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草根一生徐福刚博客
草根一生徐福刚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69,581
  • 关注人气:2,95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热排石法治泌尿系结石案

(2022-09-15 03:54:49)


时间:2022-06-22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5版  作者:韩玉

牟林茂为山东省立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从事肾脏疾病诊治30余年。泌尿系结石又叫尿石症,在泌尿外科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排尿困难、点滴状排尿、排尿疼痛等症状。泌尿系结石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不同个体预后差异较大,泌尿系结石病程日久,并发生肾钙化、异位钙化、尿酸性关节炎和间质性肾炎,甚至草酸钙性心肌炎等并发症。笔者有幸从师于牟林茂,受益匪浅,现将牟林茂中西医结合治疗石淋的经验总结如下。

辨证论治

湿热下注腰腹绞痛,小便涩痛,尿中带血,或排尿中断,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脉弦数。药用石韦散加减:石韦、瞿麦、萹蓄、滑石、通草、当归、白术、王不留行、海金沙、鸡内金。

气滞血瘀腰腹发胀,少腹刺痛,痛有定处,尿中夹血块或尿色暗红,排尿不畅;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薄,脉细涩。药用沉香散加减:沉香、青皮、乌药、香附、车前子、茯苓、皂角刺、桃仁、红花。

肾气亏虚腰腹隐痛,排尿无力,少腹坠胀,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舌淡胖,苔白,脉沉细弱。

药用肾气丸合归脾汤加减:黄芪、党参、生地黄、山萸肉、山药、茯神、桂枝、白术、人参。

肾阴亏虚主症:头晕目眩,耳鸣,心烦咽燥,腰酸膝软,尿色淡红,尿痛涩滞不显,大便干燥;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则:滋阴清热,止血通淋。

药用知柏地黄丸加减: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

典型医案

张某,男,41岁,2019年12月1日因“发现肾结石3年,右侧输尿管结石并右肾积水10余天”就诊。患者因“小腹胀伴腰痛”于2019年11月18日就诊于某三甲医院急诊外科,被诊断为:右侧输尿管结石并右肾积水。给予对症处理后疼痛消失,后症状反复出现,分别于2019年11月20日及2019年11月24日就诊于某三甲医院急诊外科,2019年11月20日泌尿系超声示:右侧输尿管末端结石并右肾积水。患者为求中西医结合治疗,到牟林茂处就诊。刻下:无明显腰及小腹部胀痛,纳眠可,大便不成形,小便调。舌红,苔薄,脉滑。

诊断:(湿热内蕴型)淋证。

治则:健脾益肾,清热排石。

方药:小通草3g,黄柏6g,萹蓄15g,盐车前子15g,石苇10g,川牛膝10g,炒鸡内金3g,海金沙15g,金钱草15g,白茅根15g,茜草10g,桑寄生10g。7服,每日1服,水煎服,分2次温服。

12月8日二诊:患者诉自服药以来疼痛未发作,纳眠可,小便调,大便不成形,每日1~2次。舌红,苔黄,舌边有齿痕,脉滑。中药上方加玄参10g,百合10g加强清热之效的同时注重养阴,嘱行泌尿系B超。

12月15日三诊:患者诉近7天无明显诱因疼痛发作1次,疼痛可忍受,持续数秒后症状缓解消失,纳眠可,小便调,大便偏稀,每日2次。舌淡红,苔薄,舌边有齿痕,脉滑。继服上方,患者未行泌尿系B超。

12月22日四诊:患者诉近7天疼痛未发作。舌淡红,苔薄,舌边有齿痕,脉滑。2019年12月22日超声示:左侧输尿管末端结石。结合实验室检查发现,患者右侧输尿管结石及右肾积水消失,左肾多发结石改变为左侧输尿管末端结石。继服中药,循上方,嘱畅情志,适当运动。

12月29日四诊:患者诉近7天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阵发性疼痛,持续数秒后症状缓解消失,纳眠可,无尿频、尿痛,大便不成形,每日2次。舌淡红,苔黄,舌边有齿痕,脉滑。2019年12月29日超声示:双肾、双侧输尿管及膀胱声像图未见明显异常。

