饱满,还有助于神安好眠。
食用适量的鲜葡萄,可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对神经衰弱、疲劳过度也有调理作用。大餐觉滋腻时,葡萄也是很好的“解腻药”。
新鲜的葡萄不宜和牛奶、凉水一起吃,也不适合和萝卜、鱼虾搭配食用;脾胃虚寒的人不宜一次多吃,否则容易拉肚子;葡萄含糖量较高,糖尿病及过度肥胖者不适宜食用。吃新鲜的葡萄时,葡萄籽亦可同食,因其籽含有花青素、矿物质和类黄酮,可清除体内自由基,是美白抗衰的好手。葡萄干温通血脉、补充体力,煲粥煮汤均可。
润肤护颜食花生
花生味甘、性平,归脾肺经,具有健养脾胃、润肺化痰的功效。《本草求真》说:“花生,专入脾肺,味甘而辛,体润气香,性平无毒。果中佳品。”花生降脂、胆固醇、血压,增加冠状动脉流量,安神,抗炎,抗氧化,益智健脑等作用。九月燥气当令,常有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适合用花生煮粥食,如银耳花生小米粥、莲子花生百合粥、红薯花生粥等。
花生存放不当易产生黄曲霉素,且花生油脂含量高,脾胃功能虚弱者应少吃。痛风急性期、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胰腺炎患者应慎食。
秋风萧瑟、草枯叶落等自然界的变化,易使人“悲秋”,失眠、焦虑,要注意调养心神,保持心态愉悦平和。
慢性疲劳综合征治验【草根一生】
(2015-06-04
04:23:00)[编辑][删除]

慢性疲劳综合征,经充分休息难以恢复的一组症候群。使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免疫功能异常,导致机体各系统、多脏器功能紊乱。
此病病机为虚与郁,病位以肝脾为主,涉及心肾,其病因与情志失调、饮食失节、劳倦过度有关。虽临床表现虚象多见,但因郁而发者占多数。肝属木,喜条达善疏泄,如长期紧张,思虑过甚,使情怀不畅,木郁不达,有如春木被郁,生机被遏,失去生发之性,而精神萎顿、抑郁,首则犯脾,并会引发其他脏腑功能失调。此时应宣展气机,振奋阳气,使其恢复盎然生机,辅以健脾和胃,清化湿浊,宁心益肾之品,则康复可待。 高某,男,52岁。疲劳乏力2年余。平时工作繁忙,性格内向,二年前因与人争吵后情志不舒,渐觉疲劳乏力、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发热多汗、肌肉酸痛、困倦乏神、失眠多梦、食欲不振、寐不解乏。多方求治,查肝肾功能、血糖、血脂、血尿、头颅CT、心电图、B超均无异常,服用中西药无数,效不佳。
现疲惫乏力,头昏沉,困倦嗜睡,眠浅易醒,醒后仍觉疲乏,急躁易怒,郁郁寡欢,食纳欠馨,纳后脘腹胀满、嗳气、肠鸣、大便溏薄,每日3~4次,小便黄,口干而黏,渴喜冷饮。望之面色晦暗,神疲,情绪低落,唇干,爪甲无华,甲床干燥起刺。舌质紫黯、边有齿痕、苔薄黄腻,脉左弦滑、右沉弦。
证属肝气郁滞,影响脾胃,中州斡旋失司,诸症丛生。治当疏肝解郁,温运中州,清化湿浊。
处方:西洋参10克(另煎兑入),砂仁5克(后下),炮姜10克,炒苍术、生麦芽、败酱草、石见穿各15克,生黄芪20克,炒薏苡仁30克,炒防风、八月札、广郁金、厚朴花、茵陈各12克,黄连3克,酒制大黄3克。每日1剂,水煎取汁400毫升分2次口服。
10日后复诊,症状基本消失。另嘱其合理膳食、均衡营养、规律睡眠、劳逸结合、适度锻炼;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推拿脊背。后辅以补中益气汤调理1月而愈。
按: 方中西洋参补气清火、养胃生津,配炒苍术、炒薏苡仁达健脾之功;炒苍术燥湿健脾,砂仁化湿醒脾、行气宽中,炒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防风胜湿止泻、升脾阳,炮姜温中止泻,诸药合用达健脾和胃止泻之能;张锡纯谓麦芽:“虽为脾胃之药,而实善舒肝气”,其疏肝而无温燥劫阴之弊,可久用重用,且能助胃消导;久病耗气损精,而致气衰无力,血必瘀阻,常呈气虚血瘀之候,故用黄芪益气,伍以制大黄理血化瘀,亦能补肺健脾,实卫敛汗,伍麦芽可加强助其生发之气而解肝郁之积;八月札疏肝理气,厚朴花宽中利气、化湿开郁,郁金行气解郁,茵陈正应春气能疏肝清肝,诸药合用,共起疏肝解郁之效;少佐黄连、败酱草清热燥湿、清肠泻火。上药共奏疏肝健脾、和胃益气之功。从而使脏腑功能条达,故疲劳自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