2020年1月12日五诊:患者诉近7天偶有尿痛,尿色黄,自诉尿液中偶有异物,大便不成形,每日2次。舌淡红,苔黄,舌边有齿痕,脉滑。结合患者影像学结果,患者病情好转,将口服中药改为代茶饮方:淡竹叶100g,鸡内金(细粉)15支(3g/支),白茅根100g,金钱草100g,鹿仙草(细粉)15支(1.5g/支)以补肾健脾,利尿通淋。

按泌尿系结石是临床常见疾病,具有反复发作、慢性迁延的特点。牟林茂治疗此病注重肾虚为本,湿热为标,疾病发展过程中虚实夹杂,强调合理运用中西医手段,嘱咐生活调摄,取得良好治疗效果,获得患者敬意。中医治疗本病效果突出,学习总结中医专家的诊治经验,对新生代医疗工作者的成长大有裨益。(韩玉  山东中医药大学)

莫让泌尿系结石兴风作浪

时间:2019-08-07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7版  作者:衣晓峰

 

  输尿管结石多发于20~40岁的青壮年,约占70%左右;而膀胱和尿道结石大多集中在10岁以下的儿童和50岁以上的老年人身上。

  黑龙江省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郭振新介绍说,泌尿系结石是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之一。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及尿道结石。按尿路结石所在的部位,基本可分为上尿路结石和下尿路结石,上尿路结石是指肾和输尿管结石,下尿路结石包括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从中医角度,多被分为“石淋”“腰痛”“血淋”等范畴,多为湿热蕴结、脾肾亏虚和气滞血瘀等证型。

结石作乱诱因多

  泌尿系结石的病因极为复杂,尿中凝聚结石晶体的盐类呈饱和状态、抑制晶体形成的物质匮乏,以及核基质的存在是导致结石发生的主要“幕后推手”之一。结石成分有草酸钙、磷酸钙和磷酸镁铵等,对肾结石成分进行化验分析,人们发现结石中的草酸钙占比达八成之上。根据郭振新的临床经验,临床代谢性尿石病例最为多见,这是因体内或肾内代谢紊乱而引发,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特发性尿钙症所致的尿钙增高、痛风的尿酸排泄增大、肾小管酸中毒时磷酸盐大量增多,其形成的结石多为尿酸盐、碳酸盐、胱氨酸黄嘌呤结石等。而继发性或感染性结石主要为泌尿系的细菌感染,特别是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和变形杆菌可将尿素分解为游离氨使尿液碱化,促使磷酸盐、碳酸盐以菌团或脓块为核心而凝成结石。

  分析结石的重要成因,郭振新说,饮食因素、偏食习惯、生活环境及精神、性别、遗传等因素,均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的饮食与生活模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吃得好而运动少,造成脂肪的过量储存、糖分增高、蛋白质超标及草酸积存过多,极易使尿中晶体物质浓度升高或溶解度降低,呈过饱和状态,析出结晶体并在局部生长、聚集,最终形成结石。同样,尿石在云贵、两广等某些地区的高发,则与地理、气候、水源及饮食偏好脱不了干系。此外,天气炎热、出汗多、尿液浓缩及饮食中含有过多的矿物质成分如草酸盐、尿酸盐等,均易助推结石的产生。

结石防治须并举

  郭振新介绍,临床上,泌尿结石的诊断最常用的方法是B超检查,能够发现0、3毫米以上的结石。技术熟练的医务人员可以借助B超锁定全泌尿系的结石,并且直观、方便、无创伤。X线腹部平片也能看到大部分泌尿系结石。CT的诊断结果准确率最高,但费用偏高。

  当前,对泌尿系结石的治疗,主要有非手术疗法、体外冲击波碎石和手术干预等。前者包括适当跳跃活动、调节尿pH值、对症用药;中者是借助冲击波聚焦后从外部击碎体内的结石,使之随尿液排出体外;后者是对体外冲击波效果欠佳或结石梗阻、肾积水严重、合并输尿管狭窄等适合采取的外科方法,手术方式包含输尿管镜取石、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腹腔镜切开取石术、开放手术等。

  从中医来看,并没有泌尿系统结石这类病名,一般将这类疾病归属于类似石淋、砂淋、腰痛等范畴。郭振新认为,尿石的出现多是由于湿热蓄积下焦或者是气火郁于下焦而成。郭振新分析,湿热蓄积可以是由于外感湿热,或者是湿热内生。外感多见于下阴不洁或者是秽浊入侵,与所处的外在环境有一定关系。湿热内生一般是由于患者饮食偏好肥甘厚腻,而导致湿热蕴结下焦热耗伤津液,体内津液耗伤这尿液尿液受其煎熬,所以尿中的杂质便由于尿液浓缩而结成砂石。

  当然情志对结石也有一定影响,如果情志太过抑郁或者恼怒伤肝,会使肝经气滞,气滞而成郁,郁就会化火,气火郁于下焦这样长时间就会灼伤精液而结成石。所以要预防泌尿系统结石,在中医看来要清热除湿,所以可以使用清热除湿的药物,以及可以用些疏泄肝火、助气机升降的药物,这样有利于除湿热,才有利于结石的消除。郭振新告诫,平常还应注意情志的舒畅。

四条做到防结石

  在采取上述手段降伏泌尿系统结石的同时,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注意事项和防范攻略?郭振新强调如下四条,请大家牢牢记住:

  大量饮水 无论罹患的结石属于哪一类,重要的预防之道是提高水分的摄取量。水能稀释尿液,并防止高浓度的盐类及矿物质聚积成结石。合适的饮水量是达到一天排2升的尿液,就算足够。尤其是睡前及半夜饮水,效果更好。若是当地水源含钙量较高的话,应注意先经软化后再饮用。

  少吃富含草酸盐的食物 大约八成以上的结石属于草酸钙结石,因而应该限量摄取富含草酸的食物,如豆类、甜菜、芹菜、巧克力、葡萄、青椒、香菜、菠菜、草莓及甘蓝菜科的蔬菜,也要避免摄入酒精、咖啡因、茶、巧克力、无花果干、羊肉、核果、青椒、红茶等。

  多活动 喜静懒动的人极容易使钙质淤积在血液中,而运动能帮助钙质流向其所属的骨头。勿整天坐等结石的形成,应到户外走走或做适度运动。

  多吃含维生素A的食物 维生素A有助于阻碍结石复发。健康的成年人一天需摄入5000单位的维生素A。胡萝卜和绿花椰菜、杏果、香瓜、南瓜、牛肝等均含大量的维生素A,适合经常食用。(衣晓峰)

预防石堵“下水道”

 清热排石法治泌尿系结石案 (2018-06-22 14:34:13)[编辑][删除]

http://in.news.alyisheng.com/ak2013/225309/75a1d652-c0d9-47a0-95de-06b7504580b1.jpg

夏季炎热,经皮肤和呼吸道丢失的水分较多,易引起人体缺水,导致尿液浓缩,尿液中的矿物质容易变成细小的沉积物,从而形成结石。结石病不发则已,一发“惊人”是一个复发率高,治疗周期长的疾病,所以预防尤为重要。安度夏天,我支招:

饮食调养是关键

根据结石成分不同,有针对性地进行饮食预防

草酸钙结石患者:最为常见,占结石的80%以上。宜少食草酸钙含量高的食品如胡萝卜、菠菜、芹菜、莴苣、柑橘、豆制品、巧克力等;忌饮红茶、啤酒、可乐等。

磷酸钙和磷酸镁铵结石患者:宜食低磷酸钙饮食及酸性食物。忌食所有奶制品、豆类、蛋黄以及柠檬汁、可乐、咖啡等。

尿酸结石患者:宜食用碱性饮食,五谷类应以细粮为主;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可适当摄入鸡蛋和牛奶。控制蛋白质摄入量。忌食肝、脑、肾等动物内脏、各种肉汤、油炸食品、海产品、菠菜、各种豆类、酒、浓茶、咖啡等。

胱氨酸结石患者:注意大量饮水以增加胱氨酸的溶解度碱化尿液,使尿的pH达到7.5以上。避免进食富含蛋氨酸的食物,如大豆、小麦、鱼、肉、豆类和蘑菇等,低蛋白质饮食可减少胱氨酸的排泄。限制钠盐的摄入,推荐钠盐的摄入量限制在每天两克以下。

http://chinadmd.zyexhibition.com/upload/6_7kk7rov8krxqaxqvdd7k1j71.jpg

多饮水很重要

夏天高温,大量出汗,喝水少,尿液浓缩使晶体过饱和,促进晶体沉淀形成,加上夏季暴露于阳光下时间长,紫外线照射皮肤有助于体内维生素D和维生素A合成增多,维生素D和维生素A促进小肠吸收钙离子,尿液中排泄钙增多,使尿道结石发生率大大增加。

“内洗涤”,结石患者多饮水,一是防止尿浓缩,稀释尿中的结晶,调节尿液的酸碱度,防止结石进一步增大。二是使尿流量增大,有利于较小砂石的排出。最好每天饮水2500毫升以上,睡觉之前饮用200毫升水再睡,保持夜间尿液稀释状态。以白开水为主,而不是浓茶、咖啡、可乐等饮料。也可用金钱草10克,海金沙10克(布包),鸡内金15克,水煎代茶饮,可促进细小结石排出。要养成定时饮水的习惯,不要等口渴才饮水。如果当地水源含钙量较高的话,应该注意先软化再饮用。

多活动利康复

常慢跑、散步对康复有益。体力好的时候还可以原地跳跃,有利于预防泌尿系结石复发。少动及卧床不利于结石向下活动。常洗热水澡可以放松全身的神经和肌肉,对排石有利。有时在活动或洗热水澡时,会突然感到腰部及下腹部疼痛,此时不宜紧张,这是结石向下活动的表现,当痛感突然消失时,说明结石已到膀胱。

中医预防有妙招

采用按摩疗法治疗泌尿系结石时,多以清热利湿、通淋排石为主,通过对相关穴位和反射区的按摩,补养肾脏、利尿祛湿、活血化瘀,最终疏通人体代谢系统,达到排出细小结石的目的。

手部穴位按摩

拇指、食指捏拿合谷穴(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1~3分钟,以感觉酸胀为宜;按揉三间穴(手背第二掌骨桡侧,掌骨小头后方凹陷处,握拳取穴)l~3分钟,用力至酸胀为宜;单手捏手部膀胱反射区(双手掌下方,手腕周壮骨骨面上)、输尿管反射区(位于双手掌中部,上接肾反射区,下连膀胱反射区)、肾反射区(手掌第2、3掌骨之间,距离第2、3掌骨头约拇指宽处下方,即肾上腺反射区下方。)2~3分钟,此法可补益肾气,对于排出细小结石效果不错。

足部穴位按摩

拇指按压复溜穴(人体的小腿里侧,脚踝内侧中央上二指宽处,胫骨与跟腱间。)50次,以透热为宜;拇指指甲掐按大敦穴(大拇指甲根边缘约二毫米处)3~5分钟,以感觉掐痛为宜;拇指按揉涌泉穴(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3~5分钟,以感觉局部发热为宜;拇指推足部膀胱反射区(位于两足足底内侧舟骨下方拇展肌之侧约45度处)、输尿管反射区(脚掌肾脏反射区至膀胱反射区,呈弧状线的一条区域)、肾反射区(脚掌第1跖骨与跖趾关节所形成的“人”字形交叉后方中央凹陷处)3分钟左右。此法可疏经通络、利尿祛湿,对于排出细小结石效果不错。

耳穴压豆

中医认为,十二经脉都直接或间接上达于耳,耳与脏腑关系密切,按脏腑辨证取穴,达到清热利湿、通淋排石等作用。取耳穴肾、膀胱、输尿管、尿管、三焦、内分泌,用王不留行籽贴压,每日压5次,每次30分钟,3日换药籽1次,于耳压前20分钟饮水500毫升,适当增加活动量。该法操作方便,价格低廉,适合长期预防、治疗泌尿系结石。

要及时治疗尿路感染、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结石原发病。每年至少要做一次泌尿系统的B超检查,常规检查时也别忘记检查尿常规、肾功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